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一封信(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024年4月19日凌晨5點12分。

  孩子我們繼續之前的故事吧,之前爸爸提到過媽媽突然找到爸爸談戀愛,其實是有原因的,爸爸有一位前同事告訴爸爸,她有一天下班回家,正好遇到媽媽,就和媽媽在地鐵車廂里聊了起來,當同事詢問媽媽:「你準備什麼時候結婚?」的時候。

  媽媽說:「我想找一個能夠好好過日子的人結婚。」

  同事說:「那你要不要考慮阿嬌。」

  沒錯阿嬌就是爸爸在前公司被起的綽號,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綽號傳的很廣,就來爸爸不認識的同事也都知道這個綽號,真是撓破頭都想不通的未解之謎。也因為同事的那句話,媽媽第二天就在QQ上找到了爸爸。可以說緣分真是不可思議的東西。

  我記得媽媽喜歡吃日料,喜歡吃三文魚壽司,那或許是她抑鬱症中最喜歡的料理了,可是爸爸怕生的食物里有寄生蟲,所以很少帶媽媽去吃,生怕媽媽吃了會得病,而爸爸平時也不吃生食,所以幾次去日料店吃飯,爸爸都看著媽媽吃,但是一兩次以後媽媽就不好意思再提出去吃日料了,現在想來媽媽一定很不好意思,讓爸爸看著自己吃。但其實爸爸一點也不在乎,看著媽媽吃的這麼開心,其實心裡也很開心。

  以後每當經過日料店的時候,媽媽都會說,自己特別喜歡吃三文魚壽司,而當爸爸說「走,我們去吃吧。」

  媽媽都會說:「不了,你又不喜歡吃,我一個人吃好尷尬呀。」

  其實爸爸很想告訴媽媽,沒關係想吃就吃吧,媽媽開心爸爸也開心。

  媽媽其實是一個挺喜歡吃辣的辣妹子,可是在爸爸和媽媽談戀愛的時候,媽媽就再沒吃過辣,每次談論起來的時候,媽媽都會說:「以前我吃辣可厲害了,最喜歡吃的就是麻辣燙。」

  但當爸爸說:「那麼走,我們一起去吃麻辣燙去。」

  媽媽就又會拒絕道:「不了,現在一碰辣的臉上就長痘痘,難看死了。」

  爸爸俏皮的說道:「其實長個痘痘也挺可愛的呀。」

  媽媽就會搖頭強烈反對道:「不要。」

  看著媽媽拒絕的樣子,爸爸也是感覺無比開心。媽媽其實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每當因為忍不住吃了一點點辣臉上長出痘痘的時候,總是懊悔的不行,然後出門都要帶上口罩來遮掩。其實爸爸真的很想說,沒有那麼糟糕啦,媽媽還是挺可愛的。

  媽媽平時也喜歡吃些甜食,比如奶茶和咖啡,咖啡中媽媽最喜歡的就是焦糖瑪奇朵。每天媽媽上班的時候都說會買一杯來喝,爸爸也知道媽媽喜歡喝,每次出來約會的時候都會買一杯給媽媽,媽媽會特別開心。

  除了咖啡,媽媽還喜歡吃雞公煲配橙汁,但是每次吃完這些高熱量的東西後,媽媽都會抱怨自己又要胖了。但是不要擔心,在爸爸看來,媽媽的身材還是保持的挺勻稱的。每次媽媽這樣抱怨,爸爸都會說:「沒事,我不在乎。」

  說完媽媽就會用手扭爸爸的胳膊,或者用腳象徵性的踢一下爸爸,說真的媽媽的手勁兒可真大,每次被扭完胳膊上都會起一塊大淤青,但是爸爸還是很開心。

  媽媽還有其他喜歡吃的的東西以後爸爸會慢慢告訴你,你可以記住這些,下次有機會買給媽媽吃吧,媽媽一定會很高興的,但爸爸已經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很快又一場衝突開始了,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爸爸和媽媽一起約會吃飯,聊到了媽媽大學時候的生活,媽媽提到了一個男同學,媽媽一個勁的在爸爸面前夸這個男同學怎麼怎麼比爸爸帥,怎麼怎麼比爸爸聰明,關係又怎麼怎麼好,要不是知道那個男同學已經結婚了,爸爸還以為自己要被甩了。

  當然在自己男朋友面前談論其他男人是極其不明智的,至少稍微有點理智的人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因為這會讓另一半很不舒服。爸爸也是一樣的,聽了這些,雖然表面上還是嘻嘻哈哈的,但是嘴上卻說了一些諷刺的話語,然而神奇的是媽媽一點都沒聽出來。

  其實這裡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媽媽情感上是有障礙的,就像之前的事件一樣,媽媽根本分辨不出自己所說的話到底會不會惹到別人。然而當時的爸爸並不明白,最後在和媽媽回去的路上,兩人還是吵了起來,現在每當談到此事的時候,媽媽都會避免在爸爸面前提到這個男同學。

  然而爸爸冷靜下來之後也覺得事有蹊蹺,畢竟之前的事情也好,這次的吵架也罷,總覺得有些不正常,當時爸爸第一個懷疑的就是媽媽的抑鬱症,因為媽媽在和爸爸談戀愛的時候就告訴爸爸自己有抑鬱症,爸爸我也是對心理學很感興趣,也了解過抑鬱症(雖然不多。)至少也知道個大概,至此爸爸決心一定要搞明白抑鬱症到底是什麼。

  爸爸從網上開始搜索所有關於抑鬱症方面的心理學書籍,到現在書架里還有好多心理學的書,如果你願意了解,可以隨時拿取來看。但是看書學習那是需要時間的,特別是0基礎的時候,第一本理論書爸爸就看了半年,裡面的專業詞彙多的腦袋都要炸了,但爸爸還是堅持下來了,前前後後光把這些書看完就花費了三年的時間,而這段時間爸爸已經和媽媽結婚了,而且還有了你。

  當爸爸從書中看到這樣一段描寫「抑鬱症的患者是無法治癒的,它將伴隨患者一生,直到死亡。」

  那一瞬間你知道爸爸有多絕望嗎?但是爸爸沒有放棄,既然沒有辦法幫助到媽媽,但是至少也要運用書中的知識來改善我們的關係。

  書中還有另一段描寫「和抑鬱症患者在一起,需要另一方保持樂觀的態度,因為焦慮的情緒會傳給另一方。所以另一方需要保證自己的情緒良好。」

  也就是說要想讓媽媽生活開心,需要爸爸一直保持開朗的情緒,或許這就是爸爸以後要做的目標,不過這樣的要求談何容易呀。

  總之爸爸媽媽的故事還在繼續,今天就到這裡吧,下次我們就來聊聊爸爸媽媽結婚時候的故事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