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爭論不休的那封信
既然目的已經不同,那麼這封信的內容也就變得完全不同了。
講解詞就不怎麼合適了。反正按照故宮博物院的能力,他們早晚也能弄出一份像模像樣的講解詞。所以就要升級為——合理化建議書!
連遣詞造句方面也要進行修改,需要更加的符合年代背景。
又斟酌了好一陣,石海已經打完了腹稿。於是他就把寫好的那張紙捏成一團,重新開始寫了起來……
一個多小時後,終於寫完這封信。就在第二天,石海就把這封信寄了出去……
通過郵局,在二、三天後,這封信就寄到故宮博物院,擺到了吳院長的辦公桌上……
吳院長看了這封信後,與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專家開會討論,沒想到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就把這封信轉交給上級領導……
上級部門的大領導看了這封信後,同樣召開會議討論。在會議上,同樣引發了不小的爭論。於是決定再次召開多部門的擴大會議……
幾天後,多部門擴大會議現場:
「……按照文物專家學者的建議,故宮博物院裡的這些瑰寶,最好能夠用專業手段收藏起來,這樣才會更好的保存這些文物。如果對外展覽的話,損壞了該怎麼辦?還要考慮到盜搶等安全方面的問題……」
「……對於我們黨的大方針——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那肯定沒有錯。但國家對故宮博物院,每年都有不少的財政補貼,並不是一筆很小的經費。如果現在又要增加專業的講解員,這些講解員的編制哪裡來?需要繼續增加撥款嗎?目前的國情就是百廢待興,有許多需要花錢的地方。故宮博物院真的就是最急需的地方嗎……」
「……我個人認為,這封信的某些內容,好像有點異想天開了。以前根本沒有這樣的先例,連蘇聯老大哥都沒有這樣的經驗。就算說的有道理,誰能保證一定會成功呢?……」
「……」
有趣的是,連石海都沒有想到,這封信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並且為此召開了一場高級別會議。
但另一方面,在這場會議中,大部分人都是反對意見,並不認可石海的那些合理化建議。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無論歐美等西方國家,還是蘇東等國家,都還沒有重視起旅遊產業,更沒有「無煙工業」這種概念。
尤其是蘇聯為首的蘇東國家,幾乎都是療養院模式。就是政府補貼,讓人民群眾去療養的福利制度。
哪兒來的自費旅遊呢?要麼國家花錢送你們去療養院;要麼到外地出差的時候,順便到當地景點轉一圈。
在建國初期,國內也是全面照搬蘇聯的制度,其中就包括療養院模式。
當然,這時期國內沒什麼錢,也不存在建設療養院。於是更加不引起重視。
其實在54年,國旅就已經成立,但只接待國外遊客,每年只有區區幾千人次。這樣的旅遊規模,幾乎就是忽略不計。更不用說什麼國內旅遊了。
要一直等到64年,才會成立國家旅遊局這個部門;到82年,才會成立國家旅遊總局。也就是說,要到8、90年代,國內才真正重視起了旅遊產業。
所以說,一個就是被固有觀念限制住了;另一個就是各部門各自為政,還不存在統一管理旅遊的部門呢。
然而聽到底下爭論不休,大領導就緊鎖眉頭,他又忍不住拿起了石海的那封信:
這封信的開頭部分,寫的花團錦簇。主要內容——祖國偉大、領導英明;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歌功頌德的廢話。但緊接著,就說起了故宮博物院的三大重要意義:
一個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還有就是……國恥意義(八國聯軍)。
另一個就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增加老百姓幸福感。旅遊嘛!肯定會有幸福感的。否則小仙女怎麼會「愛烘培、愛旅遊」呢?咳咳。
最後一個就是,支援國家建設。
故宮博物院帶來的旅遊收入,可以為國家建設工廠、礦山……。這也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要好好的利用好它們。
隨後就是那幾條合理化建議:
首先就是講解詞。要在重要景點豎立講解牌,最好還要有外貌過硬的女講解員,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當然,具體的講解詞內容,就留給故宮專家們自己去討論了。
其次,主動聯繫京城的外國人和外地遊客,組建臨時性的旅行團,方便他們在京城的旅遊活動。
目前每年到國內的外國人,一般在2、30萬人左右,其中一大半都會到達京城。更不用說,出差到京城的外地人也起碼有幾十萬之多。
要知道,來京城的這十幾萬外國人,大部分都是為了外交或者商務。但真正旅遊的只有幾千人?難道其他人就沒有旅遊的需求嗎?
無論是哪一種遊客,到京城必去的兩大景點——故宮、長城。
所以完全能夠成立旅行團,帶著遊客們遊玩京城,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還有,希望能拍攝一本故宮的《畫冊》,最好就是彩色照片畫冊。能夠作為遊客的紀念品。並且還能豐富一些其他紀念品的品種。
不說其他,就說《故宮畫冊》,遊客們帶回家後,他們全家都能看。更好的讚美錦繡河山。
尤其還能到海外出版。海外有幾千萬的華人華僑,不少愛國僑胞同樣會購買這本畫冊。還包括一些外國友人,他們同樣也會對《故宮畫冊》感興趣的。
這不僅能夠創匯,還能夠有力的宣傳國家形象。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畫冊出版成功,還能複製類似的畫冊。祖國的錦繡河山,有太多太多的壯美景色,以後完全能夠出版一整套的系列畫冊……
最後就是一些服務網點的建設。
可以挑選出一些珍寶對外展覽;小賣部、明信片、照相服務、餐廳服務等等。雖然這些服務不怎麼起眼,但細水長流的話,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並且方便人民群眾的參觀遊覽……
講解詞就不怎麼合適了。反正按照故宮博物院的能力,他們早晚也能弄出一份像模像樣的講解詞。所以就要升級為——合理化建議書!
連遣詞造句方面也要進行修改,需要更加的符合年代背景。
又斟酌了好一陣,石海已經打完了腹稿。於是他就把寫好的那張紙捏成一團,重新開始寫了起來……
一個多小時後,終於寫完這封信。就在第二天,石海就把這封信寄了出去……
通過郵局,在二、三天後,這封信就寄到故宮博物院,擺到了吳院長的辦公桌上……
吳院長看了這封信後,與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專家開會討論,沒想到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就把這封信轉交給上級領導……
上級部門的大領導看了這封信後,同樣召開會議討論。在會議上,同樣引發了不小的爭論。於是決定再次召開多部門的擴大會議……
幾天後,多部門擴大會議現場:
「……按照文物專家學者的建議,故宮博物院裡的這些瑰寶,最好能夠用專業手段收藏起來,這樣才會更好的保存這些文物。如果對外展覽的話,損壞了該怎麼辦?還要考慮到盜搶等安全方面的問題……」
「……對於我們黨的大方針——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那肯定沒有錯。但國家對故宮博物院,每年都有不少的財政補貼,並不是一筆很小的經費。如果現在又要增加專業的講解員,這些講解員的編制哪裡來?需要繼續增加撥款嗎?目前的國情就是百廢待興,有許多需要花錢的地方。故宮博物院真的就是最急需的地方嗎……」
「……我個人認為,這封信的某些內容,好像有點異想天開了。以前根本沒有這樣的先例,連蘇聯老大哥都沒有這樣的經驗。就算說的有道理,誰能保證一定會成功呢?……」
「……」
有趣的是,連石海都沒有想到,這封信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並且為此召開了一場高級別會議。
但另一方面,在這場會議中,大部分人都是反對意見,並不認可石海的那些合理化建議。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無論歐美等西方國家,還是蘇東等國家,都還沒有重視起旅遊產業,更沒有「無煙工業」這種概念。
尤其是蘇聯為首的蘇東國家,幾乎都是療養院模式。就是政府補貼,讓人民群眾去療養的福利制度。
哪兒來的自費旅遊呢?要麼國家花錢送你們去療養院;要麼到外地出差的時候,順便到當地景點轉一圈。
在建國初期,國內也是全面照搬蘇聯的制度,其中就包括療養院模式。
當然,這時期國內沒什麼錢,也不存在建設療養院。於是更加不引起重視。
其實在54年,國旅就已經成立,但只接待國外遊客,每年只有區區幾千人次。這樣的旅遊規模,幾乎就是忽略不計。更不用說什麼國內旅遊了。
要一直等到64年,才會成立國家旅遊局這個部門;到82年,才會成立國家旅遊總局。也就是說,要到8、90年代,國內才真正重視起了旅遊產業。
所以說,一個就是被固有觀念限制住了;另一個就是各部門各自為政,還不存在統一管理旅遊的部門呢。
然而聽到底下爭論不休,大領導就緊鎖眉頭,他又忍不住拿起了石海的那封信:
這封信的開頭部分,寫的花團錦簇。主要內容——祖國偉大、領導英明;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歌功頌德的廢話。但緊接著,就說起了故宮博物院的三大重要意義:
一個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還有就是……國恥意義(八國聯軍)。
另一個就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增加老百姓幸福感。旅遊嘛!肯定會有幸福感的。否則小仙女怎麼會「愛烘培、愛旅遊」呢?咳咳。
最後一個就是,支援國家建設。
故宮博物院帶來的旅遊收入,可以為國家建設工廠、礦山……。這也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要好好的利用好它們。
隨後就是那幾條合理化建議:
首先就是講解詞。要在重要景點豎立講解牌,最好還要有外貌過硬的女講解員,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當然,具體的講解詞內容,就留給故宮專家們自己去討論了。
其次,主動聯繫京城的外國人和外地遊客,組建臨時性的旅行團,方便他們在京城的旅遊活動。
目前每年到國內的外國人,一般在2、30萬人左右,其中一大半都會到達京城。更不用說,出差到京城的外地人也起碼有幾十萬之多。
要知道,來京城的這十幾萬外國人,大部分都是為了外交或者商務。但真正旅遊的只有幾千人?難道其他人就沒有旅遊的需求嗎?
無論是哪一種遊客,到京城必去的兩大景點——故宮、長城。
所以完全能夠成立旅行團,帶著遊客們遊玩京城,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還有,希望能拍攝一本故宮的《畫冊》,最好就是彩色照片畫冊。能夠作為遊客的紀念品。並且還能豐富一些其他紀念品的品種。
不說其他,就說《故宮畫冊》,遊客們帶回家後,他們全家都能看。更好的讚美錦繡河山。
尤其還能到海外出版。海外有幾千萬的華人華僑,不少愛國僑胞同樣會購買這本畫冊。還包括一些外國友人,他們同樣也會對《故宮畫冊》感興趣的。
這不僅能夠創匯,還能夠有力的宣傳國家形象。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畫冊出版成功,還能複製類似的畫冊。祖國的錦繡河山,有太多太多的壯美景色,以後完全能夠出版一整套的系列畫冊……
最後就是一些服務網點的建設。
可以挑選出一些珍寶對外展覽;小賣部、明信片、照相服務、餐廳服務等等。雖然這些服務不怎麼起眼,但細水長流的話,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並且方便人民群眾的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