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洛陽之戰:少年鍾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洛陽城。

  宣陽門南,一片廣袤的區域內,靈台、辟雍、明堂三座宏偉建築巍然聳立,它們是新莽時期王莽耗費巨資所修築的,占地極廣,氣勢恢宏。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這裡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學術聖地,而是被魏軍徵用作了軍事基地。

  原本辟雍內那一排排整潔的學生宿舍,如今已被魏軍的將士們占據,成為了他們臨時的營房。

  宿舍內的書卷氣早已被硝煙味所取代,那些曾經在這裡潛心求學的學子們,有能力的早已逃離了這座戰火紛飛的城市,沒能力的則被抓去做了壯丁,為魏軍效力。

  此刻,辟雍之中,一片忙碌而緊張的景象。

  士兵們來回穿梭,搬運著武器和糧草,為即將到來的戰事做著準備。

  在這片喧囂之中,負責營建辟雍防務的荀顗卻顯得格外沉靜。

  他身著華麗的官服,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儒雅之氣,那是潁川士族特有的風範。

  荀顗,荀彧的第六子,如今已身居侍中之職,可謂清貴至極。

  然而,在這亂世之中,他心中的憂慮卻如潮水般洶湧。

  魏國如今的局勢,就如同那落日般下墜,風雨飄搖。

  洛陽作為魏國的都城,更是成為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荀顗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他站在辟雍的中央,望著四周忙碌的士兵,心中暗自嘆息。

  能不能守住洛陽,他心中實在沒底。這不僅僅是一場戰事的勝負,更關係到潁川荀氏的榮辱興衰。

  正當荀顗沉思之際,辟雍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他眉頭一皺,轉身望去,只見一行人緩緩走入辟雍之中。

  為首之人,身著華服,面容俊秀,唇紅齒白,看上去不過十餘歲的年紀。

  他身旁圍著數名隨從,眾星捧月一般,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荀顗一眼便看出了那少年的身份,正是潁川鍾氏頗有聲名的才子鍾會。

  鍾會自幼聰慧過人,才華橫溢,在潁川鍾氏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他的父親鍾繇,更是重振家風,如今已是魏國的重臣,深受陛下器重。

  鍾會步入辟雍,神態從容自若,仿佛並未將這戰亂之局放在心上。

  他目光掃過四周,最終落在了荀顗的身上。

  兩人四目相對,荀顗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鍾會此刻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荀顗迎上前去,拱手行禮道:「郎君大駕光臨,荀某有失遠迎,還望公子恕罪。」

  鍾會微微一笑,還禮道:「荀侍中客氣了,會此番前來,實有要事相商。」

  荀顗心中一動,暗自揣測鍾會的來意。

  他引著鍾會來到一處相對安靜的角落,示意隨從們退下,這才開口問道:「郎君有何要事?但說無妨。」

  鍾會環顧四周,見確無外人,這才緩緩開口道:「荀侍中可知,如今魏國局勢危急,洛陽更是岌岌可危。會此番前來,正是想與侍中共商守城之策。」

  荀顗聞言,心中不禁一凜。

  他深知鍾會所言非虛,魏國如今的局勢確實危急萬分。

  然而,他心中卻對鍾會的來意存有一絲疑慮。

  鍾會年僅十餘歲,雖才華橫溢,但畢竟年少輕狂,他能有什麼守城之策?

  荀顗沉吟片刻,這才開口道:「鍾公子此言差矣。守城之事,非同小可,需得謹慎行事。公子雖有才華,但年紀尚輕,恐怕難以擔當此重任。」

  鍾會聞言,卻並未惱怒。

  他微微一笑,道:「荀侍中此言差矣。會雖年少,但自幼研讀兵法,頗有一些心得。」

  荀顗沉吟片刻,這才緩緩開口道:「鍾公子此言有理。然守城之事,需得從長計議。公子可有何具體之策?」

  鍾會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辟雍的窗前,望著窗外那紛亂的戰局,沉聲道:「荀侍中可知,如今我士氣低落,軍心渙散。而漢軍則兵強馬壯,士氣高昂。此乃我軍之劣勢也。」

  荀顗聞言,點了點頭。

  鍾會所言非虛。

  魏軍如今確實士氣低落,軍心渙散。而洛陽城外的漢軍,則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之士,士氣高昂,戰鬥力極強。

  鍾會繼續說道:「然我軍雖弱,但亦有戰勝漢軍的可能。會以為,我軍當以守為主,以攻為輔。利用洛陽城之堅固,抵禦漢軍之進攻。同時,派遣精銳之士,出擊漢軍之弱點,以打亂其部署。」

  荀顗聽著鍾會的計策,微微點頭,這是個辦法。

  他望著鍾會那年少的臉龐,心中暗自揣測:這少年究竟有何等魄力,竟能想出如此妙計?

  鍾會仿佛看出了荀顗心中的疑慮,他微微一笑,道:「荀侍中不必疑慮。會雖年少,但自幼便隨父親征戰沙場,略知兵法之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但」

  鍾會突然來了一個轉折。

  「但即便如此,我們勝了漢軍,也很難是大勝,即便是大勝了,也只不過緩了一兩年光景而已,天下大局,已經朝著漢國傾斜而去了。」

  荀顗聞言,心中一沉,臉色微黑。

  魏國如今遠不如漢國,那大漢天子更是雄才大略,非魏所能輕易抵擋。

  「郎君何意?」荀顗眉頭緊鎖,望著鍾會,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鍾會哈哈一笑,那笑聲在辟雍內迴蕩,顯得有些突兀。

  「前面說的方法,太難了。我有一法,能輕鬆一些,便是……投漢!」

  此言一出,荀顗一愣,他萬萬沒想到鍾會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郎君,此言差矣。我等為魏臣,豈能輕易投敵?」荀顗沉聲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悅。

  鍾會卻並未在意荀顗的反應,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荀侍中,你可知如今魏國之局勢?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漢國勢大,非我魏所能敵。與其在這裡苦苦支撐,不如早日投漢,或許還能保全潁川荀氏之榮耀。」

  荀顗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

  鍾會所言並非全無道理,但身為魏臣,他怎能輕易背叛自己的國家?

  「郎君,此言休要再提。我荀顗身為魏臣,定當竭盡全力守護洛陽,守護魏國。」荀顗沉聲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鍾會見狀,也不再多言。

  其實今日已經說的夠多了。

  他深知荀顗的性子,知道再多說也無益。

  於是,他微微一笑,拱手行禮道:「荀侍中言之有理。會不過是提出一策而已,具體如何抉擇,還需侍中定奪。」

  「另外,侍中若是改變主意,可至府中相商要事,潁川早在漢國之手,忠君愛國自然是正道,但誰是君,誰是賊,侍中或許該仔細想想了。」

  說完,鍾會轉身離去,留下荀顗一人站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

  鍾會所言並非全無道理,但身為魏臣,他怎能輕易背叛?

  然而,魏國的局勢卻日益危急,他又能如何是好?

  望著鍾會離去的背影,荀顗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惆悵。(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