第3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
第三章-山重水複疑無路
廂房內,魏剛推門緊步而入,後面跟著個小廝奉上新茶,符苓淺酌一口,只覺此茶閒潔清和,韻高致靜,便笑道:「你到梁府做事多久了?」
魏剛回答:「兩年了。」
原來南山門之戰後,魏剛和朋友們駕著輜重車沿路尋找村落,正好碰到帶兵來此地訪查的袁守成。袁守成見他們車輛式樣為軍中所用,於是叫住詢問,魏剛不敢隱瞞,細述了這半月來之事。袁守成大為驚嘆,也暗贊這幾人勇氣可嘉,便詢問是否願意到州牧府親衛軍中歷練。魏剛想到當初姜望舒的話,辦完姜望舒和符苓之託後,收拾行囊和朋友們一起去了。一年後,在一次武選比武中拔得頭籌,袁守成便將他帶入府中,作為親信隨從指導培養,已漸漸能夠獨當一面了。
「原來有此奇遇,可喜可賀!」符苓撫掌笑道。
魏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還是托恩公的福。」
這時袁守成走了進來:「二位,梁大人有請!」
四人一同行至耳房,見地上赫然排著兩具屍首,看形貌俱是十五六歲的後生,著黑衣,均為七竅流血而死。梁衍肅然坐在上首,下方兩名親衛正匯報發現屍首時的情形:「今日五更剛過,我們依例巡視,這兩人就倒在南牆腳。」
姜望舒見此情形,點頭示意後上前俯身貼上兩符,兩具屍首漸漸化形,卻是一對黑殼蝦。姜望舒望向符苓,見符苓也確認地點點頭,緩緩道:「我們沿府設下結界阻攔妖魔鬼怪進入,這兩位應是進不來非要硬闖,又力有不逮所致。」
梁衍陰沉了臉,交代袁守成:「增派人手,加強護衛。對外傳出,今日府中來了兩名飛賊,已被拿住,正在嚴刑審問,你再著人去探查各方動靜。」
袁守成俯首稱是,對跟在身後的魏剛交代了幾句,魏剛領命去了,又問姜望舒:「這個結界對人可會有影響?」
「常人出入卻是無妨。」姜望舒道。
梁衍一擺衣袖:「去城東校場。」
城東校場是州牧府親衛軍練兵之地,其中牙軍為選拔出來的精銳,人數約三千,由梁衍侄兒梁宗治親率,擔負建業城警備與宿衛,出征時抽調部分兵力作為中核部隊,承擔護衛帥旗之責。牙軍設三營:騎兵營配戰馬盆甲長槍,步兵營配鐵甲長戟,神機營配皮甲弩車弓箭火矢。梁衍次子梁宗地在神機營任營長,長子梁宗天領親衛軍常駐建安城,另有房小妾的小兒子梁宗人領軍巡察海防。
「叔叔!」帳中奔出一名著錦子連環甲、頭戴金鐺飾首武冠的將領,年紀約莫三十出頭,大步流星迎了上來。
梁衍點點頭:「軍中還是以職務相稱吧,宗地呢?」
梁宗治俯身拜道:「未得大人軍令,不敢擅自出營。我這就派人去請來!」說完喚副將去了。
少頃,快步走來一青年將領,約莫二十五六,也穿著錦子連環甲,武冠右邊插了根貂尾,上前恭敬行禮道:「爹爹,您回來了。」
梁衍招手示意,梁宗地正要上前,只聽叮的一聲脆響,一支射向梁衍的冷箭已被姜望舒劍氣斬斷,見未得手,神機營方向又射出十數根連弩,龍泉劍飛出,漫天劍雨將弩箭悉數打落,陰陽環一閃而過,從神機營中揪出一個人來,看衣著是一名十夫長。
梁宗地大怒:「你是什麼人?為何行刺!」
那人頭一歪,嘴角滲出黑血,原來是嘴裡暗藏了毒藥,頃刻之間已經斃命。
梁衍擺了擺手:「你們兩個,牙軍選拔不得大意,要挑背景清白的良家子,這幾天好好摸排一下。袁守成,這人你帶走,去核查清楚。」
「是!」袁守成一揮手,上來兩名隨從,將屍體抬了下去。
梁宗治和梁宗地訕訕地說不出話,梁衍冷哼一聲,一揮衣袖轉身出了校場行營。
回到梁府書房,只聞一片噼里啪啦的算盤聲,見梁衍進來,一門客趕緊起身:「梁大人,這帳目很有問題啊!三年裡海外貿易總額年年遞減,至去年僅剩三年前的一半不到,大有蹊蹺。不光出口的茶葉、瓷器、絲綢數量減少不少,進口的銀礦石、銅礦石更是僅餘十之三四。」
「哦?那茶葉、瓷器、絲綢的生產情況呢?」梁衍冷冷道。
「怪就怪在這裡,此三項產量是增長的。」另一門客道。
梁衍轉身面向袁守成:「傳書宗人,即刻啟程回來見我。現在州里負責海貿的是誰?」
袁守成答道:「肖晉,原任禮部員外郎,三年前您丁憂之後調任過來的,任市舶司提舉。」
梁衍點點頭:「查明他背景報我。」
是夜,符苓又在燈下凝眉苦思,良久,對一旁拿著本書一目十行的姜望舒惆悵道:「姜兄,我越來越懷疑,我們當初綁走梁衍是不是錯了。」
姜望舒丟開書本,扯著符苓的錦帶笑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性趨利避害,這世間原本不是非黑即白的,恰似陰陽在不斷交替變換之中,是非對錯只在每一個當下的選擇是否問心無愧。做了選擇,改變了事物走向,就去承擔後果,所謂食得鹹魚耐得渴便是如此,或者說種因得果。你有後悔過嗎?反正我從來不曾後悔。」
符苓一把扯過錦帶:「我也不曾。那你說說,想清楚要害梁衍的是誰了嗎?」
「多了去了,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反正咱們的梁大人過兩天自己就查出來了。」姜望舒手指繞到符苓身後又揪住錦帶:「不如你找下任參,讓他查查郡里瓷器貿易,這個他在行。」
「是哈!」符苓喜道。
次日,袁守成來報:「那十夫長為三年前流入建業的災民,應徵入了親衛軍,後因表現出色被選入牙軍。填報檔案時寫的是建業城旁的安源縣,父母雙亡,也無妻兒。不過查到了他在勾欄中有個老相好,那老相好招認說,他有次夜裡說夢話,是海寧縣口音。」
魏剛來報:「建業城中沒有動靜,不過昨晚滄江入海口的海寧縣起了風浪,掀翻了十幾艘漁船。」
廂房內,魏剛推門緊步而入,後面跟著個小廝奉上新茶,符苓淺酌一口,只覺此茶閒潔清和,韻高致靜,便笑道:「你到梁府做事多久了?」
魏剛回答:「兩年了。」
原來南山門之戰後,魏剛和朋友們駕著輜重車沿路尋找村落,正好碰到帶兵來此地訪查的袁守成。袁守成見他們車輛式樣為軍中所用,於是叫住詢問,魏剛不敢隱瞞,細述了這半月來之事。袁守成大為驚嘆,也暗贊這幾人勇氣可嘉,便詢問是否願意到州牧府親衛軍中歷練。魏剛想到當初姜望舒的話,辦完姜望舒和符苓之託後,收拾行囊和朋友們一起去了。一年後,在一次武選比武中拔得頭籌,袁守成便將他帶入府中,作為親信隨從指導培養,已漸漸能夠獨當一面了。
「原來有此奇遇,可喜可賀!」符苓撫掌笑道。
魏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還是托恩公的福。」
這時袁守成走了進來:「二位,梁大人有請!」
四人一同行至耳房,見地上赫然排著兩具屍首,看形貌俱是十五六歲的後生,著黑衣,均為七竅流血而死。梁衍肅然坐在上首,下方兩名親衛正匯報發現屍首時的情形:「今日五更剛過,我們依例巡視,這兩人就倒在南牆腳。」
姜望舒見此情形,點頭示意後上前俯身貼上兩符,兩具屍首漸漸化形,卻是一對黑殼蝦。姜望舒望向符苓,見符苓也確認地點點頭,緩緩道:「我們沿府設下結界阻攔妖魔鬼怪進入,這兩位應是進不來非要硬闖,又力有不逮所致。」
梁衍陰沉了臉,交代袁守成:「增派人手,加強護衛。對外傳出,今日府中來了兩名飛賊,已被拿住,正在嚴刑審問,你再著人去探查各方動靜。」
袁守成俯首稱是,對跟在身後的魏剛交代了幾句,魏剛領命去了,又問姜望舒:「這個結界對人可會有影響?」
「常人出入卻是無妨。」姜望舒道。
梁衍一擺衣袖:「去城東校場。」
城東校場是州牧府親衛軍練兵之地,其中牙軍為選拔出來的精銳,人數約三千,由梁衍侄兒梁宗治親率,擔負建業城警備與宿衛,出征時抽調部分兵力作為中核部隊,承擔護衛帥旗之責。牙軍設三營:騎兵營配戰馬盆甲長槍,步兵營配鐵甲長戟,神機營配皮甲弩車弓箭火矢。梁衍次子梁宗地在神機營任營長,長子梁宗天領親衛軍常駐建安城,另有房小妾的小兒子梁宗人領軍巡察海防。
「叔叔!」帳中奔出一名著錦子連環甲、頭戴金鐺飾首武冠的將領,年紀約莫三十出頭,大步流星迎了上來。
梁衍點點頭:「軍中還是以職務相稱吧,宗地呢?」
梁宗治俯身拜道:「未得大人軍令,不敢擅自出營。我這就派人去請來!」說完喚副將去了。
少頃,快步走來一青年將領,約莫二十五六,也穿著錦子連環甲,武冠右邊插了根貂尾,上前恭敬行禮道:「爹爹,您回來了。」
梁衍招手示意,梁宗地正要上前,只聽叮的一聲脆響,一支射向梁衍的冷箭已被姜望舒劍氣斬斷,見未得手,神機營方向又射出十數根連弩,龍泉劍飛出,漫天劍雨將弩箭悉數打落,陰陽環一閃而過,從神機營中揪出一個人來,看衣著是一名十夫長。
梁宗地大怒:「你是什麼人?為何行刺!」
那人頭一歪,嘴角滲出黑血,原來是嘴裡暗藏了毒藥,頃刻之間已經斃命。
梁衍擺了擺手:「你們兩個,牙軍選拔不得大意,要挑背景清白的良家子,這幾天好好摸排一下。袁守成,這人你帶走,去核查清楚。」
「是!」袁守成一揮手,上來兩名隨從,將屍體抬了下去。
梁宗治和梁宗地訕訕地說不出話,梁衍冷哼一聲,一揮衣袖轉身出了校場行營。
回到梁府書房,只聞一片噼里啪啦的算盤聲,見梁衍進來,一門客趕緊起身:「梁大人,這帳目很有問題啊!三年裡海外貿易總額年年遞減,至去年僅剩三年前的一半不到,大有蹊蹺。不光出口的茶葉、瓷器、絲綢數量減少不少,進口的銀礦石、銅礦石更是僅餘十之三四。」
「哦?那茶葉、瓷器、絲綢的生產情況呢?」梁衍冷冷道。
「怪就怪在這裡,此三項產量是增長的。」另一門客道。
梁衍轉身面向袁守成:「傳書宗人,即刻啟程回來見我。現在州里負責海貿的是誰?」
袁守成答道:「肖晉,原任禮部員外郎,三年前您丁憂之後調任過來的,任市舶司提舉。」
梁衍點點頭:「查明他背景報我。」
是夜,符苓又在燈下凝眉苦思,良久,對一旁拿著本書一目十行的姜望舒惆悵道:「姜兄,我越來越懷疑,我們當初綁走梁衍是不是錯了。」
姜望舒丟開書本,扯著符苓的錦帶笑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性趨利避害,這世間原本不是非黑即白的,恰似陰陽在不斷交替變換之中,是非對錯只在每一個當下的選擇是否問心無愧。做了選擇,改變了事物走向,就去承擔後果,所謂食得鹹魚耐得渴便是如此,或者說種因得果。你有後悔過嗎?反正我從來不曾後悔。」
符苓一把扯過錦帶:「我也不曾。那你說說,想清楚要害梁衍的是誰了嗎?」
「多了去了,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反正咱們的梁大人過兩天自己就查出來了。」姜望舒手指繞到符苓身後又揪住錦帶:「不如你找下任參,讓他查查郡里瓷器貿易,這個他在行。」
「是哈!」符苓喜道。
次日,袁守成來報:「那十夫長為三年前流入建業的災民,應徵入了親衛軍,後因表現出色被選入牙軍。填報檔案時寫的是建業城旁的安源縣,父母雙亡,也無妻兒。不過查到了他在勾欄中有個老相好,那老相好招認說,他有次夜裡說夢話,是海寧縣口音。」
魏剛來報:「建業城中沒有動靜,不過昨晚滄江入海口的海寧縣起了風浪,掀翻了十幾艘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