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卷甲而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臨近中午。

  博平鎮外,十五里處老爺廟。

  府城來的近千名百軍士列隊嚴整,腰刀長槍、盾甲弩兵,數面黑旗獵獵飄蕩!

  旁邊則是,臨江府各個勢力助軍來的人,也是各自錯列,涇渭分明。

  其中,人數最多的則是原來徘徊在蒼江上的漕幫,足足派了一百多人過來!

  其餘則看上去都像是府城大家族家中的人,精神面貌不如那漕幫。

  只不過,來自季家的這五十餘人,論裝備精良是除了那正規軍之外,最搶眼的存在。

  一位身穿鎧甲的雄壯身影已經在前方立足很久。

  他是鎮守將軍麾下的一名副將,姓王名登,負責全權帶領指揮這次行動。

  很快,這接近一千五百人的數道陣列匯合之後,作戰任務被迅速講明。

  據此地以東百里,進入成州府地界後復行三十里,有處名為野人關的險要之地。

  原為成州府下一縣所轄,前不久此縣竟然舉城而降黃眉,目前情勢不明。

  此番任務,便是多路進發,幫助官軍包圍並奪取這處險關!

  之後,府城官軍自會據守,其餘人就算是完成了任務,到時便可打道回府。

  李洛背著板斧,跟在吳林身後,隱在人群里聽的很是入神。

  他們這些被徵調來的人,負責輔助官軍,四散包圍扼守野人關所在的葫蘆山周邊要道,以防有賊兵援助。

  出境之後,他們便分批可向各自目標飛速進發,探明情勢埋伏守護,遇人砍人有功有賞!

  不多時任務分配完畢。

  王副將之下,還有十數名軍官引領各個小隊,一聲號令,軍陣開始開動!

  塵煙震盪,一千正規軍的動靜就已經很大,再加上其餘抽調來的近五百餘人盡數,分批按順序出發!

  領著季家五十人的,是那副將手下的一名百夫長,平日裡也能管著一營五百人馬。

  上百里的路,走到一半都是沉默無言。

  吳林等人雖是帶隊,但此刻也將指揮權全部移交給了那百夫長。

  這是出莊之前就定下來的。

  人群里,李洛背著百十來斤的板斧,絲毫不覺得壓身,腳步輕盈。

  引得旁邊學徒們盡皆神色有異。

  「身背武器輕甲,走了幾十里,連氣息都沒紊亂,這李洛到底是個什麼底子?」

  不少學徒不間歇的跟著馬匹腳步走下來,呼吸已經微微加速。

  但看到李洛那幅輕鬆模樣,皆是側目。

  季家這五十人里,除卻那百夫長外,騎馬的還有三名武師。

  剩下的都是雙腿行進。

  行軍,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想像中那樣全體跑步前進。

  孫子兵法有雲,卷甲而趨,倍道兼行,百里爭利,十一而至。

  雖說,這個世界的軍隊跟武者,並沒有前世古代人體質那麼差勁,但也適用於此。

  得保存體力到了預備的地方,才可四面八方急趨合圍攻之,能達到收益最大化。

  否則還沒到戰場,就因為趕路消耗很多體力,那是兵家大忌。

  更何況,此一行那野人關的地勢,身處山巔,搞不好就是仰攻....

  「季家派遣的人雖然是有意以次充好,但馬匹也不多給點.....」

  李洛低頭悶聲,感覺體內十條大脈氣血微涌,絲毫沒受到什麼影響。

  比起來,還不如練斧半個時辰有感覺。

  .......

  成州府境內,武通縣。

  葫蘆山。

  此山雖小,但也縱橫八百丈,環臨江府與成州府接壤之地近半,地勢高低犬牙交錯。

  而讓臨江府鎮守將軍坐不住的是。

  其中有數處交通要道,都要經過其山中的一處關隘,野人關!

  前不久,此縣原來的大族迫於強大壓力,官軍無援,守備力弱,已經聚眾殺其縣令,據城納縣請降黃眉。

  如今武通縣全部改易旗幟,正等待黃眉軍派人前來交接!


  幾日前,這座雄關就已經換了一批人,並且接到命令,關閉交通,扼守此關。

  凡非黃眉軍眾及本縣之人,膽敢靠近一律視同外敵,格殺不論!

  這無疑對臨江府形成了威懾!

  據有此關者,居高臨下,將來可數道而發,侵入臨江府東部境內,一馬平川地可推進至蒼江沿岸,都無險可擋。

  肯定是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葫蘆山八十里外的武通縣城。

  城頭之上,早已變幻旗幟。

  城內作亂起事的荀、林、孫三大家族,已經控制了轄境內所有勢力。

  在叛亂之前,他們就已經秘密謀劃了數月。

  大家族的滲透力,體現在方方面面,整個武通縣,除卻外來的縣令縣尉,基本都是這些家族中的人。

  是以事發之後,除卻拼殺縣令及其心腹僚屬外,其它地方幾乎是和平交接。

  煌煌天下,亂世之尾,思亂者不可勝數。

  民思亂,是因為土地兼併,天災頻繁,朝廷腐敗不堪,不反已是活不下去。

  他們這些大家族思亂,則是因為混亂對他們來講是階梯,是重新洗牌後的期待!

  「上使,貴軍何時派人前來取城,我縣兵獨寡,恐風聲走漏,臨江府定然不會坐視不管!」

  武通城中,府邸里,這些家族首腦們聚在一處,正與黃眉軍一使者會晤。

  「諸君富貴已定,勿憂!不出三日我軍自有從將強援前來交接!」

  說話的,是一位山羊須儒生模樣的使者,南方口音,談吐間鎮定自若。

  黃眉軍起自六年前,那場綿延大齊朝廷南疆的一場大旱引起的禍亂。

  後有各大勢力融合,如今規模已經足有二十萬之巨。

  軍紀嚴明,作戰勇猛,每到一處,開倉放糧,深受民眾支持。

  其軍以六位長老為主各統領一部人馬,共號『六』尊,相商而動,組織嚴密。

  其主力皆將自己眉毛染黃,區別官軍與其他義軍,所以素來被稱為『黃眉』軍。

  「當今之計,諸君先穩住關隘要道,只要確保三天不出事,都記大功!」

  這位黃眉使者封口許願,氣勢凜凜。

  引著三大家族眾人走到武通縣的輿圖之旁,劃劃點點。

  就在這時。

  「報!野人關燃起烽煙,示警遭襲,哨騎報回,有上千官軍還有數百民壯正在向葫蘆山分散,意在包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