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胡旋舞
第460章 胡旋舞
還有一個月左右便是年關,長安的信也到了金陵,兩封信幾乎是同時交到了兩個人的手中。
放下信的李元吉坐在那沉思許久,而接到信的許敬宗卻只是輕輕一笑。
接下來許敬宗立刻起身去找到了太子爺。
「延族啊,你可是無事不臨門的傢伙,今日突然找到我,八成是有什麼事吧?」
太子爺極喜歡許敬宗,他辦事漂亮為人圓滑而且幾乎是不會對上頭有所求,除非是真的有著急事了,否則他從來都是安安靜靜辦事,既不爭名利也不奪取權益,頂招人喜歡的臣子就是這般樣子。
「殿下,事情是這樣的,當下也是快過年了,想來這幾年大魏文風鼎盛,大有盛世之景,但京城才子久未有聚首,采詩官也許久沒有獻上好的詩文,臣以為倒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舉辦一次文壇盛會,到時殿下也可以參與其中以彰顯大魏風采。」
「嗯,有道理。」太子爺略微沉思一陣:「可如今父皇垂危,我身為人子舉辦這類盛會,會不會有些……不妥?」
「殿下,此乃禮部主持,殿下只是心中惜才,陛下想必也是會答應的。」
「倒是可以,你明日表上奏章,我批下條子便是。」太子爺笑了一聲,回頭看了一眼身邊侍奉著的金蓮,然後問許敬宗:「延族你說那日,我是帶太子妃去還是?」
「隨殿下心意,不過臣下以為若是帶太子妃前往,那些文士放浪形骸,恐污糟了太子妃的眼。」
「對對對,正是如此,那便依延族的辦吧,你來操持便是。」
這邊許敬宗剛準備走,殿下突然喊住了他:「翰林院那邊也叫上吧,叫他們去吹拉彈唱倒也有些意思。」
「遵旨。」
這第二日時,許敬宗還真的上了奏章,太子爺在朝堂上裝模作樣的一番討論,然後就愉快的敲定了結果。
這個事是個很小很小的事情,花費不到千兩,邀請一些文人墨客唱讚歌這種事,大家也都不會去阻撓。
所以事情張羅的很快,幾乎就是在夏林帶著公主到處去派發糧食的同時,這件事基本就已經敲定了。
但這時變數出現了,李元吉猶豫了,原本他的任務只是需要仗著醉酒調戲一番殿下的寵妾便好,然後便會有許敬宗參他一本,說他目無尊長、禍亂禮法。
李元吉是個世子,太子爺也不能真的辦他,但卻肯定也不想再見到他了,這會兒許敬宗就要去翻閱禮部典籍,然後在裡頭摘出一條出來把他給打回原籍。
太子爺可能會考慮到他質子的身份不會叫他回去,這時許敬宗只要跟太子說一句倒不如就以李元吉久未回家盡孝之名將他趕走就完事了。
大魏以孝立國,這種事天王老子來也摘不出道理,而就太子爺那個心眼子,只要能把他趕走什麼都好說。
但現在變數來了,李元吉不想走,自從上次二鳳跟姐姐來了一次之後,他就動搖了,他不想再去參與到哥哥姐姐們的鬥爭之中。
姐姐臨走時候有句話叫他至今都念念不忘,那便是姐姐與他說「三胡,你也不是孩子了,前路如何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父親都不能再幫你決斷了,你當有自己的念頭」。
但他也不傻,他也知道自己當下若是留在這裡,年後只要鴻寶帝一走,父親在長安太原起了兵,那他就只能成為祭旗的人。
所以現在他就特別矛盾。
說實話,他當下也有些厭倦了,他想去干他喜歡的吹拉彈唱,想教漂亮的女孩子們跳舞,想讓他心中的鼓點唱響天際。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機會只有一次,生在公卿之家,再傻這點腦子還是有的,所以有一個他這輩子第一次由自己做出的決定就突然出現在了他的腦子裡。
他既要離開這裡也不要回長安,他要去浮梁,去隱姓埋名,去當一個樂師,誰也不知道他是誰的樂師!
於是他將哥哥給他的信扔進了火盆,然後便昂著頭走出了這間囚禁他的小院。
走出小院的一瞬間,李元吉其實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作為人的快活,即便不是一個好人,至少從今天開始,他不要當那個被人扔來扔去的籌碼了。
今日太子府邸高朋滿座,人人為太子爺馬首是瞻,說是文人墨客,但跪而舔痔者比比皆是,太子爺這人有些浮躁,他當下甚至還不如多年前在揚州遇見夏林時清醒,自從監國以來他遇到了太多了恭維和吹捧,他其實早就飄了,甚至可以說是早已迷失了自我。
他覺得自己的字寫得比張仲春還好,文采比夏林還棒,治國理政即便是父親也不如他,除了沒有帶兵打仗之外,自己簡直就是個全才。
而這會兒三胡則一直坐在席上一杯一杯的灌酒,眼睛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太子爺和他身邊的美貌女子。
「金蓮,去為諸才子獻舞一曲!」
酒過三巡,太子爺吃馬屁吃得飽飽的,人也有些微醺,於是他大手一揮便叫金蓮下去跳起舞來。
金蓮本就是大戶人家出身,然後又在煙花之地流連,身段樣貌都是極好,再加上她又精通音律,一段旋舞上前那可謂是極盡誘惑。
可以這麼說,之前不是沒人腹議過太子爺沉迷女色,有帝辛之相。但當金蓮的水袖甩起來時,這些年輕人就開始逐漸的理解紂王、同情紂王和嚮往紂王了。
這放誰那能頂得住了,真的怪不得別人。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沉迷舞步之時,李元吉卻突然上了台前,他喝了很多滿身酒氣的拿著一個胡人的手鼓便走到了旁邊開始與金蓮共舞。
他打出胡人的鼓點開始跳起了胡人的舞蹈,節奏頓時為之改變,金蓮一開始有些不知所措,但此刻太子爺也沒有喊停,她也只能硬著頭皮跟著面前這個醜陋漢子跳了下去。
而太子爺這一刻酒其實早醒了,他坐在那臉色鐵青的看著李元吉在那賣弄風騷。
他跳的很好,氣氛也弄的很熱烈,但太子爺不高興,因為台上的女子是他們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禁臠,但現在在眾目睽睽之中,他若是喊停,不光失了皇家儀態,反倒還會叫人說他氣量小。
可是台上的胡旋舞愈發亢進,兩位舞者的姿態也越來越靠近,太子爺幾次看到金蓮求助的目光,他都只能強忍著憤怒把頭撇到一邊去,但這卻叫他滿心的屈辱。
過了很久,大概能有半個時辰,鼓點才算停下,李元吉滿身汗水,金蓮的衣裳也近乎全部貼在了身體上,叫人見之靡靡、想入非非。
「好!」李元吉大喊一聲,跳下台去拿起旁邊一人的酒壺抬手便喝,喝完酒哈哈哈的大笑,然後將酒壺一扔:「痛快!」
喊完之後,他還看著正奔向太子爺的金蓮詭異一笑,這個笑容可算是徹底把太子爺給激怒了,他此刻目光死死鎖在李元吉的身上,但還要跟隨著其他人一起為方才的表演鼓掌。
經過這一程,太子爺沒過多久就提前離場了,他走時臉色鐵青,也不再去管那些什麼文人墨客,心中的憤怒如果能化作烈焰的話,這火焰一定是能把李元吉給燒成鑽石。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太子爺離開了,負責這場宴會的許敬宗自然也要立刻跟上,太子爺這會兒可算是氣壞了。
「殿下。」
許敬宗從後頭追上,連忙解釋道:「殿下莫要生氣。」
「不氣,我有什麼好氣的。」
太子爺說話時牙齒咬得吱嘎吱嘎響:「怪我,都怪我,忘了這翰林院還有李元吉這號人物。」
「那殿下是想?」
「有何可想的,延族我知道你又想幫孤出氣了,可這個事不好弄,那是李淵之子,來這是當質子的。」
許敬宗眼珠子一轉:「殿下,臣就斗膽問殿下一句,殿下想留他還是不想,若是不想,臣有的法子……」
他說話時手指在脖子下頭溜了一下,太子秒懂其意,果斷搖頭:「那可不成,李淵可不是好惹的,若真出了事,不是剛巧給了他機會,」
許敬宗垂下眼皮輕聲道:「那臣還有一法。」
「你說。」
「這人本就無所用,今日還叫殿下不悅,倒不如就讓滾回去算了。」
「他是質子。」
「質子又如何?」許敬宗輕笑起來。
「哦?延族可有好法子,孤受夠這個蛤蟆一樣的東西了。」
許敬宗壓低聲音說:「大魏唯忠孝立國,他李元吉在此也好些日子了,倒不如殿下就網開一面,叫他回去省親。早早叫他滾出去便是了。」
「可有法條?」
「可以有。」
「延族到底是延族,深得我心吶,唉……今日著實叫那丑東西攪了雅興。走,延族,去後頭再喝幾杯。」
「多謝殿下厚愛。」
事情到此其實就已經很完美的解決了,太子爺才不管李元吉是不是質子,而許敬宗也得了個潑天的機會,要不為啥夏林把這件事交給許敬宗而不是讓馬周或者老張來看。
畢竟這當奸人,老許真的是天下第一等……
(本章完)
還有一個月左右便是年關,長安的信也到了金陵,兩封信幾乎是同時交到了兩個人的手中。
放下信的李元吉坐在那沉思許久,而接到信的許敬宗卻只是輕輕一笑。
接下來許敬宗立刻起身去找到了太子爺。
「延族啊,你可是無事不臨門的傢伙,今日突然找到我,八成是有什麼事吧?」
太子爺極喜歡許敬宗,他辦事漂亮為人圓滑而且幾乎是不會對上頭有所求,除非是真的有著急事了,否則他從來都是安安靜靜辦事,既不爭名利也不奪取權益,頂招人喜歡的臣子就是這般樣子。
「殿下,事情是這樣的,當下也是快過年了,想來這幾年大魏文風鼎盛,大有盛世之景,但京城才子久未有聚首,采詩官也許久沒有獻上好的詩文,臣以為倒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舉辦一次文壇盛會,到時殿下也可以參與其中以彰顯大魏風采。」
「嗯,有道理。」太子爺略微沉思一陣:「可如今父皇垂危,我身為人子舉辦這類盛會,會不會有些……不妥?」
「殿下,此乃禮部主持,殿下只是心中惜才,陛下想必也是會答應的。」
「倒是可以,你明日表上奏章,我批下條子便是。」太子爺笑了一聲,回頭看了一眼身邊侍奉著的金蓮,然後問許敬宗:「延族你說那日,我是帶太子妃去還是?」
「隨殿下心意,不過臣下以為若是帶太子妃前往,那些文士放浪形骸,恐污糟了太子妃的眼。」
「對對對,正是如此,那便依延族的辦吧,你來操持便是。」
這邊許敬宗剛準備走,殿下突然喊住了他:「翰林院那邊也叫上吧,叫他們去吹拉彈唱倒也有些意思。」
「遵旨。」
這第二日時,許敬宗還真的上了奏章,太子爺在朝堂上裝模作樣的一番討論,然後就愉快的敲定了結果。
這個事是個很小很小的事情,花費不到千兩,邀請一些文人墨客唱讚歌這種事,大家也都不會去阻撓。
所以事情張羅的很快,幾乎就是在夏林帶著公主到處去派發糧食的同時,這件事基本就已經敲定了。
但這時變數出現了,李元吉猶豫了,原本他的任務只是需要仗著醉酒調戲一番殿下的寵妾便好,然後便會有許敬宗參他一本,說他目無尊長、禍亂禮法。
李元吉是個世子,太子爺也不能真的辦他,但卻肯定也不想再見到他了,這會兒許敬宗就要去翻閱禮部典籍,然後在裡頭摘出一條出來把他給打回原籍。
太子爺可能會考慮到他質子的身份不會叫他回去,這時許敬宗只要跟太子說一句倒不如就以李元吉久未回家盡孝之名將他趕走就完事了。
大魏以孝立國,這種事天王老子來也摘不出道理,而就太子爺那個心眼子,只要能把他趕走什麼都好說。
但現在變數來了,李元吉不想走,自從上次二鳳跟姐姐來了一次之後,他就動搖了,他不想再去參與到哥哥姐姐們的鬥爭之中。
姐姐臨走時候有句話叫他至今都念念不忘,那便是姐姐與他說「三胡,你也不是孩子了,前路如何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父親都不能再幫你決斷了,你當有自己的念頭」。
但他也不傻,他也知道自己當下若是留在這裡,年後只要鴻寶帝一走,父親在長安太原起了兵,那他就只能成為祭旗的人。
所以現在他就特別矛盾。
說實話,他當下也有些厭倦了,他想去干他喜歡的吹拉彈唱,想教漂亮的女孩子們跳舞,想讓他心中的鼓點唱響天際。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機會只有一次,生在公卿之家,再傻這點腦子還是有的,所以有一個他這輩子第一次由自己做出的決定就突然出現在了他的腦子裡。
他既要離開這裡也不要回長安,他要去浮梁,去隱姓埋名,去當一個樂師,誰也不知道他是誰的樂師!
於是他將哥哥給他的信扔進了火盆,然後便昂著頭走出了這間囚禁他的小院。
走出小院的一瞬間,李元吉其實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作為人的快活,即便不是一個好人,至少從今天開始,他不要當那個被人扔來扔去的籌碼了。
今日太子府邸高朋滿座,人人為太子爺馬首是瞻,說是文人墨客,但跪而舔痔者比比皆是,太子爺這人有些浮躁,他當下甚至還不如多年前在揚州遇見夏林時清醒,自從監國以來他遇到了太多了恭維和吹捧,他其實早就飄了,甚至可以說是早已迷失了自我。
他覺得自己的字寫得比張仲春還好,文采比夏林還棒,治國理政即便是父親也不如他,除了沒有帶兵打仗之外,自己簡直就是個全才。
而這會兒三胡則一直坐在席上一杯一杯的灌酒,眼睛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太子爺和他身邊的美貌女子。
「金蓮,去為諸才子獻舞一曲!」
酒過三巡,太子爺吃馬屁吃得飽飽的,人也有些微醺,於是他大手一揮便叫金蓮下去跳起舞來。
金蓮本就是大戶人家出身,然後又在煙花之地流連,身段樣貌都是極好,再加上她又精通音律,一段旋舞上前那可謂是極盡誘惑。
可以這麼說,之前不是沒人腹議過太子爺沉迷女色,有帝辛之相。但當金蓮的水袖甩起來時,這些年輕人就開始逐漸的理解紂王、同情紂王和嚮往紂王了。
這放誰那能頂得住了,真的怪不得別人。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沉迷舞步之時,李元吉卻突然上了台前,他喝了很多滿身酒氣的拿著一個胡人的手鼓便走到了旁邊開始與金蓮共舞。
他打出胡人的鼓點開始跳起了胡人的舞蹈,節奏頓時為之改變,金蓮一開始有些不知所措,但此刻太子爺也沒有喊停,她也只能硬著頭皮跟著面前這個醜陋漢子跳了下去。
而太子爺這一刻酒其實早醒了,他坐在那臉色鐵青的看著李元吉在那賣弄風騷。
他跳的很好,氣氛也弄的很熱烈,但太子爺不高興,因為台上的女子是他們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禁臠,但現在在眾目睽睽之中,他若是喊停,不光失了皇家儀態,反倒還會叫人說他氣量小。
可是台上的胡旋舞愈發亢進,兩位舞者的姿態也越來越靠近,太子爺幾次看到金蓮求助的目光,他都只能強忍著憤怒把頭撇到一邊去,但這卻叫他滿心的屈辱。
過了很久,大概能有半個時辰,鼓點才算停下,李元吉滿身汗水,金蓮的衣裳也近乎全部貼在了身體上,叫人見之靡靡、想入非非。
「好!」李元吉大喊一聲,跳下台去拿起旁邊一人的酒壺抬手便喝,喝完酒哈哈哈的大笑,然後將酒壺一扔:「痛快!」
喊完之後,他還看著正奔向太子爺的金蓮詭異一笑,這個笑容可算是徹底把太子爺給激怒了,他此刻目光死死鎖在李元吉的身上,但還要跟隨著其他人一起為方才的表演鼓掌。
經過這一程,太子爺沒過多久就提前離場了,他走時臉色鐵青,也不再去管那些什麼文人墨客,心中的憤怒如果能化作烈焰的話,這火焰一定是能把李元吉給燒成鑽石。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太子爺離開了,負責這場宴會的許敬宗自然也要立刻跟上,太子爺這會兒可算是氣壞了。
「殿下。」
許敬宗從後頭追上,連忙解釋道:「殿下莫要生氣。」
「不氣,我有什麼好氣的。」
太子爺說話時牙齒咬得吱嘎吱嘎響:「怪我,都怪我,忘了這翰林院還有李元吉這號人物。」
「那殿下是想?」
「有何可想的,延族我知道你又想幫孤出氣了,可這個事不好弄,那是李淵之子,來這是當質子的。」
許敬宗眼珠子一轉:「殿下,臣就斗膽問殿下一句,殿下想留他還是不想,若是不想,臣有的法子……」
他說話時手指在脖子下頭溜了一下,太子秒懂其意,果斷搖頭:「那可不成,李淵可不是好惹的,若真出了事,不是剛巧給了他機會,」
許敬宗垂下眼皮輕聲道:「那臣還有一法。」
「你說。」
「這人本就無所用,今日還叫殿下不悅,倒不如就讓滾回去算了。」
「他是質子。」
「質子又如何?」許敬宗輕笑起來。
「哦?延族可有好法子,孤受夠這個蛤蟆一樣的東西了。」
許敬宗壓低聲音說:「大魏唯忠孝立國,他李元吉在此也好些日子了,倒不如殿下就網開一面,叫他回去省親。早早叫他滾出去便是了。」
「可有法條?」
「可以有。」
「延族到底是延族,深得我心吶,唉……今日著實叫那丑東西攪了雅興。走,延族,去後頭再喝幾杯。」
「多謝殿下厚愛。」
事情到此其實就已經很完美的解決了,太子爺才不管李元吉是不是質子,而許敬宗也得了個潑天的機會,要不為啥夏林把這件事交給許敬宗而不是讓馬周或者老張來看。
畢竟這當奸人,老許真的是天下第一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