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南華經《胠篋》在講什麼?
《南華經》即是《莊子》,莊子和老子合稱「老莊」,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胠篋》為《南華經》外篇內容,一般認為不是莊子所作。文中《胠篋》篇內容大體如下:如果杜絕睿智拋棄知識,大盜乃止;如果扔掉玉毀掉珠,小盜不起;燒毀信符砸破印璽,人們就會樸實;擊破斗折斷稱,人們就不斤斤計較;毀滅天下之聖法,那樣人民方可以參與議論。攪亂六律,銷毀樂器,塞住音師的耳朵,天下人恢復靈敏的聽覺;不要文章,散開五彩,膠住遠視者的眼睛,天下人恢復原本的視覺;毀絕鉤繩從而沒法畫方圓,折斷能工巧匠的手指,天下人才能有自己的機巧。
整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去掉文明取得的東西,回歸到原始的狀態;去掉個人的優點長處,得到彼此差不多的水平狀態。寶玉順著這樣的意思續了內容:趕走襲人和麝月,閨閣中才都有了規勸的能力;消除寶釵的仙姿,滅掉黛玉的靈巧,衰減情意,閨閣中人的美醜也就都差不多了;閨閣中人都有了規勸的能力,便沒有了差別心的顧慮;寶釵的美貌失去,便沒有了依戀之的心;黛玉不再靈巧,便不再傾倒於她的才情。像寶釵、黛玉、襲人、麝月,都張開網製造了陷阱,所以是迷惑纏陷天下的一類人。
顯然,《胠篋》的內容是站不住腳的,特別是塞住音師的耳朵,膠住遠視者的眼睛,折斷能工巧匠的手指,這樣的言論可算荒謬。消除寶釵的仙姿,滅掉黛玉的靈巧,趕走襲人和麝月,在寶玉而言同樣荒謬。
嘲諷批判的話由黛玉寫了出來: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醜語怪他人。黛玉所寫表面看似在說寶玉作踐《莊子因》,將醜語怪他人。實則是指《胠篋》的編纂者作踐《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責怪真正的能人。《胠篋》一般認為非莊子所作,這也符合寶玉所講:「前人自己不能解聖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
整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去掉文明取得的東西,回歸到原始的狀態;去掉個人的優點長處,得到彼此差不多的水平狀態。寶玉順著這樣的意思續了內容:趕走襲人和麝月,閨閣中才都有了規勸的能力;消除寶釵的仙姿,滅掉黛玉的靈巧,衰減情意,閨閣中人的美醜也就都差不多了;閨閣中人都有了規勸的能力,便沒有了差別心的顧慮;寶釵的美貌失去,便沒有了依戀之的心;黛玉不再靈巧,便不再傾倒於她的才情。像寶釵、黛玉、襲人、麝月,都張開網製造了陷阱,所以是迷惑纏陷天下的一類人。
顯然,《胠篋》的內容是站不住腳的,特別是塞住音師的耳朵,膠住遠視者的眼睛,折斷能工巧匠的手指,這樣的言論可算荒謬。消除寶釵的仙姿,滅掉黛玉的靈巧,趕走襲人和麝月,在寶玉而言同樣荒謬。
嘲諷批判的話由黛玉寫了出來: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醜語怪他人。黛玉所寫表面看似在說寶玉作踐《莊子因》,將醜語怪他人。實則是指《胠篋》的編纂者作踐《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責怪真正的能人。《胠篋》一般認為非莊子所作,這也符合寶玉所講:「前人自己不能解聖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