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地之母——后土皇地祇

  后土皇地祇為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全稱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在道教神仙的地位僅次於三清和玉皇大帝,她又被稱為后土娘娘、地母娘娘等。后土皇地祇掌管著陰陽,孕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在道教的神職是掌管山嶽土地變化及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嶽大帝等大神,並節制劫運之事。

  2、女仙之首——西王母

  西王母又稱瑤池金母、王母娘娘,在道教的神職是女仙之首,凡間女子在得道成仙,升入天界時,首先要去拜謁西王母,然後方可拜會玉皇大帝等先天尊神。西王母在道教納入神仙體系前,是一位掌管刑罰和瘟疫的的上古女神,《山海經》也將其描繪為:「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的形象。後來逐漸將西王母女性化和溫和化,成為一位慈祥和藹的女神形象。西王母居於崑崙山瑤池,也是一位長壽之神。

  3、眾星之母——斗姆元君

  斗姆元君是道教的一位先天尊神,乃元始天尊之先天陰氣所化。「斗」的意思是星斗,「姆」是母親的意思,在道教神仙的星斗部里,是眾星之母。道教舉行祭星斗齋醮科儀時,要首先祭祀斗姆元君。斗姆元君的神仙造像為三眼八臂、梳華精,並且手中分別拿著太陽、月亮、寶鈴、金印、矛、戟等作戰兵器或法器。

  4、月宮之神——太陰星君

  太陰星君,俗稱為月神、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全稱為「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她是道教將月亮神格化的一位女神仙。根據道教典籍《洞淵集》記載,太陰星君是月宮的太陰之精,她的神職是「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

  5、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是東嶽泰山的一位神祇,道教將她神格化為一位女神,並稱之為「天仙玉女碧霞護世弘濟真人」。在民間也被親切地俗稱為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碧霞元君被道教賦予了「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的神職。《岱史》有云:「泰山位東土,察木德,而玉女坤質為水,助生成之功」。碧霞元君同時在民間還被奉為是治病救人、保佑婦女兒童的神仙。

  6、上古戰神——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又稱玄女,俗稱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在道教被奉為高階女仙與術數神,道教典籍《雲笈七籤》有記載:「九天玄女者,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九天為干金之象,性剛好動。九天之方,可以揚兵布陣。」同時九天玄女也是一位上古女戰神,最初為人首鳥神的原始形象,後來人格化為女神形象,她不但救助危難,數次降臨凡間,還是一位正義之神。

  7、救苦救難——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也稱慈航大士、圓通自在天尊。是一位慈悲的道教女神仙,她為了普救蒼生,常常變化萬千,幫助無數的黎民百姓脫離苦難。根據典籍據《歷代神仙通鑑》卷記載:「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傳商王時修道於此,已得神通三昧,發願欲普度世間男女。嘗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曰慈航大士,道場在普陀山」。慈航道人的道場位於普陀山落伽洞,手持法寶為三寶玉如意,清淨琉璃瓶。

  8、海上之神——媽祖

  媽祖俗名林默娘,是出生於宋朝的福建湄洲人。道教將媽祖尊奉為天妃、天后、天妃娘娘等,也是一位民間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供奉的海神。根據《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記載:媽祖「北斗降身,三界顯跡,巨海通靈,神通變化」。媽祖在年少時曾得到仙人所授「玄微妙法」,和銅符,可以未卜先知、呼風喚雨,並會「乘席渡海」之術。媽祖於海上救助危難,被人們奉為海上保護神。

  9、長壽之神——麻姑

  麻姑是道教的一位長壽之神,在道教又被稱為壽仙娘娘、虛寂沖應真人,著名的神話故事「麻姑獻壽」「滄海桑田」等都是跟麻姑有關。民間也把麻姑視為是賜福、長壽與吉祥的象徵,深深地受到人們的膜拜。每年三月初三,西王母壽宴的時候,麻姑都會在瑤池壽宴上獻上靈芝仙酒,為西王母祝壽。

  10、上清派祖師——南嶽夫人

  南嶽夫人是晉代女道士魏華存的尊稱,她是道教分支上清派的開山祖師,道號紫虛元君。道教修真典籍《黃庭經》乃是老子傳授魏華存所著。《黃庭經》在道教史上影響巨大,它是內丹修煉的主要經典,它主張的存思、服氣便於修行,也是促成了道教上清派的創立。魏華存飛升成仙,被天庭封為「紫虛元君」,掌管南嶽衡山,所以人們又尊其為「南嶽夫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