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年底的豐收季(求收藏,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尿素鋼的研製成功,不出意外的成為了第二天的頭版頭條。

  《百姓日報》用了整整一版介紹了尿素鋼研究成功的意義,特別強調了我們成為了世界第一個研製出尿素鋼的國家。

  雖然尿素鋼的研製成功只是材料學一個微不起眼的成就,但是對於現在的兔子來說,這裡面的意義可就不同了。

  畢竟我們之前已經落後幾百年了,上百年的屈辱史,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了一種極度的自我懷疑。

  我們是不是在科技這塊真的比不上外國人。

  然而現在我們的科學家研究出了尿素鋼,成功解決了材料學的難題,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原來我們也不比別人差。

  而作為負責人的胡教授,一時間成為了全國百姓議論的焦點。

  因為尿素鋼的成功,不僅僅登上了《百姓日報》,還在廣播上連續播出了好幾天。

  即便是不識字的人,也知道有個姓胡的大學老師得了個世界第一,了不起!

  而這一刻的胡教授,面對這突然降臨的潑天富貴,整個人都是懵的。

  不是,我之前拿給讓中科院的那份配方有這麼牛?我怎麼不知道。

  不管怎麼樣,這次因為尿素鋼的出現,也讓我們在外面小小露了一次臉。

  老大哥那邊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就找上門來,想要得到這份技術,而且給的價格還不低。

  沒辦法,雖然現在老大哥看上去無比強大,但那只是在重工業和軍事方面。

  從整體上看,老大哥此時過的也不咋的,要不然現在上台怎麼會是玉米帝呢?

  尿素鋼雖然不能直接變成糧食,但是它能夠生產化肥,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很有用處,所以老大哥對於這項技術勢在必得。

  畢竟玉米帝當家嘛,能夠讓糧食增產的東西,這麼上心也能理解。

  「哪個幹部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看著手裡的資料,楊寧總算明白為什麼上面會在我們還沒有量產的情況下將這項技術拿來和老大哥做交換了。

  T54坦克全部生產技術圖紙,還有免費幫我們建立一座大型特種鋼冶煉廠。

  別看老大哥拿來交換的東西似乎很多,但仔細一想的話,老大哥拿出的這些東西雖然是我們急需的,但對於老大哥來說,還不能對他們產生什麼威脅。

  老大哥現在已經研製出了T55主戰坦克,而且T55這款坦克的生產技術過兩年也交給東o的一些小弟了,所以T54這樣的中型坦克,給我們也無妨。

  再說又不是重型坦克那種鎮國神器,真要和我們發生點什麼,T54這種中型坦克在重型坦克面前,和活棺材差不多。

  再說只是給技術,到時候生產設備和部分關鍵零部件,還是得買他們的。

  「怎麼樣,老大哥給的技術還不錯吧?」郭院長看楊寧對著手裡的資料出神,還以為他被老大哥的大手筆給鎮住了。

  要知道我們對老大哥這款坦克可是垂涎已久,要不是老大哥那邊正好是玉米帝當家,就憑一個尿素鋼配方工藝,還真不一定能換的到這款坦克的技術。

  楊寧看到郭院長高興的樣子,撇了撇嘴,不屑的說道:「快十年的技術老大哥也真好意思拿出來,要知道我們的尿素鋼可是獨一份,拿他們剛研製出來T55換還差不多。」

  「你可真敢想。」郭院長看楊寧還不滿足,也只能嘆了口氣解釋道:「先不說T55老大哥願不願意給,就算老大哥真願意拿來交換,以我們現在的條件,也造不出來。」

  聽到郭院長的感慨,楊寧也只能沉默了,畢竟他說的是事實。

  雖然T54和T55都屬於一代中型坦克,但是T55的發動機,裝甲,火控系統對生產條件技術的要求,和T54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悲哀,就算給我們好東西,我們也不一定造的出來。

  「對了!葉老他們那邊傳來消息,明天就要進行純氧頂吹技術的生產實驗了,你要不要過去看看?」

  看這個話題有點沉重,郭院長換了個輕鬆一點的話題。

  這個項目在設計過程中楊寧也有參與,現在馬上就要見成果了,所以郭院長詢問一下他的意見。

  「這麼快就要進行實驗了,不是說要到年底嗎?」


  果然,一聽到這個,楊寧瞬間來了精神。

  畢竟尿素鋼雖然造成了很大的轟動,但那只是因為那個是世界第一。

  真要和純氧頂吹技術比起來,這個才是我們現在急需的技術。

  「呵呵~」郭院長笑了笑說道:「本來確實按計劃是要等到年底的,但這不是有老大哥幫忙嗎,所以提前了一個月完成了。」

  「算了,我就不去了。畢竟到時候人多眼雜的,我去了又是一堆麻煩。」楊寧想了想,還是算了。

  「行,你不去也好。」郭院長聽楊寧這麼說,也不再勸他了。

  畢竟到時候有老大哥的人在場,楊寧冒然去的話,也確實有點不方便。

  對於楊寧的消息,上面可是嚴防死守。

  隨著大慶油田的發現,尿素鋼的研製成功,純氧頂吹技術的完成,還有其他項目的快速推進,上面也越來越意識到了楊寧的重要性,將他的保密級別提到了最高級。

  看著匆匆離去的郭院長,楊寧陷入了沉思。

  剛才郭院長那句「即便老大哥願意給,我們也不一定造的出來」,對楊寧產生了巨大的觸動。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我們的機器設備和技術太落後了,即便是有老大哥的援助,那也是他們已經落後的技術。

  「所以一切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楊寧心裡暗暗想道。

  「葉,可以開始了嗎?」一個老大哥的工程師看著嚴肅的葉老,有點緊張的問道。

  石景山鋼鐵廠,實驗爐前,此時工人們正在進行著實驗前最後的準備。

  冶金部的領導,中科院郭院長,五道口技術學校領導,還有石景山鋼鐵廠的領導全都匯集在這裡。

  不遠處,還有幾個拿著照相機的記者和擺弄著攝影器材的老大哥那邊的記者。

  「密封正常!」

  「噴槍正常!」

  「密封正常!」

  「電路……」

  隨著一道道檢測程序完成,車間主任一聲令下,工人們將已經處理好的鐵礦加入熔爐。

  雖然是效率相對低下的轉爐,但是因為只是實驗性的1.5噸的小爐,所以用的時間也不算太長。

  大約半個小時後,隨著通紅的鋼水流出,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