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蓋瓦
材料準備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便去請賈師傅前來做瓦。
賈師傅來家裡時,帶著幹活兒時用的圍裙,手裡拿著一把抹灰刀。
母親的飯還沒有做好,父親倒了一杯酒給他。
他們一起喝完酒之後便開始幹活。
父親和賈師傅一起,抬了一堆沙子到屋檐下,往裡面加入兩袋水泥,再加入水,用鋤頭將其拌勻,做瓦的材料就準備好了。
賈師傅在堂屋的角落裡,支起了一個平台,把做瓦的模具放到上面;接著往裡面倒入材料,用抹灰刀鋪平;再用一根一端有弧形開口,一端有角的模具在上面來回擠壓,不一會兒一片瓦就做好了。
做好的瓦,需要放到陰涼通風處晾乾,待其定型之後,再將其從模具上取下來。
父親將取下來的瓦豎著堆放在鐵匠鋪的旁邊。
為了使其更加的堅實耐用,還需要定時地澆水保養。
那時候,我就負責給瓦澆水,一開始用盆澆,後來瓦越來越多,就改用水管,從屋子後面接水過來澆。
需要用到的瓦都做好了,父親便開始做蓋瓦的準備。
事情比較多,父親給大姐夫方大美和二姐夫劉洪捎信,讓他們前來幫忙。
接到消息,他們便立即前來。
大姐夫和二姐夫到了,便立即加入到準備工中。
大姐夫和二姐夫負責將圓木用大鋸子分割成木板,父親用小鋸子將木板在分割成木條。
他們忙碌了一整天,加班加點,也沒有完成一半。
第二天早上,大姐夫和二姐夫一起做這些工作,父親則去街上買菜,還有鐵釘。
午飯的時候,父親就回來。
吃過午飯後,大家又開始忙活起來,晚上父親去請村裡的人明天幫忙蓋瓦。
父親請好了人回來,他們有幹了會兒活才睡覺。
早晨醒來,沒有多久,大姐艾菲就來幫母親做飯了。
請人幫忙時,飯要稍微做得早一點,不然人家就再自己家裡吃了。
這時,在村里,像蓋瓦這樣的大事還比較流行互幫互助,但種地之類的小事就沒有了,人們幫忙不需要付錢,一日供兩餐就行。
大姐夫和二姐夫繼續準備工作。
母親和大姐快做好飯了,父親就去招呼昨晚請來幫忙的人吃飯。
吃過飯之後,大家稍事休息,父親給抽紙菸的發紙菸,抽旱菸的發旱菸。
抽完煙,大家便開始忙活起來。
他們先把屋頂上的塑料膜取下來,接著把剩餘的茅草給推下來。
堂叔艾剛站在一根有茅草的橫樑上,正準備解開茅草時,一不小心踩滑了,和茅草一起滾了下來。
幸運的是有茅草墊著,他一點兒也沒有傷著,只是被嚇了一跳。
緩過神來之後,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茅草弄完之後便是底下的木棍。
木棍是用釘子釘在橫樑上的,需要用前面可拔釘子的錘子拔掉。
拔下來的釘子,大家都隨身帶著,等到地方在統一放起來。
屋頂收拾乾淨之後,出了橫樑,什麼也沒有,空空蕩蕩地。
這是父親招呼大家休息,他們抽菸的抽菸,喝酒的喝酒,酒量不行的母親和大姐還準備了甜甜的米酒。
抽好煙、喝完酒和水後,又繼續幹活。
沒有明確的分工,那裡需要人們就往那裡去。
有的負責遞東西,有的負責釘木條,有的負責蓋瓦,沒有人指揮,一切都井然有序。
我也很想上屋頂去和他們幹活,但被父親拒絕了。
父親說:「上面太危險了,大家都要忙著幹活沒時間照顧你。」
我說:「我能照顧好自己呀。」
父親向我招手,示意我去他抬瓦那裡。
我到了父親身邊,父親說:「你抬一下,抬得動我就讓你上去。」
為了能夠上屋頂,我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但還是無法撼動那重重的瓦片。
最後,只得放棄了。
不能上去,我就在下面看著。
站累了就去屋裡找母親和大姐。
傍晚的時候,蓋瓦的工作接近了尾聲,只差屋頂的一腳和梁瓦了。
梁瓦是一頭大一頭小的半圓形瓦片,能夠將頂部的雨水導向屋子的兩側,防止雨水從瓦縫裡掉進屋子。
這時,準備的木條不夠用了,大姐夫又和父親鋸了一些。
完事兒之後,他們屋頂的人踩著瓦片就下來了。
母親和大姐已經做好了晚飯,準備了熱水和毛巾給他們洗手、擦臉。
然後就可以開飯了,飯菜非常地豐盛,不僅有肉,還有很多的蔬菜,有炒的、煮的、油炸的、蒸的,吃的也是米飯,簡直比過年還要豐盛。
每當這種時候村裡的小孩子都會聚集在主家。
我家也不例外,艾松、艾軍、艾彬、艾坤等都來了。
母親和姐姐給他們盛飯,然後他們自己的家長給他們夾菜。
父親去幫別人家的時候,我也會去。
但我比較挑人家,有的人家不喜歡小孩子去的我就不去,我去的都是那些不討厭小孩子的。
姐姐自從讀書以後就不去了。
我問過姐姐,為什麼她不去。
姐姐告訴我,幫別人家忙的是父親,又不是她,除非她自己給人家做事情了,才能心安理得地吃飯。
我沒有料到姐姐有這樣的想法,在我看來別人來我家吃飯時,也沒有幫忙呀。
但自這以後,我就很少去了。
當然二伯家和大姑家例外,我會專門去大姑和二伯家家。
然後,給他們說,我餓了,大姑和二伯母總會給我做飯吃,有時候是麵條,有時候是豬油拌飯。
長大了之後,我就不去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沒有時間吧。
後來她們來我家玩時,就說我怎麼不去他們家了,母親有時候也會說你小時候老往二伯和大姑家,先在怎麼不去了。
我都說我不知道,就是不想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便去請賈師傅前來做瓦。
賈師傅來家裡時,帶著幹活兒時用的圍裙,手裡拿著一把抹灰刀。
母親的飯還沒有做好,父親倒了一杯酒給他。
他們一起喝完酒之後便開始幹活。
父親和賈師傅一起,抬了一堆沙子到屋檐下,往裡面加入兩袋水泥,再加入水,用鋤頭將其拌勻,做瓦的材料就準備好了。
賈師傅在堂屋的角落裡,支起了一個平台,把做瓦的模具放到上面;接著往裡面倒入材料,用抹灰刀鋪平;再用一根一端有弧形開口,一端有角的模具在上面來回擠壓,不一會兒一片瓦就做好了。
做好的瓦,需要放到陰涼通風處晾乾,待其定型之後,再將其從模具上取下來。
父親將取下來的瓦豎著堆放在鐵匠鋪的旁邊。
為了使其更加的堅實耐用,還需要定時地澆水保養。
那時候,我就負責給瓦澆水,一開始用盆澆,後來瓦越來越多,就改用水管,從屋子後面接水過來澆。
需要用到的瓦都做好了,父親便開始做蓋瓦的準備。
事情比較多,父親給大姐夫方大美和二姐夫劉洪捎信,讓他們前來幫忙。
接到消息,他們便立即前來。
大姐夫和二姐夫到了,便立即加入到準備工中。
大姐夫和二姐夫負責將圓木用大鋸子分割成木板,父親用小鋸子將木板在分割成木條。
他們忙碌了一整天,加班加點,也沒有完成一半。
第二天早上,大姐夫和二姐夫一起做這些工作,父親則去街上買菜,還有鐵釘。
午飯的時候,父親就回來。
吃過午飯後,大家又開始忙活起來,晚上父親去請村裡的人明天幫忙蓋瓦。
父親請好了人回來,他們有幹了會兒活才睡覺。
早晨醒來,沒有多久,大姐艾菲就來幫母親做飯了。
請人幫忙時,飯要稍微做得早一點,不然人家就再自己家裡吃了。
這時,在村里,像蓋瓦這樣的大事還比較流行互幫互助,但種地之類的小事就沒有了,人們幫忙不需要付錢,一日供兩餐就行。
大姐夫和二姐夫繼續準備工作。
母親和大姐快做好飯了,父親就去招呼昨晚請來幫忙的人吃飯。
吃過飯之後,大家稍事休息,父親給抽紙菸的發紙菸,抽旱菸的發旱菸。
抽完煙,大家便開始忙活起來。
他們先把屋頂上的塑料膜取下來,接著把剩餘的茅草給推下來。
堂叔艾剛站在一根有茅草的橫樑上,正準備解開茅草時,一不小心踩滑了,和茅草一起滾了下來。
幸運的是有茅草墊著,他一點兒也沒有傷著,只是被嚇了一跳。
緩過神來之後,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茅草弄完之後便是底下的木棍。
木棍是用釘子釘在橫樑上的,需要用前面可拔釘子的錘子拔掉。
拔下來的釘子,大家都隨身帶著,等到地方在統一放起來。
屋頂收拾乾淨之後,出了橫樑,什麼也沒有,空空蕩蕩地。
這是父親招呼大家休息,他們抽菸的抽菸,喝酒的喝酒,酒量不行的母親和大姐還準備了甜甜的米酒。
抽好煙、喝完酒和水後,又繼續幹活。
沒有明確的分工,那裡需要人們就往那裡去。
有的負責遞東西,有的負責釘木條,有的負責蓋瓦,沒有人指揮,一切都井然有序。
我也很想上屋頂去和他們幹活,但被父親拒絕了。
父親說:「上面太危險了,大家都要忙著幹活沒時間照顧你。」
我說:「我能照顧好自己呀。」
父親向我招手,示意我去他抬瓦那裡。
我到了父親身邊,父親說:「你抬一下,抬得動我就讓你上去。」
為了能夠上屋頂,我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但還是無法撼動那重重的瓦片。
最後,只得放棄了。
不能上去,我就在下面看著。
站累了就去屋裡找母親和大姐。
傍晚的時候,蓋瓦的工作接近了尾聲,只差屋頂的一腳和梁瓦了。
梁瓦是一頭大一頭小的半圓形瓦片,能夠將頂部的雨水導向屋子的兩側,防止雨水從瓦縫裡掉進屋子。
這時,準備的木條不夠用了,大姐夫又和父親鋸了一些。
完事兒之後,他們屋頂的人踩著瓦片就下來了。
母親和大姐已經做好了晚飯,準備了熱水和毛巾給他們洗手、擦臉。
然後就可以開飯了,飯菜非常地豐盛,不僅有肉,還有很多的蔬菜,有炒的、煮的、油炸的、蒸的,吃的也是米飯,簡直比過年還要豐盛。
每當這種時候村裡的小孩子都會聚集在主家。
我家也不例外,艾松、艾軍、艾彬、艾坤等都來了。
母親和姐姐給他們盛飯,然後他們自己的家長給他們夾菜。
父親去幫別人家的時候,我也會去。
但我比較挑人家,有的人家不喜歡小孩子去的我就不去,我去的都是那些不討厭小孩子的。
姐姐自從讀書以後就不去了。
我問過姐姐,為什麼她不去。
姐姐告訴我,幫別人家忙的是父親,又不是她,除非她自己給人家做事情了,才能心安理得地吃飯。
我沒有料到姐姐有這樣的想法,在我看來別人來我家吃飯時,也沒有幫忙呀。
但自這以後,我就很少去了。
當然二伯家和大姑家例外,我會專門去大姑和二伯家家。
然後,給他們說,我餓了,大姑和二伯母總會給我做飯吃,有時候是麵條,有時候是豬油拌飯。
長大了之後,我就不去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沒有時間吧。
後來她們來我家玩時,就說我怎麼不去他們家了,母親有時候也會說你小時候老往二伯和大姑家,先在怎麼不去了。
我都說我不知道,就是不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