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圜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紀元年2054年。

  烈風坳,一個長約三十餘里,寬約十里的坳子,連接夏炎兩國,為兩國兵家必爭要地。

  此時的坳子內,喊聲陣陣,戰馬聲聲,塵煙滾滾,戰鼓雷雷。無數的夏炎將士正在廝殺,特別是坳子中間那片平坦開闊地,雙方的騎兵,步兵,戰車交錯在一起,雙方都殺紅了眼。

  這一場大戰,夏炎雙方投入兵力上百萬。

  夏國各種兵種四十餘萬,調用了夏帝國的最精銳部隊木牛流馬戰車和一萬名陌刀軍。炎國各種兵種六十餘萬,出動了其有移動堡壘之稱的象甲兵團。坳子內,早已橫屍遍野,堆積如山。但雙方士兵都沒有退,彼此都明白,如果此戰贏了,突破烈風坳,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兵馬糧草由此處突入對方境內,把戰火燒到對方腹地,對方有亡國的可能。

  「元帥,現在戰局膠著,要不我們派一支精銳小隊從坳子兩側繞過主戰場,奇襲敵後方,亂其後方陣腳。」夏國主帥營帳內,一名參謀獻策。

  「不行,人太多過不去,人少過去沒有意義,上百萬大軍的交戰,過去幾十人沒有用,白白送命。」軍帳中,坐著一個身材魁梧,身披戰甲的國字臉中年男子。他是夏軍統帥,親自坐陣指揮這場戰爭。

  他指著面前的沙盤說:「烈風坳,兩側懸崖峭壁,往南側,連綿千里原始森林,往北側,懸崖峭壁之一,一條深不見底的大裂谷,再遠處無邊無際的沙漠,大兵團根本無法過去。我們只有強攻烈風坳。傳令下去,把我們的木牛流馬戰車和陌刀軍推上去。」

  「是!」

  戰爭在繼續,死神的鐮刀無時無刻在收割著士兵的生命。

  ……

  這是一片科技與落後並存,文明與野蠻同在,充滿著血與火,恨與愛的土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類,就像受到了上天的詛咒,永遠在發展和毀滅,和平與戰爭中輪迴,所有的短暫的和平都是為了戰爭。每一次戰火燃起,必定萬千生靈塗炭,無數的城鎮化為焦土。

  烈風坳之戰,夏炎兩大帝國都是舉國之力,調兵遣將,籌備多年。雙方都想征服對方。從開始的的小部隊小衝突,後來戰爭逐漸升級,到現在的大決戰,歷時了三年多,三年來,雙方早已交戰多次,十萬兵力級別的戰役就有五次。

  為了支持這場戰爭,多年的抽調國內財政,兩國都已國庫空虛,民生艱難,朝野上下,都是咬牙在堅持。有錢人家,多少還有口吃的,而普通老百姓不堪重負,早已餓殍千里。

  夏國內出現插草賣女換一口糧食,而炎國更是出現易子而食的現象,一切慘不忍睹。

  沒有人能躲避這一切,除非能逃到外太空。但人類沒有這種能力,只能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上,接受上天的懲罰,在生與死之間不斷輪迴。

  這裡的文人,給這塊多災多難的大地取了一個名字,叫「圜土」。故名思義,這是一塊被神禁錮了的土地。

  從外太空遙看圜土,就會發現,這塊大地平不是一塊平坦的土地,而是一個半球形。一邊呈球狀半圓突起,一邊顯得比較平坦。當然,這需要從太空非常遠的距離觀看才能發現,生活在圜土上的人,沒有能力離開地面,進入遙遠的外太空回看圜土。

  所以他們並不知道圜土是一個半球。

  他們一直認為,且堅信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平地,頭頂上的無盡蒼穹就是天,天外有神仙。而神仙將他們禁錮在此地,世世代代接受輪迴之苦。

  烈風坳往北的那片無盡沙漠,神話傳說遠古時代,那裡本是一片綠洲平原,魚米之鄉。但上古天神看不慣人類的各種罪孽,降下神罰,把那裡變成了一片沙漠。那條深不見底的裂谷,也是天神用大神通升下火球砸出來的。所以人類將那片沙漠取名天罰沙漠,那條大裂谷叫無盡谷。

  烈風坳往南的山脈,延綿數千里,無數的山峰林立,最高的數十座山峰高聳入雲,山頂終年白雪凱凱,冰天雪地。人類稱之為十萬大山,山嶺內無盡無邊的原始森林,參天大樹,數不盡的飛禽走獸,猛禽毒蟲,奇花異草,礦山寶物。

  不過十萬大山腹地,稱為人類禁區,傳說那裡有一座神山。不過沒有人敢深入探究,不知真假。

  十萬大山十萬魂,神仙進入命難尋。這是當地民謠。

  圜土有三塊最大的大陸,分別叫中陸,北界,西洲。三塊大陸呈三角形分布在圜土上。中陸與北界處於圜土半球的圓弧面,西洲處於圜土半球狀的平面一面。其它是茫茫大海,大海上星羅密布的大大小小島嶼。

  中陸與北界之間,有陸地相連,中間的十萬大山和天罰沙漠。一山脈一沙漠,隔斷了兩塊大陸,中陸和北界兩個大陸上分別有兩個最強帝國,夏帝國和炎王朝,當然也有一些其它小國。

  夏帝國,於紀元1024年,由第一任夏太祖夏侯政建國,取其複姓夏侯的第一個字為國號,至今已經歷千年,五十餘任夏皇上千年的勵耘圖治,開疆拓土,夏國自然成為中陸最強帝國,人口超二十億。

  北界大陸的一個大國,炎國。炎國的實力稍遜夏國,同樣疆土遼闊,人口眾多,國力鼎盛。

  五百多年來,夏炎兩國之間,為了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也為了爭奪星球上的生存資源,時而敵對,時而合作,碰碰磕磕了幾百年,經歷三次世界大戰級別的舉國之戰,雙方投入兵力共計上千萬。此次的烈風坳之戰,是兩國的第四次舉國之戰。

  這一戰同樣殺得山河變色,日月無光,無數將星殞落,無數家庭支破流離。

  烈風坳,成為戰爭絞肉機。

  一月後,夏國折損二十餘萬人,炎國折損近四十萬。此時,兩軍中瘟疫流行,加上其它各種傷病,雙方已無力再戰,誰也沒有征服誰。最終,雙方協議停戰,彼此退回烈風坳兩側的境內,修建工事,呈對壘之勢。烈風坳側成為軍事禁,緩衝帶。

  兩國內部,休養生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