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才氣千古無雙
第1074章 才氣千古無雙
幾人調侃開了下玩笑後,李牧也是坐了下來。
小包子正看著牆邊的詩歌,一字一句的說著。
只是小包子只會《靜夜思》這一首,因為剛好是一年級下學期學的內容,在李牧耳邊嚷嚷著也是重複著《靜夜思》的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首映禮的觀眾也陸續進場,都不禁被影院內的布景給驚喜到了,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這種也是宣傳策略,畢竟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傳到網上,這熱度自然而然就來了。
終於,在眾人的矚目下,主創團隊來到了舞台中央。
「首先,需要感謝一下我們其中有一個編劇,叫『小包子』的編劇,沒有它就沒有這個故事。」田小鵬拿著話筒,發表著首映前的感言,說話間,眼睛倒是沒有看向李牧這邊。
不過一些嘉賓懂的都懂,紛紛笑了起來,有意無意的看向李牧一家人坐的位置。
「爸爸,怎麼這個人和我的小名一樣啊。」小包子還不知道是李牧用的這個化名,有些懵懵懂懂。
「哈哈,這是你爸爸用的化名,當初不是說送你的禮物嘛,喜歡嘛?」劉伊菲輕笑著在小包子耳邊說道。
小包子頓時顯得十分驚喜。
「這部電影凝結了我們對這些唐朝偉大詩人的敬仰,觀眾可以在電影裡看到詩人們波瀾壯闊的人生,感受到唐詩的魅力。
《長安三萬里》與以往天宮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借這部電影拓展國產動畫電影的類型,也希望用動畫電影的形式讓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得以傳承」
在主創幾人分享過後,這部記載著盛世大唐的故事緩緩拉開了篇章。
作為以盛唐為背景的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講述了安史之亂爆發後數年,長安因戰爭而陷入混亂的故事。
影片通過高適的回憶,展現了他與李白的一生往事,以及他們與王維、杜甫、李龜年等唐代群賢的交往。
不少觀眾本以為故事一開始會是以李白作為視角,愣是沒想到居然是高適,一下讓眾人的吸引力都集中了不少。
因為高適很多人其實並不熟悉。
小包子此刻就和其他觀眾一樣,目不轉睛的盯著大屏幕。
李牧見眾人的投入度都十分充足,也放下心來,因為這意味著目前為止,影片還是抓住了觀眾的心的。
甚至不少人顯得有些興奮,雖然聽不到這些竊竊私語的討論聲,不過李牧猜測了一下,這些很可能是傳統文化愛好者。
畢竟能此近距離的感受盛唐以及盛唐的文人墨客,或許不亞於漫威漫畫粉絲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熟悉的超級英雄的激動程度。
黃鶴樓旁3D山水與寫詩、解詩時的2D畫風相互交融的丹青水墨,清秀、淡雅的藝術風格讓人看的無比舒適,盛世大唐美輪美奐的長安風光與江南美景在電影中一一展現。
「還得是天宮動畫啊,畫面一如既往的好。」
「好看,好有趣的故事,李白不是主角感覺勝似主角啊。」
「.」
一些觀眾小聲嘀咕著。
「長安回望繡成堆」的世界,「且向長安度一春」的繁盛,「春風十里揚州路」的風流,這些曾在詩歌里被想像的美好,此刻都在《長安三萬里》中印證著
而隨著劇情進展,影片來到了李白醉酒的時刻。
影片中李白似乎大醉一場,乘著白鶴,恣意翱翔於天空,緩緩吟出千古名篇《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極致夢幻般的場景,畫面中銀河與黃河相接,仙鶴飛起,載著李白在空中翱翔,一時間全場鴉雀無聲,一股情緒似乎在眾人心頭湧現。
萬丈豪情,似乎都在詩里,如今在觀眾的心裡。
「這一段,價值十個億啊。」王常田和張藝某幾人討論著。
「估計以後說起唐朝,這部電影的這一段怕是要成為經典了。」
「做的相當好」張藝某緩緩點頭肯定著。
「啪啪啪!」
隨著字幕緩緩升起,全場觀眾不約而同的響起了熱烈掌聲。
「好看!」
「滿足了我對唐朝的想像!」
「為什麼李白這麼慘啊,我不要,李白是詩仙.」
吶喊聲中,偶爾傳來了一句孩子的聲音,眾人聞言紛紛一笑。
也就只有孩子才能說出這麼可愛的話來。
田小鵬此時帶著主創團隊登台接受著採訪。
媒體們十分急迫的舉手想要提問。
「請說。」田小鵬示意著其中一個媒體,是一個女記者。
「田導,我想請問,你們為什麼會選《將敬酒》這一個片段呢?」
媒體一問便是問到了關鍵,因為這裡面最讓人在意的當屬李白這一個封神片段。
田小鵬突然間笑了笑道,「其實嘛,我們的董事長在下面,這個片段是他選的,不妨你問問他?」
媒體都愣了一下,李牧也是懵了一下,隨後就看到了媒體遞過來的話筒。
「田總這是把鍋甩給了領導,這是失職啊,回去得好好批評一下。」李牧也是懂節目效果的,淡笑著說道。
此時,小包子萌萌噠的大眼睛正看著眼前這位媒體人。
這位女記者看著小包子,瞬間感覺心都化了,可惜因為夢影提前打了招呼,只能含淚放棄看向小包子,只能專心採訪著李牧。
李牧此話一出,全場頓時大笑了起來。
「太慘了田導!」
「有這個董事長,你不辭職?單幹啊,田總。」
「對啊,必須單幹!」
觀眾紛紛慫恿著,台上的田小鵬聽著都不禁樂了。
李牧待大家緩了一下後,才徐徐說道,「明代徐增說:『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當初定下這首詩歌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此,它有足夠的代表性。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陶行知先生說,大雨過後,會有兩種人:一種人抬頭看天,看到的是蔚藍與美麗;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和絕望。
李白就屬於前者,也希望藉助這首詩歌,送給觀眾朋友們,大家都做前者.」
(本章完)
幾人調侃開了下玩笑後,李牧也是坐了下來。
小包子正看著牆邊的詩歌,一字一句的說著。
只是小包子只會《靜夜思》這一首,因為剛好是一年級下學期學的內容,在李牧耳邊嚷嚷著也是重複著《靜夜思》的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首映禮的觀眾也陸續進場,都不禁被影院內的布景給驚喜到了,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這種也是宣傳策略,畢竟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傳到網上,這熱度自然而然就來了。
終於,在眾人的矚目下,主創團隊來到了舞台中央。
「首先,需要感謝一下我們其中有一個編劇,叫『小包子』的編劇,沒有它就沒有這個故事。」田小鵬拿著話筒,發表著首映前的感言,說話間,眼睛倒是沒有看向李牧這邊。
不過一些嘉賓懂的都懂,紛紛笑了起來,有意無意的看向李牧一家人坐的位置。
「爸爸,怎麼這個人和我的小名一樣啊。」小包子還不知道是李牧用的這個化名,有些懵懵懂懂。
「哈哈,這是你爸爸用的化名,當初不是說送你的禮物嘛,喜歡嘛?」劉伊菲輕笑著在小包子耳邊說道。
小包子頓時顯得十分驚喜。
「這部電影凝結了我們對這些唐朝偉大詩人的敬仰,觀眾可以在電影裡看到詩人們波瀾壯闊的人生,感受到唐詩的魅力。
《長安三萬里》與以往天宮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借這部電影拓展國產動畫電影的類型,也希望用動畫電影的形式讓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得以傳承」
在主創幾人分享過後,這部記載著盛世大唐的故事緩緩拉開了篇章。
作為以盛唐為背景的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講述了安史之亂爆發後數年,長安因戰爭而陷入混亂的故事。
影片通過高適的回憶,展現了他與李白的一生往事,以及他們與王維、杜甫、李龜年等唐代群賢的交往。
不少觀眾本以為故事一開始會是以李白作為視角,愣是沒想到居然是高適,一下讓眾人的吸引力都集中了不少。
因為高適很多人其實並不熟悉。
小包子此刻就和其他觀眾一樣,目不轉睛的盯著大屏幕。
李牧見眾人的投入度都十分充足,也放下心來,因為這意味著目前為止,影片還是抓住了觀眾的心的。
甚至不少人顯得有些興奮,雖然聽不到這些竊竊私語的討論聲,不過李牧猜測了一下,這些很可能是傳統文化愛好者。
畢竟能此近距離的感受盛唐以及盛唐的文人墨客,或許不亞於漫威漫畫粉絲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熟悉的超級英雄的激動程度。
黃鶴樓旁3D山水與寫詩、解詩時的2D畫風相互交融的丹青水墨,清秀、淡雅的藝術風格讓人看的無比舒適,盛世大唐美輪美奐的長安風光與江南美景在電影中一一展現。
「還得是天宮動畫啊,畫面一如既往的好。」
「好看,好有趣的故事,李白不是主角感覺勝似主角啊。」
「.」
一些觀眾小聲嘀咕著。
「長安回望繡成堆」的世界,「且向長安度一春」的繁盛,「春風十里揚州路」的風流,這些曾在詩歌里被想像的美好,此刻都在《長安三萬里》中印證著
而隨著劇情進展,影片來到了李白醉酒的時刻。
影片中李白似乎大醉一場,乘著白鶴,恣意翱翔於天空,緩緩吟出千古名篇《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極致夢幻般的場景,畫面中銀河與黃河相接,仙鶴飛起,載著李白在空中翱翔,一時間全場鴉雀無聲,一股情緒似乎在眾人心頭湧現。
萬丈豪情,似乎都在詩里,如今在觀眾的心裡。
「這一段,價值十個億啊。」王常田和張藝某幾人討論著。
「估計以後說起唐朝,這部電影的這一段怕是要成為經典了。」
「做的相當好」張藝某緩緩點頭肯定著。
「啪啪啪!」
隨著字幕緩緩升起,全場觀眾不約而同的響起了熱烈掌聲。
「好看!」
「滿足了我對唐朝的想像!」
「為什麼李白這麼慘啊,我不要,李白是詩仙.」
吶喊聲中,偶爾傳來了一句孩子的聲音,眾人聞言紛紛一笑。
也就只有孩子才能說出這麼可愛的話來。
田小鵬此時帶著主創團隊登台接受著採訪。
媒體們十分急迫的舉手想要提問。
「請說。」田小鵬示意著其中一個媒體,是一個女記者。
「田導,我想請問,你們為什麼會選《將敬酒》這一個片段呢?」
媒體一問便是問到了關鍵,因為這裡面最讓人在意的當屬李白這一個封神片段。
田小鵬突然間笑了笑道,「其實嘛,我們的董事長在下面,這個片段是他選的,不妨你問問他?」
媒體都愣了一下,李牧也是懵了一下,隨後就看到了媒體遞過來的話筒。
「田總這是把鍋甩給了領導,這是失職啊,回去得好好批評一下。」李牧也是懂節目效果的,淡笑著說道。
此時,小包子萌萌噠的大眼睛正看著眼前這位媒體人。
這位女記者看著小包子,瞬間感覺心都化了,可惜因為夢影提前打了招呼,只能含淚放棄看向小包子,只能專心採訪著李牧。
李牧此話一出,全場頓時大笑了起來。
「太慘了田導!」
「有這個董事長,你不辭職?單幹啊,田總。」
「對啊,必須單幹!」
觀眾紛紛慫恿著,台上的田小鵬聽著都不禁樂了。
李牧待大家緩了一下後,才徐徐說道,「明代徐增說:『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當初定下這首詩歌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此,它有足夠的代表性。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陶行知先生說,大雨過後,會有兩種人:一種人抬頭看天,看到的是蔚藍與美麗;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和絕望。
李白就屬於前者,也希望藉助這首詩歌,送給觀眾朋友們,大家都做前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