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宜陽召伯廉政教育基地有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甘棠樹下憶召公,巡行鄉邑恤民情。

  國有刑法他不用,成康之治世代頌。

  年少我有凌雲志,可惜學業未成功。

  人生莫言好仕途,履職盡責也留名。

  6月9日下午。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車有限責任公司黨高官、董事長高留斌,帶領公司全體黨員和公司中層管理人員,來到了宜陽縣香鹿山鎮甘棠村HEN省廉政教育基地。甘棠村位於宜陽縣城西三公里處,前臨洛河水,背靠香鹿山,交通便利,百姓富庶,甘棠村因西周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召伯而得名。在召伯聽政處HEN省廉政教育基地召伯文化研究會會長張長升,以樸實的話語詳細向我們講解了召伯勤政愛民、清廉聽政的事跡,

  召公是西周的宗室,因平亂有功,獲得了「召」這個地方作為封地,就是今天SX省西部的一塊地方,故稱召公。召公為官清廉。他外出巡視時總是輕車簡從、粗茶淡飯,拒絕當地官吏的盛情款待,拒絕朝廷給他提供辦公場所,而是在田間地頭處理民間事務,了解百姓疾苦,工作累了就在田間地頭歇息。他當政期間,將自己的轄區治理得政通人和,貴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

  召公勤於政務,體恤民間,刑罰四十年都沒有派不上用場。他在南巡時就在甘棠樹下停車駐馬昕訟決獄,並在甘棠樹下搭棚過夜,這種體恤百姓疾苦並為百姓排憂釋紛的人,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深得百姓讚譽。顯示了中國古代法律文明的創造性、先進性。風雨滄桑,當年那棵鬱鬱蔥蔥的甘棠樹今已不在。但召公甘棠聽政已固化為一種勤政愛民、廉潔從政的精神,甘棠樹也成為召公為民盡責的象徵。

  只有貼近群眾才能聽到最真實的民聲,只有深入群眾才能了解最現實的民生,相較那些依然熱衷於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領導者,召伯就是我們這些黨員和企業管理者學習的榜樣。每個人在年輕時都有過遠大的志向,我在青少年時期更是有過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想法,可隨著鬢角的白髮在逐年增多,只有初小文化的我,又深感自己志大才疏,那些兒時的夢想,早已隨著歲月的飛逝而煙消雲散。

  已過了知命之年的我,雖然無緣於官場和商界,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因為有很多擁有好仕途的人,他們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迷失了方向,成為了被人唾棄的階下囚。作為一名安全工作者,只要在工作中履職盡責,避免發生人員受傷和財產損失事故,避免給企業名譽造成負面影響,就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企業給予自己的薪資待遇。以自己的辛勤付出,讓工友們牢記要安全作業,以自己的辛勤付出,堅持為生產一線的工友們保駕護航,就能在自己經歷過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段讓人爭相傳頌的佳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