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江湖可亂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青玄比劉燁大不了幾歲,卻也能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興奮,剛出山門的弟子哪個不是心比天高,總以為會一鳴驚人,名傳千里,可事實上九成以上剛出山門的弟子都會淹沒在江湖裡,連一點水花都不會泛起。

  想在武林大會上揚名怕是九死一生,特別是這次的武林大會。

  劉燁詫異的問道:「怎麼講?」

  不會真和小說里一樣,為一個盟主之位,爭的不可開交,要見血吧?

  「空明大師退位後,原本是想靜山派的獨孤勝擔任盟主,各位長老也都同意了,正道十二宗之一的天刀門、重玄門、祁山派和四幫之一的長水幫卻不同意,這才有了武林大會的召開,估計這次少不了要手底下見真招,聽聞這事驚動了朝庭的靖武衛,靖武衛雲夢九州的都指揮使周武一也會到場。」

  說到這裡,張青玄面露擔憂,朝庭和江湖歷來不和睦,特別是三百多年前,禁軍的三山衛改為靖武衛後,壓制的江湖宗門世家喘不過氣來,早已經讓江湖宗門世家心生不滿。

  這次靖武衛的九州都指揮使到場,就是向整個江湖擺明了靖武衛又要搞事,弄不好又有門派要被靖武衛找由頭清算一遍。

  靖武衛是朝庭懸在江湖宗門世家頭上的一把刀,幹這種事可謂是輕車熟路的很,若是靖武衛太過強勢,當著眾多武林門派的面指鹿為馬,指不定會出什麼大亂子。

  雖然此次召開的是武林大會,可到場的肯定還有杏林、儒林的高手,畢竟江湖對此沒有明確的界定,一句我也習武便可入武林,說是武林大會,倒不如說是江湖大會。

  也許連那些持心修道的修士也會橫插一腳,此界武林大會變數橫生啊。

  聽到張青玄的話,劉燁的眼神更加明亮了。

  果然,有心之地皆江湖,三年前算不得正式下山,只在河口縣地界遊走了一番,見識了下風俗人情。

  「另有傳聞,百年前橫行江湖的人魔,樂應天的傳人攜天魔武典重現江湖,此次武林大會後,便會邀正道同仁尋找樂應天的傳人和天魔武典,只怕是更為血腥。」

  張青玄順手丟出一個驚天雷,什麼最能引起江湖人的注意,無非是玄功秘籍、天材地寶、神兵利刃和除魔衛道這四類了。

  樂應天此人劉燁聽陳楚默說起過,百年前不知道從哪得到一本天魔武典,無師自通,竟然入了道,又以習武之人的精血修煉天魔武典,不到三十歲便立於宗師之巔,宗師之巔啊,那是能橫壓天下的存在。

  此後更是煉製天魔傀儡,種天魔種,於邙山成立天魔宮,壓的當時的十二大正道宗門、六大魔道宗門都抬不起頭來,可謂風頭無二。

  若不是當年朝庭發精兵五萬,甲士三千,以及整個靖武衛配合,估計楚越這偌大的江湖就只剩天魔宮一家獨大了。

  現在壓的當年大派抬不起頭來的武典現世,這些當慣了老大的宗門,想再讓他們夾著尾巴做人,不急才怪呢。估摸這次的武林大會可能是為此事而開才是真的,所謂的祁山派、天刀門、重玄門和長水幫不同意靜山派的獨孤勝出任盟主怕是另有原因。

  劉燁在心中暗自揣摩武林大會中的可能。

  「不對勁,今天八月十七,在這個時間點上,飛羽伯怎麼會突然出手劫殺江陵王的人?」

  劉燁看著呼吸平順的紅衣女子,眼睛一眯,突然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靖武衛的主責是鎮壓江湖的宗門世家,而江陵王與魏王府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其本人又是荊州靖武衛的指揮使。

  而江湖散人則是歸六扇門負責,好巧不巧,飛羽伯蔣先重雖然卸甲歸田,其子蔣向群卻是六扇門雲夢九州的總捕頭,手裡還掌握著雲夢九州六扇門裡唯一的甲士箭翎衛,專門圍殺高手。

  若是有心人將此事挑了出去,靖武衛和六扇門必生嫌隙,一個不慎,不僅都指揮使周武一可能來給江陵王站台,魏王府連同另外三大親王府也有可能出手。

  武林大會的會場,朝庭若沒有周武一這個絕頂高手坐鎮,只怕那些江湖中的草莽在被有心人一挑,將到場的靖武衛一通暴揍,或者乾脆宰了,那亂子可就大了。

  江湖和朝庭間生亂先不說,朝庭這邊的權貴再和武勛起衝突必定生亂,要知道雲夢九州可是還有五大郡王坐鎮呢,若是在從中作點文章,雲夢九州必定大亂。

  雲夢九州是指圍繞雲夢澤周邊的九州,雲夢九州不僅是楚越的腹地和交通要衢,更是被稱為楚越的魚米之鄉,天下糧倉,產出的米糧供養了大半個楚越。


  朝庭不僅在雲夢九州設立有督都府,還在此設立了靖武衛獨一份的都指揮使衙門和六扇門九州總捕衙門。

  皇室更是安排了五尊郡王鎮守,並在江夏郡西邊不遠處,雲夢澤里的梧桐洲上建立了皇室領地,由一名內府監大太監和御武監的掌印太監親自坐鎮。

  雲夢九州一亂,必然會攪動楚越風雲,楚越很難不亂起來。

  劉燁的一句話,讓張青玄面上一頓潮紅,他雖然只有二十一歲,可也是一名老江湖了,轉念一想也明白了此中的道理。

  雖然沒能完全想透雲夢九州會因此動亂,同時引發整個楚越的大亂,但他知道這事至少會引發朝庭和江湖的動亂,甚至引起朝庭的內亂。

  也明白飛羽伯為什麼會在這件事上,採取如此極端的處理方式了,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局。

  美人偶是真的,說要送給飛羽伯也是真的,轉送給江陵王也是真的,有三件事卻是假的。

  第一,江陵王肯定不知道這美人偶原本是要送給飛羽伯的。

  第二,便是這些劫殺的人並非出自飛羽伯府。

  第三,這些人並沒有想殺人滅口,而是要讓自己堅信他們會殺人滅口,所以從一開始自己便入了他們的局,他們要利用自己的身份把這件事散布出去。

  不然也解釋不清,為什麼他們會把自己調查的一清二楚。

  「劉兄,此次武林大會我怕是無緣參加了,飛羽伯和江陵王之事還請將詳情告知玄武派諸位前輩,請他們從長計議,莫中了賊人的奸計。」

  張青玄,正道新一代扛鼎人之一,及冠便隨師長遊歷江湖,知曉的多,計較的也多,滿腹的正道滄桑,任由暗中之人陰謀得成,實非所願,身受重創又不得雙全法。

  只能寄望眼前的玄武派弟子是真的,同為正道九宗之一的弟子,有心懷蒼生的道義,莫讓天下大亂,以至於民不撩生。

  猶豫了一下,張青玄最終沒有說出美人偶玉羅剎的事,他觀劉燁這不問世事的樣子,很明顯常年跟著師長在山林修武,應該是最近藝成才下山的,有些骯髒的勾當還是晚知道的好,免得污了他的心。

  「我省的,張兄行動不便安心養傷便是,我與江陵王府有些交情,先護送這位姑娘到江陵王府,隨後便到襄州玄武派,將此事報於師門長輩。」

  劉燁並不缺公義心,兩世為人的初心從未變過,很自然的便答應下來。

  「那就拜託劉兄了。」

  張青玄聽到劉燁說與江陵王府有舊,眼前一亮,如此一來有些事情便順當多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用馬車做了一乘木筏,順河而下,到了臨溪鎮便好辦多了。」

  將自己先前準備跑路的方法說了出來,同時也是在告知張青玄,走水路更安全。

  張青玄聞言很是驚訝,此人真的是精於算計,說是江湖人吧,不夠豪放,說不是吧,又總是留有後路。

  給人一種束手縛腳的不適感,說是老江湖吧,很多事不明就理,說不是吧,事情一點就通,凡事又有點謹慎的過頭。

  一番交談之下,覺得劉燁給人一種矛盾的感覺,有血性,愛湊熱鬧,渴望江湖的瀟灑,卻又帶著很大的顧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