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刀耕火種
老話講,「初一定一年」。
新年第一天,萬象復新,象徵意義重大。
按照老輩人的講究,這天不能殺生、不能掃除、不能挑水、不能吵架,若是摔碎了東西還要念叨幾聲歲歲平安,討個吉利。
陳舟覺得,他這「初一」定的「一年」是什麼情況已經很明朗了——說好聽點叫辛勤勞動,說不好聽就是幹活。
挨個掄錘敲擊石牆,得到的結果大相逕庭。
陽坡黃土的黏合能力約等於0,石牆完全依靠石塊間的嵌合支撐。
敲擊牆中部時,靠著上層石塊的壓力,牆體還不會發生大幅度變形。
敲擊石牆上部,最頂端的石塊竟然直接飛出,甚至帶動周圍的石塊引起連環坍塌。
這樣的牆別說抗震,就是來陣大風都有可能被吹倒,把人壓在下面,陳舟第一時間就把陽坡黃土淘汰掉了。
第二個接受測試的是陽坡白土。
這種土質地異常細膩,色澤和陳舟所了解的工業高嶺土較為接近。
土壤平時凝結成塊,與那箱食用土中的白土相似,只分布在陽坡山腰下,龍貓棲息地附近的碎石坡處。
若不是陳舟曾在碎石坡待過一個上午,恐怕就與這種土失之交臂了。
他猜測這種土裡應該含有一定比例的蒙脫石粉,但是又不像高嶺土那麼純,其中或許還摻有少數細砂和石英岩,稍微影響了粘度。
石牆表層薄泥掉渣顯然就是受細砂的影響。
如果有細篩網,將白土中的細砂篩掉,白土的表現應該更加出色。
可惜陳舟沒有細篩網,而且他也做不出這種篩網。
篩土的網最小也要兩米長一米寬,需要用鐵絲編織。
布料撐不住土的重量,篩眼被堵住後不易於清理,且不耐磨損。
敲擊這座石牆之前,陳舟試探著推了推最上一層的石塊。
紋絲不動。
心裡稍微有底,他重重一錘敲在石牆中心。
乾燥的薄泥掉了層渣子,但石牆整體的結構仍舊很穩定,既沒有變形也沒有鬆動。
連續敲擊,長柄斧後的方錘頭甚至把石頭凹凸的稜角擊碎,濺起碎片。
石牆表面的薄泥又掉了些細渣,卻不影響整面牆體的完整。
牆中部的結構強度遠超預期,比黃土石牆堅固了不知多少倍,陳舟心情大好。
這種感覺就像抽獎第二發就出了大保底,本來準備了好幾個648,現在全都省下來了,不禁使人產生一種沒花就是賺的錯覺。
不過牆體中部本就結合得比較嚴密,這種表現也算正常,真正決定白泥性質的重頭戲還要看頂層。
陳舟很希望牆體頂層部分也有優異表現,那意味著他將省去大量尋找測試材料的時間,騰出精力做其它事。
已經步入一月,二月中旬進入雨季,如果想早點吃上第一季糧食,這時候就該播種了。
至於堆肥坑,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季。
在畜牧業形成規模之前,光靠他一個人生產「肥料」遠遠不夠,除非整天在岩灘海邊揀死魚死蝦,那樣又要耽誤其它工作。
呼~
吐出一口氣,陳舟既想使足力氣砸上去,看到真實的表現,又怕力氣太大敲塌了牆得到令他失望的結果。
抱著這種矛盾的心理,這一錘還是卯足力氣重重地敲在了石牆上。
鐺!
一股金屬與石頭撞擊產生的糊味伴著清脆的敲擊聲傳來。
木質斧柄很好地抵消了錘頭往回彈的力量,並不震手。
頂層石塊表面凝固的白泥出現了細小的裂紋,但所有石塊都沒有錯位。
用手摳了摳裂隙,扒下幾片凝固的白泥,使勁捏捏,非常堅硬。
再看開裂的白泥內部,裂紋並未擴張到深處,牆體的結構仍未遭到嚴重破壞。
「穩了!」
陳舟心想。
只要不把牆砌得太高,陽坡白土的強度完全夠用。
背陰面的風極少往窯洞內刮,洞頂的砂石很緊實,不會隨便往下掉,牆體承受的壓力有限,保持這個狀態,支撐個三五十年不成問題。
而且他知道地震的準確日期,在地震前幾日就會搬離窯洞,去空曠地帶搭個帳篷躲起來,不可能冒險待在窯洞中,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到目前為止,白泥的表現挑不出一點毛病。
陳舟估計就算他再挖幾種土對比,也不可能是白泥的對手,便決定就用陽坡白土砌牆。
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他掄起錘子完成了其餘幾面牆的測試。
結果不出所料,它們和白土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不具備可比性。
原本預計要花費半個月甚至兩三個月的工程,就這麼輕易地完成了。
與那箱五顏六色的食用土相比,陳舟覺得這才像是真正的「新年禮物」。
……
1月1日是個美好的開始。
這天上午,陳舟早早地完成材料測試,並開始計算建材所需的石塊數量。
結果發現清理砂土時特意留下的石材只夠砌起窯洞外牆,內部分隔三個房間的牆體材料仍存在巨大缺口。
陳舟本打算拿出半個月時間搬運積攢石材。
認真比較了一下優先級,他還是覺得種地更重要,便決定把砌牆一事延後,先開墾土地。
在他故鄉,所有耕地都已被使用多年,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大片開墾田地是什麼流程。
硬說和開荒沾邊兒,陳舟只擴展過姥姥家的菜園子。
不過那也是曾經種植過農作物的土地,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荒地。
除生活中的見聞,上學時他還了解過一種很原始的耕作方案——刀耕火種。
這種耕作方式主要應用於大片原始林地。
刀耕火種的第一步是砍倒目標地區內的樹木,割掉草本植物,待其丟在地上晾乾後直接放火焚燒。
焚燒後的土壤會變得鬆軟,土壤表層的害蟲卵也會被燒死。
藉助草木灰的肥力,不用翻土就能直接種植。
這種種植方法便捷迅速,但破壞性較強,同時很消耗土地肥力,而且不持久。
即使是上好的土地,頂多種三年,三年後肥力消耗乾淨,就得使用老辦法,轉移陣地,再燒一片新田了。
華夏民族自從脫離石器時期,就逐漸淘汰了刀耕火種,慢慢發展出了輪耕、堆肥、除草等增產的方式。
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丘陵多平原少,適合耕種的土地稀缺,必須反覆利用。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刀耕火種糧食產量低,有「種一偏坡,收一蘿蘿」的說法,畝產只有一百斤左右,太不划算。
但一些東南亞及南美洲的原始部落或經濟落後地區到21世紀還在使用這種方式。
為了賺取錢財,他們不惜破壞廣袤的亞馬遜雨林,將那些珍奇植物燒死,破壞瀕危動物的棲息地,種植橡膠樹或菸草。
早期國內也有砍伐樹木擴展耕地的行為。
後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農村曾進行了持續幾十年的植樹造林加退耕還林,將山林又還給了野生動物。
對於刀耕火種這種落後不科學的耕種方式,教材上的觀點是不提倡,考試中有關環境保護以及刀耕火種的弊端的試題也常常出現。
那一張張焚毀的雨林圖和冒著黑煙的樹木照片實在觸目驚心,正因如此,陳舟才對刀耕火種的印象如此深刻。
風水輪流轉。
當年在課堂上批評這種行為,在試卷上闡述弊端時,陳舟可沒想過有一天他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開墾土地。
但與原始部族不同,他種下第一茬糧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留種,而不是為了食用。
開墾出的土地也不會一直被消耗肥力。
沒有適用於輪耕的豆類,他可以選擇堆肥,也可以選擇種一季撂荒兩季,讓土地自己恢復。
1月1日下午,陳舟挑選了一塊合適的土地。
這片土地位於洞窟門口的平台下方,上面除了矮草灌木還有之前砍伐木柴剩下的樹根,正符合刀耕火種的條件。
而且這片土地位於陰坡,距離洞窟和山澗源頭都不遠。
這裡陽光不毒辣,可以避免脆弱的幼苗被曬死。
拎水澆灌或是除草,觀察莊稼狀態也比較方便。
1月2日,耕種大業正式動工。
他用了一整天時間清理掉土地上的雜草和灌木,並刨出了較小的樹根,留待焚燒。
1月3日到1月5日,他開始沿著目標耕地的四周挖防火溝。
北方氣候乾燥,春秋季節或清明中秋等節氣森林極易起火。
尤其是87年興安嶺大火,燒了整整28天,調用了幾萬人持續救火才撲滅,震驚全國。
受此事件影響,陳舟家鄉從小學開始就有半學期一次的防火教育,不僅進行火災演習,還有滅火器使用,防火溝挖掘等教學。
深知森林大火一旦蔓延起來有多可怕,陳舟的防火溝挖得很仔細,不敢有絲毫大意。
整塊用於耕種的土地長30米,寬50米左右,大約兩畝多地,用來種麻袋裡的那些種子綽綽有餘。
點火之前,陳舟先用鐵樹做了兩個木鍬和兩個木耙子,留待日後使用——自從獲得兩把利斧,他日常製造工具基本沒用過其它木材。
就連那日釣魚用的魚竿都是鐵木製造的,主打一個闊綽。
如果不是鐵樹林規模太小,他甚至想完全用鐵木建造一所木屋。
1月9日,防火溝挖掘完畢,野草和細灌木枝也已晾曬得足夠乾燥,幾乎無風,陳舟點起了火。
火鐮誕下的小小火苗看起來異常脆弱,它從耕地一角開始成長,啃噬著燃料,迅速壯大。
當火勢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它蔓延的速度便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仿佛只在呼吸之間,它就奔出老遠,轉眼就從土地一端沖向另一端。
頭一次放這麼大的火,陳舟心情難免有些緊張,很擔心周邊防火溝無法控制火勢。
站在山下,他拿著木鍬,不時跑動,觀察著火焰的動向,以便於及時掩土滅火。
好在天氣不錯,沒有莫名其妙地颳起大風,焚燒雜草過程中一切順利。
失去燃料後,火勢迅速消減,並漸漸熄滅。
原本留有幾分綠意的草地變得漆黑一片。
炎熱,乾燥,充滿毀滅的氣息。
燃盡的灰燼中仍有餘火,陳舟耐心看護到天黑。
傍黑天,稍微起風,將一些焦黑的細枝吹飛,越過了防火溝,嚇得他心驚膽戰,趕忙攔截,挖土掩蓋,生怕引起森林大火。
擔驚受怕一下午,盯到日落風停,吃過晚飯,陳舟還在平台上看護了一段時間。
或許是他小題大做,或許是島嶼濕度高,直到睡前,熄滅的荒地都沒能死灰復燃,哪怕一個小火苗都沒燒起來。
當然,對於陳舟來說,荒地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1月10日,他起了個大早,找出那些裝有稻穀和麥子的麻袋,將飽滿的種子全部挑選出來,準備種植。
走下平台,來到不遠處的荒地中,小心地試了試灰燼的溫度,確定它們已經涼透。
陳舟拎來水桶,拿起木鍬和耙子,開始歸整土地。
焚燒過的土壤只有表層變得柔軟,其實遠不如爬犁深耕效果好。往下挖不時能挖到小塊石頭或是死樹根。
這些硬物都會影響莊稼的生長,必須將其清理出田地。
陰坡土地較少受到風雨侵蝕,土壤還算厚實,比陳舟老家的山坡地軟和多了,即使用沒有鑲嵌金屬的木鍬工作,進度也不慢。
到底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雖然已經很久沒接觸農活,一拿起杴,他很快就找回了感覺。
邊翻地邊挑石頭樹根,同時特意挖出壟和溝,將草木灰和土壤混合在一起。
漆黑的土地逐漸變得壟溝分明,有了幾分農田的模樣。
估摸所有種子加在一起都不夠種滿這兩畝多地,陳舟只翻出四條壟便放下了木鍬。
取出裝有精選種子的小木盒,把水桶拎到一旁,他開始挨個種植。
陳舟老家的大規模作物通常是玉米、穀子、黍子和葵花,基本不種植稻穀和麥子。
對於這兩種陌生作物的間距和特性,他並不清楚,只能憑著感覺儘量隔遠一點種,然後覆土澆水。
魯濱遜隨手一倒都能發芽,他這樣精心栽培,要是失敗,那就只能說時運不濟了。
出於對自己耕種技術的不自信,陳舟並沒有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在種下兩條壟的稻穀和兩條壟的麥子後,他將剩下的種子都收了起來,準備等到第一批肥料漚成後種在更優良的土地上,以免孤注一擲後滿盤皆輸。
新年第一天,萬象復新,象徵意義重大。
按照老輩人的講究,這天不能殺生、不能掃除、不能挑水、不能吵架,若是摔碎了東西還要念叨幾聲歲歲平安,討個吉利。
陳舟覺得,他這「初一」定的「一年」是什麼情況已經很明朗了——說好聽點叫辛勤勞動,說不好聽就是幹活。
挨個掄錘敲擊石牆,得到的結果大相逕庭。
陽坡黃土的黏合能力約等於0,石牆完全依靠石塊間的嵌合支撐。
敲擊牆中部時,靠著上層石塊的壓力,牆體還不會發生大幅度變形。
敲擊石牆上部,最頂端的石塊竟然直接飛出,甚至帶動周圍的石塊引起連環坍塌。
這樣的牆別說抗震,就是來陣大風都有可能被吹倒,把人壓在下面,陳舟第一時間就把陽坡黃土淘汰掉了。
第二個接受測試的是陽坡白土。
這種土質地異常細膩,色澤和陳舟所了解的工業高嶺土較為接近。
土壤平時凝結成塊,與那箱食用土中的白土相似,只分布在陽坡山腰下,龍貓棲息地附近的碎石坡處。
若不是陳舟曾在碎石坡待過一個上午,恐怕就與這種土失之交臂了。
他猜測這種土裡應該含有一定比例的蒙脫石粉,但是又不像高嶺土那麼純,其中或許還摻有少數細砂和石英岩,稍微影響了粘度。
石牆表層薄泥掉渣顯然就是受細砂的影響。
如果有細篩網,將白土中的細砂篩掉,白土的表現應該更加出色。
可惜陳舟沒有細篩網,而且他也做不出這種篩網。
篩土的網最小也要兩米長一米寬,需要用鐵絲編織。
布料撐不住土的重量,篩眼被堵住後不易於清理,且不耐磨損。
敲擊這座石牆之前,陳舟試探著推了推最上一層的石塊。
紋絲不動。
心裡稍微有底,他重重一錘敲在石牆中心。
乾燥的薄泥掉了層渣子,但石牆整體的結構仍舊很穩定,既沒有變形也沒有鬆動。
連續敲擊,長柄斧後的方錘頭甚至把石頭凹凸的稜角擊碎,濺起碎片。
石牆表面的薄泥又掉了些細渣,卻不影響整面牆體的完整。
牆中部的結構強度遠超預期,比黃土石牆堅固了不知多少倍,陳舟心情大好。
這種感覺就像抽獎第二發就出了大保底,本來準備了好幾個648,現在全都省下來了,不禁使人產生一種沒花就是賺的錯覺。
不過牆體中部本就結合得比較嚴密,這種表現也算正常,真正決定白泥性質的重頭戲還要看頂層。
陳舟很希望牆體頂層部分也有優異表現,那意味著他將省去大量尋找測試材料的時間,騰出精力做其它事。
已經步入一月,二月中旬進入雨季,如果想早點吃上第一季糧食,這時候就該播種了。
至於堆肥坑,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季。
在畜牧業形成規模之前,光靠他一個人生產「肥料」遠遠不夠,除非整天在岩灘海邊揀死魚死蝦,那樣又要耽誤其它工作。
呼~
吐出一口氣,陳舟既想使足力氣砸上去,看到真實的表現,又怕力氣太大敲塌了牆得到令他失望的結果。
抱著這種矛盾的心理,這一錘還是卯足力氣重重地敲在了石牆上。
鐺!
一股金屬與石頭撞擊產生的糊味伴著清脆的敲擊聲傳來。
木質斧柄很好地抵消了錘頭往回彈的力量,並不震手。
頂層石塊表面凝固的白泥出現了細小的裂紋,但所有石塊都沒有錯位。
用手摳了摳裂隙,扒下幾片凝固的白泥,使勁捏捏,非常堅硬。
再看開裂的白泥內部,裂紋並未擴張到深處,牆體的結構仍未遭到嚴重破壞。
「穩了!」
陳舟心想。
只要不把牆砌得太高,陽坡白土的強度完全夠用。
背陰面的風極少往窯洞內刮,洞頂的砂石很緊實,不會隨便往下掉,牆體承受的壓力有限,保持這個狀態,支撐個三五十年不成問題。
而且他知道地震的準確日期,在地震前幾日就會搬離窯洞,去空曠地帶搭個帳篷躲起來,不可能冒險待在窯洞中,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到目前為止,白泥的表現挑不出一點毛病。
陳舟估計就算他再挖幾種土對比,也不可能是白泥的對手,便決定就用陽坡白土砌牆。
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他掄起錘子完成了其餘幾面牆的測試。
結果不出所料,它們和白土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不具備可比性。
原本預計要花費半個月甚至兩三個月的工程,就這麼輕易地完成了。
與那箱五顏六色的食用土相比,陳舟覺得這才像是真正的「新年禮物」。
……
1月1日是個美好的開始。
這天上午,陳舟早早地完成材料測試,並開始計算建材所需的石塊數量。
結果發現清理砂土時特意留下的石材只夠砌起窯洞外牆,內部分隔三個房間的牆體材料仍存在巨大缺口。
陳舟本打算拿出半個月時間搬運積攢石材。
認真比較了一下優先級,他還是覺得種地更重要,便決定把砌牆一事延後,先開墾土地。
在他故鄉,所有耕地都已被使用多年,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大片開墾田地是什麼流程。
硬說和開荒沾邊兒,陳舟只擴展過姥姥家的菜園子。
不過那也是曾經種植過農作物的土地,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荒地。
除生活中的見聞,上學時他還了解過一種很原始的耕作方案——刀耕火種。
這種耕作方式主要應用於大片原始林地。
刀耕火種的第一步是砍倒目標地區內的樹木,割掉草本植物,待其丟在地上晾乾後直接放火焚燒。
焚燒後的土壤會變得鬆軟,土壤表層的害蟲卵也會被燒死。
藉助草木灰的肥力,不用翻土就能直接種植。
這種種植方法便捷迅速,但破壞性較強,同時很消耗土地肥力,而且不持久。
即使是上好的土地,頂多種三年,三年後肥力消耗乾淨,就得使用老辦法,轉移陣地,再燒一片新田了。
華夏民族自從脫離石器時期,就逐漸淘汰了刀耕火種,慢慢發展出了輪耕、堆肥、除草等增產的方式。
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丘陵多平原少,適合耕種的土地稀缺,必須反覆利用。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刀耕火種糧食產量低,有「種一偏坡,收一蘿蘿」的說法,畝產只有一百斤左右,太不划算。
但一些東南亞及南美洲的原始部落或經濟落後地區到21世紀還在使用這種方式。
為了賺取錢財,他們不惜破壞廣袤的亞馬遜雨林,將那些珍奇植物燒死,破壞瀕危動物的棲息地,種植橡膠樹或菸草。
早期國內也有砍伐樹木擴展耕地的行為。
後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農村曾進行了持續幾十年的植樹造林加退耕還林,將山林又還給了野生動物。
對於刀耕火種這種落後不科學的耕種方式,教材上的觀點是不提倡,考試中有關環境保護以及刀耕火種的弊端的試題也常常出現。
那一張張焚毀的雨林圖和冒著黑煙的樹木照片實在觸目驚心,正因如此,陳舟才對刀耕火種的印象如此深刻。
風水輪流轉。
當年在課堂上批評這種行為,在試卷上闡述弊端時,陳舟可沒想過有一天他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開墾土地。
但與原始部族不同,他種下第一茬糧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留種,而不是為了食用。
開墾出的土地也不會一直被消耗肥力。
沒有適用於輪耕的豆類,他可以選擇堆肥,也可以選擇種一季撂荒兩季,讓土地自己恢復。
1月1日下午,陳舟挑選了一塊合適的土地。
這片土地位於洞窟門口的平台下方,上面除了矮草灌木還有之前砍伐木柴剩下的樹根,正符合刀耕火種的條件。
而且這片土地位於陰坡,距離洞窟和山澗源頭都不遠。
這裡陽光不毒辣,可以避免脆弱的幼苗被曬死。
拎水澆灌或是除草,觀察莊稼狀態也比較方便。
1月2日,耕種大業正式動工。
他用了一整天時間清理掉土地上的雜草和灌木,並刨出了較小的樹根,留待焚燒。
1月3日到1月5日,他開始沿著目標耕地的四周挖防火溝。
北方氣候乾燥,春秋季節或清明中秋等節氣森林極易起火。
尤其是87年興安嶺大火,燒了整整28天,調用了幾萬人持續救火才撲滅,震驚全國。
受此事件影響,陳舟家鄉從小學開始就有半學期一次的防火教育,不僅進行火災演習,還有滅火器使用,防火溝挖掘等教學。
深知森林大火一旦蔓延起來有多可怕,陳舟的防火溝挖得很仔細,不敢有絲毫大意。
整塊用於耕種的土地長30米,寬50米左右,大約兩畝多地,用來種麻袋裡的那些種子綽綽有餘。
點火之前,陳舟先用鐵樹做了兩個木鍬和兩個木耙子,留待日後使用——自從獲得兩把利斧,他日常製造工具基本沒用過其它木材。
就連那日釣魚用的魚竿都是鐵木製造的,主打一個闊綽。
如果不是鐵樹林規模太小,他甚至想完全用鐵木建造一所木屋。
1月9日,防火溝挖掘完畢,野草和細灌木枝也已晾曬得足夠乾燥,幾乎無風,陳舟點起了火。
火鐮誕下的小小火苗看起來異常脆弱,它從耕地一角開始成長,啃噬著燃料,迅速壯大。
當火勢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它蔓延的速度便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仿佛只在呼吸之間,它就奔出老遠,轉眼就從土地一端沖向另一端。
頭一次放這麼大的火,陳舟心情難免有些緊張,很擔心周邊防火溝無法控制火勢。
站在山下,他拿著木鍬,不時跑動,觀察著火焰的動向,以便於及時掩土滅火。
好在天氣不錯,沒有莫名其妙地颳起大風,焚燒雜草過程中一切順利。
失去燃料後,火勢迅速消減,並漸漸熄滅。
原本留有幾分綠意的草地變得漆黑一片。
炎熱,乾燥,充滿毀滅的氣息。
燃盡的灰燼中仍有餘火,陳舟耐心看護到天黑。
傍黑天,稍微起風,將一些焦黑的細枝吹飛,越過了防火溝,嚇得他心驚膽戰,趕忙攔截,挖土掩蓋,生怕引起森林大火。
擔驚受怕一下午,盯到日落風停,吃過晚飯,陳舟還在平台上看護了一段時間。
或許是他小題大做,或許是島嶼濕度高,直到睡前,熄滅的荒地都沒能死灰復燃,哪怕一個小火苗都沒燒起來。
當然,對於陳舟來說,荒地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1月10日,他起了個大早,找出那些裝有稻穀和麥子的麻袋,將飽滿的種子全部挑選出來,準備種植。
走下平台,來到不遠處的荒地中,小心地試了試灰燼的溫度,確定它們已經涼透。
陳舟拎來水桶,拿起木鍬和耙子,開始歸整土地。
焚燒過的土壤只有表層變得柔軟,其實遠不如爬犁深耕效果好。往下挖不時能挖到小塊石頭或是死樹根。
這些硬物都會影響莊稼的生長,必須將其清理出田地。
陰坡土地較少受到風雨侵蝕,土壤還算厚實,比陳舟老家的山坡地軟和多了,即使用沒有鑲嵌金屬的木鍬工作,進度也不慢。
到底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雖然已經很久沒接觸農活,一拿起杴,他很快就找回了感覺。
邊翻地邊挑石頭樹根,同時特意挖出壟和溝,將草木灰和土壤混合在一起。
漆黑的土地逐漸變得壟溝分明,有了幾分農田的模樣。
估摸所有種子加在一起都不夠種滿這兩畝多地,陳舟只翻出四條壟便放下了木鍬。
取出裝有精選種子的小木盒,把水桶拎到一旁,他開始挨個種植。
陳舟老家的大規模作物通常是玉米、穀子、黍子和葵花,基本不種植稻穀和麥子。
對於這兩種陌生作物的間距和特性,他並不清楚,只能憑著感覺儘量隔遠一點種,然後覆土澆水。
魯濱遜隨手一倒都能發芽,他這樣精心栽培,要是失敗,那就只能說時運不濟了。
出於對自己耕種技術的不自信,陳舟並沒有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在種下兩條壟的稻穀和兩條壟的麥子後,他將剩下的種子都收了起來,準備等到第一批肥料漚成後種在更優良的土地上,以免孤注一擲後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