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里最後一個三流大學生返程回校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一年,油菜花始盛開。我,村里最後一個三流大學生背負行囊離開故里返程回校了。

  與奶奶揮手道別後坐上父親的電驢,就意味著我將離家越來越遠。獨自坐在中巴城鄉客車的那一刻,我竟然頓住了,返程回校的此刻,心裡竟多了一絲複雜的成分。我無法描述彼時的心理路程,只知道依舊有人會守在原地一直盼著我的下一個長假。

  這場寒假終究還是結束得太晚了。身邊的同學早已相繼返程回校,到今日,站房內早已沒有了熙攘的人群,更多的便是過完「龍抬頭」的長輩。我向周圍環視一圈,學生樣的旅客竟然少得可憐,我安靜地坐在他們身邊,一言不發。

  寫到這裡,我聽到了T211次列車開始檢票的廣播,我不禁抬頭瞥了一眼眼前的大屏幕,是的,這正是由上海南開往深圳的特快列車。換作以前,我可能早已帶好物品搶站在檢票口前沿,但這次,我卻只能望著。前不久網絡購票時,我吃驚地發現這趟列車竟不再駛過河源,上網查證才知,河源站因被第四季度列車運行圖編制影響,11組列車取消了河源站營業,由此,河源站被踢出了鐵路兄弟圈,與此同病相憐的還有它的兄弟市—龍川。我很難想像,本就不熱鬧的車站,經此編制,還會有多少人問津。

  手機里彈出國內疫情基本結束的新聞,此刻的候車大廳里,來往的旅客大都沒有再佩戴口罩,社會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三年前。周遭只剩下了坐夜車的人,有跟我一樣拿著手機靜靜候車的,有和隨行隨座互相吹噓的,也有疲憊不絕趴在鐵椅子上趁空補覺的。歲月時光在他們臉上雕刻的皺紋溝壑似乎也比臥鋪的人更深些。

  我的對面,坐著一家三口,媽媽狼吞虎咽吃著泡麵,小孩子則在媽媽身邊獨自娛樂。觀察他們的言語,他們多半不是本地人,但他們的身上依舊透露出中國人獨特的淳樸。我在這裡祝她們幸福。

  檢完票發車了。奶奶給我打了個視頻通話,她已經在下面忙活拉黃紙了,只不過從今天開始沒人給她打下手了。

  奶奶很早就涉足了黃紙的後期處理,可以稱之為老手,她的拉黃紙手藝算不上傑出,但卻很精巧。家中斷斷續續從事手工造黃紙已有些年份,但我很少願意坐下來仔細考究其中的學問。一撈一放的功夫,一張黃紙便赫然成型了。近些日子,給奶奶的忙活打下手經常談笑奮戰到深夜,一起看時間從桌上過去。

  正月後的列車,不再聽得見滿車廂的歡聲笑語,只有食品售賣員和乘務員的聲音來回叫喚。車內的燈還沒關,卻安靜得像是深夜。除夕前和正月後,車廂內的氣氛是截然不同的。一邊是團聚、回家、過年,一邊是離家、返工、賺錢。這就是想離開浪浪山,又不想離開浪浪山的真實體現了。

  列車還在不斷沿著京九線往南開,慢慢悠悠,像個步履蹣跚的老人。我很喜歡在列車經過高架橋時透過窗去看外面的燈光和行走的人,那裡的每一幀都是獨一無二的,仿佛我能看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每到一個站點,都能看到形形色色趕路的人,他們大袋小袋地提著,就像這綠皮火車一樣裝滿了希望。

  不管環境如何變化,它都兢兢業業、義無反顧地載著乘客奔赴下一場生活。它穿過的每一座山,路過的每一個村莊,奔赴的每一個站點,都在為我們送行。

  行文至此,列車已經進入了夜間熄燈行駛狀態,已經有高低起伏的打鼾聲遊蕩在車廂。它我想,我也該好好休息與今天告別,踏入明天。

  過不了多久,家鄉的油菜花會遍地盛開,祝我和故里的人一切安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