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看了就想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6章 看了就想買

  十月,老家已經是晚秋,即將入冬。

  澳洲卻是春暖花開,即將迎來盛夏。

  早上九點起飛,在墨爾本落地已經晚上九點半了,十點半出了海關,林哲明來接,把三人送到了市區一家酒店下榻,陪著吃了點宵夜就走了。

  頭等艙的票價太貴,劉偉和大表姐周愛萍捨不得。

  姜寧給訂的公務艙,座位不在一起,飛機上也沒機會說話。

  排隊過海關時,前後都是人,也不方便說話。

  現在沒了外人,第一次出國,雖然時間已經很晚,兩口子卻沒什麼困意,吃過宵夜都到姜寧房間說話,劉偉問:「飛機上那麼多從老家出來的都是幹什麼的?」

  姜寧道:「麼是來旅遊的,要麼是在這邊打工的,要麼就是這邊定居的。」

  周愛萍道:「我看好多人歲數都比較大,不像是打工的,也不像旅遊的,出來旅遊的不都是要跟團嗎?」

  姜寧道:「那就在這邊定居的。」

  劉偉不解:「那麼大歲數了怎麼還跑外面來定居?」

  姜寧道:「北安觀念保守,還是落葉歸根的思想,大城市可不一樣,現在食品安全問題這麼嚴重,吃到嘴裡的全是毒藥,好多退休的都把房子賣了跑外面來定居。」

  劉偉吃了一驚:「退休了能跑外面定居?」

  姜寧點頭:「能啊,為什麼不能。」

  兩口子都不有點不敢置信,感覺認知被顛覆。

  姜寧問道:「你們是自己活動還是跟我一起?」

  劉偉道:「先跟你看看吧,轉幾天再說。」

  姜寧點頭,聊了一陣兩人才回房間休息。

  姜寧沖了個澡,也睡了。

  翌日起來吃過早飯,林哲明過來,四人驅車去了巴爾拉納德,曹斌的牧場賣不掉,隔三差五給姜寧打電話,他準備再去看看,價錢合適就拿下。

  劉偉和周愛萍坐在後面,剛開始看什麼都覺的稀罕。

  時間一長,就很無趣了。

  澳洲地廣人稀,鄉下農村比老家還荒涼。

  除了大片的農場基本上看不到人。

  路上車也少的可憐。

  跑了四個小時,到了曹斌的農場。

  曹斌和夫人準備了午飯,戶外露天燒烤。

  姜寧自己動手,拿了一把子羊肉串邊烤邊問:「把牧場賣了你準備幹嘛?」

  曹斌說:「準備去雪梨附近買個小點的農場享受生活。」

  姜寧問:「不打算經營了嗎?」

  曹斌道:「不搞了,經營農業太麻煩了,我這種不專業的人玩不轉,還是做點外貿生意掙點小錢,買一個休閒小農場享受生活比較實在。」

  姜寧問:「新州的水權價格如何?」

  曹斌說:「這個看情況,蓄水量充足時一噸135刀/100kgb,旱季價格高,八九百。」

  劉偉吃了一驚:「水怎麼這麼貴?」

  林哲明給解釋:「澳洲乾旱,缺水比較嚴重,水資源的管控很嚴格,這邊的農業用水都是市場化交易管理,搞農業要麼花錢買水權,要麼就靠天吃飯。」

  劉偉道:「水這麼貴,這種地還能掙到錢嗎?」

  曹斌道:「農業模式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種麥子或者搞牧場買水權肯定賠死,澳洲的小麥畝產低,平均不到三百斤,一公頃兩噸左右,按最新的價格,也就一千刀左右,要是買水灌溉,一公頃灌溉成本至少一千刀,還種什麼地。」

  劉偉那個驚訝:「怎麼產量這麼低?」

  林哲明道:「這邊都是機械化作業,幾千畝地一個人就能耕種,人工用的少,不像老家種地都是精耕細作,基本都是靠天吃飯,單產自然沒老家高。」

  劉偉問:「種小麥的都不澆水的嗎?」

  曹斌說:「這個也要看情況,有的農場主手裡有水權,當然不需要另外買水;有的沒有水權,要麼在市場買水,要麼就只能靠天吃飯了。」

  劉偉問:「難道種地年年都要買水?」

  林哲明給解惑:「這個也不一定,水權有臨時性的,也有永久性的,有些農場主手裡有永久性的水權,沒有永久水權的就只能臨時買了。」


  劉偉問:「永久水權也可以買嗎?」

  林哲明點頭道:「當然,都是能靈活交易的。」

  劉偉又問:「地下水不讓用嗎?」

  姜寧給他解釋:「澳洲的地下水也是要申請水權的,而且有的地下水含鹽高,政府不讓用於農業灌溉,總之買地得看有沒有水權,有水權的地價格肯定高。」

  劉偉只覺漲了見識。

  不出來看一看,哪裡能知道這些。

  吃過午飯,曹斌陪姜寧去看牧場。

  這次姜寧親自開直升機,轉了好幾圈。

  看的比較詳細。

  劉偉和周愛萍也跟了去,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巨型牧場,開車繞一圈都得上百公里,兩人只覺大開眼界,這麼大的地塊地,放國內就算全是戈壁灘也有人搶。

  在澳洲卻值不了幾個錢。

  那顆想當地主的心蠢蠢欲動。

  轉了一圈回來,又去屋裡談價格。

  姜寧說:「你給個合適的價格,我就接下了。」

  曹斌道:「1400萬,不能再少了。」

  姜寧道:「不划算,今早看報紙,我還看到有人花5600萬買了150多萬英畝的一塊地搞農場,價格比你這塊地低了一半還多。」

  曹斌道:「那種內陸地區的荒地跟我這塊地沒法比,新州條件算是比較好的,距離墨爾本雪梨幾個大城市也不算遠,肯定要比內陸地區的地值錢。」

  姜寧給開了價:「1200萬,你考慮一下,能出我就接。」

  曹斌連連搖頭:「太少了,我虧的太多。」

  姜寧才不管呢,你虧的多跟我有毛關係。

  驅車回墨爾本,再沒讓林哲明安排住處。

  自個找了一家酒店,和劉偉兩口子住下。

  第二天又去看農場,小的不看只看大的。

  轉了幾天,曹斌還在墨跡呢!

  姜寧已經決定出手,準備買下維州西部的一個牧場。

  牧場是一家中資企業的,面積不算很大,占地兩千多公頃,跟仙靈農場差不多大,要價卻不便宜,2000萬,但開發的很不錯,種了大面積牧草,還有兩萬多隻細毛羊和肉羊。

  庫房廠房設備工具什麼的一應俱全。

  關鍵還有水權,一年能用一萬噸的地下水。

  接過來都不用建設,直接能拎包入住。

  不像曹斌的那塊地,野生動物都還沒清理完呢!

  姜寧打算買下,請了律師走流程。

  劉偉忍不住了,這地也太便宜了。

  折算過來,一畝地三千塊錢左右。

  要是曹斌那種沒有開發的地,一畝地才一百塊錢左右。

  這麼便宜,不買都覺的太虧。

  太大了不起,但買個小的行不行?

  劉偉心動,讓姜寧帶他去看個小點的農場。

  姜寧就帶他看了好幾個,從十幾英畝到數百英語的小農場,價格則從幾萬刀到幾百萬刀不等,有單價高的,也有單價便宜的,最便宜的一畝折合不到一千RMB。

  周愛萍看上了一個豪華家莊,非常之喜歡。

  農莊占地150英畝,建設的非常漂亮。

  草坪園林到處都是景觀。

  奈何卻被價格勸退,實在太貴了。

  2800萬刀。

  把所有家產賣了也就能湊個一半。

  劉偉看上了一個小型種植園,占地面積400英畝,要價60萬刀,折算下來一畝地1200元出頭的樣子,周愛萍也很喜歡,兩口子腦袋一熱就想買。

  姜寧趕緊勸住:「你買個種植園幹什麼,難道你打算過來種芒果火龍果?」

  劉偉問他:「不行嗎?」

  姜寧道:「農業可沒有那麼好干,你得想清楚。」

  劉偉道:「我和你姐商量了,外面還是要置一點家產的,以後老家不想待了,就出來住一陣,現在老家吃啥都有毒,想多活幾年還是得走出來。」


  姜寧道:「反正你要想好了,別買了後悔。」

  劉偉點頭:「再看看。」

  盤桓了半個月,三人又飛去紐西蘭轉了一圈。

  感覺比澳洲還冷清,人太少了。

  只要出了城鎮,到處是農場牧場。

  看不到幾個人,羊都比人多。

  在紐西蘭玩了幾天,劉偉和周愛萍飛回老家。

  姜寧卻沒回家,又飛去了美利堅。

  先去了趟內華達州,完成一樁礦權交易。

  然後飛到德州,完成了牧場的最後一道手續。

  牧場主一家子拿錢走人。

  姜寧正式接管牧場,先招了兩對夫妻工。

  喬安是一個老牛仔,四十多歲了,和妻子梅琳一直給牧場主養牛,最近剛剛失業,看到招公告示就來應聘,工資要求不算高,月薪三千刀就行。

  但加班要給加班費。

  老美的礦工工資高的嚇死人。

  但給農場主打工的薪資水平和飯館刷盤子的差不多。

  「八小時工作不可能的。」

  姜寧提出要求:「我不會在牧場待太久,所以我要求僱工吃住都必須在牧場,我還會再招一對夫妻工,總共有四名僱工,你如果想干可以重新提一下你的工資要求。」

  喬安和妻子商量了一下,道:「如果沒有假期,我們要每月5000美元的工資。」

  「OK,沒問題!」

  姜寧很是痛快:「明年開始,到年底我會讓專業的財務團隊審計農場的經營狀況,拿出純利潤的5%給大家發獎金,所以除了工資,你們還能拿到一筆額外的獎金,如果你們想多掙錢,那就給我看好那些牛和羊,讓它們多多創造效益!」

  喬安和梅琳沒什麼興致。

  他們都是從業人員,牧場能賺多少錢,他們比誰都清楚。

  老實話說,就這牧場的情況,老闆別虧掉底褲。

  能給他們發得起薪水就很不錯了。

  好多人為什麼失業?

  還不是賺不到錢老闆不幹了,才不得已將農場賣掉。

  經營農牧業哪是那麼容易的。

  過了兩天,姜寧又招了對夫妻工。

  男的叫加布里,三十歲出頭,女的叫切爾希,二十八九歲的樣子。

  這四個人工作經驗豐富,就是從業時間最短的切爾希也會操作駕駛多種農業機械,會養牛會擠奶,加布里則會維修機械設備,兩口子各有所長。

  牧場沒有專門的工人房。

  之前牧場都是牧場主一家人共同經營,沒有請僱工。

  只有一棟房子,總共五六個臥室。

  無錯版本在讀!首發本小說。

  姜寧不會在這常住,就把房子讓給兩對夫妻。

  只留一間臥室,過來臨時睡個覺就行。

  農村下館子不方便。

  姜寧宰了只羊,請僱工們吃烤肉,然後給大夥打氣:「夥計們,加油干,明年掙到錢了給你們發獎金,我的目標是明年賺到一千萬美元的利潤,然後拿出五十萬給你們發獎金。」

  老美心直口快,喬安立刻道:「老闆,牧場總共只有幾百頭牛,一百多隻羊,就算全是母牛母羊,一年產崽也賣不到五十萬美元,如何才能掙到一千萬美元?」

  姜寧道:「我有辦法,如果掙不到一千萬,我拿出五十萬給你們發獎金。」

  喬安精神一振:「老闆,說話要算數。」

  姜寧點頭:「當然,但前提是你們會經營,我可以讓農場生產大量財富,但能不能把那些財富美成美元就要看你們的能力了,如果你們不會經營,獎金當然不作數。」

  加布里問:「老闆打算大量購買母牛?」

  「不買牛!」

  姜寧道:「你們先熟悉一下情況,然後趁入冬前把三號四號牧區的地耕一下,來年開春種上高產牧草,咱們賣牧草。」

  加布里一臉見鬼的表情:「老闆,三號四號牧區加起來還不到一千英畝,就算種牧草一年能產出一百萬美元就算不錯了,如何能掙到一千萬美元?」


  喬安夫妻和切爾希點頭附議。

  姜寧就賣關子:「你們聽我的就行了,如果牧場產不出價值一千萬美元的牧草我拿出五十美給你們發獎金,如果牧場產出牧草你們賣不掉,那就不能怪我了。」

  四人不信,覺的他在吹牛逼。

  但沒質疑,等著看就是。

  吃完燒烤,休整了一夜,第二天正式上班。

  姜寧去牛棚看了下,牧場前主人留給了他三百多頭安格斯肉牛,這牛看著就壯實,和西蒙塔爾牛一樣,都是上好的肉牛品種,養的玩意賺錢比較難。

  生長周期太長,規模也太小。

  就算全是母牛,一年百幾百頭牛犢子,也就賣個幾十萬。

  想掙錢就得上規模,養個上百萬頭那才叫養牛。

  看了看牛,又去看了一下一百多隻羊。

  這玩意兒更不值錢,只能想吃肉了宰一隻。

  喬安和加布里夫婦正在整理倉庫,清點設備和工具,需要檢修的得檢修,不能用的還要購買,得把工具設備收拾利索了才好開工幹活。

  正忙活呢,姜寧回來了。

  叫上喬安出門,開著皮卡跑到了牧場的西南角。

  然後下車,指著一處插著旗子的地方,給喬安交待:「在這裡打一口井。」

  喬安看了一眼,說:「老闆,打井要跟政府申請的。」

  姜寧道:「你負責搞定,有沒有問題?」

  喬安道:「沒問題,但需要一些費用。」

  姜寧很是慷慨:「只要能申請下來,費用該花就花。」

  喬安掃了一眼插旗子的地方,問:「老闆為什麼覺的這裡能打出水?」

  姜寧道:「不要問,你只管照我說的做就行。」

  喬安就沒再問。

  姜寧又道:「耕地一定要快,抓緊在入冬前把地翻耕過來,明天開春好種牧草。」

  喬安點頭:「老闆放心,只要機械沒有問題,翻耕土地用不了多久。」

  待了半月,安排好諸事。

  姜寧才飛回家,順便帶了一點貨。

  這次沒撿黃金,家裡藏的太多了。

  帶了一大堆調味口,醬油醋鹽味精什麼的十幾箱子,家裡打來電話,說檢測了一大堆調味料沒有一個不超標的,姜寧就買了一批洋貨,準備帶回去。

  發物流太慢了,也麻煩。

  只能裝在五行空間。

  到了京城,租了個倉庫,把東西取出來。

  然後雇了輛大貨車,運到北安去。

  姜寧坐飛機先回家,下午四點到了農場。

  老家已是初冬,天氣冷颼颼,早就開始供暖。

  正好周末,馮雨沒上班,在家裡歇著呢!

  八個月了,馮雨肚子大的低頭已經看不到腳尖了。

  身材也是徹底走樣。

  問了問買農場的事,姜寧給她細說了下。

  馮雨就說:「聽說劉姐夫也想在外面買個農場,從澳洲回來後,就申請了美國的旅遊簽去美國旅遊考察了,你覺的靠不靠譜?」

  姜寧道:「不靠譜。」

  馮雨驚訝:「不靠譜你還買?」

  姜寧躺沙發上,搓著她的肚皮道:「是他買農場不靠譜,我跟他當然不一樣,當農民哪有容易的,不用心經營,想在土地里賺錢很難的。」

  馮雨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農場化驗了市面上好多調味料,竟然沒一個添加劑不超標的,有的甚至還有重金屬,這還讓人怎麼吃,怪不得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了。」

  姜寧道:「我從外面買一批,過兩天就送到了。」

  馮雨問:「外面的質量沒問題嗎?」

  姜寧道:「歐美食品衛生抓的嚴,應該沒問題,到了讓農場化驗下就知道了。」

  馮雨點了點頭。

  下午五點,三人開車去小區。

  張玉蘭做了飯,召集全家人聚餐。

  陳慧茹早從月子中心出來了,孩子滿月也過了。


  現在在家休養。

  吃了頓飯,姜寧說了說買農場的事情。

  姜偉和姜澤聽到消息跑過來,打聽買農場的事。

  姜有信問:「你們問這幹嘛,難道你倆也想在外面買個農場?」

  姜偉羨慕的直嘆氣:「拿啥買啊,就是問一下,聽說劉姐夫也要在外面買農場了,還約了幾個老闆一起去美利堅考察了,真是羨慕死個人。」

  姜寧道:「有什麼好羨慕的,澳洲的農場便宜,還有幾萬塊錢的,你也能買的起。」

  姜澤卻道:「算了吧,你錢多不說了,劉姐夫提前養老,買農場是為了享受生活,能不能賺到錢都無所謂,我們錢都還沒掙夠,在外面買個誰去種地。」

  姜寧贊同:「所以別羨慕人了,抓緊正錢才是正經。」

  冬天日短,吃過晚飯天就黑了。

  坐到八點,姜寧和馮雨馮雪回農場。

  第二天馮雨起來去上班。

  姜寧沒有去辦公樓,開車著到處轉。

  樹上的葉子已經快掉光,草也開始泛黃。

  當歸正在採收,姜華早早來到地上,體驗豐收的喜悅。

  姜爸也過來了,沒事到處瞎轉。

  草場已經翻耕完了,還重新平整了一遍。

  就等明年開春後種果樹和牧草。

  姜寧看著翻過來的泥土,就挺頭大。

  每年開春都颳大風,不翻地還好些,翻過來的地一颳風就是漫天土,所以他不想在農場種太多地,想擋住風沙,還是要多種樹才行。

  捕獵隊還在忙著抓兔子。

  幾個加工廠墨墨跡跡總算是建成投產了。

  農場成立了一隻捕獵隊,專門負責捉兔子。

  十月份的時候,平均一天賣不了一萬隻,這個月出貨量猛增,加工廠需求量巨大,估計是兔子賣的好,幾個廠子一天能要兩三萬隻野兔子。

  姜寧下去看了一下,人麻了。

  兔子的數量已經沒辦法統計。

  也沒辦法預估。

  反正暗河裡裝不下,農場地下到處都是兔子洞。

  都快被免子打出一座地下城市了。

  到辦公室,孔芳菲跑過來匯報了一番,最後說起曝光衛生巾的事:「那幾家上市公司把我們告了,楊總讓我報警了,法院給發了公函,讓轉到北安訴訟,不了了之了。」

  姜寧嗯了一聲:「這個早知道了,還有呢?」

  孔芳菲說:「視頻被投訴下架了,再不讓發了。」

  姜寧點了點頭,沒什麼表示。

  這個結果在意料中。

  孔芳菲問:「後天的會你去不去?」

  姜寧道:「肯定去,要戴大紅花,不去怎麼行。」

  孔芳菲笑眯眯:「正好,我也要去開個會。」

  姜寧臉皮跳跳,問:「我剛看生活區停了好多的車,員工買車的很多?」

  孔芳菲道:「對啊,農場工資穩定,這兩個月不少工人、都買了車,尤其年輕人,基本上全都買了車,不然冬天騎電瓶車上下班可太遭罪了。」

  姜寧問:「買電車的多不多?」

  孔芳菲道:「我的車都燒了,誰還敢買電車啊,再說農場已經發通知了,為了消防安全考慮,從11月開始電車一律不允許再入場,當然沒人買電車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