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邊放火一邊賣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2章 一邊放火一邊賣柴

  初三走親,馮雨和陳慧茹今年都不出門,姜寧就和他哥一起,還有兩個堂哥,一起去三個姑姑家拜年,二姑家裡冷冷清清的,沒有一點過年的喜慶。

  二姑父臉上沒笑容。

  二姑還病的起不來。

  二表嫂說幾句就開始抹眼淚。

  搞的大夥都不自在,坐了一陣就趕緊撤。

  初五,姜寧和馮雪去了一趟七澤。

  馮雪沒出月子,只能他和馮雪去走親戚。

  在馮雨舅舅家。

  許文靜找機會問他:「姐夫,你過完年是不是要去澳洲?」

  姜寧問道:「幹嘛,你也想去?」

  許文靜忙不迭點頭:「想啊,簡直想死了,誰不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姐夫你把我帶上吧,費用我自理,不讓你給我花錢,我存了十幾萬呢!」

  姜寧就問:「你有護照嗎?」

  許文靜得意道:「有呢,早就辦下來了。」

  姜寧點頭:「那行,一會把護照拿給我。」

  許文靜就忙跑去找護照。

  正月初十,女兒滿月了。

  姜寧沒有大操大辦,在新城酒店擺了幾桌席,請主要的親戚吃了一頓。

  馮雨也出門了,收拾的乾淨利落,帶孩子去了酒店。

  墨跡了一個月,小傢伙總算有了名字,姜寧死了無數腦細胞,又想了七八個備選,經過媽媽大姨,爺爺奶奶的參謀評選,最後勉強選中了一個:姜甜甜。

  過完滿月,馮雨的月子也坐完了。

  但沒事基本不出門。

  孕育一個生命對身體傷害有多大姜寧不清楚,但知道肯定比做普通手術的傷害大,傷筋動骨都得一百天呢,更要不說生孩子,一個月肯定不夠的,至少得好好將養上三個月。

  張玉蘭也反覆交待,讓馮雨不要幹活。

  不要著涼。

  不要勞累,總之要先把身體養好。

  家裡不是沒有幹活的人。

  生孩子虧空太厲害,身體養不好將來就是一身病。

  作為過來人張玉蘭太有發言權了,她現在站久了腿困,腳後根發酸,扛不住感冒,腰酸背痛等等,都是生完孩子沒恢復好落下的後遺症,九十年代條件不允許。

  但現在不比過去了。

  家裡又不缺人幹活,還請了護工。

  當然要把身體養好。

  馮雨能聽的進意見,知道婆婆為她好。

  於是從善如流,安安心心在家養身體。

  初七過後,縣城就熱鬧起來。

  各村各鎮的秧歌隊進城獻藝,整的鑼鼓喧天,跳秧歌屬於傳統文化,每年都會搞,北安的有些鄉鎮人太少,組織不起秧歌隊,但也有人多的每天都搞這些文化活動。

  這幾年城裡也在搞,街道和社區也在組織秧歌隊。

  吉祥花園所在的北道社區就組織了個秧歌隊,小區不少沒事幹的婦女都報名參加,姜媽也參加了,還給贊助了一萬塊錢,年前沒事就帶著大孫女參加排練。

  初八開始,幾乎每天都有秧歌隊到農場獻藝拜年。

  為何這麼主動?

  因為秧歌隊給單位拜年可不是白拜的,得給紅包。

  姜寧喜歡這種活動,因此來者不拒。

  北道社區的秧歌隊來農場拜年時,姜寧還專門過去看他老娘跳秧歌,馮雨和馮雪也跟過去看熱鬧,確實挺熱鬧,舞龍的舞獅的還有走高橋的。

  姜媽穿著一身戲服,臉上畫的花花綠綠的。

  跟一群中老年婦女跳的活力四射。

  馮雨笑的腮幫子都差點抽筋。

  確實非常喜樂。

  跳了半個小時,上完香、拜完年。

  孔芳菲給端了個大紅包,秧歌隊打道回府。

  姜爸也不走了,帶著大孫女去了食堂蹭飯。

  這幾天姜媽要演出,白天都是他在帶孫女。


  正月十五,元宵節。

  城裡到處都是花燈,縣城仿佛變成了燈城。

  姜寧帶著馮雨和馮雪出來看花燈,北安廣場人山人海那個熱鬧,爸媽兄嫂也來了,大伯母和二伯母兩家也來了,各種小商小販也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努力掙錢。

  過了十五,縣城安靜了下來。

  年味似乎也消失了。

  快樂過後,人們又開始為一年的生計奔忙。

  如果可能,估計沒有幾個人願意上班。

  能天天享受快樂誰願意上班。

  可生活得繼續……

  正月十八,北安依舊是天寒地凍。

  姜寧帶著從京城回來的老楊和兩個表姐小姨子飛去了羊城。

  從羊城飛往墨爾本。

  表姐是鄧小芸,小姨子則是許文靜。

  晚上到墨爾本,在酒店住下。

  睡了一晚,第二天姜寧找了個導遊帶老楊和兩個親戚去逛景點,他去辦交易手續,忙了幾天辦完手續,明天去牧場交接,許文靜和鄧小芸聽到消息都跑了回來。

  老楊自然也回來了,紅光滿面的。

  姜寧問他:「感覺怎麼樣?」

  老楊笑呵呵道:「還可以,感覺老外也挺熱情的,在海邊玩的時候,有個老外看我們東張西望的,以為我們迷路了,還主動跑過來問需不需要幫忙,感覺那些老外都活的沒有一點負擔,不像老家好多人都愁眉苦臉的,總之給人感覺很放鬆。」

  許文靜也趕忙附和:「是呀是呀,這裡的生活節奏好慢,不像老家的大城市,人走路都急匆匆的,那些老外都非常悠閒,感覺他們好像不上班一樣,整天都在遊玩,街上還有耍雜藝的,也沒人笑話,這要是老家,估計會被當成神經病。」

  鄧小芸也分享了下體會:「這裡的空氣都透著一股自由的味道,也沒人再用那種異樣的眼光看我,我喜歡這裡,哎呀呀,我都不想回去了。」

  姜寧客觀分析:「兩邊的文化不一樣,人文和社會環境也不同,你們只看到了這裡好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壞的,也別以為外面是天堂,有些行為在老家可能是習慣,但在這邊搞不好會違法,還有一些區域的治安也不是那麼好,去年我第一次帶馮雨和馮雪過來,就碰到了老黑搞零元購,幾百老黑當街打砸搶,所以還是要注意安全。」

  許文靜點著頭:「導遊說過,那些地方我們不去。」

  歇了一晚,第二天驅車前往牧場。

  許文靜和鄧小芸一路興奮,拿著手機拍個不停。

  老家還是天寒地凍,這裡卻在過夏天。

  出了城區,到處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綠。

  到處都是農場牧場,地大卻人少。

  厭倦了老家的內卷,鄧小芸很喜歡這裡的空曠。

  到了牧場,牧場管理員負責跟他交接。

  除了房屋圈舍等等固定資產,所有的機械設備和兩萬隻羊都留給他,機械設備放倉庫里就完事了,但那些羊卻不行,得趕出去放,所以牧場的員工暫時還不會撤離。

  得等他找好接收的人手,賣方的人員才會撤離。

  約定時間是一個月,這部分人的薪水由他支付。

  牧場員工都是老鄉,姜寧沒打算用這些人。

  盤點了下資產,就開始招工。

  鄧小芸跟著他熟悉各種事務,不解的問他:「這牧場才兩千萬刀,還不到一個億,光是那兩萬隻羊就值上千萬,你是不是占大便宜了?」

  姜寧道:「占什麼便宜,你以為人家傻啊,澳洲的羊不值錢,今年羊價拉的要死,一隻羊二三十美刀,也就相當於老家一百多塊錢,老家一隻羊多少錢?那兩萬隻羊還不到一百萬澳元,羊要是值錢,人家幹嘛賣牧場?」

  鄧小芸驚訝的不行:「怎麼這麼便宜?」

  姜寧道:「這裡人口才多少,羊比人都多,澳洲是全世界人均擁有羊最多的國家,市場決定價格,這玩意就跟仙靈農場的兔子一樣,多了就不值錢了。」

  鄧小芸問:「那你買下這牧場咋掙錢?」

  姜寧道:「賣草唄。」

  鄧小芸狐疑道:「這裡到處都是牧場,你把草賣給誰?」


  姜寧道:「牧場也有季節性,有些牧場到了旱季會缺草料。」

  鄧小芸哦了聲,她對這個行業還沒什麼概念。

  和鄧小芸不同,許文靜可不關心這些。

  拿著手機到處拍照錄像,抓住機會拍攝素材。

  準備回去後三天發一期,能吃一年了。

  姜寧發了招工信息,招人卻有點不是太順利。

  老家是人太多,工作的機會太少,只要發個招工信息,不知道多少人會涌到農場,就像網上說的,你不干,有的是人願意干,澳洲不同,這地方人太少了。

  招工GG打了三天,卻連個打電話的都沒有。

  直到第五天的時候,才接到一個電話。

  第十天的時候,才來了一個應聘農場經理的。

  四十多歲,名叫艾維奇,一臉的風霜。

  看著像個農民,不像個管理人員。

  姜寧問他:「你有農場管理經驗?」

  艾維奇道:「當然,我以前也經營過一個農場,但是我沒有足夠的錢買農場,而是租的別人的地,去年牧草的價格不好,我不幸破產了,所以才會出來找工作。」

  姜寧問道:「你租農場種牧草賣?」

  艾維奇點著頭:「是的,但是養羊我也有足夠的經驗。」

  姜寧問他:「你希望我給你開多少薪水?」

  艾維奇趁機提條件:「我需要帶我的妻子一起來上班,我妻子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會駕駛操作各種農業機械和大型車輛,是我的好幫手。」

  姜寧就道:「先說說你對薪水的要求吧!」

  艾維奇試探道:「我希望我能拿到4000周薪,我妻子2000。」

  姜寧覺的這個薪水是可以講價的,但他卻沒有打折,痛快的打答了:「沒有問題,你的薪水要求我答應了,你的妻子也可以來牧場工作,你什麼時候可以上班?」

  艾維奇精神一振道:「明天,我明天就可以工作。」

  姜寧很是滿意,聊了半個小時將人送走。

  這傢伙是個多面首,什麼都會。

  不愧是自己經營農場的。

  有非常豐富的農場經營和管理經驗。

  鄧小芸旁聽了全程,等艾維奇離開後,才忙不迭問姜寧:「你們說的什麼啊,我連一句都沒聽懂,就聽懂他介紹了自己名字,還有幾個tomorrow,你們說的太快了。」

  姜寧就給了她一個建議:「我聽多說。」

  鄧小芸問:「這個人要用嗎?」

  無錯版本在讀!首發本小說。

  姜寧點頭:「他經營過農場,有經驗,再找不到合適的,湊合著用吧!」

  鄧小芸就好奇:「你給他開多少薪水?」

  姜寧道:「周薪4000,他老婆也要在農場上班,周薪2000。」

  鄧小芸嚇了一大跳:「這麼高。」

  姜寧嗯了一聲:「招不到人啊,只能給開高薪。」

  鄧小芸算了下:「一周4000刀,一年52周,工資20萬,換成老家的錢,哎媽,這都年薪百萬了啊,澳洲的錢有這麼好掙?要不我也留下給你放羊吧!」

  姜寧沒好氣道:「人家會經營,會駕駛各種車輛機械,會搞養殖會種地,知道出了問題怎麼解決,知道怎麼跟政府和商人打交道,你會什麼?」

  「呃……」

  鄧小芸乾巴巴的道:「我會學嘛!」

  姜寧道:「那你就好好學,等學會了再說吧!」

  鄧小芸有點小氣妥,但很快振作起來。

  人最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什麼也不會不是大問題,只要肯定總能學會的。

  有了希望,自然就會有動力。

  鄧小芸暗暗給自己打氣,一定要學好本事。

  翌日。

  艾維奇帶著老婆來上班,不但把老婆帶過來了,連孩子也一併帶了過來。

  要在農場安家。

  他老婆艾娃開輛二手豐田拉著兩孩子。


  艾維奇開了一輛小貨車,拉著一大堆家當。

  牧場房子不少,住的地方到不愁。

  安頓下來之後,艾維奇就開始工作了。

  一邊了解牧場情況,一邊協助姜老闆招工。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高薪招了十幾個雇員。

  艾維奇也進入角色,領著新招的僱工跟賣家的人員交接。

  姜寧最近沒有閒著,除了招工外,他還到處跑。

  每天晚上都會出去,到附近的農場牧場轉一圈。

  等他安頓好牧場的事務,帶著老楊和表姐小姨子飛往美利堅後,周邊的好多個養了大量牛羊的牧場和專門種植牧草的農場都出現了大面積牧草枯萎的情況。

  四人飛到洛杉磯後,轉機飛往達拉斯。

  德州氣候和老家北安差不多,四季很分明。

  但比北安暖和的多,三月初已是春暖花開。

  除了遇到極端天氣,這地方很少下雪。

  租車趕到西摩,喬安開著農場的皮卡來接。

  老牛仔很高興,見了姜寧就迫不及待給他分享好消息:「老闆,你運氣不錯,咱們牧場旁邊的華格納牧場和其他幾個牧場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今年牧草竟然都沒有出來,農業專家正在研究具體原因,我覺的咱們牧場的牧草今年能賣個好價錢。」

  姜寧也很歡樂:「是嗎,那我的運氣還真是不錯。」

  老牛仔道:「一千萬不可能,但我覺的掙一百萬還是沒問題的。」

  姜寧道:「夥計,你的言下意就是讓我掏腰包給你們發獎金嗎?」

  老牛仔搖頭道:「老闆,我說的是常識,三號四號牧區不到一千英畝的土地,就算牧草大賣,一英畝也不可能賺到一萬美元利潤,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姜寧道:「既然是這樣,那先前的約定作廢了,你們給我賺多少錢,我就按5%給你們發獎金,不掏腰包給你們發獎金了。」

  「不不不!」

  老牛仔連連搖手道:「老闆你不能不遵守諾言,你已經承諾了要按照1000萬利潤給我們發獎金的,怎麼能不算數呢!」

  姜寧道:「你都說了農場賺不到一千萬,還要求我按照1000萬利潤給你們發獎金,你看我像是傻子嗎?」

  「shit!」

  老牛仔糾結了半天,極為艱難的昧著良心道:「老闆永遠是正確的,為了獎金我願意說假話,我們會努力,老闆一定能賺到一千萬,但是我們的獎金不能少。」

  姜寧哈哈笑了起來:「這就對了嘛!」

  老楊如聽天書,一個單詞都聽不懂。

  許文靜偶爾能聽懂幾個單詞。

  但不知道兩人說的什麼。

  鄧小芸也一樣,學了幾個月的英語。

  本來以為自己行了,結果出來了才發現,壓根不夠看。

  多少有點氣妥。

  到了牧場住下,先歇了一天,把時差倒過來。

  第二天起來去參觀牧場。

  老楊和許文靜鄧小芸跟著加布里和切爾希夫婦去轉悠。

  姜寧則叫喬安開著皮卡去各處視察。

  先看了看草場,三號牧區和四號牧區種的高產牧草已經出來了。

  長的鬱鬱蔥蔥。

  然後去看了看牛群,今年牛群又添了新成員,多了幾十頭小牛犢子,那是開春後受孕的母牛陸續下的小牛,一個個活蹦亂跳,跟著牛群到處亂跑。

  喬安還給姜寧建議:「老闆,牧場一直沒有收入,我建議賣掉一部分小公牛,這樣可以用來開支,小母牛可以留下,養上兩三年又可以產崽子了。」

  「不賣!」

  姜寧否決:「牧場又不缺周轉的資金,不需要賣小牛,等牧草長起來賣草就行了,牛都給我留著,一頭也不賣,甚至等牧場有了收入,還要多多買牛。」

  喬安攤了攤手:「你是老闆,你說了算。」

  看完牛群,兩人又開車跑到了牧場邊上。

  姜寧站在高地,遠遠逃望著不遠處的華格納牧場。


  只看到大片的枯黃,好多地方一根草都沒長出來。

  喬安站在他的身邊,語氣中還透著疑惑:「這兩年怪事越來越多了,先是去年德州遭遇極端天氣,凍死了幾十個人,今天好多農場和牧草的草都沒有出來,這實在太奇怪了,我懷疑那些牧場主是不是幹了不可饒恕的壞事,所以上帝才懲罰他們。」

  姜寧無聲的笑了笑,點著頭:「你的猜測有道理。」

  喬安咧著大嘴笑道:「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對咱們牧場是一件好事,不然咱們的牧草想找到買家可是不太容易,我想今年一定會很好賣,而且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姜寧深以為然:「我覺的也是,所以你們一定要把那些牧草照顧好,要按時灌溉,不能讓牧草旱死了,剩下的牧區今年也要逐步改造,都種上高產牧草。」

  喬安點著頭道:「好的老闆,我們都是幹活的好手。」

  姜寧又道:「我在中國有農場,在澳洲也有個牧場,我沒有多餘的時間經營牧場,你要抽出時間多學一學牧場經營,不要什麼事都打電話,越洋電話費也是很貴的。」

  喬安繼續點頭:「好的老闆,有時間我會學習。」

  轉了一個上午,回家去做飯。

  出來二十天了,姜寧適應能力最強,只要能吃飽肚子就行,許文靜和鄧小芸頓頓麵包牛排也能吃,老楊卻扛不住了,就想吃一頓家鄉的拉麵。

  於是鄧小芸和許文靜兩個臭屁匠一起動手,準備給老楊做一頓老家的麵條。

  梅琳和切爾希跟著學習。

  其實美國人也會做麵條,只不過和老家的不一樣。

  喬安和加布里則陪著姜寧和老楊在房子附近轉悠。

  過了一個小時,麵條做好了,菜也炒好了。

  兩個臭皮匠做的北安拉麵煮熟比筷子還粗,也不知道是鹽放多了,還是面沒和好,這麼粗的面老楊平時都不吃,歲數大了吃了不消化。

  今年卻吃的嘛嘛香。

  姜寧吃的也還可以,雖然比不上姜媽和馮雪做的拉麵。

  但至少也比麵包強。

  吃拉麵用筷子,勺子是沒法吃的。

  農場備有筷子,但喬安和加布里夫婦不會用筷子。

  端著碗面用叉子吃的那叫個費勁。

  鄧小芸和許文靜都覺的滑稽,好心教兩對夫婦用筷子,喬安和加布里夫婦也沒覺的不好意思,認真學,用叉子吃拉麵實在是太費勁了。

  尤其是鄧小芸和許文靜做的拉麵比筷子還要粗。

  用叉子纏繞實在繞不住。

  磕磕絆絆的交流中,姜寧還得時不時給當翻譯。

  兩個臭皮匠慢慢也記住了一些簡單的句子。

  下午騎著馬去趕牛趕羊,體驗牧場的生活。

  老同志有點累,不太想出去,在房子歇息。

  鄧小芸和許文靜閒不住,兩個臭皮匠不敢騎馬,就跟著梅琳和切爾希開著車,看著姜寧跟喬安和加布里騎馬驅趕牛群和羊群,都覺這樣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

  到了晚上,所有人都睡著後。

  姜寧再次遁地而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