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被算計的年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棣仔細的看著功勞冊,而後緩緩的開口道:「任先生乃是大才,倒是不好,一直都擔任五軍都督府的掌印大都督,我看,先生再來擔任吏部尚書吧!」

  「我?」

  任以虛指了指自己:「吏部尚書?」

  朱棣點點頭:「對!」

  五軍都督府的掌印大都督,這是功勳武將,吏部這就是文臣了。

  目前這個階段,朝廷還是不存在內閣的,所以,吏部尚書這個職務,相當之高,位列朝廷六部之首。

  吏部,作為六部第一部,其最高長官吏部尚書,實權在握,位尊名顯。

  這也是朱棣相信任以虛的能力。

  任以虛的人事安排也是讓朱棣極為滿意。

  尤其是,這傢伙不會藏著掖著,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總是能整理好,諸多矛盾當中,他總是可以抓到重點。

  這要不是怕太驚世駭俗,朱棣都想,直接讓任以虛擔任,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

  這小子,搞錢和弄大炮,那也是有一手的。

  能者多勞,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任以虛心中暗暗吐槽,這下子可是文臣,武職自己可都是有了。

  這個吏部尚書權力還是很大的,人事安排,五品以及五品以下,自己說了算,只要跟皇帝打個招呼也就差不多了。

  只是,如此一來,這人情往來他就少不了。

  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走自己的門路。

  貪污,行賄,這些肯定是少不了的。

  「這是在考驗幹部啊!」任以虛心中又在暗暗吐槽。

  至於自己的爵位,屬於一等公。

  以文臣的身份拿到了一等公,大明朝之前也就是一個李善長,任以虛這是屬於第二個。

  此外就是這個官職,掌印大都督,這顯然是之前就考慮好的,要讓任以虛針對全國的衛所制度,進行一次全面的改進。

  吏部尚書應該是臨時起意。

  在朱棣搞出來內閣之前,六部尚書就算是大明朝,最頂級的權力核心了。

  內閣出來也快了,差不多就是明年,永樂元年。

  不過,任以虛也還是感覺朱棣這廝,絕對比起資本家還要黑心,直接給自己安排這麼多工作。

  「任先生,以後,這天下,還是要指望先生你,金陵城這幫人,朕是信不過的,先生大才,多多操勞!」

  朱棣顯然也是意識到了,自己給任以虛安排的工作有點多了,但是也沒辦法,他剛剛來到了這個金陵城中,忠奸難辨,唯一能指望的還是任以虛。

  「臣領旨!」

  任以虛聳聳肩,笑著開口道:「皇上,該大赦天下了!」

  朱棣哈哈一笑道:「早就頒布了詔書,建文兩年的逆亂,一併抹去,改成洪武三十三年。」

  「明年正式改元永樂,大赦天下,除了犯謀反、大逆,謀殺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餘罪無大小,通通赦免。」

  「從此之後,咱們只有樂事,你放心,有朕在,絕對虧待不了你!」

  改元永樂!

  任以虛嘴角的肌肉,忍不住微微的抽搐了幾下,詢問道:「皇上,為什麼不跟臣商議一下?這登基詔書,發出去了?」

  「發出去了,這等小事兒,還需要勞煩先生?」朱棣奇怪的看著任以虛。

  任以虛微微的沉默了一下,而後開口道:「皇上問個事兒,登基詔已經公布了,還能更改嗎?」

  「天子開口,金口玉言,何況是登基詔書,公布之後,如何能改?」

  朱棣詫異的看著任以虛:「怎麼,這個年號有問題?」

  「豈止有問題,簡直大有問題!」

  任以虛嘆息了一聲,十分無奈的開口道:「皇上,永樂這個號,有人用過。」

  「有人用過?誰?」

  朱棣靖難成功,立刻登基,時間非常匆忙。

  任以虛這邊,自己忙著去弄產權明細,搜集各部衛所的信息,忙得不可開交。

  另外一個謀士道衍和尚,還在後方料理軍需,徐皇后和朱高熾甚至還在北平。


  而這邊國不可一日無君,朱棣進應天之後,一面恢復秩序,一面就要三請三讓,祭拜朱元璋,走登基流程。

  時間緊,任務重。

  整個過程,繁忙無比。

  哪裡知道,這幫禮部官員,暗戳戳的給朱棣下絆子。

  至於登基詔,不過是登基過程的一個道具而已,朱棣也沒想太多,看了一下,沒覺出問題,也就昭告天下了。

  「難道這個年號有問題?」朱棣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任以虛道:「皇上,如果臣沒有記錯,方臘曾經用過。」

  朱棣的臉色開始變化起來。

  有明一代,年號很重要。

  老朱之前的皇帝,是可以有很多個年號的。

  比如像武則天那種,閒著沒事兒就要修改一下年號。

  當然,皇帝自己修改年號那是爽翻了,可是,對於朝廷,對於民間來說,那就是要了命了。

  皇帝改年號,就要改寫曆法,朝堂的公文,也要隨之調整,行政成本大大增加。

  尤其是民間,也要跟著調整,能把人給折磨的欲仙欲死。

  到了老朱這裡,就開始發生了變化,不會隨隨便便的修改年號,而是採用一帝一號。

  從明朝開始,就可以用年號稱呼某位天子。

  比如說洪武大帝,永樂大帝,洪熙皇帝,宣德帝。

  年號這就等於,是要伴隨著自己的一生的。

  朱棣剛剛靖難成功,登基稱帝,就弄了個反賊的年號。

  朱棣忽然間拔出了懸掛在牆上的大寶劍,直接對準了已經是瑟瑟發抖的鴻泰。

  「這是怎麼回事兒?」

  鴻泰快要哭出來了:「皇上,皇上,這件事兒,臣,臣也不知道啊!」

  這件事兒,鴻泰還真是不知道。

  他雖然是禮部尚書,雖然讀了不少書,但是,他只知道正統王朝,方臘那種反賊,誰知道他的年號是什麼啊?

  滿朝文武誰會關心一個反賊的年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