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水月寶匣
看著金寶的反應,崔琅心中暗自篤定,自己的猜測八九不離十。
真沒想到,無天這麼早就已經開始出世布局了。
不過,眼下的情形,顯然不是探討這些的時候。
那碧波龍鼎依舊在空中,不斷傾瀉出滔天洪水。
崔琅回想起蕭賾曾得意洋洋地提及,這龍鼎是他從某座龍宮借來的寶貝,內含一湖之水。
只是,不知這龍宮究竟是哪座龍宮。
而今,這碧波龍鼎已化作一件後天靈寶。
崔琅便曉得,恐怕這一切都是那背後之人有意而為之。
但此時也顧不得那些,五行大陣中的百姓已經人滿為患。
要是再想不出辦法,恐怕不僅山上的這些百姓會陷入險境,就連山下的那些,也會因為洪水而喪命。
如今洪水已經衝到了山下,山腳下附近的房屋早已經都被山洪衝垮。
崔琅心中焦急,目光轉向歡喜仙子等人,語氣中帶著一絲迫切:「諸位,可有良策能控住那龍鼎?」
歡喜天女面露難色,搖了搖頭,輕聲道:「佛子,我等修為尚淺,未入仙途,實難駕馭那等靈寶。」
「我並非佛子,請勿再如此稱呼。」崔琅皺了皺眉,心中也明白,這要求對於他們來說,著實有些強人所難。
畢竟,連人仙蕭賾都束手無策,更何況是他們呢?
「既然如此,那我便試試看吧。」崔琅沉聲道,他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他緩緩走向那碧波龍鼎,七寶琉璃劍在他的手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歡喜天女等人見狀,面露擔憂之色,但他們也深知,此時已到了關鍵時刻,只能默默地為崔琅祈禱。
崔琅駕著仙霞走到龍鼎前,深吸一口氣,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
隨後,便直接祭出七星瓶,瓶口瞬間爆發出強大的吸力,宛如黑洞般貪婪。
崔琅全力運轉法力,將龍鼎中肆虐的洪水一股腦兒地吸入瓶中。
不過,他的七星瓶畢竟只是一件極品靈器,其內刻有的天玄七星陣,雖然可以創造出無垠的星空之域,但卻也是需要崔琅用法力進行蘊養開闢。
沒過多久,瓶內就幾乎被水裝滿。
崔琅眉頭緊蹙,他的一身法力幾乎已經全都用來開闢瓶內的空間了。
不過也堪堪才裝了半湖之水,眼見那碧波龍鼎好似天河決堤一般,滔滔不絕。
崔琅略一思索,當即傳喚五方神,命他們速從白蓮池起,開鑿河道,直穿山腹,將水引至太湖。
五方神聞言,立即領命。
即刻祭出五靈環,化作五道絢爛靈光,嗖地一聲鑽入白蓮池底。
不多時,池底便被挖出大量淤泥,轉瞬之間便又將淤泥搬運到了不知何處。
金寶見狀,也不甘落後,搖身一變,化作一隻金鼻白毛的小鼠,嗖的一聲躍入白蓮池中。
金寶化作的金鼻白毛鼠,在白蓮池中靈活穿梭,每一爪子下去,都能帶起一片泥沙,與五方神的五行靈光相互配合,河道迅速向山內延伸。
崔琅站在一旁,緊盯著河道的挖掘進展,同時也不忘留意龍鼎的動靜。
他不斷地從七星瓶中汲取七星靈液,投入口中恢復著法力,以來開闢空間。
但卻依舊猶如杯水車薪,隨即周身萬千金花浮現,紛紛湧入那遮天的洪水之中,倒也能源源不斷地為他吸收一些靈力。
就在這時,天空猛然間湧起一股洶湧的水勢,緊接著,一條黑蛇劃破長空,應聲而落。
轉瞬間,應廉的身影便降臨在崔琅的身旁。
「公子,我來助你!」
應廉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他迅速從懷中祭出一方玉匣。
瞬間,那滔天的水勢便被他分流了一部分,乖乖地湧入那寶匣之內。
瞬間減輕了崔琅所面臨的壓力,讓他得以暫時喘息之機。
這玉匣,乃是一件上品靈器,名為水月寶匣,它本是熬嘯之父熬盛的一件行雲布雨的法器。
寶匣之內可盛一湖之水,而且其內還散有一道月影,猶如水中之月,可以將盛入的水煉化化成珍貴的月華丹,以來補充法力。
這水月寶匣,正是方才應廉躲在暗處,見碧波龍鼎破碎,察覺不妙,便火速趕往洞庭湖,向熬嘯求援,借來了這件寶物。
如今正好能夠應對此時的情況。
「應廉,多虧有你,若非你及時相助,這滔滔洪水怕是要將西磧山下的無辜百姓盡數吞噬了。」
應廉微微一笑,謙遜地擺手道:
「公子過譽了,實則是公子心懷天下,明知前路艱險,卻仍義無反顧,拯救蒼生於危難之中。我應廉能伴公子左右,共赴此難,實乃三生有幸。」
說著,應廉再次催動法力,水月寶匣在他的催動下藍光大盛,仿佛夜空中一輪明月,將肆虐的洪水源源不斷地吸入其中。
頃刻間,便有數枚月華丹落於他的手中,被崔琅和他分而食之。
與此同時,五方神和金寶所挖的河道也進展神速。
五方神精通五行大遁,金寶也是挖土的行家,幾人聯手之下,很快便將白蓮池底部挖通,與太湖相連。
「公子,我等已經挖好河道!」
五方神和金寶飛身而上,興奮地向崔琅稟報。
崔琅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望著那逐漸泄去的白蓮湖,心中大感寬慰。
隨後,他拿起手中的七星瓶,對準湖面傾瀉而下,瓶中的神水如瀑布般湧出,順著河道很快地便流入太湖。
然而,洪水之量實在龐大,河道的寬度有限,流速並不快。
於是,崔琅與應廉二人輪流施展法力,將洪水一分為二,精準地控制著流速,輪換著將洪水傾倒入太湖之中。
他們的身影在洪水中若隱若現,經過一天一夜的不懈努力。
那碧波龍鼎終於停止了咆哮,不再肆意傾吐洪水,整個世界似乎都隨之安靜了下來。
四周的百姓們目睹這一幕,紛紛歡呼雀躍,他們知道,這場災難終於即將過去。
眾人紛紛跪下,不斷地叩首,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對崔琅等人的感激之情。
他們早就甦醒過來,一開始看到那滔天洪水時,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無助。
但隨即當有人認出空中幾個身影是崔琅等人時,他們的心便安定了下來。
再加上也及時站了出來,向百姓們詳細解釋了事情的經過。
大家聽後,這才恍然大悟,皆連回想起先前所發生的事情。
不過西磧山上依然山洪肆虐,使得他們無法下山,所以便只能先行暫時留在這寶蓮寺內。
至於那歡喜天女七人,她們早已在不知何時悄然離去,沒有留下任何的蹤跡。
真沒想到,無天這麼早就已經開始出世布局了。
不過,眼下的情形,顯然不是探討這些的時候。
那碧波龍鼎依舊在空中,不斷傾瀉出滔天洪水。
崔琅回想起蕭賾曾得意洋洋地提及,這龍鼎是他從某座龍宮借來的寶貝,內含一湖之水。
只是,不知這龍宮究竟是哪座龍宮。
而今,這碧波龍鼎已化作一件後天靈寶。
崔琅便曉得,恐怕這一切都是那背後之人有意而為之。
但此時也顧不得那些,五行大陣中的百姓已經人滿為患。
要是再想不出辦法,恐怕不僅山上的這些百姓會陷入險境,就連山下的那些,也會因為洪水而喪命。
如今洪水已經衝到了山下,山腳下附近的房屋早已經都被山洪衝垮。
崔琅心中焦急,目光轉向歡喜仙子等人,語氣中帶著一絲迫切:「諸位,可有良策能控住那龍鼎?」
歡喜天女面露難色,搖了搖頭,輕聲道:「佛子,我等修為尚淺,未入仙途,實難駕馭那等靈寶。」
「我並非佛子,請勿再如此稱呼。」崔琅皺了皺眉,心中也明白,這要求對於他們來說,著實有些強人所難。
畢竟,連人仙蕭賾都束手無策,更何況是他們呢?
「既然如此,那我便試試看吧。」崔琅沉聲道,他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他緩緩走向那碧波龍鼎,七寶琉璃劍在他的手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歡喜天女等人見狀,面露擔憂之色,但他們也深知,此時已到了關鍵時刻,只能默默地為崔琅祈禱。
崔琅駕著仙霞走到龍鼎前,深吸一口氣,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
隨後,便直接祭出七星瓶,瓶口瞬間爆發出強大的吸力,宛如黑洞般貪婪。
崔琅全力運轉法力,將龍鼎中肆虐的洪水一股腦兒地吸入瓶中。
不過,他的七星瓶畢竟只是一件極品靈器,其內刻有的天玄七星陣,雖然可以創造出無垠的星空之域,但卻也是需要崔琅用法力進行蘊養開闢。
沒過多久,瓶內就幾乎被水裝滿。
崔琅眉頭緊蹙,他的一身法力幾乎已經全都用來開闢瓶內的空間了。
不過也堪堪才裝了半湖之水,眼見那碧波龍鼎好似天河決堤一般,滔滔不絕。
崔琅略一思索,當即傳喚五方神,命他們速從白蓮池起,開鑿河道,直穿山腹,將水引至太湖。
五方神聞言,立即領命。
即刻祭出五靈環,化作五道絢爛靈光,嗖地一聲鑽入白蓮池底。
不多時,池底便被挖出大量淤泥,轉瞬之間便又將淤泥搬運到了不知何處。
金寶見狀,也不甘落後,搖身一變,化作一隻金鼻白毛的小鼠,嗖的一聲躍入白蓮池中。
金寶化作的金鼻白毛鼠,在白蓮池中靈活穿梭,每一爪子下去,都能帶起一片泥沙,與五方神的五行靈光相互配合,河道迅速向山內延伸。
崔琅站在一旁,緊盯著河道的挖掘進展,同時也不忘留意龍鼎的動靜。
他不斷地從七星瓶中汲取七星靈液,投入口中恢復著法力,以來開闢空間。
但卻依舊猶如杯水車薪,隨即周身萬千金花浮現,紛紛湧入那遮天的洪水之中,倒也能源源不斷地為他吸收一些靈力。
就在這時,天空猛然間湧起一股洶湧的水勢,緊接著,一條黑蛇劃破長空,應聲而落。
轉瞬間,應廉的身影便降臨在崔琅的身旁。
「公子,我來助你!」
應廉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他迅速從懷中祭出一方玉匣。
瞬間,那滔天的水勢便被他分流了一部分,乖乖地湧入那寶匣之內。
瞬間減輕了崔琅所面臨的壓力,讓他得以暫時喘息之機。
這玉匣,乃是一件上品靈器,名為水月寶匣,它本是熬嘯之父熬盛的一件行雲布雨的法器。
寶匣之內可盛一湖之水,而且其內還散有一道月影,猶如水中之月,可以將盛入的水煉化化成珍貴的月華丹,以來補充法力。
這水月寶匣,正是方才應廉躲在暗處,見碧波龍鼎破碎,察覺不妙,便火速趕往洞庭湖,向熬嘯求援,借來了這件寶物。
如今正好能夠應對此時的情況。
「應廉,多虧有你,若非你及時相助,這滔滔洪水怕是要將西磧山下的無辜百姓盡數吞噬了。」
應廉微微一笑,謙遜地擺手道:
「公子過譽了,實則是公子心懷天下,明知前路艱險,卻仍義無反顧,拯救蒼生於危難之中。我應廉能伴公子左右,共赴此難,實乃三生有幸。」
說著,應廉再次催動法力,水月寶匣在他的催動下藍光大盛,仿佛夜空中一輪明月,將肆虐的洪水源源不斷地吸入其中。
頃刻間,便有數枚月華丹落於他的手中,被崔琅和他分而食之。
與此同時,五方神和金寶所挖的河道也進展神速。
五方神精通五行大遁,金寶也是挖土的行家,幾人聯手之下,很快便將白蓮池底部挖通,與太湖相連。
「公子,我等已經挖好河道!」
五方神和金寶飛身而上,興奮地向崔琅稟報。
崔琅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望著那逐漸泄去的白蓮湖,心中大感寬慰。
隨後,他拿起手中的七星瓶,對準湖面傾瀉而下,瓶中的神水如瀑布般湧出,順著河道很快地便流入太湖。
然而,洪水之量實在龐大,河道的寬度有限,流速並不快。
於是,崔琅與應廉二人輪流施展法力,將洪水一分為二,精準地控制著流速,輪換著將洪水傾倒入太湖之中。
他們的身影在洪水中若隱若現,經過一天一夜的不懈努力。
那碧波龍鼎終於停止了咆哮,不再肆意傾吐洪水,整個世界似乎都隨之安靜了下來。
四周的百姓們目睹這一幕,紛紛歡呼雀躍,他們知道,這場災難終於即將過去。
眾人紛紛跪下,不斷地叩首,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對崔琅等人的感激之情。
他們早就甦醒過來,一開始看到那滔天洪水時,心中充滿了恐懼與無助。
但隨即當有人認出空中幾個身影是崔琅等人時,他們的心便安定了下來。
再加上也及時站了出來,向百姓們詳細解釋了事情的經過。
大家聽後,這才恍然大悟,皆連回想起先前所發生的事情。
不過西磧山上依然山洪肆虐,使得他們無法下山,所以便只能先行暫時留在這寶蓮寺內。
至於那歡喜天女七人,她們早已在不知何時悄然離去,沒有留下任何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