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發展軍事
搞定了常夢錫和馬先進兩人,李弘茂心情大好。
尤其是掌管兩千將士的都尉馬先進,李弘茂能夠將之收服,自是異常得意。
畢竟他也知道,在如今亂世,想要安身立命,又或是爭奪皇位,手中掌握的軍事實力是重中之重。
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後,李弘茂帶上張兵,來到別墅。
「什麼事這麼高興?」
一看到李弘茂一臉笑意,徐川不禁好奇的詢問。
李弘茂興奮地向徐川講述自己在廬州以工代賑的經歷,言語中滿是自豪。
「川哥,我已經按照你的建議,組織災民修建水利工事,那些災民得知每天可以領取一斤糧食,一個個高興壞了。」
他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又看到了廬州百姓那充滿希望的眼神。
徐川聽完,對李弘茂的善舉表示讚賞,但同時也提出了更深層次的建議。
「你在廬州的作為固然令人欽佩,但想要真正發展壯大勢力,僅僅安置好廬州的災民是不夠的。」
徐川目光堅定地看著李弘茂,「周邊州縣肯定還有很多災民,你應該準備好吸收他們,擴充廬州的人口。人口多了,勞動力就多,發展也就有了根基。」
想要發展壯大,人口是最基本的。
只有足夠的人口,才能再談其他的。
李弘茂聽後,沉思片刻,緩緩點頭。
「川哥所言極是,我竟未曾想到這一層。只是,要如何吸引其他州縣的災民前來廬州呢?」
徐川微微一笑,說道:「你可以派人到周邊州縣宣傳廬州的情況,告訴他們在廬州有活干,有飯吃,還能有安身之所。同時,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比如給新到的災民提供土地和種子,幫助他們安居樂業。」
徐川記得,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頻繁,整個華夏大地的人口數量銳減。
不僅中原地區,哪怕南唐也是地廣人稀的現狀。
再加上南唐現在的旱情,有大片大片無人耕種的土地閒置。
既然如此,完全可以把多餘的土地分給前來的災民,幫助災民恢復生產。
李弘茂心中豁然開朗,對徐川的智謀更加欽佩。
「川哥真乃大才,弘茂受教了。」
接著,徐川又想到了軍事實力的重要性。
「你上次說的馬將軍,現在歸順你了嗎?」
一說起這個,李弘茂喜笑顏開,當即就把軍營發軍餉的詳情告訴了徐川。
徐川聽完,並不覺得意外。
李弘茂目前手中的銀子可有上百萬兩,通過提高兩千將士的待遇收服馬將軍綽綽有餘。
既然李弘茂有了兩千將士的效忠,那接下來就要提高這些將士的實力。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唯有強大的軍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宏茂,在這個亂世,想要站穩腳跟,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議你暗中收購兩千匹馬,打造一支精銳的騎兵。騎兵機動性強,在戰場上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古代,最強大的兵種自然是騎兵,可以輕鬆碾壓步兵。
反正現在李弘茂不差錢,完全可以用銀子砸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別說是兩千騎兵,哪怕是組建兩萬騎兵也毫無壓力。
俗話說,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壓制。
同樣的道理,以李弘茂如今的財力,組建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部隊輕而易舉。
李弘茂皺了皺眉頭,說道:
「兩千匹馬可不是小數目,而且南唐境內馬匹稀缺,這可如何是好?」
他自然也知道騎兵的絕對優勢,可兩千匹馬不是那麼容易搞到的。
突然間。
「我倒是有個辦法。」李弘茂眼睛一亮。
「南唐與遼國交好,我們可以通過船運從遼國購買兩千匹馬。遼國人擅長養馬,他們的馬匹健壯,耐力十足,正適合組建騎兵。」
他們南唐沒有駿馬,完全可以從遼國購買。
遼國位於南唐的北方,兩國中間隔著大周。
由於大周占據中原地區,實力強大,對兩個鄰國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因此,為了抗衡大周,南唐和遼國交好,共同牽制大周。
他向遼國求購兩千匹馬,想來遼國不會拒絕。
先通過海運把兩千匹馬運到長江出海口,然後再悄咪咪的船運到廬州。
徐川拍了拍手,稱讚道:「此計甚妙,不過此事還需謹慎行事,切不可走漏風聲,以免引起他人的猜忌。」
李弘茂點頭表示明白。
這時,徐川又興致勃勃地說:
「明日我帶你們兩個去一個地方,保證讓你們大開眼界。」
組建騎兵部隊,光有駿馬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精良的軍事器械。
「哦?是何處?」李弘茂好奇地問道。
「是一家工廠,那裡可以生產鎧甲、刀槍之類的古代軍事器械。」
徐川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裡的工藝比南唐先進數倍,生產出來的兵器鋒利無比,鎧甲堅固耐用。若是你的軍隊裝備上這些兵器,戰鬥力定能大幅提升。」
以現代工藝和材料製作的古代兵器,放到南唐那簡直是降維打擊。
不說別的,用不鏽鋼製作的鎧甲穿在身上,完全可以抵擋敵人的攻擊而毫髮無傷。
再用不鏽鋼製成的刀槍弓箭,可以輕輕鬆鬆的虐殺古代的敵人。
其實在李弘茂啟程前往廬州之時,徐川就已經在準備古代軍事器械。
經過多日的查找,他總算找到一個口碑極好的工廠,從滬城開車過去只需要兩三個小時。
由於他也不懂這些軍事器械,因此把李弘茂和張兵兩人帶過去看一看,尤其是了解軍事器械的張兵。
李弘茂聽後,心中激動不已。
他想像著自己的士兵身著堅固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的場景,不禁熱血沸騰。
「真有如此神奇?那我明日定要去好好見識一番。」
他見識過後世的繁榮強大,自然是相信徐川所說的。
特別是張兵,顯得尤為興奮。
他本就是親兵統領,知道軍事裝備的重要性,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下現代的軍事器械。
尤其是掌管兩千將士的都尉馬先進,李弘茂能夠將之收服,自是異常得意。
畢竟他也知道,在如今亂世,想要安身立命,又或是爭奪皇位,手中掌握的軍事實力是重中之重。
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後,李弘茂帶上張兵,來到別墅。
「什麼事這麼高興?」
一看到李弘茂一臉笑意,徐川不禁好奇的詢問。
李弘茂興奮地向徐川講述自己在廬州以工代賑的經歷,言語中滿是自豪。
「川哥,我已經按照你的建議,組織災民修建水利工事,那些災民得知每天可以領取一斤糧食,一個個高興壞了。」
他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又看到了廬州百姓那充滿希望的眼神。
徐川聽完,對李弘茂的善舉表示讚賞,但同時也提出了更深層次的建議。
「你在廬州的作為固然令人欽佩,但想要真正發展壯大勢力,僅僅安置好廬州的災民是不夠的。」
徐川目光堅定地看著李弘茂,「周邊州縣肯定還有很多災民,你應該準備好吸收他們,擴充廬州的人口。人口多了,勞動力就多,發展也就有了根基。」
想要發展壯大,人口是最基本的。
只有足夠的人口,才能再談其他的。
李弘茂聽後,沉思片刻,緩緩點頭。
「川哥所言極是,我竟未曾想到這一層。只是,要如何吸引其他州縣的災民前來廬州呢?」
徐川微微一笑,說道:「你可以派人到周邊州縣宣傳廬州的情況,告訴他們在廬州有活干,有飯吃,還能有安身之所。同時,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比如給新到的災民提供土地和種子,幫助他們安居樂業。」
徐川記得,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頻繁,整個華夏大地的人口數量銳減。
不僅中原地區,哪怕南唐也是地廣人稀的現狀。
再加上南唐現在的旱情,有大片大片無人耕種的土地閒置。
既然如此,完全可以把多餘的土地分給前來的災民,幫助災民恢復生產。
李弘茂心中豁然開朗,對徐川的智謀更加欽佩。
「川哥真乃大才,弘茂受教了。」
接著,徐川又想到了軍事實力的重要性。
「你上次說的馬將軍,現在歸順你了嗎?」
一說起這個,李弘茂喜笑顏開,當即就把軍營發軍餉的詳情告訴了徐川。
徐川聽完,並不覺得意外。
李弘茂目前手中的銀子可有上百萬兩,通過提高兩千將士的待遇收服馬將軍綽綽有餘。
既然李弘茂有了兩千將士的效忠,那接下來就要提高這些將士的實力。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唯有強大的軍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宏茂,在這個亂世,想要站穩腳跟,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議你暗中收購兩千匹馬,打造一支精銳的騎兵。騎兵機動性強,在戰場上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古代,最強大的兵種自然是騎兵,可以輕鬆碾壓步兵。
反正現在李弘茂不差錢,完全可以用銀子砸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別說是兩千騎兵,哪怕是組建兩萬騎兵也毫無壓力。
俗話說,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壓制。
同樣的道理,以李弘茂如今的財力,組建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部隊輕而易舉。
李弘茂皺了皺眉頭,說道:
「兩千匹馬可不是小數目,而且南唐境內馬匹稀缺,這可如何是好?」
他自然也知道騎兵的絕對優勢,可兩千匹馬不是那麼容易搞到的。
突然間。
「我倒是有個辦法。」李弘茂眼睛一亮。
「南唐與遼國交好,我們可以通過船運從遼國購買兩千匹馬。遼國人擅長養馬,他們的馬匹健壯,耐力十足,正適合組建騎兵。」
他們南唐沒有駿馬,完全可以從遼國購買。
遼國位於南唐的北方,兩國中間隔著大周。
由於大周占據中原地區,實力強大,對兩個鄰國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因此,為了抗衡大周,南唐和遼國交好,共同牽制大周。
他向遼國求購兩千匹馬,想來遼國不會拒絕。
先通過海運把兩千匹馬運到長江出海口,然後再悄咪咪的船運到廬州。
徐川拍了拍手,稱讚道:「此計甚妙,不過此事還需謹慎行事,切不可走漏風聲,以免引起他人的猜忌。」
李弘茂點頭表示明白。
這時,徐川又興致勃勃地說:
「明日我帶你們兩個去一個地方,保證讓你們大開眼界。」
組建騎兵部隊,光有駿馬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精良的軍事器械。
「哦?是何處?」李弘茂好奇地問道。
「是一家工廠,那裡可以生產鎧甲、刀槍之類的古代軍事器械。」
徐川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裡的工藝比南唐先進數倍,生產出來的兵器鋒利無比,鎧甲堅固耐用。若是你的軍隊裝備上這些兵器,戰鬥力定能大幅提升。」
以現代工藝和材料製作的古代兵器,放到南唐那簡直是降維打擊。
不說別的,用不鏽鋼製作的鎧甲穿在身上,完全可以抵擋敵人的攻擊而毫髮無傷。
再用不鏽鋼製成的刀槍弓箭,可以輕輕鬆鬆的虐殺古代的敵人。
其實在李弘茂啟程前往廬州之時,徐川就已經在準備古代軍事器械。
經過多日的查找,他總算找到一個口碑極好的工廠,從滬城開車過去只需要兩三個小時。
由於他也不懂這些軍事器械,因此把李弘茂和張兵兩人帶過去看一看,尤其是了解軍事器械的張兵。
李弘茂聽後,心中激動不已。
他想像著自己的士兵身著堅固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的場景,不禁熱血沸騰。
「真有如此神奇?那我明日定要去好好見識一番。」
他見識過後世的繁榮強大,自然是相信徐川所說的。
特別是張兵,顯得尤為興奮。
他本就是親兵統領,知道軍事裝備的重要性,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下現代的軍事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