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帝王之氣
第453章 帝王之氣
夏林對李淵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他其實並不像是影視劇或者後人描述上那樣無能,相反他極具帝王氣相,至今為止夏林見過皇帝也見過儲君,鴻寶帝有帝王氣相,但儲君太子卻沒有那種深沉如水,不怒自威的儀態。
但李淵有,他沒有刻意的賣弄表情但確實的讓夏林能感覺到壓迫,他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權術,主要用來打心理戰,嚴格意義上來說就像是帶新姑爺回家之後老丈人的通常表現一樣,簡單說就是施壓嘛。
只是李淵上來就上強度了,換做別人即便是太子爺恐怕都頂不住這樣平鋪直敘的質問。
想想也是,如今天下能跟李淵對標的只剩下病入膏肓的鴻寶帝,為什麼說鴻寶帝一走,天下就再無人能壓得住李淵,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其他家族像小豆芽他們家或者是宇文化及他們家,要麼就是有錢無軍權要麼就是有軍權無功績,但李淵是樣樣都有,異姓王的含金量無需多言而且他家耕耘西北這麼些年,背後又是有許多大家族的支持,所以這傢伙跟鴻寶帝相比就差一個帝號,僅此而已。
但問題來了,他的威壓壓不住夏林,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大多不是想跪萬歲便是想當萬歲,夏林一不想跪萬歲二不想當萬歲,所以他就可以做到不卑不亢。
「下官欽佩王爺的洞察之力,陳兵江畔倒也無有其他意圖,不過就是想敲山震虎。」
一語雙關是不是!你小子一語雙關是不是!?
李淵當即便是眉頭一擰,嘴角便是帶上了笑容:「哦?不如夏大人與本王說說,這敲的哪座山,震的哪只虎啊。」
「回王爺,敲的是百姓心頭的大山,震的是下山捕食的猛虎。」
好傢夥!
李淵當下也是一愣,神情也變得緊繃了起來,兩邊的氣氛說不上劍拔弩張但卻也是沉悶凝重。
夏林在這期間給李淵倒了茶,然後重新坐了回去,就那麼等著李淵。
「夏大人頗有老夫當年之風采。」
這話聽上去是誇人,但實際上就是說『你夏林跟老子當年一樣狂,你真看不懂當下的局勢?』。
「唐王乃當世英傑,能有王爺三成之模樣,便已是天下少有了。王爺過譽,某不敢當。」夏林垂下眼皮說道:「此番中原異動,無非便是奉王命剿禿匪,只是禿匪勢大,夏某無奈為之啊。」
幾句話的交鋒下來,李淵也大抵能知道夏林的想法了,其實就是說「我辦事,你別動。你不動,我們相安無事,你要動,我連你一起干」。
這是何等猖狂,李淵臉都給氣綠了,他可是唐王,他自己都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要當北方皇帝的,如今被一個黃口小兒,還不及他兒女大的毛頭小子給威脅了,這口氣他咽不下去。
「素來聽聞你小夏大人在兵法文學上造詣頗深,你看,我家的外孫兒也馬上降生了,不知可否請夏大人留在長安教導我那外孫兒的功課?」
說實話,聽到這個夏林差點就答應了,教自己兒子這件事,他是真的求之不得,那可是親兒子啊,他在這個世界上連通最深的嫡長子呀!
但不行呀,頗為惋惜。
「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下官還肩負破虜軍的教導之職,若是如此,兩全其美之法便是讓那十二萬破虜軍也來長安,我這邊教著王爺的外孫兒,那邊教導著破虜軍。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呵。」李淵輕笑一聲,他怎麼聽不出來夏林話里的威脅:「夏大人當真是年少有為。」
「不不不,年少輕狂更得當。王爺誇獎說我有幾分像您從前,那我自然也不能叫王爺失望。」
李淵冷笑:「好,我今日便不打擾夏大人的雅興了,明日我在府中設宴款待夏大人,還望夏大人光臨。」
「一定。」
他走後,回到那邊叫了兒女過來,見面就是哐哐摔東西,李建成跟平陽公主都給嚇了一跳,上一次父親氣成這樣還是二鳳死活不肯鬆開玄甲軍的軍權,執意要把玄甲軍帶入蜀中的時候。
而現在一個夏林就能叫父親生出如此滂沱的怒氣。
「反了!反了!!!一個小小的四品官居然敢敲竹槓敲到本王的頭上來了,他是個什麼東西!」
李淵大聲呵斥了起來,然後轉頭看向公主:「三娘,這便是你的好友?嗯!?」
三娘抿了抿嘴,著實不知道怎麼接話,她甚至都不知道夏林說了什麼才把父親氣成這副樣子。
「去,把二鳳給我召回來,我倒要看看他的破虜軍能不能打得贏我家的玄甲軍!去!」
「父親……」李建成這會兒發話了:「還請父親勿要因氣傷身。」
三娘這會兒也趕緊接起了話茬:「父親,當下時局不穩,還是莫要起戰端,他畢竟是奉王命而來,若真是朝廷的意思,我們為人臣者與王命相抗,即便到時贏了,也只能落個亂臣賊子之名。」
李淵這會兒也稍微冷靜了一些:「說來也是,二鳳便不召回了。不過此人想走也是走不得了。三娘,此事交給你辦,他就是一封書信也莫要想從長安城走出去,我倒要看看他怎麼去跟他的王上交差!」
三娘此刻心中咯噔一聲,老爹不了解那個傢伙,自己可是太了解他了,他不可能不留後手……
當初在高句麗之時,夏林就說過,非必要他不會去長安,若是等他到了長安就一定有了萬全之策,當時自己還問過他如果被父親扣下如何是好,他的意思就說的很清楚了,扣下他簡單,但扣下他就代表著跟破虜軍宣戰,而殺了他就等於是跟朝廷宣戰,李家橫豎都是個反賊。
而且當下只要李家有動作,那不管最後如何,朝廷可能還是朝廷,偏安一隅就完事了,但他李家可就要被各路軍閥給肢解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了。
因為一個夏林導致李家勢力範圍的分崩離析,這件事著實不划算。
「父親,讓孩兒去與他聊聊吧,看看事情有沒有轉機。」
李淵聽到三娘這般說,倒也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揮了揮袖子便讓她去了。
很快,公主便找到了夏林,一見面便用手指戳他的腦袋:「你呀你呀你呀,將我父親氣成那樣,你到底跟他說了什麼?上次他發這麼大的脾氣,還是二鳳不肯交兵了。」
夏林側過頭看了公主一眼,然後樂呵呵的抱住了她的腰:「讓我聽聽寶寶有沒有踢人。」
「你還聽寶寶呢!我父親要把你扣在這裡了!」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我知道。」夏林的耳朵貼在三娘的肚子上:「其實我還真想被扣在這裡,他說要我教他外孫兒,你知道當時我都差點一口答應了,這可是我嫡長子呢,我恨不得天天就看著他。」
看到他這樣子,三娘也是忍俊不禁:「那行啊,你就留下唄,說不定過兩年還能有第二個呢。」
「不行呀,天下大亂誰最苦?百姓最苦。一場動亂之後,天下亡六成,我多一個孩子,百姓要死幾千萬人,誰不是爹生父母養的,誰不是家中的寶貝。」夏林深吸一口氣:「沒辦法。」
三娘抿了抿嘴,半晌也沒說出話來,只是過了許久之後,她才開口道:「那我父親要將你留在這,如何是好?」
「這樣。」夏林仰起頭來:「你李家不是不放心我敲山震虎麼,我請你當監軍如何?」
「那豈不是……」三娘臉色一整:「向天下明說,這次是我李家跟你一起辦的事來?」
「這會兒又怕眾叛親離了?」夏林搖了搖頭:「沒辦法喲,我的寶貝公主。天底下沒有能騎在牆上左右通吃還能留下好結果的人。要麼,你們就安安穩穩的把邊界一鎖,讓我把河南道的雜碎干光。要麼,就索性真的當那個下山的猛虎跟我一起分了這塊肥肉。當然了,吃下這塊肥肉,你們也自然就失去了北方半數貴族的支持。天下的事情就是如此,有得便有失,但這裡頭的盈虧就要你們自己衡量了。」
「那我去與父親說一下。」
「等會。」夏林拉住了她的手:「你這麼快來快走,你爹肯定要懷疑的,你多留一會兒。」
三娘想想覺得也是,於是便坐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夏林突然開口道:「這麼幹坐著也不是個事。」
平陽公主突然要素察覺,她立刻抬起頭:「你又想干點什麼?」
「那總得想點辦法以慰相思之苦嘛。」
「不行~~~月份還小,等大一些月份才可以的。」
公主說完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嘆了口氣也是將頭髮束成了馬尾:「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不過你要去沖洗一下!」
「好嘞!這就去這就去。」
大概過了一個多鐘頭,公主這才回去跟父親復命,她開口時嗓子都有些沙啞,李淵聽到她討論出來的對策之後,也是陷入了沉思:「這也是有道理,三娘辛苦你了,有孕在身還要去與那個小子糾纏,你先去休息,為父思考思考其中得失。」
(本章完)
夏林對李淵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他其實並不像是影視劇或者後人描述上那樣無能,相反他極具帝王氣相,至今為止夏林見過皇帝也見過儲君,鴻寶帝有帝王氣相,但儲君太子卻沒有那種深沉如水,不怒自威的儀態。
但李淵有,他沒有刻意的賣弄表情但確實的讓夏林能感覺到壓迫,他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權術,主要用來打心理戰,嚴格意義上來說就像是帶新姑爺回家之後老丈人的通常表現一樣,簡單說就是施壓嘛。
只是李淵上來就上強度了,換做別人即便是太子爺恐怕都頂不住這樣平鋪直敘的質問。
想想也是,如今天下能跟李淵對標的只剩下病入膏肓的鴻寶帝,為什麼說鴻寶帝一走,天下就再無人能壓得住李淵,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其他家族像小豆芽他們家或者是宇文化及他們家,要麼就是有錢無軍權要麼就是有軍權無功績,但李淵是樣樣都有,異姓王的含金量無需多言而且他家耕耘西北這麼些年,背後又是有許多大家族的支持,所以這傢伙跟鴻寶帝相比就差一個帝號,僅此而已。
但問題來了,他的威壓壓不住夏林,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大多不是想跪萬歲便是想當萬歲,夏林一不想跪萬歲二不想當萬歲,所以他就可以做到不卑不亢。
「下官欽佩王爺的洞察之力,陳兵江畔倒也無有其他意圖,不過就是想敲山震虎。」
一語雙關是不是!你小子一語雙關是不是!?
李淵當即便是眉頭一擰,嘴角便是帶上了笑容:「哦?不如夏大人與本王說說,這敲的哪座山,震的哪只虎啊。」
「回王爺,敲的是百姓心頭的大山,震的是下山捕食的猛虎。」
好傢夥!
李淵當下也是一愣,神情也變得緊繃了起來,兩邊的氣氛說不上劍拔弩張但卻也是沉悶凝重。
夏林在這期間給李淵倒了茶,然後重新坐了回去,就那麼等著李淵。
「夏大人頗有老夫當年之風采。」
這話聽上去是誇人,但實際上就是說『你夏林跟老子當年一樣狂,你真看不懂當下的局勢?』。
「唐王乃當世英傑,能有王爺三成之模樣,便已是天下少有了。王爺過譽,某不敢當。」夏林垂下眼皮說道:「此番中原異動,無非便是奉王命剿禿匪,只是禿匪勢大,夏某無奈為之啊。」
幾句話的交鋒下來,李淵也大抵能知道夏林的想法了,其實就是說「我辦事,你別動。你不動,我們相安無事,你要動,我連你一起干」。
這是何等猖狂,李淵臉都給氣綠了,他可是唐王,他自己都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要當北方皇帝的,如今被一個黃口小兒,還不及他兒女大的毛頭小子給威脅了,這口氣他咽不下去。
「素來聽聞你小夏大人在兵法文學上造詣頗深,你看,我家的外孫兒也馬上降生了,不知可否請夏大人留在長安教導我那外孫兒的功課?」
說實話,聽到這個夏林差點就答應了,教自己兒子這件事,他是真的求之不得,那可是親兒子啊,他在這個世界上連通最深的嫡長子呀!
但不行呀,頗為惋惜。
「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下官還肩負破虜軍的教導之職,若是如此,兩全其美之法便是讓那十二萬破虜軍也來長安,我這邊教著王爺的外孫兒,那邊教導著破虜軍。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呵。」李淵輕笑一聲,他怎麼聽不出來夏林話里的威脅:「夏大人當真是年少有為。」
「不不不,年少輕狂更得當。王爺誇獎說我有幾分像您從前,那我自然也不能叫王爺失望。」
李淵冷笑:「好,我今日便不打擾夏大人的雅興了,明日我在府中設宴款待夏大人,還望夏大人光臨。」
「一定。」
他走後,回到那邊叫了兒女過來,見面就是哐哐摔東西,李建成跟平陽公主都給嚇了一跳,上一次父親氣成這樣還是二鳳死活不肯鬆開玄甲軍的軍權,執意要把玄甲軍帶入蜀中的時候。
而現在一個夏林就能叫父親生出如此滂沱的怒氣。
「反了!反了!!!一個小小的四品官居然敢敲竹槓敲到本王的頭上來了,他是個什麼東西!」
李淵大聲呵斥了起來,然後轉頭看向公主:「三娘,這便是你的好友?嗯!?」
三娘抿了抿嘴,著實不知道怎麼接話,她甚至都不知道夏林說了什麼才把父親氣成這副樣子。
「去,把二鳳給我召回來,我倒要看看他的破虜軍能不能打得贏我家的玄甲軍!去!」
「父親……」李建成這會兒發話了:「還請父親勿要因氣傷身。」
三娘這會兒也趕緊接起了話茬:「父親,當下時局不穩,還是莫要起戰端,他畢竟是奉王命而來,若真是朝廷的意思,我們為人臣者與王命相抗,即便到時贏了,也只能落個亂臣賊子之名。」
李淵這會兒也稍微冷靜了一些:「說來也是,二鳳便不召回了。不過此人想走也是走不得了。三娘,此事交給你辦,他就是一封書信也莫要想從長安城走出去,我倒要看看他怎麼去跟他的王上交差!」
三娘此刻心中咯噔一聲,老爹不了解那個傢伙,自己可是太了解他了,他不可能不留後手……
當初在高句麗之時,夏林就說過,非必要他不會去長安,若是等他到了長安就一定有了萬全之策,當時自己還問過他如果被父親扣下如何是好,他的意思就說的很清楚了,扣下他簡單,但扣下他就代表著跟破虜軍宣戰,而殺了他就等於是跟朝廷宣戰,李家橫豎都是個反賊。
而且當下只要李家有動作,那不管最後如何,朝廷可能還是朝廷,偏安一隅就完事了,但他李家可就要被各路軍閥給肢解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了。
因為一個夏林導致李家勢力範圍的分崩離析,這件事著實不划算。
「父親,讓孩兒去與他聊聊吧,看看事情有沒有轉機。」
李淵聽到三娘這般說,倒也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揮了揮袖子便讓她去了。
很快,公主便找到了夏林,一見面便用手指戳他的腦袋:「你呀你呀你呀,將我父親氣成那樣,你到底跟他說了什麼?上次他發這麼大的脾氣,還是二鳳不肯交兵了。」
夏林側過頭看了公主一眼,然後樂呵呵的抱住了她的腰:「讓我聽聽寶寶有沒有踢人。」
「你還聽寶寶呢!我父親要把你扣在這裡了!」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我知道。」夏林的耳朵貼在三娘的肚子上:「其實我還真想被扣在這裡,他說要我教他外孫兒,你知道當時我都差點一口答應了,這可是我嫡長子呢,我恨不得天天就看著他。」
看到他這樣子,三娘也是忍俊不禁:「那行啊,你就留下唄,說不定過兩年還能有第二個呢。」
「不行呀,天下大亂誰最苦?百姓最苦。一場動亂之後,天下亡六成,我多一個孩子,百姓要死幾千萬人,誰不是爹生父母養的,誰不是家中的寶貝。」夏林深吸一口氣:「沒辦法。」
三娘抿了抿嘴,半晌也沒說出話來,只是過了許久之後,她才開口道:「那我父親要將你留在這,如何是好?」
「這樣。」夏林仰起頭來:「你李家不是不放心我敲山震虎麼,我請你當監軍如何?」
「那豈不是……」三娘臉色一整:「向天下明說,這次是我李家跟你一起辦的事來?」
「這會兒又怕眾叛親離了?」夏林搖了搖頭:「沒辦法喲,我的寶貝公主。天底下沒有能騎在牆上左右通吃還能留下好結果的人。要麼,你們就安安穩穩的把邊界一鎖,讓我把河南道的雜碎干光。要麼,就索性真的當那個下山的猛虎跟我一起分了這塊肥肉。當然了,吃下這塊肥肉,你們也自然就失去了北方半數貴族的支持。天下的事情就是如此,有得便有失,但這裡頭的盈虧就要你們自己衡量了。」
「那我去與父親說一下。」
「等會。」夏林拉住了她的手:「你這麼快來快走,你爹肯定要懷疑的,你多留一會兒。」
三娘想想覺得也是,於是便坐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夏林突然開口道:「這麼幹坐著也不是個事。」
平陽公主突然要素察覺,她立刻抬起頭:「你又想干點什麼?」
「那總得想點辦法以慰相思之苦嘛。」
「不行~~~月份還小,等大一些月份才可以的。」
公主說完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嘆了口氣也是將頭髮束成了馬尾:「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不過你要去沖洗一下!」
「好嘞!這就去這就去。」
大概過了一個多鐘頭,公主這才回去跟父親復命,她開口時嗓子都有些沙啞,李淵聽到她討論出來的對策之後,也是陷入了沉思:「這也是有道理,三娘辛苦你了,有孕在身還要去與那個小子糾纏,你先去休息,為父思考思考其中得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