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汽車構造
開學後的第三天,是汽車構造。
汽車構造也是汽車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
作為汽車工程專業,連汽車構造都不清楚的話,怎麼研究、製造汽車。
汽車構造教學地點在汽車系的工廠車間。
大家穿上舊衣服,來到了車間。
現在還沒有實習工作服,所以昨天班長方鶴軒提醒大家,以後上汽車構造課,要穿舊衣服,因為有時要動手拆卸零件,有機油。
全班37個人,來到了系裡的汽車車間。
說是車間,其實是一個老廠棚,裡面停著一輛老舊嘎斯51。
看起來就像一件破爛的衣裳一樣,破破爛爛的,車廂的實木板也斷裂,駕駛室前面的擋風玻璃也破碎,兩邊車門也凹陷下去。
嘎斯51產自大毛高爾基汽車廠,簡稱GAZ。
高爾基汽車廠1956年後更名為莫洛托夫汽車廠。
1947年開始量產,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重要裝備,用於運送給養和武器彈藥。
這兩種卡車的技術被我國吃透之後,也被用於仿製和改進,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嘎斯51,躍進130的原型。
嘎斯51,載重量2.5噸,採用六缸汽油發動機,氣缸容積3.5升,功率達到76馬力。
最大時速70公里,駕駛室乘員兩人。
嘎斯51發動機和傳動系統都是引進漂亮國技術,有說法是仿製通用公司GMCACK353型卡車的技術,也有資料稱是道奇WF32型卡車的技術,這兩種車外觀和性能都比較近似。
車廂的實木板有些已經斷裂,前後四個車輪也已經癟,前後車橋用方塊木支撐著。
輪轂也已經生鏽。
「用這來講汽車構造。」代志平環視一圈,心裡暗暗搖頭。
不過現在也只能這樣。
在汽車緊缺的當下,什麼東西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輕傷不下火線,只有實在上跑不動徹底報廢的,才能拉到這來當教學用具。
系裡的車間師傅是個六十來歲的老師姓徐。
「大家過來,我們今天開始講汽車構造,大家眼前這輛是大毛產的嘎斯51,我們先看看發動機。」
徐教授說完,走到車頭,把發動機蓋頂起來說道:「這是一台六缸汽油發動機……」
「我們說發動機有兩大機構五大系統,他們分別指曲柄連杆機構、配氣機構、啟動系統、冷卻系統、點火系統、燃料供給系統、潤滑系統。」
「其中曲柄連杆機構呢由於在發動機里,我們要拆開發動機才能看見,配氣機構呢,我們現在看到的發動機上面的這個空氣濾芯,進氣管,都屬於配氣機構,空氣濾芯下面這個是化油器,它屬於燃料供給系統,這個大家要分清楚。」
徐教授跟同學們講起發動機的構造,並照著書本里的內容把每個零件屬於哪個系統說得清清楚楚。
講完後,徐教授開始指導大家慢慢分解發動機。
這是代志平的強項。
代志平站了起來,親自動手。
這可是大毛的老爺車,在代志平看來,別有一番風味。
「徐教授,這車還能啟動得了嗎?」代志平問道。
「打不著了,放在這裡幾年了以前是沒人管,被人打砸過,不過用來當汽車構造還是綽綽有餘。」徐教授說道。
「那我們試試。」
「行,反正是壞的,由你們玩,注意安全。」徐教授說道。
「我們會的。」代志平說完,打開變形的車門走了進去。
軟座椅,前面的黑色儀錶板上,有機油壓力表、燃油量表、水溫表等。
鑰匙開關上,沒有鑰匙。
一撥弄一下變速杆,還算靈活。
「代志平,你會嗎,別搞壞了。」同學們站下面張望著。
「難道現在不是壞的嗎?」代志平笑著說道,看向方鶴軒說道:「班長,幫我找個鉗子。」
方鶴軒從工具箱裡找了一個鉗子遞給代志平。
代志平用鉗子把鑰匙開關外面的鎖帽一擰,拿下鑰匙開關,拿下來一看。
在駕駛室里的搭鐵打開,檢查了一下電池接線,檢查一下啟動線路,沒有問題。
「大家都站開,我試試能否啟動。」代志平看著駕駛室外面的同學們說道。
「徐教授都說不能啟動了,你沒聽到嗎。」方鶴軒說道。
把鑰匙線的電源接通,用腳踩一下駕駛室裡面啟動開關。
嘎斯51的電啟動方式並不是鑰匙啟動,而是鎖匙接通電源後,腳踩式的啟動方式,在駕駛室裡面手剎的前面油門踏板的右邊有一個腳踩式的啟動開關。
打開鑰匙,接通電源後,用腳一踩。
沒有動靜。
「算了,不管了,反正拆下來再說吧。」代志平說道,從駕駛室里出來。
帶著同學們先把蓄電池拆下來,接著是高壓線圈,分電頭,火花塞。
電路拆完。
「同學們,拆下的東西,要一個系統一個系統分類擺好,我們一會再講,大家也可以畫電路圖。」徐教授站在一邊看著代志平跟方鶴軒幾個人在發動機罩蓋前面拆下零件,站在下面的同學們拿到一邊擺放,於是提醒說道。
看到代志平拆得很熟練,當眾誇獎了代志平一下。
當問到代志平以前拆過的時候,代志平說道:「我們第八機械廠的汽車隊,我打小經常去那玩經常看著師傅們拆,所以知道一點。」
有了代志平的幫助,兩節的汽車構造課,才把發動機蓋拆開。
代志平下來看著拆卸下來的零件,教著同學們講每個零件的名稱跟作用以及歸哪個系統。
「還有活塞連杆組沒有拆下來,我們放學後過來把它拆了,哪位同學一起的,就過來看看。」
代志平的話,也得到了徐教授的同意。
於是下午放學時間,汽7班的同學都過來,大家一起在徐教授的監督下,代志平帶著大家先把缸蓋拆卸下來,接著是活塞連杆組,接著用拉鏈起重設備把機體連同曲軸吊了出來。
整個發動機算是拆卸完畢剩下的清洗工作接著下節課再做。
第二天早上上課前。
徐教授在老師辦公室里。
「老陳,我發現我們汽車班那個代志平對汽車非常了解,昨天是他帶著同學們把發動機拆卸下來,而且零件知道得清清楚楚,一邊拆一邊跟同學們講,就像是老師一樣。」徐教授一邊拿著搪瓷杯喝著水一邊跟系裡的教機械製圖的張教授,還有班主任陳教授說道。
汽車構造也是汽車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
作為汽車工程專業,連汽車構造都不清楚的話,怎麼研究、製造汽車。
汽車構造教學地點在汽車系的工廠車間。
大家穿上舊衣服,來到了車間。
現在還沒有實習工作服,所以昨天班長方鶴軒提醒大家,以後上汽車構造課,要穿舊衣服,因為有時要動手拆卸零件,有機油。
全班37個人,來到了系裡的汽車車間。
說是車間,其實是一個老廠棚,裡面停著一輛老舊嘎斯51。
看起來就像一件破爛的衣裳一樣,破破爛爛的,車廂的實木板也斷裂,駕駛室前面的擋風玻璃也破碎,兩邊車門也凹陷下去。
嘎斯51產自大毛高爾基汽車廠,簡稱GAZ。
高爾基汽車廠1956年後更名為莫洛托夫汽車廠。
1947年開始量產,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重要裝備,用於運送給養和武器彈藥。
這兩種卡車的技術被我國吃透之後,也被用於仿製和改進,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嘎斯51,躍進130的原型。
嘎斯51,載重量2.5噸,採用六缸汽油發動機,氣缸容積3.5升,功率達到76馬力。
最大時速70公里,駕駛室乘員兩人。
嘎斯51發動機和傳動系統都是引進漂亮國技術,有說法是仿製通用公司GMCACK353型卡車的技術,也有資料稱是道奇WF32型卡車的技術,這兩種車外觀和性能都比較近似。
車廂的實木板有些已經斷裂,前後四個車輪也已經癟,前後車橋用方塊木支撐著。
輪轂也已經生鏽。
「用這來講汽車構造。」代志平環視一圈,心裡暗暗搖頭。
不過現在也只能這樣。
在汽車緊缺的當下,什麼東西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輕傷不下火線,只有實在上跑不動徹底報廢的,才能拉到這來當教學用具。
系裡的車間師傅是個六十來歲的老師姓徐。
「大家過來,我們今天開始講汽車構造,大家眼前這輛是大毛產的嘎斯51,我們先看看發動機。」
徐教授說完,走到車頭,把發動機蓋頂起來說道:「這是一台六缸汽油發動機……」
「我們說發動機有兩大機構五大系統,他們分別指曲柄連杆機構、配氣機構、啟動系統、冷卻系統、點火系統、燃料供給系統、潤滑系統。」
「其中曲柄連杆機構呢由於在發動機里,我們要拆開發動機才能看見,配氣機構呢,我們現在看到的發動機上面的這個空氣濾芯,進氣管,都屬於配氣機構,空氣濾芯下面這個是化油器,它屬於燃料供給系統,這個大家要分清楚。」
徐教授跟同學們講起發動機的構造,並照著書本里的內容把每個零件屬於哪個系統說得清清楚楚。
講完後,徐教授開始指導大家慢慢分解發動機。
這是代志平的強項。
代志平站了起來,親自動手。
這可是大毛的老爺車,在代志平看來,別有一番風味。
「徐教授,這車還能啟動得了嗎?」代志平問道。
「打不著了,放在這裡幾年了以前是沒人管,被人打砸過,不過用來當汽車構造還是綽綽有餘。」徐教授說道。
「那我們試試。」
「行,反正是壞的,由你們玩,注意安全。」徐教授說道。
「我們會的。」代志平說完,打開變形的車門走了進去。
軟座椅,前面的黑色儀錶板上,有機油壓力表、燃油量表、水溫表等。
鑰匙開關上,沒有鑰匙。
一撥弄一下變速杆,還算靈活。
「代志平,你會嗎,別搞壞了。」同學們站下面張望著。
「難道現在不是壞的嗎?」代志平笑著說道,看向方鶴軒說道:「班長,幫我找個鉗子。」
方鶴軒從工具箱裡找了一個鉗子遞給代志平。
代志平用鉗子把鑰匙開關外面的鎖帽一擰,拿下鑰匙開關,拿下來一看。
在駕駛室里的搭鐵打開,檢查了一下電池接線,檢查一下啟動線路,沒有問題。
「大家都站開,我試試能否啟動。」代志平看著駕駛室外面的同學們說道。
「徐教授都說不能啟動了,你沒聽到嗎。」方鶴軒說道。
把鑰匙線的電源接通,用腳踩一下駕駛室裡面啟動開關。
嘎斯51的電啟動方式並不是鑰匙啟動,而是鎖匙接通電源後,腳踩式的啟動方式,在駕駛室裡面手剎的前面油門踏板的右邊有一個腳踩式的啟動開關。
打開鑰匙,接通電源後,用腳一踩。
沒有動靜。
「算了,不管了,反正拆下來再說吧。」代志平說道,從駕駛室里出來。
帶著同學們先把蓄電池拆下來,接著是高壓線圈,分電頭,火花塞。
電路拆完。
「同學們,拆下的東西,要一個系統一個系統分類擺好,我們一會再講,大家也可以畫電路圖。」徐教授站在一邊看著代志平跟方鶴軒幾個人在發動機罩蓋前面拆下零件,站在下面的同學們拿到一邊擺放,於是提醒說道。
看到代志平拆得很熟練,當眾誇獎了代志平一下。
當問到代志平以前拆過的時候,代志平說道:「我們第八機械廠的汽車隊,我打小經常去那玩經常看著師傅們拆,所以知道一點。」
有了代志平的幫助,兩節的汽車構造課,才把發動機蓋拆開。
代志平下來看著拆卸下來的零件,教著同學們講每個零件的名稱跟作用以及歸哪個系統。
「還有活塞連杆組沒有拆下來,我們放學後過來把它拆了,哪位同學一起的,就過來看看。」
代志平的話,也得到了徐教授的同意。
於是下午放學時間,汽7班的同學都過來,大家一起在徐教授的監督下,代志平帶著大家先把缸蓋拆卸下來,接著是活塞連杆組,接著用拉鏈起重設備把機體連同曲軸吊了出來。
整個發動機算是拆卸完畢剩下的清洗工作接著下節課再做。
第二天早上上課前。
徐教授在老師辦公室里。
「老陳,我發現我們汽車班那個代志平對汽車非常了解,昨天是他帶著同學們把發動機拆卸下來,而且零件知道得清清楚楚,一邊拆一邊跟同學們講,就像是老師一樣。」徐教授一邊拿著搪瓷杯喝著水一邊跟系裡的教機械製圖的張教授,還有班主任陳教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