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還有二十萬字就截稿了
四月初。
早晨陽光灑落在胡同的每個角落,街道上,自行車流如潮水般湧向街道,叮鈴叮鈴的鈴聲,響成一片,頭頂上嗡嗡的鴿哨聲掠過天空。
燕京,燕京日報社,編輯部。
新聞編輯部陸成名召開早編會議。
所有的編輯、記者坐在會議室里,大家手裡拿著鋼筆,筆記本。
陸總編說了最後的政策還有今天的工作內容,接著說道:「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生已經入學一個月了,我們報社要關注一下他們的情況,我覺得這裡面是有不少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的。」
陸成名的話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沒錯,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這一屆的學生有些特殊,他們從田間地頭從工廠車間走來,他們每一個人的奮鬥,都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有許多有新聞價值的故事可以寫。」
「陸總編,我收到一個信息,華清大學新生迎新晚會上的大合唱節目,歌曲叫做《明天會更好》是一個大學生作詞作曲,我記下來了,旋律很好聽。」一個四十來歲,戴著一個黑邊眼鏡的男記者說道。
「哦,作詞作曲?」陸成名一聽一個大學生會作詞作曲?
一下來了興趣。
接著讓那名記者輕唱一下。
「哦,對了,我還打聽到了這名大學生還是個作家,去年5月份在《人民文學》出版過《黃土地》,裡面也有兩首歌,就是他。」記者說道。
「是他,代志平,最年輕的作家?」陸成名突然想了起來
他對這個作品印象特別深,當時他女兒還向他推薦過這個作品,裡面有作者作的兩首歌。
女兒還教自己唱來著。
「他不讀燕大中文系?」不是最年輕的作家嗎,應該讀燕大中文系才對呀,怎麼跑華清去了?
這是要當工程師?
不當作家了?
「誰知道,這裡面正好可以挖掘一下,說不定還有感人的故事。」
陸成名看著《明天會更好》的歌詞,聽著記者唱了一遍。
感覺不錯,於是派記者前往接觸看看,能否有代表性,如果具有代表性,那就寫一個專訪。
……
好不容易來到了周日,代志平坐著公交車背著挎包回到了家裡。
徐雅琴看到代志平回來,很是高興,當晚就稱了一斤豬肉加餐。
「對了,昨天收到你以前插隊的生產隊寄來的一封信,信還挻厚的,我們也不敢拆。」徐雅琴回到屋裡,用鎖匙打開抽屜,拿出一張白色信封出來。
「這麼厚。」代志平一看,有些疑惑。
村支書能有什麼事寫這麼厚的一封信。
打開一看。
「兒子,發生什麼事?」徐雅琴關心地問道。
「沒事,是我一個老朋友把信寄到那裡,村支書把信寄過來給我。」代志平說道。
這是在人文社結識的作家屋裡的朋友,後來離開的林木工人趙明遠寫的來信。
裡面寫他回去的生活,同時把自己準備寫的小說大綱寄給代志平看看,讓代志平給點意見。
信有些多,暫時不看,代志平收了起來。
「你的那本抗戰題材的小說,現在寫得怎麼樣了?」父親代國坤看著兒子問道。
「已經寫了有十萬多字了。」代志平答道。
「這麼多?」代國坤一聽十萬字,驚呼起來,「我還想著看看呢,等你寫完再看吧。」
「爸,那你又得等了,這個起碼四五十萬字。」代志平沒想到父親只看完本作品,好像個老書蟲一樣。
不像傅文博那貨,追更追得厲害。
「大哥,四十萬字,那還不得兩千塊錢?」小妹一聽在心裡暗暗算了一下,算完,嚇了自己一跳,算了兩回發現確實是兩千塊錢,心裡慌得一批。
「算術不錯嘛,確實是兩千塊。」
《亮劍》原著小說是由都梁寫的一本小說,1999年底問世,2000年1月首次出版,四十四萬字,後來改編成電視劇。
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代志平都看過。
由於現在是1978年,抗戰勝利才過去33年,不可能像原著那樣照抄,不少地方要進行修改。
好在之前代志平去人文社跟小說組總編輯韋君宜討論過人物劇情。
已經寫了兩個月了,寫了十幾萬字。
手寫沒有電腦打字那麼快,如果有電腦,到時候日萬,一個月就出初稿了。
「那到時候是不是有白兔奶糖吃了?」小妹聽到大哥肯定,一雙大眼更加明亮了。
「那是。」
「好耶!」代志蓓激動地說道,開心的淚水從嘴角滑落。
「你呀,最好是沒有錢,一有錢在你身上就大手大腳地花錢。」母親徐雅琴在一邊看著大甸子,埋汰了一句。
要是這樣的話,兒子是真能爭錢,不過這花錢也大手大腳的毛病一直沒改,不知道節約,不像個下鄉插過隊的知青。
「媽,會花才能會爭。」代志平說道。
「就是,我大哥會爭錢,花自己的錢,怎麼了。」代志蓓一聽大哥的這句話,高興極了。
上次稿費大哥買的兩斤白兔奶糖,好在有大哥提醒,自己偷偷藏不少,後來一天一個慢慢吃著,二哥後來知道了,求著自己,還答應以後再也不打自己了。自己這才給一顆。
後來二哥看到自己不給,告訴了媽媽。
自己還是不拿出來。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二哥的份,不管他怎麼求饒都沒用。
「大哥,到時候我跟你去供銷社。」代志蓓看著大哥問道。
「美得你,你上次偷偷藏起來有半斤白兔奶糖我還沒找你算帳呢,還想來第二次。」徐雅琴一聽女兒的激動的樣子,想到上次她藏起來的那些,用手戳了女兒的額頭說道。
代志平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心裡高興,笑著跟小妹說道:「沒問題。」
「大哥,我也去。」二弟代志強一聽急了。
上次的事,他可是被小妹拿捏了好長時間。
更氣的是,這丫頭明明吃完了,還說自己還有,並拿來威脅自己。
自己當時不知道,也就信了。
這一次怎麼也要藏一些出來。
「不要你去。」代志蓓噘著嘴。
「都去,到時候大哥拿到稿費,帶你們去供銷社,一個挑一樣東西。」
……
東城區朝內大街166號。
人文社。
社長張光年騎著自行車從外面回來。
噔噔上了二樓樓梯,轉身來到樓梯口的韋君宜辦公室。
大門敞開著,張光年直接走了進去,韋君宜正在審稿,聽到動靜抬起頭看了一眼,發現是社長。
於是站了起來。
沒等韋君宜說話,張光年說道:「你馬上跟代志平聯繫。」
早晨陽光灑落在胡同的每個角落,街道上,自行車流如潮水般湧向街道,叮鈴叮鈴的鈴聲,響成一片,頭頂上嗡嗡的鴿哨聲掠過天空。
燕京,燕京日報社,編輯部。
新聞編輯部陸成名召開早編會議。
所有的編輯、記者坐在會議室里,大家手裡拿著鋼筆,筆記本。
陸總編說了最後的政策還有今天的工作內容,接著說道:「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生已經入學一個月了,我們報社要關注一下他們的情況,我覺得這裡面是有不少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的。」
陸成名的話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沒錯,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這一屆的學生有些特殊,他們從田間地頭從工廠車間走來,他們每一個人的奮鬥,都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有許多有新聞價值的故事可以寫。」
「陸總編,我收到一個信息,華清大學新生迎新晚會上的大合唱節目,歌曲叫做《明天會更好》是一個大學生作詞作曲,我記下來了,旋律很好聽。」一個四十來歲,戴著一個黑邊眼鏡的男記者說道。
「哦,作詞作曲?」陸成名一聽一個大學生會作詞作曲?
一下來了興趣。
接著讓那名記者輕唱一下。
「哦,對了,我還打聽到了這名大學生還是個作家,去年5月份在《人民文學》出版過《黃土地》,裡面也有兩首歌,就是他。」記者說道。
「是他,代志平,最年輕的作家?」陸成名突然想了起來
他對這個作品印象特別深,當時他女兒還向他推薦過這個作品,裡面有作者作的兩首歌。
女兒還教自己唱來著。
「他不讀燕大中文系?」不是最年輕的作家嗎,應該讀燕大中文系才對呀,怎麼跑華清去了?
這是要當工程師?
不當作家了?
「誰知道,這裡面正好可以挖掘一下,說不定還有感人的故事。」
陸成名看著《明天會更好》的歌詞,聽著記者唱了一遍。
感覺不錯,於是派記者前往接觸看看,能否有代表性,如果具有代表性,那就寫一個專訪。
……
好不容易來到了周日,代志平坐著公交車背著挎包回到了家裡。
徐雅琴看到代志平回來,很是高興,當晚就稱了一斤豬肉加餐。
「對了,昨天收到你以前插隊的生產隊寄來的一封信,信還挻厚的,我們也不敢拆。」徐雅琴回到屋裡,用鎖匙打開抽屜,拿出一張白色信封出來。
「這麼厚。」代志平一看,有些疑惑。
村支書能有什麼事寫這麼厚的一封信。
打開一看。
「兒子,發生什麼事?」徐雅琴關心地問道。
「沒事,是我一個老朋友把信寄到那裡,村支書把信寄過來給我。」代志平說道。
這是在人文社結識的作家屋裡的朋友,後來離開的林木工人趙明遠寫的來信。
裡面寫他回去的生活,同時把自己準備寫的小說大綱寄給代志平看看,讓代志平給點意見。
信有些多,暫時不看,代志平收了起來。
「你的那本抗戰題材的小說,現在寫得怎麼樣了?」父親代國坤看著兒子問道。
「已經寫了有十萬多字了。」代志平答道。
「這麼多?」代國坤一聽十萬字,驚呼起來,「我還想著看看呢,等你寫完再看吧。」
「爸,那你又得等了,這個起碼四五十萬字。」代志平沒想到父親只看完本作品,好像個老書蟲一樣。
不像傅文博那貨,追更追得厲害。
「大哥,四十萬字,那還不得兩千塊錢?」小妹一聽在心裡暗暗算了一下,算完,嚇了自己一跳,算了兩回發現確實是兩千塊錢,心裡慌得一批。
「算術不錯嘛,確實是兩千塊。」
《亮劍》原著小說是由都梁寫的一本小說,1999年底問世,2000年1月首次出版,四十四萬字,後來改編成電視劇。
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代志平都看過。
由於現在是1978年,抗戰勝利才過去33年,不可能像原著那樣照抄,不少地方要進行修改。
好在之前代志平去人文社跟小說組總編輯韋君宜討論過人物劇情。
已經寫了兩個月了,寫了十幾萬字。
手寫沒有電腦打字那麼快,如果有電腦,到時候日萬,一個月就出初稿了。
「那到時候是不是有白兔奶糖吃了?」小妹聽到大哥肯定,一雙大眼更加明亮了。
「那是。」
「好耶!」代志蓓激動地說道,開心的淚水從嘴角滑落。
「你呀,最好是沒有錢,一有錢在你身上就大手大腳地花錢。」母親徐雅琴在一邊看著大甸子,埋汰了一句。
要是這樣的話,兒子是真能爭錢,不過這花錢也大手大腳的毛病一直沒改,不知道節約,不像個下鄉插過隊的知青。
「媽,會花才能會爭。」代志平說道。
「就是,我大哥會爭錢,花自己的錢,怎麼了。」代志蓓一聽大哥的這句話,高興極了。
上次稿費大哥買的兩斤白兔奶糖,好在有大哥提醒,自己偷偷藏不少,後來一天一個慢慢吃著,二哥後來知道了,求著自己,還答應以後再也不打自己了。自己這才給一顆。
後來二哥看到自己不給,告訴了媽媽。
自己還是不拿出來。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二哥的份,不管他怎麼求饒都沒用。
「大哥,到時候我跟你去供銷社。」代志蓓看著大哥問道。
「美得你,你上次偷偷藏起來有半斤白兔奶糖我還沒找你算帳呢,還想來第二次。」徐雅琴一聽女兒的激動的樣子,想到上次她藏起來的那些,用手戳了女兒的額頭說道。
代志平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心裡高興,笑著跟小妹說道:「沒問題。」
「大哥,我也去。」二弟代志強一聽急了。
上次的事,他可是被小妹拿捏了好長時間。
更氣的是,這丫頭明明吃完了,還說自己還有,並拿來威脅自己。
自己當時不知道,也就信了。
這一次怎麼也要藏一些出來。
「不要你去。」代志蓓噘著嘴。
「都去,到時候大哥拿到稿費,帶你們去供銷社,一個挑一樣東西。」
……
東城區朝內大街166號。
人文社。
社長張光年騎著自行車從外面回來。
噔噔上了二樓樓梯,轉身來到樓梯口的韋君宜辦公室。
大門敞開著,張光年直接走了進去,韋君宜正在審稿,聽到動靜抬起頭看了一眼,發現是社長。
於是站了起來。
沒等韋君宜說話,張光年說道:「你馬上跟代志平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