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數,三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主,之前在多蚌湖遇到水妖的時候,你讓我們擋在前面,我覺得有點問題。」

  方芸芸忽然從馬車裡探出腦袋,對許生平說道。

  許生平笑了笑,終於發現了嗎,卻明知故問,「什麼問題?」

  方芸芸道,「我們三個是平民,水妖若是傷害了我們,確實會有業障,可是我們三個人數太少了,就算有業障,也在水妖的承受範圍之內,水妖還是敢傷害我們。」

  許生平點頭,「所以呢?」

  方芸芸道,「所以我們平民的人數還不夠多!我打算修書一封,把我家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全部拉來,家主覺得可以嗎?」

  「不行。」

  許生平否定了這個提議,「我不能全用你家的人,這會造成你一家獨大,影響平衡,你已經拉了一個人,要拉人也該輪到王有牛、李重金和王水柱了。」

  方芸芸嘟囔道,「他們那麼笨,拉來的人肯定也是傻乎乎的人。」

  許生平道,「就你聰明是吧,我看你拉來的人也不怎麼聰明。」

  方倩倩從馬車裡探出小腦袋,一臉懵地看著許生平,家主嫌棄她不聰明?

  方芸芸氣惱地把方倩倩按了回去,「別出來,盡給我丟臉。」

  許生平補充道,「咱們家目前還不大,暫時也不需要用到那麼多的人,就這樣吧,等以後再說。」

  方芸芸便不好再多說什麼了。

  經過一天天的趕路。

  越往省城走,官道越寬闊。

  來來往往的馬車、平板車、獨輪車等等運輸工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仿佛上了「高速路」一樣。

  官道兩邊所看到的景象也是發生了變化。

  田裡,有職業農人,鐮刀飛舞,金燦燦的稻穀成片成片地倒下;

  山上,有職業砍柴人,扛著猶如房舍般大的紮成捆的木柴;

  路旁,有職業泥瓦匠,砌牆的速度飛快。

  顯然,越靠近省城,各行各業的人們職業能力普遍越高,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明顯比各州府各縣更快。

  「這裡的人好厲害。」

  方芸芸哇哇叫。

  方倩倩也是進了大觀園的表情,睜大了眼睛東看西看。

  王有牛感到奇怪,「這些人這麼厲害,可是看衣著卻打著補丁,似乎也沒有比各州府各縣的人們富裕多少。」

  許生平讚賞看了他一眼,「不錯,觀察力不錯,學會思考了。」

  王有牛問,「生平哥,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呢?」

  許生平並不作答,偏頭向路邊一個扛著體型巨大的劍角豬的老獵戶示意了一下,讓他自己問,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王有牛隻得問起來,「老人家,你那麼會打獵,為嘛還這麼窮,身上還穿著打補丁的衣服。」

  「說話不要這麼直接。」

  許生平沒好氣地抬手在他後腦勺來了一巴掌,剛剛誇他學聰明了,這就犯渾。

  老獵人並沒有生氣,看了看挑著擔子的許生平和駕車的王有牛,和藹地笑道,「你們是外地來的吧,不了解省城這邊的情況。」

  王有牛應「是,俺們是庸州府、清溪縣來的。」

  許生平又想在他後腦勺來一巴掌了,人家只是隨便問一下,自報家門說的這麼詳細幹什麼?

  老獵人拍了拍自己肩上的劍角豬,「就拿我這頭獵物來說,若是賣的錢全部歸我家所有,憑我打獵的本領,我家當然能夠很快富起來。

  可沒那麼簡單,上山打獵需要辦理獵人證,無證打獵那就觸犯了大順律,會遭到嚴厲的懲罰,維持獵人證每年都需要繳納一百兩銀子的費用,並且還得在衙門裡找關係求爺爺告奶奶才能辦下來,這又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此外,打來的獵物也需要繳納五成以上的賦稅,一整年算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

  說到這裡。

  老獵人伸手指了指田裡的職業農人、山上的砍柴人和路旁的泥水匠,「各行各業都一樣,都得辦證和繳納賦稅,不可能掙的錢全歸自己所有。」

  王有牛啊了一下,「省城的賦稅這麼高嗎,那你們為何不離開省城,去各州府各縣討生活?」


  老獵人笑呵呵道,「這說來就話長了。

  一是祖祖輩輩在省城這個地方生活慣了,故土難離;

  二是每個省城所處的位置,那都是經過歷朝歷代選址出來的好地方,田地肥沃、山林富饒、水域豐盛,只有在省城這樣的地方,各行各業才能把職業能力發揮出來。

  各州府各縣在賦稅這方面雖然寬鬆一些,可即便職業能力再高,也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

  種田能力再高,沒有田給你種有什麼用呢?砍柴能力再高,砍來的柴沒人買能怎麼辦呢?蓋房子再快,沒人請你蓋又有何用?打獵也是這個道理,即便我打獵的本領不錯,去了各州府各縣,山林里也沒有那麼好的獵物,結果還是一樣。」

  王有牛恍然大悟,總算是明白了。

  許生平感嘆道,「這省城各方面的物產資源,確實遠遠高於各州府各縣,仿佛另外一個世界一樣,那留都、陪都和京都又該是什麼樣的景象,真是難以想像。」

  老獵人很健談,「三都之地,那自然更是物產富饒,這跟咱們大順朝『強幹弱枝』的國策有關,以氣運作為推動力,使得整個疆土的天地靈氣匯聚於三都之地,各省城也能分潤一些,各州府各縣的靈氣就很稀薄了。」

  許生平點頭認可,省城的人見識就是不一樣,像各州府各縣的平民百姓哪有這樣的見識,所處的地方不同,眼界也就不同。

  「老人家,那就不多打擾你了,我趕路了。」

  許生平加快腳步飛奔起來,王有牛也是揮舞著馬鞭,使得馬車加快速度,因為在這樣的官道「高速路」上,速度稍微慢一點就會造成堵車,後面的人已經大聲催促了。

  「你們在搞什麼,要聊就在路邊慢慢聊,別擋著路!」

  「占著茅坑不拉屎,速度慢就靠邊啊!」...

  許生平奔跑的速度倒是能夠走中間,王有牛全力趕車還是不夠快,後面還是有很多「秋名山車神」在使勁催促,他只好帶著王有牛靠邊行駛。

  趙平的馬車、護衛隊和家丁隊早已經跑的沒影了。

  距離省城還有十多里的一個茶攤里,許生平和王有牛這才追上趙平,看趙平已經等的不耐煩了,喝茶都喝了好幾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