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一早,按照昨天的五個分組,強叔那一組還是負責砍樹收集木材,阿大那一組則負責收集石灰石,李二虎負責挖黏土,另外兩組則負責搬運處理那三組收集的物資,而楊樂則帶著剩下的兩個人指導工作。

  其實楊樂自己對於修建堤壩也是一知半解,而且現代工藝和如今的工藝截然不同,對於這個事情他也沒有底,但是當領頭人就是這樣,心裡只有三分把握,也要表現出十分。

  得益於他從鎮上買回來的那些木工工具,強叔那組收集木材的效率比預想的高,而且這周圍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石頭和樹木,兩人負責砍樹,兩人負責鋸成木板,兩人負責用柴刀修整,一開始幾人還不熟練,配合也不默契,經過半天的磨合,基本就達到了楊樂的要求。

  石灰石在山裡並不少見,但是分布有些分散,阿大他們那組也是兩兩分散出去找,不論大小都帶回來,遇到特別大的,就回來叫人一起搬,其中有一塊五六百斤的石灰石,他們挖出來以後實在沒轍,還是楊樂給扛回來的,這事還在營地里引起一陣轟動。

  挖黏土倒是沒什麼難度,都是個頂個的農家漢子,掄起鋤頭和鐵鍬那是看家本領,三兩天的功夫就挖了幾百斤。

  五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材料也都收集的差不多了,楊樂開始按照記憶中的方法製作土法水泥,先把石灰石和曬乾的黏土磨成粉,這一步說起來簡單,但是石灰石磨粉卻並不容易,幸好石灰石不像其他岩石硬度那麼高,讓每個人都在河灘上找兩塊鵝卵石連敲帶磨,花了近三天的時間,才完成磨粉這項工作。

  磨好的粉還要混合礦渣分批用火煅燒,礦渣寨子裡是沒有的,只能在河邊找些紅色的淤泥曬乾混在裡面,這些紅色的淤泥其實就是鐵礦的一種,等到第一批成品出來,顏色比正常的水泥顏色更淺一些。

  按照水泥、沙子、碎石子、水,2:3:6:1的比例進行調配,等凝固之後雖然沒有現代水泥那樣堅硬如鐵,但作為小型水壩的基礎材料應該是足夠了。

  在其他人全都嘖嘖稱奇的時候,楊樂則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畢竟是第一次實操,鬼知道之前在網上刷小視頻看到的教程靠不靠譜。

  大家見識到楊樂這個把灰變石頭的法術之後,更加幹勁十足,平時看楊樂的眼神里也多了些崇敬,直接的表現就是,以往大家都喊他阿樂或者樂哥,現在即便是關係最好的阿大,都是喊他大兄。

  之後的就是截斷水流,這一步反而比想像中難很多,之前楊樂認為只是用石頭和樹枝把水流截斷就行了,但是操作過程中卻發現,水是會流動的,你堵了這邊,水就流向那邊,截斷水流的工程量反而比造水泥還要大。

  最後歪歪斜斜的用石塊和樹枝,混合著泥土,修建一長條擋水堤,這才將水流徹底截斷,這一過程花費了十多天的時間。

  之後的清淤和正式的修築水壩,反而因為修築位置優越,進展神速,最後當做閘門的那塊巨大的花崗岩石板,就連楊樂這等神力都沒能搬起來,只能大家一起,用圓木當滑輪,連拖帶拽的運到河裡,然後利用槓桿原理將其撬起安裝。

  終於又等了兩天,水泥干透變硬,將壋水堤拆開一個小口,讓河水慢慢的流淌過來,水位漸漸抬升,楊樂滿心忐忑的看著新修建的堤壩,祈禱著它千萬不能漏水,但是表面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水位逐漸抬升的預訂的高度,仔細檢查水壩前後上下,均是嚴絲合縫滴水不漏,還試著打開和關閉水閘,也都毫無阻礙。

  「水壩,成了!」

  「哦!!!」

  「我們修成了!!」

  「可以回家咯!」

  伴隨著楊樂的聲音,在場的所有人都開始大聲歡呼,有些激動是甚至跪倒在地,整個修建水壩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比預想的長了近一倍,到後面大傢伙都是一股氣撐著,幸好寨民們時不時的過來探望,帶來物資和家裡的消息,要不然青壯們哪裡能堅持下去。

  「升了!大兄,水位真的升了!」

  水壩建成後,大家回寨已經兩天了,楊樂還在開墾他那幾畝荒地,阿大飛奔過來通知這個喜訊。

  楊樂也拋下鋤頭,趕去看看水位情況,到那一看,河邊已經站著了許多人,水位果然比之前已經高了很多,但還沒有達到豐水期的水平,照這個速度,應該也就今晚的事了。

  「阿大,你快去叫幾個人過來,我們趕緊把水車挪挪,不然全泡在水裡就用不了了。」楊樂吩咐了一聲。

  而後自己脫下上衣,走向已經被河水淹沒了一半的水車,水車在修建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水位波動,需要移動的問題,底部的架子只是用石頭壓著,並沒有釘死。

  楊樂走到水裡,雙手抓住架子底部,渾身發力,一聲爆喝,就把水車整個舉了起來,然後在寨民們的驚呼聲中一步步走上岸,將水車放到岸邊。

  之後的日子,簡直就是人在家中坐,功德心中漲,只要是去到河邊打水的寨民,沒有不對楊樂交口稱讚的,現在不僅不需要走過濕滑的河灘,如今還多修建了幾部水車,將河水引到了寨子口不遠的地方,打水甚至都不需要去河邊。

  功德點:3561

  時隔三個月,功德點終於又突破了四位數,這也正說明了功德點的獲得會越來越難,這不禁讓楊樂想到了另一個方向。

  功德點的來源是他人的感激,如今整個寨子不足一千人,由於多次的收割,一般的小恩小惠已經很難讓寨民們產生強烈的感激了,這次修築水壩這麼大的工程,也才產生3000點,平均下來其實也就一人三點。

  遙想剛開始的時候,就連給狗兒一碗稀飯,都能獲得兩點功德,兩相對比之下,難免讓人心酸。

  既然同一群人里功德難以反覆增長,那這樣想來,其實只有兩條路,一是擴大這個群體數量,二就是換個新的群體。

  但是花了一年時間才在寨子裡實現一言堂,換個地方可就沒這麼容易了,思來想去還是只能想辦法擴大群體,也就是擴大寨民的數量,寨子遠沒有達到所能承載的人口上限,周邊還有大片大片的荒地無人開墾。

  可是這地方簡直是山溝溝中的山溝溝,三年五載也沒個外人過來,這兩年裡面也就袁飛這麼個落魄貨郎過來碰運氣,想吸引外來人口,那可真不是個簡單事情,而且還得考慮寨民們的意見,但凡落後愚昧的地方,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排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