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訓練基地
李兵受傷了,這是張連順得到的消息,他趕忙安排王虎王柱幫忙打掃戰場和救助傷員,然後跑到後邊的戰地醫院,看到李兵沒事人一樣在跟護士們聊天。
這可把張連順給氣壞了,過去就是重重的拍了拍李兵的肩膀「你小子...」話還沒說出口,一聲慘叫把他嚇住了。
「啊呀...」李兵趕忙捂住肩膀,轉過頭來雙眼通紅的看向背後,張連順尷尬的收回手看著那面露殺氣的李兵,僵硬的露出笑容,說道「那個,你沒事就好,我還有事先走了...」說完頭也不回的跑了。
「張連順!」李兵大吼了一聲,把跟他聊天的小姑娘都嚇到了。
「咳咳...」李兵又趕緊轉變成笑容面向小姐姐們。
護士也被李兵的變臉給逗笑了,看到有新的傷員送來,也不跟李兵聊天了,趕緊忙活傷員去了。
李兵鬱悶的走出醫院,他過來是上點消腫的藥酒啥的,隊伍里都是大老粗,他一個人也不方便,所以就過來了。藥酒還是他自備的,從商城裡買的,一次最少買一大份,自己也用不了,就給醫院唄。
嗯,醫院已經搬到城裡來了,接手了鬼子的醫院。
李兵走在城裡的街上,忙忙碌碌的戰士和群眾,有在抬物品的,也有收拾戰場上的屍體的,鬼子的,還有清理廢墟的,反正忙成一團,城裡也是殘垣壘壘。
戰爭帶來的從來不是好事,不管哪方勝利,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不過為了民族的獨立,一些犧牲是不可避免的。
也沒在城裡多逛,李兵不想看到那些景象。直接出城,反正區小隊那邊也沒事了,有張連順他們呢。
跟著運輸戰利品的車隊走,找到二團的一輛馬車上,直接躺了上去,趕著馬車的戰士也認識李兵,特級戰鬥英雄,最強區小隊的隊長,看到李兵那憔悴的模樣啥也沒說,還專門給顛了點軟乎的東西。李兵道了聲謝就躺上眯起了眼睛。
要休息一段時間了,幸好是骨頭沒事,這小鬼子真不是人揍的,自己的武器還這樣反人類,李兵的身體就夠好了,兩槍也被震傷了肩膀(這也是李兵操作不規範,一挺反坦克步槍需要三人操作,還要有沙袋工事什麼的配合,李兵乾巴巴的在樓頂上沒有緩衝,後勁是大)。
回王平的路上,李兵就下了馬車,對那二團的戰士道謝然後回到馬各莊,然後躺床上休息了。
沒多久,區小隊回來了,張連順帶隊,抬著一些屍體,傷員都留在了昌平的醫院了,這次攻堅戰陣亡11人傷17人,一下子傷亡三分之一,可見攻堅戰的殘酷,不過這次的戰鬥也讓區小隊有了鍛鍊,真正具備了主力部隊的戰鬥力,成為了合格的戰士。
王虎也受傷了,不過是些小擦傷,包紮過後就跟隊回來了,李兵跟區委的同志在馬各莊迎接戰士們的歸來,張連順跟李兵的小矛盾也跟著不重要了,現在他們都很傷心,昨天還在一起的戰友啊。
從區小隊成立以來,這是一次有人陣亡,所以李兵不知所措,區委的意思是建個烈士陵墓,為紀念這些戰士,而一些相親想要回到自己家的墓地安葬。
最後老於安撫了鄉親們,這是集體的事情,是對烈士的一種敬重和紀念,還有就是這陵墓就在馬各莊,都是附近的村子,也都很近,可以過來掃墓。畢竟別的那些犧牲的戰士連家鄉都回不去,而是在附近安葬。
葬禮是肅穆沉重的,在馬各莊旁邊的山上,山清水秀風水不錯,這些烈士就躺在了這裡,以後可能還會有其他人也躺在這裡,或者根本回到家鄉......
安葬完後,李兵心情很低落,雖然經歷過不少戰鬥,也見慣了戰友的犧牲,可是這是他作為主官第一次為手下的戰士送行,現在的他還不適應。
雖然是民兵都是本地人,但是一份烈士證明還有家書也是準備好的,李兵在跟著學習,張連順王虎王柱也在學習,老於經歷過很多,他負責這些東西。
八路軍是沒有軍餉的,不是不想撫恤,而是拿不出來,為了殺敵拋頭顱灑熱血是每個八路軍戰士的必備,這也是中國十幾年抗戰沒有亡國的原因,中國人永遠不缺血性。
不過那些民兵犧牲了,個別的家裡就少了勞動力,李兵帶著張連順每家都送上了一些糧食,還帶著民兵去幫忙。
區小隊是不脫產的戰士,放下槍就是農民,拿起槍就是戰士,所以生產是要做的,只是最近一段時間根據地在鞏固和發展,作戰和訓練比較頻繁。
已經是4月了,徐州會戰還在如火如荼的激戰著,國民黨軍也打出了至全面開戰以來最大的戰績,台兒莊戰役,擊斃的日軍一萬多人,可惜國民黨軍內部的不合導致沒有擴大戰果,反而頻頻失措,導致日軍緩過勁來達到了徐州附近。
這和李兵沒有多大的關係,他現在在養傷,快一個星期了,紅腫才消下去,可還是有些疼,這算是肌肉受傷了,為了適應不讓肌肉壞死,李兵還練著把式,雖然傷好的慢些,但不會讓他以後的戰鬥力受到損傷。
張連順為他的那一巴掌付出了代價,嗯他自己選的,給李兵洗衣服...
王虎王柱看到張連順連著兩天都端著盆洗衣服就一副看笑話的樣子,這就叫活該。
嗯,李兵哪有那麼多該洗的衣服?只是他攢的髒衣服不少,嗯他現在是傷員,不能洗,雖然他原來也沒洗過,要不就是婦女會幫忙,要不就是換新的,他又不缺那點積分,生活區裡面包羅萬象呢,鬼子軍裝都有。
光復了昌平,二團也離開了王平地區,就在昌平附近的鎮子駐紮,不是不想駐紮在縣城,而是為了防備鬼子,縣裡成立了新的邊區政府。
不過有過攻克昌平的經歷,在沒有攻堅武器的情況下,神槍手的作用大為突出,所以二團不少有射擊天賦的戰士都被排到馬各莊來訓練,用趙寒的話說,那裡吃得好,住得好,子彈可勁打,誰要是沒練出個模樣就滾蛋,二團不要那樣的笨蛋。
馬各莊從建立了區小隊後就一直在擴建,打穀場那裡建了一座軍營,平時民兵訓練累了能休息的地方,還有兒童團也在這裡,還當成了小學,嗯,自從兒童團的小學堂開課,兒童團的人員增加了好幾倍,離的遠的學生就直接留宿在軍營里。
反正區委的老於找過李兵很多次,需要後勤補給,嗯就是糧食。誰讓李兵本事大呢?
無奈的李兵帶著傷呢就帶著民兵戰士們長途跋涉到懷柔、密雲附近找食吃,誰讓附近都是根據地了呢?北平又不能去,只能往平北去了,反正這裡早晚也得去,算是趟路了,沒法子,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雖然真能,但是也要掩耳盜鈴哈。
因為遠,所以戰績大,嗯一趟就夠吃倆月的,去了兩趟就可以了,他們是區小隊,打草谷又不能找硬骨頭。
第四縱隊也收復了房山和淶水,跟晉察冀軍區連成一片,也跟冀中根據地連在了一起。
第四縱隊分為了兩部分,一小部分進冀中和呂必之的冀中抗日根據地匯合,還有北上開闢平北抗日根據地,準備進軍冀東,配合冀東地區的武裝暴動。
所以第四縱隊很忙的,除了一些修整的時間就是在忙著去打仗,趁著日軍的主力還沒回來,深入敵後,往張家口、承德方向開闢根據地或者游擊區。
一晃就是兩個月,李兵的區小隊駐地徹底沒了民兵的模樣,成為了一處訓練場和學堂,二團的神槍手還沒訓練完,程慶山帶著人找上門來,嗯也是來訓練神槍手的,然後就是一團和三團,這些團長都是老獨立團的人,嗯臉皮都厚的不要不要的,然後後面的四個團也讓政委鄧實秋打了招呼。好傢夥,這是成了訓練基地了?
嗯,因為要幫二團的人訓練,李兵專門購買了狙擊手訓練教材,好多的(槍械的維修管理、氣候探測、射程表、還有狙擊戰術綱要)給了張連順讓他幫忙教授,誰讓這是他想的主意。
這可把張連順給忙活壞了,幸好在部隊裡上過學的,可是這教材裡面的很多東西他都不懂,於是請教李兵,可是李兵也只是有技能加持啊,他是天賦好,可是裡面的那些風向濕度,還有角度什麼的,他也不懂,他只是憑感覺的。
不過既然張連順問了,李兵就按照看的那些小說和電視劇說的那些給張連順解鎖,解釋不了的讓張連順自己想。
就這樣,訓練二團戰士的一個月生生把張連順逼成了狙擊教官,嗯還有倆幫手呢,張連順表示有難同當。
計劃不如變化大,之前的收穫撐不住了,於是李兵孤零零的帶著民兵還有一些完成理論訓練的戰士打草谷,要麼去平北,要麼就是冀中,還得有主力部隊配合,嗯?不配合就把兵領回去自己練,給臉了啊,吃他的喝他的,那子彈下的,再便宜也不行啊,學員加民兵都快兩個連了,還有一幫半大小子,一天就是半噸多糧食,還要有油腥,他好好一個區隊長,一個戰鬥英雄給逼成了運輸大隊長了。
抽空還得去打鬼子的冷槍補積分,然後還要找偽軍的麻煩,要不沒地方繳獲啊,倒是打了鬼子兩次運輸車隊,可是傷亡大了些,這樣的收穫還不如李兵自己打冷槍放風箏賺的多。
當然李兵也知道,這才是八路軍的常態,不過李兵還是很心疼,這時候的中國太貧窮落後了,要是擁有和日軍一樣的武器裝備還不跟打兒子似的?
李兵區小隊的跑偏給平西根據地帶來了大發展,首先是部隊上的,有戰鬥就得有繳獲,系統提供的精良槍枝被神槍手裝備,神槍手的戰鬥力增加,嗯經過狙擊訓練的神槍手給日軍的殺傷太大了,平北根據地的擴展很順利,這讓日軍都出不了城,於是平北的廣大山區還有一些縣城外的地區很快打下了根據地的基礎。
而學堂的成立和戰績的刺激也讓百姓的參軍更加主動,許多的民兵組織,兒童團也都成立起來,學習著馬各莊的情況,開辦小學堂,讓學生還有民兵學習,也讓這些相親懂得更多道理,更加明白打鬼子的重要性。
區委老於都受到了表彰,老馬小何也一起教授學生知識,還專門派了幾個參軍的大中學生來幫忙。
根據地是變了樣,可是鬼子已經打下了徐州,然後就要被蔣校長的水淹三省擋住去路,然後鬼子的主力就該撤回來針對他們了。
這可把張連順給氣壞了,過去就是重重的拍了拍李兵的肩膀「你小子...」話還沒說出口,一聲慘叫把他嚇住了。
「啊呀...」李兵趕忙捂住肩膀,轉過頭來雙眼通紅的看向背後,張連順尷尬的收回手看著那面露殺氣的李兵,僵硬的露出笑容,說道「那個,你沒事就好,我還有事先走了...」說完頭也不回的跑了。
「張連順!」李兵大吼了一聲,把跟他聊天的小姑娘都嚇到了。
「咳咳...」李兵又趕緊轉變成笑容面向小姐姐們。
護士也被李兵的變臉給逗笑了,看到有新的傷員送來,也不跟李兵聊天了,趕緊忙活傷員去了。
李兵鬱悶的走出醫院,他過來是上點消腫的藥酒啥的,隊伍里都是大老粗,他一個人也不方便,所以就過來了。藥酒還是他自備的,從商城裡買的,一次最少買一大份,自己也用不了,就給醫院唄。
嗯,醫院已經搬到城裡來了,接手了鬼子的醫院。
李兵走在城裡的街上,忙忙碌碌的戰士和群眾,有在抬物品的,也有收拾戰場上的屍體的,鬼子的,還有清理廢墟的,反正忙成一團,城裡也是殘垣壘壘。
戰爭帶來的從來不是好事,不管哪方勝利,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不過為了民族的獨立,一些犧牲是不可避免的。
也沒在城裡多逛,李兵不想看到那些景象。直接出城,反正區小隊那邊也沒事了,有張連順他們呢。
跟著運輸戰利品的車隊走,找到二團的一輛馬車上,直接躺了上去,趕著馬車的戰士也認識李兵,特級戰鬥英雄,最強區小隊的隊長,看到李兵那憔悴的模樣啥也沒說,還專門給顛了點軟乎的東西。李兵道了聲謝就躺上眯起了眼睛。
要休息一段時間了,幸好是骨頭沒事,這小鬼子真不是人揍的,自己的武器還這樣反人類,李兵的身體就夠好了,兩槍也被震傷了肩膀(這也是李兵操作不規範,一挺反坦克步槍需要三人操作,還要有沙袋工事什麼的配合,李兵乾巴巴的在樓頂上沒有緩衝,後勁是大)。
回王平的路上,李兵就下了馬車,對那二團的戰士道謝然後回到馬各莊,然後躺床上休息了。
沒多久,區小隊回來了,張連順帶隊,抬著一些屍體,傷員都留在了昌平的醫院了,這次攻堅戰陣亡11人傷17人,一下子傷亡三分之一,可見攻堅戰的殘酷,不過這次的戰鬥也讓區小隊有了鍛鍊,真正具備了主力部隊的戰鬥力,成為了合格的戰士。
王虎也受傷了,不過是些小擦傷,包紮過後就跟隊回來了,李兵跟區委的同志在馬各莊迎接戰士們的歸來,張連順跟李兵的小矛盾也跟著不重要了,現在他們都很傷心,昨天還在一起的戰友啊。
從區小隊成立以來,這是一次有人陣亡,所以李兵不知所措,區委的意思是建個烈士陵墓,為紀念這些戰士,而一些相親想要回到自己家的墓地安葬。
最後老於安撫了鄉親們,這是集體的事情,是對烈士的一種敬重和紀念,還有就是這陵墓就在馬各莊,都是附近的村子,也都很近,可以過來掃墓。畢竟別的那些犧牲的戰士連家鄉都回不去,而是在附近安葬。
葬禮是肅穆沉重的,在馬各莊旁邊的山上,山清水秀風水不錯,這些烈士就躺在了這裡,以後可能還會有其他人也躺在這裡,或者根本回到家鄉......
安葬完後,李兵心情很低落,雖然經歷過不少戰鬥,也見慣了戰友的犧牲,可是這是他作為主官第一次為手下的戰士送行,現在的他還不適應。
雖然是民兵都是本地人,但是一份烈士證明還有家書也是準備好的,李兵在跟著學習,張連順王虎王柱也在學習,老於經歷過很多,他負責這些東西。
八路軍是沒有軍餉的,不是不想撫恤,而是拿不出來,為了殺敵拋頭顱灑熱血是每個八路軍戰士的必備,這也是中國十幾年抗戰沒有亡國的原因,中國人永遠不缺血性。
不過那些民兵犧牲了,個別的家裡就少了勞動力,李兵帶著張連順每家都送上了一些糧食,還帶著民兵去幫忙。
區小隊是不脫產的戰士,放下槍就是農民,拿起槍就是戰士,所以生產是要做的,只是最近一段時間根據地在鞏固和發展,作戰和訓練比較頻繁。
已經是4月了,徐州會戰還在如火如荼的激戰著,國民黨軍也打出了至全面開戰以來最大的戰績,台兒莊戰役,擊斃的日軍一萬多人,可惜國民黨軍內部的不合導致沒有擴大戰果,反而頻頻失措,導致日軍緩過勁來達到了徐州附近。
這和李兵沒有多大的關係,他現在在養傷,快一個星期了,紅腫才消下去,可還是有些疼,這算是肌肉受傷了,為了適應不讓肌肉壞死,李兵還練著把式,雖然傷好的慢些,但不會讓他以後的戰鬥力受到損傷。
張連順為他的那一巴掌付出了代價,嗯他自己選的,給李兵洗衣服...
王虎王柱看到張連順連著兩天都端著盆洗衣服就一副看笑話的樣子,這就叫活該。
嗯,李兵哪有那麼多該洗的衣服?只是他攢的髒衣服不少,嗯他現在是傷員,不能洗,雖然他原來也沒洗過,要不就是婦女會幫忙,要不就是換新的,他又不缺那點積分,生活區裡面包羅萬象呢,鬼子軍裝都有。
光復了昌平,二團也離開了王平地區,就在昌平附近的鎮子駐紮,不是不想駐紮在縣城,而是為了防備鬼子,縣裡成立了新的邊區政府。
不過有過攻克昌平的經歷,在沒有攻堅武器的情況下,神槍手的作用大為突出,所以二團不少有射擊天賦的戰士都被排到馬各莊來訓練,用趙寒的話說,那裡吃得好,住得好,子彈可勁打,誰要是沒練出個模樣就滾蛋,二團不要那樣的笨蛋。
馬各莊從建立了區小隊後就一直在擴建,打穀場那裡建了一座軍營,平時民兵訓練累了能休息的地方,還有兒童團也在這裡,還當成了小學,嗯,自從兒童團的小學堂開課,兒童團的人員增加了好幾倍,離的遠的學生就直接留宿在軍營里。
反正區委的老於找過李兵很多次,需要後勤補給,嗯就是糧食。誰讓李兵本事大呢?
無奈的李兵帶著傷呢就帶著民兵戰士們長途跋涉到懷柔、密雲附近找食吃,誰讓附近都是根據地了呢?北平又不能去,只能往平北去了,反正這裡早晚也得去,算是趟路了,沒法子,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雖然真能,但是也要掩耳盜鈴哈。
因為遠,所以戰績大,嗯一趟就夠吃倆月的,去了兩趟就可以了,他們是區小隊,打草谷又不能找硬骨頭。
第四縱隊也收復了房山和淶水,跟晉察冀軍區連成一片,也跟冀中根據地連在了一起。
第四縱隊分為了兩部分,一小部分進冀中和呂必之的冀中抗日根據地匯合,還有北上開闢平北抗日根據地,準備進軍冀東,配合冀東地區的武裝暴動。
所以第四縱隊很忙的,除了一些修整的時間就是在忙著去打仗,趁著日軍的主力還沒回來,深入敵後,往張家口、承德方向開闢根據地或者游擊區。
一晃就是兩個月,李兵的區小隊駐地徹底沒了民兵的模樣,成為了一處訓練場和學堂,二團的神槍手還沒訓練完,程慶山帶著人找上門來,嗯也是來訓練神槍手的,然後就是一團和三團,這些團長都是老獨立團的人,嗯臉皮都厚的不要不要的,然後後面的四個團也讓政委鄧實秋打了招呼。好傢夥,這是成了訓練基地了?
嗯,因為要幫二團的人訓練,李兵專門購買了狙擊手訓練教材,好多的(槍械的維修管理、氣候探測、射程表、還有狙擊戰術綱要)給了張連順讓他幫忙教授,誰讓這是他想的主意。
這可把張連順給忙活壞了,幸好在部隊裡上過學的,可是這教材裡面的很多東西他都不懂,於是請教李兵,可是李兵也只是有技能加持啊,他是天賦好,可是裡面的那些風向濕度,還有角度什麼的,他也不懂,他只是憑感覺的。
不過既然張連順問了,李兵就按照看的那些小說和電視劇說的那些給張連順解鎖,解釋不了的讓張連順自己想。
就這樣,訓練二團戰士的一個月生生把張連順逼成了狙擊教官,嗯還有倆幫手呢,張連順表示有難同當。
計劃不如變化大,之前的收穫撐不住了,於是李兵孤零零的帶著民兵還有一些完成理論訓練的戰士打草谷,要麼去平北,要麼就是冀中,還得有主力部隊配合,嗯?不配合就把兵領回去自己練,給臉了啊,吃他的喝他的,那子彈下的,再便宜也不行啊,學員加民兵都快兩個連了,還有一幫半大小子,一天就是半噸多糧食,還要有油腥,他好好一個區隊長,一個戰鬥英雄給逼成了運輸大隊長了。
抽空還得去打鬼子的冷槍補積分,然後還要找偽軍的麻煩,要不沒地方繳獲啊,倒是打了鬼子兩次運輸車隊,可是傷亡大了些,這樣的收穫還不如李兵自己打冷槍放風箏賺的多。
當然李兵也知道,這才是八路軍的常態,不過李兵還是很心疼,這時候的中國太貧窮落後了,要是擁有和日軍一樣的武器裝備還不跟打兒子似的?
李兵區小隊的跑偏給平西根據地帶來了大發展,首先是部隊上的,有戰鬥就得有繳獲,系統提供的精良槍枝被神槍手裝備,神槍手的戰鬥力增加,嗯經過狙擊訓練的神槍手給日軍的殺傷太大了,平北根據地的擴展很順利,這讓日軍都出不了城,於是平北的廣大山區還有一些縣城外的地區很快打下了根據地的基礎。
而學堂的成立和戰績的刺激也讓百姓的參軍更加主動,許多的民兵組織,兒童團也都成立起來,學習著馬各莊的情況,開辦小學堂,讓學生還有民兵學習,也讓這些相親懂得更多道理,更加明白打鬼子的重要性。
區委老於都受到了表彰,老馬小何也一起教授學生知識,還專門派了幾個參軍的大中學生來幫忙。
根據地是變了樣,可是鬼子已經打下了徐州,然後就要被蔣校長的水淹三省擋住去路,然後鬼子的主力就該撤回來針對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