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楊逍的強硬,或許就不會有不悔的出生…
後悔嗎?或許在某一刻來說,是的,但是在有了她之後便也不是了!
楊不悔,取這個名字的時候便承認了你,也承認了自己的愛。冠上了你的姓便給了你屬於我夫君的這個名份。
或許是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愛上了對我施暴的你。我一直覺得我是一個決絕倔強的女子,在遇見你之後卻變了,變得容易妥協和原諒,黑的變成了灰色,白的也染上了淤泥。
但是骨子裡的氣量卻仍舊沒變,對生下不悔的堅定,對你愛的執著,對殷師兄的愧疚,對師傅的虧欠,以及對離開的決心。
我不後悔愛上你,卻不能跟你在一起。這不是我們兩人之間的問題,而是正道與魔道的根深蒂固的扭曲。在人們的眼裡峨眉是白的,明教是黑的,中間根本沒有什麼灰色可言。我不能同流合污,你也沒可能近朱者赤!
所以我逃了,其實我想如果你能和我一起逃就好了,去一個沒人認識我們的地方,隱居在世外桃源,就像黃藥師的桃花島,就像謝遜的冰火島…有你有我有不悔,或許我們還有更多的孩子,我們一起生活。
可是你沒能跟上我的腳步…我們走散了,你離我越來越遠…
終於,在蝴蝶谷被師傅找到,你依舊不在我身邊。當師傅讓我取你首級時,我笑了,終於不用一生來面對我們之間的距離,我很想同意之後再光明正大見你
一面,但我的固執,我的言出必行還是讓我在回答的時候給了否定。
師傅的一掌拍下,我慶幸把不悔託付給了你。
因為終於不用再看見你們父女因為正邪而閉不相見,見不能認的場面…以沒有了快樂,
那就痛個痛快。
不會笑了的我,
已經愛上眼淚。
心沒有了溫度,
只有寂寞和我。
重複無聊生活,
只有心痛才能讓
我覺得自己還存在。
我已經愛上痛。
只有痛才是最真。
梅雨天難得的一個晴天,太陽不曬,空氣中濕氣還很大,感覺皮膚都不清爽。空氣如果可以像橡皮一樣捏一把,估計可以榨出水來。但總而言之,今天天氣不錯。
來到車站,車子還沒來。今天不想打開手機,就趁著這僅有的幾分鐘觀察下周圍,望望天,看看樓。身後的幾棵樹映入眼帘,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們,但是不知道它們叫什麼。
樹不太粗壯,但也不纖細,是雙手合圍的粗細。出土三尺高后,分出五六七八個小枝丫,開著粉色的花,仔細分辨,又似乎是紫色的。在單調深沉的高樓底色下,顯得活潑可愛。但單看卻並不怎麼出眾,至少我認為不如合歡花的精靈美麗,也不如蜀葵的熱烈奔放。
執著地想要知道是哪種植物,上網才知道是木槿。介紹說是韓國國花,美麗異常。還可以食用。
可以食用倒是讓我感興趣,但是介紹木槿十分美麗就見仁見智了。估計是一種文人的筆墨習慣,總是在書寫時誇大事實,好叫人不敢小覷淵博的知識。
最近在看一本指導閱讀的書,總是隱隱綽綽地認識到,從前真是讀書讀糊塗了,也不算會讀書,不過是認得字,勉強脫離文盲的範疇罷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真是說得好極了。
車來了。找個位置一坐,拿出手機,進入了迷幻世界。什麼書、植物,早已拋之腦後。哎,去者不可追,又要開始混沌的一天了。
就這樣日復一日,猛然抬頭看看窗外,行人、車輛、路燈都往後退,迷糊地看見,退去的是日子、是年華。
後悔嗎?或許在某一刻來說,是的,但是在有了她之後便也不是了!
楊不悔,取這個名字的時候便承認了你,也承認了自己的愛。冠上了你的姓便給了你屬於我夫君的這個名份。
或許是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愛上了對我施暴的你。我一直覺得我是一個決絕倔強的女子,在遇見你之後卻變了,變得容易妥協和原諒,黑的變成了灰色,白的也染上了淤泥。
但是骨子裡的氣量卻仍舊沒變,對生下不悔的堅定,對你愛的執著,對殷師兄的愧疚,對師傅的虧欠,以及對離開的決心。
我不後悔愛上你,卻不能跟你在一起。這不是我們兩人之間的問題,而是正道與魔道的根深蒂固的扭曲。在人們的眼裡峨眉是白的,明教是黑的,中間根本沒有什麼灰色可言。我不能同流合污,你也沒可能近朱者赤!
所以我逃了,其實我想如果你能和我一起逃就好了,去一個沒人認識我們的地方,隱居在世外桃源,就像黃藥師的桃花島,就像謝遜的冰火島…有你有我有不悔,或許我們還有更多的孩子,我們一起生活。
可是你沒能跟上我的腳步…我們走散了,你離我越來越遠…
終於,在蝴蝶谷被師傅找到,你依舊不在我身邊。當師傅讓我取你首級時,我笑了,終於不用一生來面對我們之間的距離,我很想同意之後再光明正大見你
一面,但我的固執,我的言出必行還是讓我在回答的時候給了否定。
師傅的一掌拍下,我慶幸把不悔託付給了你。
因為終於不用再看見你們父女因為正邪而閉不相見,見不能認的場面…以沒有了快樂,
那就痛個痛快。
不會笑了的我,
已經愛上眼淚。
心沒有了溫度,
只有寂寞和我。
重複無聊生活,
只有心痛才能讓
我覺得自己還存在。
我已經愛上痛。
只有痛才是最真。
梅雨天難得的一個晴天,太陽不曬,空氣中濕氣還很大,感覺皮膚都不清爽。空氣如果可以像橡皮一樣捏一把,估計可以榨出水來。但總而言之,今天天氣不錯。
來到車站,車子還沒來。今天不想打開手機,就趁著這僅有的幾分鐘觀察下周圍,望望天,看看樓。身後的幾棵樹映入眼帘,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們,但是不知道它們叫什麼。
樹不太粗壯,但也不纖細,是雙手合圍的粗細。出土三尺高后,分出五六七八個小枝丫,開著粉色的花,仔細分辨,又似乎是紫色的。在單調深沉的高樓底色下,顯得活潑可愛。但單看卻並不怎麼出眾,至少我認為不如合歡花的精靈美麗,也不如蜀葵的熱烈奔放。
執著地想要知道是哪種植物,上網才知道是木槿。介紹說是韓國國花,美麗異常。還可以食用。
可以食用倒是讓我感興趣,但是介紹木槿十分美麗就見仁見智了。估計是一種文人的筆墨習慣,總是在書寫時誇大事實,好叫人不敢小覷淵博的知識。
最近在看一本指導閱讀的書,總是隱隱綽綽地認識到,從前真是讀書讀糊塗了,也不算會讀書,不過是認得字,勉強脫離文盲的範疇罷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真是說得好極了。
車來了。找個位置一坐,拿出手機,進入了迷幻世界。什麼書、植物,早已拋之腦後。哎,去者不可追,又要開始混沌的一天了。
就這樣日復一日,猛然抬頭看看窗外,行人、車輛、路燈都往後退,迷糊地看見,退去的是日子、是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