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吉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等待懷凝和劉婆婆給孩子辦出生證的空閒,康成知道了吳天錘和懷凝吹空調事件以後所發生的事。

  其實康成此時的內心,是無法容納外人的這些瑣碎事的,即便是聽著吳天錘在講述他自己的經歷,康成也在不由自主的想著雅雯。

  不過直到此時,康成並沒有接到醫院或者朋友打來的電話,尤其是沒有關於雅雯的消息,這樣的境況,使康成即焦灼又安慰。

  康成焦灼是因為雅雯的病情沒有好消息,證明雅雯的處境沒有明顯的好轉。

  康成安慰是因為雅雯此時的病情沒有惡化,這樣的境況,其實也算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好消息。

  康成有點心不在焉的聽著吳天錘講著自己的故事,在他們的故事裡,吳天錘表示,當懷凝給自己跪下時,開始吳天錘是沒有答應的,可是懷凝一個勁兒的闡述著曾今的遭遇,最後吳天錘便心軟了。

  之後他們就一起跑到**城中村租了兩個單間定居了下來,在說這一段經歷的時候,吳天錘反覆幾次的表明,開始的時候自己和懷凝是分開兩個房間住的,最後是日久生情加上經濟緊張才住到並走到一起的。

  其實他們究竟是怎麼樣走到一起的,康成做為一個局外人,又怎麼會關心這些細節,康成最多也就是做個吃瓜群眾罷了,再說了,明眼人只要一聽和一看吳天錘的說辭和表情,就知道吳天錘的故事是加過料的。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吳天錘和懷凝情投意合,滿足這點就足夠了,至於在這期間發生過的關於欲望和慰籍的一些事,吳天錘避說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美化那一段經歷也是無關緊要的。

  關鍵是此時的康成,真的是沒有興趣聽下去,康成一心惦記著雅雯的病情以及雅雯的事故,根本沒有精力深究議論別人的閒事。

  不過康成做事是個有始有終的人,既然吳天錘此時需要他,而他又沒有什麼特別緊迫的事情,便也就這樣蹉跎著時間。

  康成在等待著吳天錘這邊儘快的結束,雖然醫院的相關事情康成幫不上忙,可退而求其次的康成,想竭盡全力的搞明白關於雅雯事故的一些不明朗之處。

  -------------------------------------

  而此時的雅雯,身體和意識都處於極度的昏迷之中,從每個健康的人們眼中看來,雅雯應該已經算是類似植物人的病例了,一切只等待醫生以經驗和數據為根據的判決。

  可是真正的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其實此時雅雯的大腦還在不自主的頻繁活動著,只不過這樣的活動數據和頻率,我們目前的科技和經驗是無法判別的。

  不要以為這是奇幻或夢幻,其實雅雯此時大腦的活動景象,並不是要創造出一個什麼樣的新世界,雅雯此時就相當於是健康人的冥想,冥想她生命直到出事那一刻以前經歷的延續或者升華。

  在雅雯大腦中不為別人知的這個世界裡,其實也相當於是人類在應激反應下的保護裝置,這個保護裝置將會設置一些幻覺或者假象,以強制安慰病人的病體和意識不會無休止的情緒失落、不會輕易於的放棄生命。

  直到身體正常機能開始修好、隨即病人恢復了意識,這些保護裝置才會停止,其實任何一種昏迷或者休克,都是一種對自身原體的保護措施。

  就像你的手機快要沒電了的時候,你會設置省電模式一樣,人體是一個極度精密的儀器,不需要誰來設置,他自己會自動識別啟動相關的保護措施,以便減少自身能量消耗,增加病體修復機率。

  此時在雅雯的腦海里,是一望無際綠茵茵的草原,在這片翠綠的畫布上,點綴著白色的絨團,其實那些白色不是什麼奇奇怪怪的事物,那些絨團其實是草原上最盛產的羔羊。

  雅雯的姥爺是蒙古族人,而雅雯的母親卻是漢族人,小的時候雅雯的姥爺家還很窮,可看到政府從上海孤兒院送來的雅雯媽媽的時候,在喜歡的不得了的促動下,雅雯姥爺便不顧一切、義無反顧的收養了雅雯的媽媽。

  雖然那個時候雅雯姥爺家很窮很窮,可是雅雯媽媽小的時候卻沒有受過一點委屈,這一切包括雅雯媽媽的飲食、穿著、玩耍、上學等,可是雅雯的舅舅卻成了一個失學兒童。

  雅雯此時腦海里呈現的景象,也許是雅雯母親在雅雯小時候就給雅雯講述和灌輸過的一些雅雯媽媽童年的故事。

  「吉雅額姮度,吉雅額姮度,快點跑起來,壓頂的烏雲在追趕著你的腳步。」

  「寶音哥,我怕,啊...」

  雅雯的舅舅叫寶音,雅雯的媽媽蒙古族名字叫吉雅,此時寶音正在教雅雯媽媽騎馬,在雅雯腦海中的景象里,寶音大概十歲的樣子,而雅雯媽媽也就是八九歲的樣子。

  雅雯媽媽是第一次與駿馬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對於一個漢族女孩子來說,第一次騎馬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而雅雯的舅舅寶音,就是要讓雅雯媽媽戰勝這種恐懼,於是雅雯的寶音舅舅便將雅雯媽媽騙到了馬背上。

  雅雯媽媽此時騎的是一匹很通人性的老母馬,其實只要雅雯媽媽聽寶音舅舅的指揮,雅雯媽媽學會騎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才八九歲的雅雯媽媽,此時除了恐懼和膽怯,剩下的只有不停和不斷的顫抖頻率。

  再聰明的馬兒也是動物,在雅雯媽媽雙腿不停的顫抖下,馬兒以為主人下達了奔跑的指令,於是馬兒開始了不算奔跑的奔跑。

  嚇得已經放開了韁繩的雅雯媽媽,隨時都有可能從馬背上摔下來,而此時的寶音舅舅,還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面對這樣急迫的情形,確實是沒有救人於十萬火急的能力,最終,雅雯媽媽還是從奔跑的馬背上摔了下來。

  也就是因為這一次的遭遇,導致雅雯媽媽的左腿骨折,以當時草原上的醫療條件,雅雯媽媽在雅雯姥爺的極度努力下,最終雅雯媽媽的左腿還是留下了不太明顯的殘疾。

  這樣不太明顯的身體瑕疵,在雅雯媽媽成人後,還是給雅雯媽媽的成長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和阻撓,雅雯媽媽的青年時光,一直籠罩在烏雲之中。

  吉雅這個名字在蒙語中是緣分的意思,寶音這個名字在蒙語中是福氣的意思,可最終這份緣分卻沒有變成這家人的福氣,長大後的吉雅,和姥爺一家斷絕了一切來往。

  源於愛,他們成了一家人,因為恨,他們又成了陌路人,因為雅雯媽媽的念叨,雅雯從小就知道了這件事情和媽媽的悔意,可是幾十年的隔閡,讓這家人很難撥開雲霧、掃去塵埃、放下過去。

  而雅雯,一直想做這個撥開雲霧見青天的外孫女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