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時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許都往白馬的路上,曹操面色肅然,於行軍之際,在馬背上對當下的時局揣度了起來。

  自從董卓造逆以來,天下紛爭,時局動盪,跨州連郡者不可勝計,割據一方的諸侯有若繁星。

  然經過快十年的爭橫,宇內的諸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剩下的諸侯就不多了。

  其中宇內諸侯,也有如上庸張魯者,自知才不足以割據,力不足以禦敵,於是舉上庸之地歸降劉璋,換得一個千戶侯的爵祿,保全子孫,安享富貴。

  至於如今,割據一方的諸侯,如河北袁紹、關中劉璋、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等,惟有這寥寥幾人存留。

  而存留下來的諸侯,可以說是沒有一個是軟柿子,均是坐擁虎狼之師,麾下良將如雲,其中尤以割據河北的袁紹最為強橫。

  當下曹操所對上的,便是天下第一等的諸侯袁紹,袁紹據有河北,有兵,如大戟士、幽燕突騎,烏桓名騎等;有糧,冀州百萬之眾,士民富饒,土地肥沃,出產豐阜;袁紹又有器械之利,冀州強弩宇內稱名,馬鎧有數百副。

  雖是在外人面前,曹操一副自信滿滿,破賊易爾的姿態,但他的心中,著實是沒有底,蓋因袁紹一方實在是過於強橫了,論實力,是比他超出數倍之多。

  而此外,除卻實力的差距,袁紹一方的局面也比他好。

  河北背靠燕山,左擁渤海,右倚太行,唯有南面為之通途,此所謂阻三面而守一面,是典型的形勝之地。

  可他曹操據有的中原之地,四通八達,無有險阻,北面的袁紹,西面的劉璋,南面的劉表、孫策,都能對他造成威脅,他不能有一絲懈怠,不然就是萬劫不復的結局。

  曹操心下沉沉嘆息了一聲,就如眼下,他不止要應付大舉南下的河北大軍,還得防備關中劉璋、江東孫策。

  孫策據有江東,鷹視淮南,有北進之心,起先他聽聞孫策不滿足眼下的官職,為了安撫孫策,求得淮南安寧,他年初著人前往江東,以孫策為南昌侯、右將軍。

  只是孫策之慾壑難填,曹操從前往江東的使者口中得知,孫策不滿右將軍的加封,私下裡有怨言傳出:「某討定江東,安集一方,有功於漢室,今天子以我為右將軍,甚是薄也,某獨不能為驃騎乎!」

  對於孫策私下裡的表態,曹操估摸著孫策有幾分真意表出,同時更多是為了和他這位把持朝政的司空討價還價,在爵祿上獲得更多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孫策私下裡的談話會傳到使者的耳中。

  然而顧念著朝廷公器,國家體面,兼之為了吊著孫策的胃口,曹操對孫策欲求驃騎將軍一事,他始終沒有鬆口,同時為了防備孫策窺伺淮南,他做出了一項決策。

  以劉馥為揚州刺史。

  劉馥早年間避難於揚州,對揚州地理人情了如指掌,建安初勸服袁術將領戚寄和秦翊帶著部曲歸降朝廷,於國家有功,加上才幹非常,所以曹操委之劉馥安集東南之地。

  一手招撫孫策,一手防備孫策,曹操恩威並施,希望能壓制住孫策的好戰之心,不至於他在和袁紹大戰之時,淮南生患,東南的時局不穩。

  撇開江東孫策,目光西顧,曹操神色有些惑然,當下河北和中原大戰將起,而關中卻是平靜的緊,竟是沒有動員大眾的跡象,看上去是不打算摻和到他和袁紹的大戰中。

  同時曹操有些不解,他本以為今者袁紹獨為一檔,關中的劉璋可以為之援手,以兩弱合力對之一強,這是他和劉璋應該有的默契,不用分說才是。

  然而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三月的時候,假天子之命前往關中,用詔書的形式要求劉璋出兵并州,攻打袁紹之腹背,以求阻滯袁紹南下的攻勢。

  使者自關中返回稟告,劉璋以關中歷年遭受兵災,三輔空虛為藉口,並不打算出兵脅迫太原、上黨之地,並勸告曹操與袁紹和睦相處,這一條,曹操視作場面上的廢話。

  袁紹勢大,曹操自然是想和袁紹和睦相處,積蓄糧草,訓練士卒,悶頭髮育一波,等到兵精糧足再去同袁紹對敵,可袁紹豈會放任他坐大。

  這不,去歲兵進河東受阻的袁紹,今歲發兵南下,行起了逐鹿中原的事情。

  對於劉璋置身事外的行為,曹操與諸多謀士商議,大抵知曉了劉璋的想法,估摸著劉璋是想放任蟹蚌相爭,好漁翁得利,所以一時間未有動作。

  此外以荀彧、郭嘉等一流謀士看法,劉璋這是打算等到袁紹和他相持日久,兩方精疲力竭的時候,也即是最佳參戰時機,那時侯傾巢而出,獲取最大的利益。


  『好算計。』曹操心下感喟了一聲,同時也有些納悶,劉璋就不怕他被袁紹旬月之內討定,到時候中原盡落入袁紹之手,袁紹便得天下十之六七,屆時袁紹揮師西進,關中豈不是危殆。

  莫不是劉璋相信他接下來能和袁紹大軍相持數月,有能和袁紹扳一扳手腕的可能。

  『倒是看得起我曹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一念至此,曹操搖了搖頭,無所謂劉璋看得起看不起他,眼下他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對敵袁紹,袁紹大軍數倍於他,又有胡騎助陣,糧草又比他充足,是一個明面上各項方面都超出他的大敵。

  對上袁紹這等強橫的大敵,曹操心下所念,當此之時,唯有出奇而已,不然絕難有破局的可能。

  只是出奇策不是那麼簡單的,於曹操看來,袁紹雖不是超世之傑,可也不是什麼庸人,其人麾下謀臣如雲,就算袁紹好謀無斷,可應對之策還是有的。

  得先抗衡一二,然後尋覓戰機,眼下束手無措的曹操,放棄了思考,也是眼下思考得不出什麼好計策,須得是和袁紹交上手,兩邊糾纏在一起,戰局紛亂的時候,或可能找到勝機。

  『袁本初!』

  與幼時好友走到廝殺搏命這一步,曹操心下倒是沒有感喟,畢竟經過這麼多年,這麼多事,他早就和袁紹分道揚鑣,不為同謀了。

  袁紹既是邀戰,他便應戰。(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