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魔教的大魔頭,拿命來!
丁敏君和貝錦儀等一眾峨嵋派弟子迅速持劍沖了過去,周芷若聽從滅絕師太的指令,站在歐陽克身旁,只是認真旁觀。
明教及天鷹教等一眾高手紛紛下場參戰,而由於眾人的爭端是由張無忌而起,那麼跟金毛獅王謝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華山、崆峒兩派,則只是冷冷的瞧著。
鮮于通跟宗維俠、唐文亮等人相視一望,彼此都是點了點頭,不言不語。
要知道,鮮于通和宗維俠等人都是希望武當六俠和白眉鷹王等人打得越是激烈越好。
最好全部一起戰死,那才最妙。
畢竟那樣一來,他們華山、崆峒兩派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有這樣的大便宜不占,豈不是沒有天理麼?
天鷹教眾人也好,武當派眾人也罷,心中都是揣著因張翠山、殷素素夫婦而起的仇恨。
眾人無一不是恨不能在這光明頂上將敵手全部殺死。
場面相當壯觀,那可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一路打到第十五個回合上,突然只見俞蓮舟雙腳在雪地上用力一點,猛然縱身躍起。
手中寶劍在日光的照耀之下,顯得熠熠生輝,刺人眼目。
也不知道怎麼的,他的劍法忽然變得好慢。
一招一式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緩慢得有如水流一般。
他每一劍都是向白眉鷹王擊去,白眉鷹王起初只是正常舉劍格擋,但幾招過後,他立馬發現不對勁。
按理說這看上去相當稀鬆平常的幾招,實際上卻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威力。
若是向普通人施展上去,那麼最多三招之內,對方便已人頭落地。
如此一來,白眉鷹王立馬一掌甩開糾纏在他身畔的殷梨亭、莫聲谷。
飛身一躍,跳到一大塊空地上,跟俞蓮舟單獨激戰起來。
俞蓮舟的劍法看上去鬆弛綿軟無力,而且劍招似乎不見得就有多麼高明。
但饒是白眉鷹王這等武林中的頂尖人物,卻稍有不慎便會重傷在他寶劍之下。
兩人噼里啪啦的一連對戰了上百招,到得後來,俞蓮舟的劍法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加快,反而還愈發慢了。
白眉鷹王終於按捺不住困惑,右手持劍迅速向後一撤,左掌繃直,示意俞蓮舟暫時停戰,說道。
「俞二俠的劍法好生怪異,不知這是哪一路高招?老夫縱橫江湖數十年來,怎麼從所未曾見到過?」
俞蓮舟對天鷹教的憤懣雖然已達沸點,但他好歹是一個謙謙君子,並不趁人之危,同樣也將寶劍抽了回去,道。
「殷老前輩,實不相瞞,此乃家師近來潛心創製的『太極劍法』。」
白眉鷹王聽了『太極劍法』這四個字,不由心中一凜,心道:既是張三丰所創,那就難怪得很了!
白眉鷹王說道:「俞二俠,老夫的外孫暴斃身亡,他爹生前況且又是你們武當派的人。」
「現如今他爹和他娘雖然已跟咱們天人永隔,但在老夫看來,武當派跟天鷹教的情分多少都還是在的。」
「老夫外孫的死,令老夫心中多年來存蓄的怒火再也無處閃躲,不如咱們暫且先停一停,從長計議罷。」
其實俞蓮舟正有此心。
一來,反正張翠山都已經死去這麼多年了,若還是揪著這件事死不鬆手,那便是等同於跟自己為難,當真不可取。
二來,白眉鷹王、殷野王這些人有哪個是省油的燈?
再這麼下去,無非是他們斗個兩敗俱傷,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讓別人坐收漁翁之利而已。
此番千里迢迢的來到崑崙山,攻打明教,事關重大。
無論如何,當以大局為重,暫且先將魔教的這些個妖孽一個個全部斬殺了才是。
俞蓮舟點了點頭,迅速轉身向宋遠橋等人叫道:「大師哥,咱們罷手!」
宋遠橋正和殷野王對陣,正打的不可開交,忽聽俞蓮舟這番話,立即向後搶出幾步,看向俞蓮舟。
只見白眉鷹王高高舉起雙手,叫道:「天鷹教、明教,大家速速停手!這是老夫的號令!」
彭和尚、周顛以及一眾天鷹教高手迅速罷手,一個個都對白眉鷹王俯首帖耳。
殷梨亭長長的一聲嘆息,直接跌坐在雪地中。
抬頭望天,只見陰雲密布的蒼穹之中,鵝毛大雪正簌簌而下。
在密雲之間,仿佛看到亡故多年的張翠山的音容笑貌,殷梨亭心道:五哥,六弟可真是對你不住!
想咱們倆從小情若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不分彼此。
結果卻連你留下的唯一的骨肉六弟都沒法子為你照顧好,五哥啊五哥,你……你不如就此帶我走了罷!
想到此節,滾燙淚珠奪眶而出。
他一方面是氣憤自己的無能,小侄兒張無忌身中寒毒,自己是死活都不能為其將體內的寒毒驅逐出去。
當年能做的也就只有在張無忌每次發病時,用體內那麼點捉襟見肘的『武當九陽功』為其救治。
但治標不治本,最多也就只能是延緩張無忌區區幾日的生命而已。
現如今張無忌已死,他對五師兄張翠山的歉疚終於達到頂峰。
宋遠橋和白眉鷹王在雪地上一番簡單合計,兩人達成共識,現在正是六大派和明教兵戎相見,互相非要斗個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
他們的私事就算是要處理,也要等到光明頂大戰徹底結束之後。
這是最為妥當的辦法,既不讓雙方同伴委曲求全,也不至耽擱了大事,貽誤戰機。
白眉鷹王衝著明教及天鷹教的教眾朗聲叫道:「諸位,咱們回去罷,繼續守護明教!」
群雄皆以白眉鷹王的號令為尊,一個個邁開大步,迅速向聖火神殿前面快速走了回去。
宋遠橋和俞蓮舟等人對視一眼,也都走回到六大派眾人所聚之地。
方才身負重傷的兩組高手都已恢復元氣,但重傷未愈,無法繼續較量。
五散人將楊逍和韋一笑分別抬到石壇之上,恭請他們坐在這裡觀戰。
跟著周顛和說不得一同走出,叫道:「六大派出人吧!我們兄弟倆今日與明教共存亡!」
鮮于通沉吟片刻,心道:此二人雖也是武功甚高,但終究在明教一眾高手中已算得上是末流的角色。
我率領弟子們攻上明教,此時既不露臉,更待何時?
迅速搶身走出,厲聲喝道:「魔教的大魔頭,拿命來!」
話音剛落,宗維俠獨自走出,急速運起『七傷拳』。
明教及天鷹教等一眾高手紛紛下場參戰,而由於眾人的爭端是由張無忌而起,那麼跟金毛獅王謝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華山、崆峒兩派,則只是冷冷的瞧著。
鮮于通跟宗維俠、唐文亮等人相視一望,彼此都是點了點頭,不言不語。
要知道,鮮于通和宗維俠等人都是希望武當六俠和白眉鷹王等人打得越是激烈越好。
最好全部一起戰死,那才最妙。
畢竟那樣一來,他們華山、崆峒兩派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有這樣的大便宜不占,豈不是沒有天理麼?
天鷹教眾人也好,武當派眾人也罷,心中都是揣著因張翠山、殷素素夫婦而起的仇恨。
眾人無一不是恨不能在這光明頂上將敵手全部殺死。
場面相當壯觀,那可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一路打到第十五個回合上,突然只見俞蓮舟雙腳在雪地上用力一點,猛然縱身躍起。
手中寶劍在日光的照耀之下,顯得熠熠生輝,刺人眼目。
也不知道怎麼的,他的劍法忽然變得好慢。
一招一式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緩慢得有如水流一般。
他每一劍都是向白眉鷹王擊去,白眉鷹王起初只是正常舉劍格擋,但幾招過後,他立馬發現不對勁。
按理說這看上去相當稀鬆平常的幾招,實際上卻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威力。
若是向普通人施展上去,那麼最多三招之內,對方便已人頭落地。
如此一來,白眉鷹王立馬一掌甩開糾纏在他身畔的殷梨亭、莫聲谷。
飛身一躍,跳到一大塊空地上,跟俞蓮舟單獨激戰起來。
俞蓮舟的劍法看上去鬆弛綿軟無力,而且劍招似乎不見得就有多麼高明。
但饒是白眉鷹王這等武林中的頂尖人物,卻稍有不慎便會重傷在他寶劍之下。
兩人噼里啪啦的一連對戰了上百招,到得後來,俞蓮舟的劍法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加快,反而還愈發慢了。
白眉鷹王終於按捺不住困惑,右手持劍迅速向後一撤,左掌繃直,示意俞蓮舟暫時停戰,說道。
「俞二俠的劍法好生怪異,不知這是哪一路高招?老夫縱橫江湖數十年來,怎麼從所未曾見到過?」
俞蓮舟對天鷹教的憤懣雖然已達沸點,但他好歹是一個謙謙君子,並不趁人之危,同樣也將寶劍抽了回去,道。
「殷老前輩,實不相瞞,此乃家師近來潛心創製的『太極劍法』。」
白眉鷹王聽了『太極劍法』這四個字,不由心中一凜,心道:既是張三丰所創,那就難怪得很了!
白眉鷹王說道:「俞二俠,老夫的外孫暴斃身亡,他爹生前況且又是你們武當派的人。」
「現如今他爹和他娘雖然已跟咱們天人永隔,但在老夫看來,武當派跟天鷹教的情分多少都還是在的。」
「老夫外孫的死,令老夫心中多年來存蓄的怒火再也無處閃躲,不如咱們暫且先停一停,從長計議罷。」
其實俞蓮舟正有此心。
一來,反正張翠山都已經死去這麼多年了,若還是揪著這件事死不鬆手,那便是等同於跟自己為難,當真不可取。
二來,白眉鷹王、殷野王這些人有哪個是省油的燈?
再這麼下去,無非是他們斗個兩敗俱傷,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讓別人坐收漁翁之利而已。
此番千里迢迢的來到崑崙山,攻打明教,事關重大。
無論如何,當以大局為重,暫且先將魔教的這些個妖孽一個個全部斬殺了才是。
俞蓮舟點了點頭,迅速轉身向宋遠橋等人叫道:「大師哥,咱們罷手!」
宋遠橋正和殷野王對陣,正打的不可開交,忽聽俞蓮舟這番話,立即向後搶出幾步,看向俞蓮舟。
只見白眉鷹王高高舉起雙手,叫道:「天鷹教、明教,大家速速停手!這是老夫的號令!」
彭和尚、周顛以及一眾天鷹教高手迅速罷手,一個個都對白眉鷹王俯首帖耳。
殷梨亭長長的一聲嘆息,直接跌坐在雪地中。
抬頭望天,只見陰雲密布的蒼穹之中,鵝毛大雪正簌簌而下。
在密雲之間,仿佛看到亡故多年的張翠山的音容笑貌,殷梨亭心道:五哥,六弟可真是對你不住!
想咱們倆從小情若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不分彼此。
結果卻連你留下的唯一的骨肉六弟都沒法子為你照顧好,五哥啊五哥,你……你不如就此帶我走了罷!
想到此節,滾燙淚珠奪眶而出。
他一方面是氣憤自己的無能,小侄兒張無忌身中寒毒,自己是死活都不能為其將體內的寒毒驅逐出去。
當年能做的也就只有在張無忌每次發病時,用體內那麼點捉襟見肘的『武當九陽功』為其救治。
但治標不治本,最多也就只能是延緩張無忌區區幾日的生命而已。
現如今張無忌已死,他對五師兄張翠山的歉疚終於達到頂峰。
宋遠橋和白眉鷹王在雪地上一番簡單合計,兩人達成共識,現在正是六大派和明教兵戎相見,互相非要斗個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
他們的私事就算是要處理,也要等到光明頂大戰徹底結束之後。
這是最為妥當的辦法,既不讓雙方同伴委曲求全,也不至耽擱了大事,貽誤戰機。
白眉鷹王衝著明教及天鷹教的教眾朗聲叫道:「諸位,咱們回去罷,繼續守護明教!」
群雄皆以白眉鷹王的號令為尊,一個個邁開大步,迅速向聖火神殿前面快速走了回去。
宋遠橋和俞蓮舟等人對視一眼,也都走回到六大派眾人所聚之地。
方才身負重傷的兩組高手都已恢復元氣,但重傷未愈,無法繼續較量。
五散人將楊逍和韋一笑分別抬到石壇之上,恭請他們坐在這裡觀戰。
跟著周顛和說不得一同走出,叫道:「六大派出人吧!我們兄弟倆今日與明教共存亡!」
鮮于通沉吟片刻,心道:此二人雖也是武功甚高,但終究在明教一眾高手中已算得上是末流的角色。
我率領弟子們攻上明教,此時既不露臉,更待何時?
迅速搶身走出,厲聲喝道:「魔教的大魔頭,拿命來!」
話音剛落,宗維俠獨自走出,急速運起『七傷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