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蓬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文卿向來從容淡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從未如此忘形。眾道士見狀大喜,圍攏再看,頓時又爆起一片驚呼。

  許宣從人群間隙望去,心中一震,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張圖長近六尺,五彩斑斕,畫的雖仍是地理海圖,卻比先前平添了許多山川島嶼、凶禽怪獸。被燈火映照,幻光流離,但見江海洶洶奔流,波濤起伏;鳥獸盤旋飛舞,破浪騰空。不像是畫,倒像是皮紙中鑲嵌著活生生的情景。

  金國小王爺亦大為駭異。他自恃無所不藏,卻何曾見過這等會「動」的圖畫?瞠目結舌了好一會兒,才道:「這……這是什麼東西?國師說的……說的足可覆滅南朝的秘密便是此圖?」

  林靈素嘿然道:「歷朝歷代的興亡、陰陽五行之奧秘,盡在於此,何止區區一個狗屁趙宋?」

  王文卿雙眸光芒閃爍,微笑道:「他說得不錯。這張『煉天石圖』是帝女媧采太古青龍的鱗皮,用五色石的彩墨親手繪製而成,又叫『青龍皮圖』。『煉天石圖』共有五幅,分別繪製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與中土混沌獸的皮骨之上,合在一處,才是真正的『煉天石圖』。」

  艙內鬨然,許宣心底又是一震,看來之前在揚子江上,林靈素所說的那些話竟是真的!

  女媧補天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

  相傳太古時代,伏羲化羽之後,凶獸頻出,叛軍四起,就連西北角的天柱山也被水神撞斷,乃至天崩地裂,九州大亂。

  女媧采五色石補住天裂,又用剩下的五色石鎮伏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凶獸,平定了四海之亂。青龍屬木,木生離火,此圖以它鱗皮製成,難怪能倍增火勢,而自身分毫無損。

  金國韃子最敬女媧,每年春分日必定要祭祀女媧、伏羲、青帝三位大神,聽說此畫是女媧所繪,無不凜然變色,紛紛伏身拜倒。

  那小王爺也伏地磕了三個頭,起身肅然道:「敢問國師,五色石上藏了什麼秘密,與歷朝歷代的興亡有什麼相關?」語氣恭敬,顯然再無懷疑。

  王文卿道:「陰陽和合,乃生萬物;五行生剋,方有四季。世間一切興衰更迭,全都源於陰陽五行的變化,各朝各代的更替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周朝尚紅,以火為德,行的是火運。

  「秦始皇吞併列國後,自稱水德,以水克火,因此得了周朝天下。然而實際上,秦國地處西方,行的乃是金運,能成大統,是因為周朝國運早已凋敝,那一丁點殘餘的『火德』,反倒有助於冶煉『金德』。

  「再往後推演,五行火克金,金生水,水復克火。這就是為什麼金德的秦國會被南方的楚人所滅,而火德的楚霸王又會敗於秦國亭長劉邦之手,最終讓尚水的漢朝得了天下。

  「漢高祖為了讓各國信服,自稱得天佑,斬白蛇。所謂『白蛇』,暗指的便是秦國的『金德王運』。但漢朝既是水德,分明由金而生,又豈會克之?不過是想抹煞項羽的功勞罷了。」

  這五德更替的理論許宣聞所未聞,大感好奇,聽到「白蛇」二字,眼前登時閃過白素貞那清麗絕俗的臉容,心中又是「咯噔」一跳,黯然刺痛。

  王文卿道:「秦國自稱『水德』,劉邦死後,漢代皇帝為了自圓其說,又改稱為『土德』,尚黃色。劉秀滅王莽,光復漢室,五行火生土,火有重生之功,因此改為『火德』。到了三國時,劉備號稱正統,也稱火德。而曹丕迫使漢帝禪讓,五行火生土,魏國便成了『土德』,尚黃。吳國地處東方,孫權又打出旗號要鋤滅曹魏,匡扶漢室,便根據五行木克土,立木為德……」

  頓了頓,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譏嘲之色,又道:「卻不知陰陽五行乃天地運行之道,是什麼,便是什麼,豈會因你信口附會而更改?秦國號稱水德,實行金運,所以被楚人所滅,為漢朝所替代。漢朝稱過水、土、火三德,實際卻是水運,五行土克水,故而才被黃巾軍殺得七零八落,國運凋零。曹操之所以大破黃巾軍,正因為他是木德之身,魏國當行木運。也正因如此,魏國最終才會被以金為德的晉朝所篡。」

  那金國小王爺聽得似懂非懂,皺眉道:「既然是天意昭昭,無可更改,國師又為何說這圖中所藏的秘密,可以幫我大金奪取南朝天下?」

  王文卿微微一笑,道:「常言道『命不可改,運可改』。國家行什麼運,便要看社稷神廟裡,供的是什麼神器,祭的又是何方神獸。趙宋受禪於周,周朝尚青,五行木生火,所以趙官家以火為德。大金國行的是土運,火生土,雖然可以處處受益於趙宋,卻很難取而代之。王爺若想改國運,就需找到水屬的神器、神獸,供於神廟之中……」


  那些金國將士個個雲里霧中,早被繞得暈了。

  一個大鬍子聽得不耐,忍不住截口叫道:「國師說來說去,忒也囉嗦。這圖里到底有什麼秘密,快些講來便是……」被那小王爺猛一喝斥,悻悻住口。

  王文卿此時心情大暢,絲毫不以為意,道:「女媧補天之後,為了防止叛亂捲土重來,將剩餘的五色石煉化出五座大山,按照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順序,將混沌凶獸與青龍、玄武、朱雀、白虎四大神獸,連同各族負隅頑抗的頭領、眾多神器,全都鎮伏在這五座山下。

  「據說那五座神山日增百丈,越來越高,最後參天摩雲,變為擎天四柱。一直到幾千年後,封鎮『混沌』的不周山才被共工一頭撞斷,引得天河傾瀉,洪災泛濫。所幸還有四大天柱支撐,沒釀成當年的天裂之禍。也虧得共工撞斷不周山,世人才得以發現五座神山中所藏的奧秘。

  「原來女媧為了補天,神虧氣竭,自知即將登仙化羽,便將畢生所領悟的天地妙法全都刻在了那塊補天所用的五色石上,並用五大神獸的皮骨畫了五幅地圖,藏於這五座天柱山下,只要將這五幅地圖拼在一起,就能找到補天石。而藏在不周山下的地圖,便是這幅『青龍皮圖』。」

  說著,手指在圖上輕輕一叩。水光蕩漾,一片連綿的巍峨山脈煥發出淡淡的金光,隱隱可見「蓬萊」二字。

  許宣一震,失聲道:「這幅圖所畫的山是蓬萊?」

  王文卿瞄了他一眼,淡淡道:「不錯。除了被撞斷的不周山,以及鎮伏『白虎』的崑崙山,另外三座神山便是『瀛洲』、『方丈』與『蓬萊』。山山相關,圖圖相引。五行金克木,蓬萊山上鎮伏青龍之處,藏著『白虎』的毛皮所制的『白虎皮圖』,按圖索驥,就能找到崑崙山上封鎮『白虎』之處;而五行火克金,封鎮『白虎』的地方,又藏著『朱雀翎圖』,能帶你找著鎮伏朱雀神鳥的『贏洲』;如此類推,藏於『贏洲』的『玄武骨圖』,則能讓你找到封鎮『玄武』的『方丈』;而『方丈』那兒所藏的『混沌骨圖』,又正好指向了封鎮『混沌』的不周山。有了這五圖合成的『煉天石圖』,你便能找著補天石,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再沒有任何做不到之事!」

  那些金國將士對這幾座神山一無所知,聽他說什麼五行生剋,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茫然不解。許宣、小青卻不啻於焦雷轟頂,張大了嘴,面面相覷,震撼難言。

  崑崙自古被稱作第一神山,相傳王母娘娘便居住於山上。而蓬萊、方丈、瀛洲也一直被視為「道教三大神山」,相傳一在海中,一在山中,一在天上。

  早在戰國時,便有方士宣稱見過這三座神山,山上除了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還有神仙與不死藥。在這些方士慫恿之下,齊威王、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歷朝帝王都曾先後派人入海尋找,可惜一無所獲。想不到這些神山竟然是女媧的五色石變化而成!

  那金國小王爺聽了仍大感詫異,道:「國師所住的仙山不就是蓬萊麼?既已住了這麼久,又何必再找?」

  林靈素哈哈大笑道:「他住的若是蓬萊,老子就住在天庭了!」

  眾道士怒目而視,臉上微有尷尬之色。

  王文卿倒是淡然自若,道:「貧道所居的山島雖在東海之上,也名為蓬萊,卻不是帝女神石所化。不周山撞倒之後,這幅『青龍皮圖』秘密輾轉了幾千年,數易人手。就貧道所知,得到這幅圖的幾個人,不是稱霸天下、一統四海,便是修成正果,登入仙界。」

  許宣心中怦怦劇跳,他小時曾聽程仲甫說過,女媧所補之天裂,也是凡人升入仙界的「雲門」。雲門既封,從此再無人能以肉身飛度升天。後世的修真惟有打通泥丸宮,才能元神離竅,魂登仙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