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死亡要塞
沒有人知道這條在帝國大陸上平原綿延數百公里,寬度誇張的裂隙到底是怎麼來的,好像這個世界有人的時候這條裂隙就已經橫亘在這裡,後來有吟遊詩人試圖探尋裂隙存在的秘密,經過長達多年的探索,吟遊詩人們都給出了一個幾乎同樣的理由。
這條裂隙是神明為了懲罰犯錯的世人,所以發怒之後留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驚醒世人,這個說法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否則沒有什麼人有能力在大陸上造成如此令人生畏的天譴。
後來帝國建立之後,鮑里斯一世發動大規模的農奴,付出了無數人的性命在大裂隙兩側的懸崖峭壁上開闢出來兩條道路,用來穿越大裂隙,縮短大裂隙兩端的距離,促進大裂隙兩端的經濟發展。
再後來鮑里斯二世又在裂隙內建立了一座要塞,因為要塞足夠兇險,所以命名為死亡要塞,然後以修建要塞花費巨資,導致國庫空虛為由,開始徵收過路費,為國家財政創收。
不過對於勞倫斯來說,吟遊詩人的那些被民眾深信不疑的異端邪說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命令來自於黑石堡的大軍駐紮在大裂隙的北側,男爵除了派遣女巫凱拉去偵察死亡要塞的情況之外,還派出了不少的蝙蝠騎士探查大裂隙內的情況。
而男爵自己也沒有閒著,帶著一隊親衛和菲力克斯伯爵,騎著戰馬洛薩沿著大裂隙的北側緩緩前行。
到了一處大裂隙邊緣較為平緩的地方,跳下馬,到了邊緣地帶觀察斷裂層的情況,順便找一些正在逃難的民眾詢問情況。
大戰在即,農奴沒有自由移動的權力,但是對於自由民來說,可以逃離家園,去遠處安穩的地方避難,等戰爭結束之後再回來。
通過向逃難自由民的打聽,再加上觀察斷裂層的情況,很快男爵心中就有了自己的科學判斷。
這條綿延數百公里的大裂隙是地殼運動的產物,陸地板塊運動,二者之間形成擠壓形成山丘和高峰,而裂開的陸地板塊則形成了大裂隙。
按照自由民的介紹,這裡經常會發生一些地面抖動的事情,造成民眾傷亡,民眾認為是大地神明發怒,實際上就是地震,因為大陸板塊運動過程中通常都伴隨著地震等地質災害,這更說明了大裂隙的來源。
少許時間之後,終於看到了一條向下的懸崖路徑,一路通到了大裂隙的底部,路徑十分險要,只能通過一輛馬車的寬度,一旦失足滾落,深達三百多米的懸崖峭壁足以讓人粉身碎骨。
站在通往大裂隙底部的路徑前,可以看到遠處十分宏偉的死亡要塞,還有大裂隙底部不足三米寬的小河流。
死亡要塞就建立在大裂隙底部的中間,城牆高度足足40多米,城牆上設置了箭塔,可以居高臨下射擊敵軍。
而大裂隙南側開闢出來的道路則位於這座要塞的另外一邊,這就意味著要想不繞遠路通過大裂隙,就必須得攻剋死亡要塞,等攻剋死亡要塞之後穿越要塞,才能從大裂隙南側的道路離開,抵達裂隙南側的平原上。
勘察完之後回到了大軍駐紮的營帳內,女巫凱拉和一部分蝙蝠騎士已經將探查情況的帶回來。
按照女巫凱拉的介紹,死亡要塞內的敵軍數量不少,大約有兩萬人左右,守衛十分嚴密。蝙蝠騎士則說明了大裂隙的情況,與男爵一行人探查的情況基本吻合。
勞倫斯看向在座的與會部隊指揮官。
「諸位有什麼意見?」
隨著多次戰爭的鍛鍊,一部分指揮官已經不像以前只懂聽命令,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紛紛暢所欲言。
「大裂隙的長度過長,如果要從大裂隙的北側一路繞過去,繞開死亡要塞,所花費的時間就要比預定南下的多一個半月左右,所以攻城更為划算。」
一名指揮官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眾人也都很贊成這項意見。
倒是菲力克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敵軍守衛要塞的數量達到了兩萬人,幾乎與我們相當,如果強行攻城,固然我們的攻城器械先進,拿下死亡要塞不成問題,但是傷亡肯定不會少,這可不是以前的守城戰那麼簡單。」
這個意見勞倫斯很贊同。
古代的先賢們早已經總結過用兵之道,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有十倍的兵力,就把敵人圍起來打,有五倍的兵力就直接衝上去揍扁他,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想辦法把敵人分開,逐個擊破。如果兵力沒有敵人多,就要學會退卻,以免吃虧。
如果放在攻城戰上,最少也得三倍於敵人的數量,才能夠有十足的把握,還得考慮菲力克斯提到的大規模傷亡。
目前的勞倫斯經不起大規模減員。
部隊只有兩萬人,如果前期不儘量減少戰鬥減員,等真正遭遇公爵聯軍主力的時候,只怕剩下不到一萬人,一萬人面對公爵聯軍,恐怕只會被圍起來揍。
總之,在這個兇險的要塞面前,男爵甚至不想浪費一兵一卒和哪怕一點資源,畢竟每個士兵都是精挑細選的寶貝疙瘩。
思量再三,勞倫斯突然詢問會議現場的蝙蝠騎士指揮官。
「你們偵察的時候,有沒有觀察到大裂隙的最狹窄處寬度是多少?」
蝙蝠騎士指揮官略微一思索。
「勞倫斯大人,距離部隊駐紮地方三公里處有一處狹窄的地方,寬度大約是一公里左右。」
一公里的寬度,已經算不上寬了!
得知這條信息,勞倫斯下令。
「命令2000名工程兵和3000名士兵自行攜帶夠一周所需的口糧,到大裂隙一公里寬的地方,由蝙蝠騎士拖運過去,直接到大裂隙南側,然後從南側進入峽谷內,在峽谷內就地取材築壩,將峽谷內的河流給我截住。」
「其餘的15000人從北側進入峽谷內,圍而不攻,蝙蝠騎士運送完士兵之後立刻返回要塞上空喊話,投降不殺!」
按照每隻蝙蝠騎士每次可以馱運兩人,穿過一公里寬處的大約需要1分鐘左右,一共三十隻蝙蝠騎士,也就意味著每分鐘可以馱運60人到大裂隙南側,這只是理論速度,再算上浪費時間的話,一分鐘也就可以馱運50人,馱運5000人過去也就100分鐘而已。
而峽谷死亡要塞唯一的水源地就是峽谷內此前觀察到三米寬的小河流,憑藉5000人從要塞另外一側的河流上游築壩截斷,死亡要塞就會斷水。
要塞另外一側也有15000人駐紮,能夠避免敵軍因缺水從北側逃跑,缺水三天,他們自然就會走出要塞投降。
至於要塞內的敵軍選擇從築壩那一側出城攻擊,就更簡單了,將築好的水壩直接掀開,大水就足以讓出城攻擊築壩士兵的敵軍變成魚鱉。
下達完命令,會議解散,眾人紛紛開始去準備!
這條裂隙是神明為了懲罰犯錯的世人,所以發怒之後留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驚醒世人,這個說法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否則沒有什麼人有能力在大陸上造成如此令人生畏的天譴。
後來帝國建立之後,鮑里斯一世發動大規模的農奴,付出了無數人的性命在大裂隙兩側的懸崖峭壁上開闢出來兩條道路,用來穿越大裂隙,縮短大裂隙兩端的距離,促進大裂隙兩端的經濟發展。
再後來鮑里斯二世又在裂隙內建立了一座要塞,因為要塞足夠兇險,所以命名為死亡要塞,然後以修建要塞花費巨資,導致國庫空虛為由,開始徵收過路費,為國家財政創收。
不過對於勞倫斯來說,吟遊詩人的那些被民眾深信不疑的異端邪說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命令來自於黑石堡的大軍駐紮在大裂隙的北側,男爵除了派遣女巫凱拉去偵察死亡要塞的情況之外,還派出了不少的蝙蝠騎士探查大裂隙內的情況。
而男爵自己也沒有閒著,帶著一隊親衛和菲力克斯伯爵,騎著戰馬洛薩沿著大裂隙的北側緩緩前行。
到了一處大裂隙邊緣較為平緩的地方,跳下馬,到了邊緣地帶觀察斷裂層的情況,順便找一些正在逃難的民眾詢問情況。
大戰在即,農奴沒有自由移動的權力,但是對於自由民來說,可以逃離家園,去遠處安穩的地方避難,等戰爭結束之後再回來。
通過向逃難自由民的打聽,再加上觀察斷裂層的情況,很快男爵心中就有了自己的科學判斷。
這條綿延數百公里的大裂隙是地殼運動的產物,陸地板塊運動,二者之間形成擠壓形成山丘和高峰,而裂開的陸地板塊則形成了大裂隙。
按照自由民的介紹,這裡經常會發生一些地面抖動的事情,造成民眾傷亡,民眾認為是大地神明發怒,實際上就是地震,因為大陸板塊運動過程中通常都伴隨著地震等地質災害,這更說明了大裂隙的來源。
少許時間之後,終於看到了一條向下的懸崖路徑,一路通到了大裂隙的底部,路徑十分險要,只能通過一輛馬車的寬度,一旦失足滾落,深達三百多米的懸崖峭壁足以讓人粉身碎骨。
站在通往大裂隙底部的路徑前,可以看到遠處十分宏偉的死亡要塞,還有大裂隙底部不足三米寬的小河流。
死亡要塞就建立在大裂隙底部的中間,城牆高度足足40多米,城牆上設置了箭塔,可以居高臨下射擊敵軍。
而大裂隙南側開闢出來的道路則位於這座要塞的另外一邊,這就意味著要想不繞遠路通過大裂隙,就必須得攻剋死亡要塞,等攻剋死亡要塞之後穿越要塞,才能從大裂隙南側的道路離開,抵達裂隙南側的平原上。
勘察完之後回到了大軍駐紮的營帳內,女巫凱拉和一部分蝙蝠騎士已經將探查情況的帶回來。
按照女巫凱拉的介紹,死亡要塞內的敵軍數量不少,大約有兩萬人左右,守衛十分嚴密。蝙蝠騎士則說明了大裂隙的情況,與男爵一行人探查的情況基本吻合。
勞倫斯看向在座的與會部隊指揮官。
「諸位有什麼意見?」
隨著多次戰爭的鍛鍊,一部分指揮官已經不像以前只懂聽命令,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紛紛暢所欲言。
「大裂隙的長度過長,如果要從大裂隙的北側一路繞過去,繞開死亡要塞,所花費的時間就要比預定南下的多一個半月左右,所以攻城更為划算。」
一名指揮官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眾人也都很贊成這項意見。
倒是菲力克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敵軍守衛要塞的數量達到了兩萬人,幾乎與我們相當,如果強行攻城,固然我們的攻城器械先進,拿下死亡要塞不成問題,但是傷亡肯定不會少,這可不是以前的守城戰那麼簡單。」
這個意見勞倫斯很贊同。
古代的先賢們早已經總結過用兵之道,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有十倍的兵力,就把敵人圍起來打,有五倍的兵力就直接衝上去揍扁他,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想辦法把敵人分開,逐個擊破。如果兵力沒有敵人多,就要學會退卻,以免吃虧。
如果放在攻城戰上,最少也得三倍於敵人的數量,才能夠有十足的把握,還得考慮菲力克斯提到的大規模傷亡。
目前的勞倫斯經不起大規模減員。
部隊只有兩萬人,如果前期不儘量減少戰鬥減員,等真正遭遇公爵聯軍主力的時候,只怕剩下不到一萬人,一萬人面對公爵聯軍,恐怕只會被圍起來揍。
總之,在這個兇險的要塞面前,男爵甚至不想浪費一兵一卒和哪怕一點資源,畢竟每個士兵都是精挑細選的寶貝疙瘩。
思量再三,勞倫斯突然詢問會議現場的蝙蝠騎士指揮官。
「你們偵察的時候,有沒有觀察到大裂隙的最狹窄處寬度是多少?」
蝙蝠騎士指揮官略微一思索。
「勞倫斯大人,距離部隊駐紮地方三公里處有一處狹窄的地方,寬度大約是一公里左右。」
一公里的寬度,已經算不上寬了!
得知這條信息,勞倫斯下令。
「命令2000名工程兵和3000名士兵自行攜帶夠一周所需的口糧,到大裂隙一公里寬的地方,由蝙蝠騎士拖運過去,直接到大裂隙南側,然後從南側進入峽谷內,在峽谷內就地取材築壩,將峽谷內的河流給我截住。」
「其餘的15000人從北側進入峽谷內,圍而不攻,蝙蝠騎士運送完士兵之後立刻返回要塞上空喊話,投降不殺!」
按照每隻蝙蝠騎士每次可以馱運兩人,穿過一公里寬處的大約需要1分鐘左右,一共三十隻蝙蝠騎士,也就意味著每分鐘可以馱運60人到大裂隙南側,這只是理論速度,再算上浪費時間的話,一分鐘也就可以馱運50人,馱運5000人過去也就100分鐘而已。
而峽谷死亡要塞唯一的水源地就是峽谷內此前觀察到三米寬的小河流,憑藉5000人從要塞另外一側的河流上游築壩截斷,死亡要塞就會斷水。
要塞另外一側也有15000人駐紮,能夠避免敵軍因缺水從北側逃跑,缺水三天,他們自然就會走出要塞投降。
至於要塞內的敵軍選擇從築壩那一側出城攻擊,就更簡單了,將築好的水壩直接掀開,大水就足以讓出城攻擊築壩士兵的敵軍變成魚鱉。
下達完命令,會議解散,眾人紛紛開始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