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煉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潮起潮落,品人間朝夕,紅塵煉心,一壺酒千年一醉。」

  何為紅塵?

  紅塵便是人世間。

  「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

  紅塵便是最好的修煉場。

  修行難,修行難,如何修行?

  修行分為兩種(見上文引用的詩句),一種是出世修行,另一種則是入世修行。

  修行不是總能用來說道的。

  就像老子《道德經》中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的意思是,道,可以修,也就是說修行可以修,但是不能經常在嘴上說道。經常在嘴上說道,這樣就不好了。名,則是萬物之名。萬物皆有自己的名字,但不能一直命名,不可能是永恆的名稱。

  「有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再說,天地誕生之初,是沒有被命名的事物的。無名,才是萬物之母。

  只有修行達到無名,不求功名,無欲的境界,才能觀察天地的無窮奧妙。

  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地大道,玄妙之理,妙不可言。

  然而,滄海成塵,萬物桑田,一瞬千年。

  月有朝夕,潮起潮落。

  世有人間,朝朝暮暮。

  紅塵是最好的修煉場。

  紅塵煉心便顯得尤為重要。

  心之境,堪稱造化。

  《六祖壇經》有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樹本就虛無,又何必追尋?

  鏡花水月,本就飄渺,又何必找尋?

  萬物皆空,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又何必招惹是非?

  輾轉是非成空,萬物成塵,滄海桑田,則心至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心若修,修則行,行至境。

  則心若菩提,何必外求?

  所謂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