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誰一開始不想好好干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1章 誰一開始不想好好干呢

  話說這京城的風波逐漸平息之後,朝中自然也是要迎來一大批的人事變動,首先就是高士廉下來了,他主動要求退居幕後,離官不離朝,作為三朝元老的高士廉自然也不可能輕易告老還鄉,所以他便成了高太尉,正一品太尉。

  而跟他一樣待遇的還有曾明,曾太傅。

  這兩個老臣退到二線之後,自然也就需要年輕血脈頂上來,於是高士廉一手提拔的馬周被革去了當前職務,破格提拔為尚書省主官,也就是三十七歲的馬周正式登上了宰相的位置。

  而曾明的位置則是由一個不咋出名的選手頂了上去。

  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個位置本來就是給夏林準備的,夏林當下代君服喪不可理政,所以這個位置為了好看安排個人,如果不是為了好看,安排條狗上去也不是不行。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老臣除了特別牛逼的基本都要懂點事給年輕人讓出位置來,他們這才有可能有頤養天年的可能,否則殘酷鬥爭能把他們在垂暮之年撕成碎片。

  馬周的登頂並不讓人意外,他做事非常穩健且平衡,是一個完全吃透中庸之道的人,所以他當宰相既不是守舊派也不是革新派而是平衡派,這樣的人在新朝之中非常重要,當下並不是什麼銳意進取之時,要的就是穩定、穩定還他媽是穩定。

  而跟隨太子爺一路上來的人也都沒有虧待,許敬宗加正五品補正,也就是說一旦上頭有任何一個官員退下來,他都可以頂上,別看正五品品級不高,主要這個補正太牛逼了。

  張仲春晉從四品,御賜金匾。雖然沒有明顯的職位調動,但品級直接上了一個台階,意思就是察事司將會成為三省六部九寺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

  而其中最讓人想不到的就是趙世遠了,他得到的封賞格外重,不光是給了一個正五品的官職,景泰帝還親自為他給自家的一個妹妹配了婚,這也就算是跟夏林一個待遇了,並且他也享受到了夏林同類的那種不限職能的「駙馬都尉」福利。

  當然了,這裡頭受到封賞的人有一大堆,許多人高高低低的都撈到了好處,就連在書房站了一晚上擺了擺造型雞毛事沒幹的羅士信都封了個六品鞍馬將軍。

  但夏林,雞毛都沒有。

  真的是雞毛都沒有,莫要說封賞了,就連那念了三個時辰的犒賞名單里都找不到他的影子。

  許多人為之鳴不平,但只要是腦子活絡一點的人那真是羨慕都羨慕不來。

  沒有夏林的名字這代表沒把他算在內麼?恰恰相反,他得了天底下最大的好處,也就是所謂的「封無可封」。

  他還要什麼?他還要爬到什麼程度?手中四十萬軍制沒削,郭達郭明懷手中的十五萬破虜軍制顯然也是要給他的,還給了他皇宮自由行走之職能,他還要什麼?再往上可就是金鑾殿上的寶座了,他還能要什麼?

  朝堂之上,當下管你是三省六部十寺九卿的,老一代的下來了,新一代的他走上前當著皇帝的面把這些人揍一頓,撐死不過殿前失儀。

  可他什麼都沒幹也什麼都沒要,安安穩穩的為先帝守靈,然後悄無聲息的泯沒在人群之中。

  這才是最恐怖的,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幹什麼,更不知道他的主張和打算,徹底隱沒在了黑暗之中。

  而只要他一天沒露頭,那所有人就一天不得安生。

  這就是鴻寶帝留下的護國大陣。

  景泰帝這人雖然心眼小、善妒、自大、浪漫主義氣息濃重且不是那麼聰明,但人不可能沒有任何優點,這傢伙一個是聽話再一個就是人其實還算善良。

  至少在當前階段他雖沒有表現出明君之姿,但卻也不會說太叫人覺得搞笑。但這也僅限於當下,以後會如何那也是天知道。

  而現在夏林的任務就是在這三年裡趕緊跟小公主整個孩子出來,這是王爺下的命令,說是成親這麼些年了還沒有子嗣,說出去叫人笑話。

  夏林不敢說啥,畢竟子嗣是有了……當下雖然還沒有那兩位小姐妹的消息,但大概是已經生了,但這個事他們是不好告訴夏林的,因為那倆孩子一個姓李一個姓獨孤……

  也挺好,就說李家公主給獨孤寒生了個雙胞胎。

  男人是這樣子的,雖然知道孩子是自己的,但只要沒見著面之前,其實沒有太多的念想,但要是見了面的話,那可就算是完蛋了。至少對夏林來說,但凡是見了面,他恐怕就回不來了。


  但問題這孩子終究是要去看的,不過現在夏林著實也走不開,而且還不能寫信。

  至於為什麼不能寫信,他一個外人,寫信去問獨孤家主的孩子生沒生出來,而且還問的是獨孤家主的老婆,更關鍵的是這獨孤家主的老婆跟他傳了好多年緋聞。

  人獨孤家不要面子的啊?

  當然了,獨孤寒當然不介意,她小豆丁自己肚子裡就有一個,但獨孤家還有別人呢,人家大世家要臉。

  所以這些日子夏林索性就蟄伏了下去,安穩的在京城之內住了下來。

  「當下應該就是景泰年間最太平的一陣子了。」

  時至春暖花開,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從浮梁出來的一眾人如今不是位極人臣就是位高權重,全部都算是上了岸,湊在一起喝個茶時,那也都有了高手風範。

  馬周坐在小庭院裡閒來看鳥語花香:「想當年我還是個獄卒時,怎能想到短短數年,我便走到了今日。」

  「你如何走到今日了,你心中有數。」許敬宗跟馬周也是老友了,他吃了塊糕點笑道:「你可知道外頭都叫我們什麼?」

  「什麼?」

  「浮黨。」許敬宗笑的很大聲:「浮黨誤國!」

  「哈哈哈哈哈……」

  一眾人笑成一團,馬周抿了抿嘴:「說來也奇怪,我請了夏大人幾次,他都不肯來。」

  「你還叫夏大人吶?你馬大人現在不得叫一聲小林子?」

  「你!」馬周差點跟許敬宗急眼:「延族,話可不得亂說!」

  「哈哈哈哈,無妨無妨。夏大人不在意。」許敬宗擺手道:「他不來參加我等浮黨的聚會,其實便是保護我等罷了。該說不說,夏大人這些年都在明里暗裡的庇護,也算是他有心了。」

  「都說大恩不言謝,我也不知如何報答夏大人。」

  「你晚上去他屋內侍寢好了,你馬內閣雖年近四旬了,但還是細皮嫩肉,端得是一副好皮囊。」

  請...您....收藏6...9...書....吧....!

  馬總早已習慣了這廝的爛嘴,倒也不跟他計較,而旁邊周圍也有不少同樣從浮樑上來的年輕官員,這不看不知道,一看是真的嚇了一跳。

  之前都說滿朝文武半江西,大家只是笑一笑,但當下江南道西道在朝為官者已有近兩百人,大多集中在工部、兵部,其餘部門也有分散。

  都說人事即政治,現在整個江南道為朝廷輸送的人數絕對已經超過了正常比例,再加上他們高端浮黨之間自己的網絡,現在放眼望去他們浮黨已經把持了超過三分之一的朝綱。

  這件事細想是很恐怖的,但好在浮黨還真就都是實幹家,一個個很上心,換成其他的派系恐怕現在內戰都打好些年了。

  「我一過來就聽見你們在說什麼浮黨之類的話,下次再叫我聽見,我可就要辦了你們了。」

  這會兒老張背著手走了過來:「一個個的年紀一大把了,還如此口無遮攔,是不是想當皇帝啊?」

  「都是延族說的,跟我可沒關係。」馬周笑著指著許敬宗:「不過倒是你啊,仲春。你小子怎的就敢說人家的嘴呢,天底下我可沒見過比你那嘴還不把門的人,你知為何陛下想把你調回中樞我沒讓麼?」

  「哦,你嫉賢妒能。」

  「我……」馬周一拍桌子:「好好好,你小子,好樣子。」

  旁邊的許敬宗笑得沒有人樣了,前仰後合:「要我說,這真都是在夏大人手底下幹過的,知道他周圍都是一些什麼稀奇古怪之物,換做他人就這一句話,那便是生死角鬥了。」

  老張靠了下來,也沒廢話,直接就甩著個腳丫子說道:「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諸位要聽哪一個呀?」

  馬周瞄了許敬宗一眼:「那先說壞的吧。」

  「壞的。李淵切斷了與京畿道的商路,商貿近乎全斷,如果意外今年跟西北的商稅恐怕要跌至谷底了。」

  「那好消息呢?」馬周皺起眉頭:「你不會告訴我沒有好消息了吧?」

  「有,怎會沒有呢。」老張朝馬周張了張手:「老規矩。」

  馬周雖為宰相但被老張敲竹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咳嗽了一聲從口袋裡掏出十兩的銀票子:「說吧,你這個財迷。」

  「沒法子,不貪污著實留不下什麼閒錢,家中還有一個餓死鬼要養活呢。」

  「趕緊說,莫要賣關子了。」許敬宗也著急了起來:「把我的胃口都吊了起來。」

  「今年整個東北將會新開十五個港口,整個高句麗、新羅、百濟,甚至是整個黃崖關以北的商貿都要比以往增加十倍以上。而且海運直接抵達,無需陸路中轉。」

  馬周豁然起身:「消息可靠否?」

  「一手全新諮詢,陛下都還不知道,就先過來讓哥幾個樂呵樂呵了。」老張笑道:「怎樣?這十兩銀子值不值?」

  ——

  昨天的章節今天補不出來了,下午更完之後打了針吃了藥睡到晚上,人到中年的確不能跟年輕時候比了,真孱弱啊。明天,明天一定干出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