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區小隊改編
抗戰初期的時候鬼子和偽軍都還沒有後面那麼難纏,主要是經驗少,沒經過游擊戰的折磨。
李兵他們幹的事也沒引起別人的注意,民兵都經歷過挖地道,又是一條直道,還是很好挖的,為了加快速度,李兵開始打頭,很快就從小院子的地窖里往地主家的大院挖了幾十米,本來還可以更長的,不過李兵沒有把土都收納完,一般是刨一下留下,再刨一下收納,動作很快民兵也沒注意。
而且挖個幾十米有人替換李兵就找藉口出去一趟,雖然沒有李兵一個人挖的快,不過人多,日夜不停的按李兵的規劃挖著。
三天多的功夫,就挖到了地主家,期間還確認了一下方向,不過這都是李兵來乾的,他們沒幹過這活,李兵也怕他們出現意外。
第四天夜裡,李兵帶著幾個民兵進入地道,來到最後沒有通開的地方,上面應該就是庫房,裡面的情況誰也不清楚,庫房外院子口還有護院把守,一點大動靜就會功虧於愧。
讓民兵後退,李兵拿著鏟子小心的捅開最上面的一些土,「咚」土的最上面應該是鋪的地磚,小心的撬開直接收納起來,然後露出腦袋看了看,沒挖錯,正好在屋子中央,把洞口附近的磚起開,把洞口擴大。
李兵爬出地道,身上的土渣也跟著掉到地上,不過聲音不大,李兵把土渣收納,然後巡查庫房。
($_$)...布批堆了整整一屋子,旁邊還有連接的偏房,裡面的東西李兵也沒急著去看,先把布都收起來再說。
沒有燈光,也不敢有光,那樣夜裡就太明顯了,李兵是系統開啟後眼睛稍微能夜視,要不挖地道也不會那麼方便,不過那些民兵就不行了,在地道里有油燈還可以,上來了就是睜眼瞎了,這時候的百姓夜盲症還是很明顯的。
布匹雖多但是不占重量,李兵收納的很快,直接抬起貨架一起收納,一會兒的功夫就收納完畢,畢竟業務很熟練了。
來到其中一個偏房,這裡的東西比較貴重了,有絲綢、古董還有些書籍什麼的,還有許多箱子,一樣的,繼續,也不管箱子裡是什麼,反正先收納,以後再說,騰空了這個屋子,李兵來到另一個偏房,有麵粉還有箱子,這裡的箱子李兵可認識,這是武器箱子還有彈藥箱子,打開一個長條的箱子,裡面是步槍,中正式步槍,一個箱子五支槍,這裡的長條箱子有二三十個,最少也是一百多支,還有彈藥箱也有四五十箱。
這地主老財可以啊,不過應該是那個偽軍營長女婿弄來的,或者就是那偽軍營長的,畢竟軍火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這個屋子糧食不少,武器的箱子占了一半。李兵趕忙收納起來,把這個屋子騰空,李兵皺著眉頭,不對,不合理。
雖然這三個大庫房的東西不少,但是缺最重要的東西,錢去哪了?
剛才另外一個房間的東西裡面是有一些錢,不過跟這個大戶的財產不成正比,而且都有這麼軍火,那麼錢就不會是這麼點。
仔細看了看庫房,屋子的大小沒有問題,李兵也沒發現這屋子裡有隔間。
想到隔間,李兵拍了拍頭,「艹...」(一種植物),這地主老財肯定有密室和地窖,那些錢在密室呢,還有糧食,這麼大的家業怎麼可能就這麼點糧食?
看來經驗還是不行啊。先走,把布匹跟武器給民兵,先把他們支走,自己再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地主老財算是倒了血霉了。
從地道口順下布匹,不帶貨架的,倆民兵幫忙收起來,還喊另外的民兵幫忙。
他們租的院子有兩架馬車,把布匹往馬車上裝,接著就是槍械,李兵直接把貨架跟箱子去除了,還到剛才收納的偏房,占地方...
李兵現在就想趕緊忙活完這些,好繼續找老東西的密室。李兵很生氣,準備了好幾天,這點東西可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不把東西弄到手,心裡直發癢。
估摸著把馬車裝滿了,李兵沒有在往外順東西,清除腳印痕跡,跳回地洞,小心的把地磚恢復好,然後招呼著民兵走人,李兵則是存留的一些把土方都填到洞口處。
還要繼續幹活呢,可不能讓他們一下就發現了,晚發現幾天,李兵也能早些找到地主老財的密室,大不了把地主家的院子地下給挖空,當然真的挖空不至於,但是大體的地方還可以找一下的。
李兵雖然不滿意,可是民兵們確是滿意的不得了,王安鎮的故事真實的擺在了他們面前,不用戰鬥,就是地道就收穫了這麼多東西,絕對可以了。
至於李兵私藏東西,別開玩笑了,李兵身上一點也不鼓囊,能藏多少東西?再說了就是藏點,民兵們也不介意,李兵的本事這麼大,民兵很還是很心服的,至少現在這幫子民兵隊李兵死心塌地了。
忙活完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李兵帶著兩個民兵先出了院子,然後探查著路徑,這裡離偽軍軍營雖然近,但是也沒有巡邏的人,偽軍麼,要是那麼勤奮還干偽軍?
一路沒有人影,招呼馬車出來,嗯這個馬車不是帶車廂的那種,就是板車,這是為了預防東西太多沒人運才想法子弄來的,也是花了錢的。
在鎮子裡繞了一圈,才到了鎮子口,那裡還有偽軍的哨站,不過沒人站崗,路口被路障堵上了。偽軍都休息了,李兵一人貓上去,一共是十一個人,應該是一個班,查看了一下沒有活著的以後,李兵對民兵們學了聲鳥叫,民兵們跟上來,李兵讓兩個民兵把這裡的武器裝備都拿走,剩下的民兵去搬開路障。
離開鎮子,整個隊伍都放鬆了許多,聲音也大了些,高興的議論著這次的收穫,還有民兵問李兵那庫房中還有什麼?李兵如實的說了出來,民兵們都很可惜還有那麼多東西沒弄到。
(~ ̄▽ ̄)~一幫不知足的傢伙...李兵排腹著,也沒想過可不就是因為他這個隊長麼?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民讓他給訓成了真「土八路」
回去的路上格外順利,中午的時候區小隊放哨的民兵就發現了李兵他們,然後就有人來高興的迎接。
到了馬各莊,組織上的人也來了,看到滿滿輛大車的收穫也很高興,有了棉布就可以做軍服了,可以讓隊伍更加具備凝聚力,雖然不是棉襖之類,但是多穿一件也暖和許多啊。
還有那麼多槍枝,也可以武裝別的地方的民兵,建立縣大隊了。要知道和李兵一塊來的有十幾個人呢,也就是李兵特殊才能弄到這麼多的槍械,別的地方民兵連區小隊都沒能成立呢。
因為李兵的訓練方式特殊,成型早,所以他這個區小隊是沒有老戰士的,都是本地的民兵,別的區小隊至少兩三名老戰士帶隊,
把槍給別的區民兵,可以啊,李兵集合了區小隊換裝,嗯,把武器統一一下,都換成中正式吧,彈藥也不少(彈藥箱沒有全搬出來),把那些繳獲的雜牌槍什麼的都送給別的民兵。
組織上的人也沒說什麼,畢竟是人家「繳獲」的,給最先成立的這個區小隊換裝也情有可願,還提高了戰鬥力,除了沒有機槍等重火力,這個區小隊裝備不必主力連差了。
這次李兵找組織要了三名老兵過來,還把區小隊分成班排,一名老兵擔任副隊長,再有兩名擔任排長,其餘的班長由表現出色的民兵擔任,反正他們這也不是主力,不會擔任大的作戰任務,這樣分配就可以了。
這樣分編是為了讓民兵們習慣這樣的編制,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各個村子自成一夥,不利於團結和戰鬥。而老兵擔任排長是因為這些新兵還弄不明白這個編制到底是什麼?
組織上對李兵的這個要求很滿意,這也是李兵成熟的一種表現。不過組織上要是知道李兵要來副隊長主要是為了自己單獨行動方便不知道會如何想了。
老兵很快來了,是跟李兵一起來的那批,李兵高興的跟三個老戰友握手,把區小隊的情況講訴了一番。
李兵這個區小隊一共有112人(含李兵四人),附近7個村子的民兵,有的村子小也就沒有那麼多青壯,按12個人一般個班可以分成9個班,由表現出色的民兵戰士擔任班長,三個班為一個排,由三位老戰友為排長,這樣的編制就很合理了。
老兵張連順擔任區小隊副隊長和1排排長,老兵王虎擔任2排排長,老兵王柱擔任3排排長。
班長的人選就由三人一起訓練民兵看著選,李兵還有心頭的一件事要處理呢,快兩天了,李兵心裡跟貓抓似的。
在馬各莊,李兵借了一個院子當作區小隊的倉庫,把麵粉糧食布匹還有剩下的彈藥都對方在這裡了,空間裝備裡面從第一個偏房收取的絲綢還有那些箱子,李兵沒有放這裡,再等等,沒時間看呢.....
李兵帶著三人參觀了一下區小隊的倉庫,三人都直愣愣的,好傢夥,直呼好傢夥「我知道咱們區小隊富裕,沒想到這麼富裕,隊長,這是怎麼弄來的?」張連順看著李兵那眼睛就跟盯著美女似的,兩位老王也看著李兵,詢問的意思很明顯。
「咳咳,山人自有妙計...」李兵裝起了清高讓三人摸不清頭緒,「反正老張你們就使勁的訓練這些新兵蛋子們,不要怕浪費,雖然咱們不是主力,可是以後要比主力還能打,機槍會有的,炮也會有的,跟著我就準備吃香的喝辣的吧...」
「說你胖,你還喘上了...」王虎笑著說道,這都是一起來的戰友,十幾天的長途跋涉都很熟悉對方了,還有這三位都是原獨立團出來的老兵,跟李兵認識,一塊到平西工作更加的熟路了。
李兵他們幹的事也沒引起別人的注意,民兵都經歷過挖地道,又是一條直道,還是很好挖的,為了加快速度,李兵開始打頭,很快就從小院子的地窖里往地主家的大院挖了幾十米,本來還可以更長的,不過李兵沒有把土都收納完,一般是刨一下留下,再刨一下收納,動作很快民兵也沒注意。
而且挖個幾十米有人替換李兵就找藉口出去一趟,雖然沒有李兵一個人挖的快,不過人多,日夜不停的按李兵的規劃挖著。
三天多的功夫,就挖到了地主家,期間還確認了一下方向,不過這都是李兵來乾的,他們沒幹過這活,李兵也怕他們出現意外。
第四天夜裡,李兵帶著幾個民兵進入地道,來到最後沒有通開的地方,上面應該就是庫房,裡面的情況誰也不清楚,庫房外院子口還有護院把守,一點大動靜就會功虧於愧。
讓民兵後退,李兵拿著鏟子小心的捅開最上面的一些土,「咚」土的最上面應該是鋪的地磚,小心的撬開直接收納起來,然後露出腦袋看了看,沒挖錯,正好在屋子中央,把洞口附近的磚起開,把洞口擴大。
李兵爬出地道,身上的土渣也跟著掉到地上,不過聲音不大,李兵把土渣收納,然後巡查庫房。
($_$)...布批堆了整整一屋子,旁邊還有連接的偏房,裡面的東西李兵也沒急著去看,先把布都收起來再說。
沒有燈光,也不敢有光,那樣夜裡就太明顯了,李兵是系統開啟後眼睛稍微能夜視,要不挖地道也不會那麼方便,不過那些民兵就不行了,在地道里有油燈還可以,上來了就是睜眼瞎了,這時候的百姓夜盲症還是很明顯的。
布匹雖多但是不占重量,李兵收納的很快,直接抬起貨架一起收納,一會兒的功夫就收納完畢,畢竟業務很熟練了。
來到其中一個偏房,這裡的東西比較貴重了,有絲綢、古董還有些書籍什麼的,還有許多箱子,一樣的,繼續,也不管箱子裡是什麼,反正先收納,以後再說,騰空了這個屋子,李兵來到另一個偏房,有麵粉還有箱子,這裡的箱子李兵可認識,這是武器箱子還有彈藥箱子,打開一個長條的箱子,裡面是步槍,中正式步槍,一個箱子五支槍,這裡的長條箱子有二三十個,最少也是一百多支,還有彈藥箱也有四五十箱。
這地主老財可以啊,不過應該是那個偽軍營長女婿弄來的,或者就是那偽軍營長的,畢竟軍火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這個屋子糧食不少,武器的箱子占了一半。李兵趕忙收納起來,把這個屋子騰空,李兵皺著眉頭,不對,不合理。
雖然這三個大庫房的東西不少,但是缺最重要的東西,錢去哪了?
剛才另外一個房間的東西裡面是有一些錢,不過跟這個大戶的財產不成正比,而且都有這麼軍火,那麼錢就不會是這麼點。
仔細看了看庫房,屋子的大小沒有問題,李兵也沒發現這屋子裡有隔間。
想到隔間,李兵拍了拍頭,「艹...」(一種植物),這地主老財肯定有密室和地窖,那些錢在密室呢,還有糧食,這麼大的家業怎麼可能就這麼點糧食?
看來經驗還是不行啊。先走,把布匹跟武器給民兵,先把他們支走,自己再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地主老財算是倒了血霉了。
從地道口順下布匹,不帶貨架的,倆民兵幫忙收起來,還喊另外的民兵幫忙。
他們租的院子有兩架馬車,把布匹往馬車上裝,接著就是槍械,李兵直接把貨架跟箱子去除了,還到剛才收納的偏房,占地方...
李兵現在就想趕緊忙活完這些,好繼續找老東西的密室。李兵很生氣,準備了好幾天,這點東西可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不把東西弄到手,心裡直發癢。
估摸著把馬車裝滿了,李兵沒有在往外順東西,清除腳印痕跡,跳回地洞,小心的把地磚恢復好,然後招呼著民兵走人,李兵則是存留的一些把土方都填到洞口處。
還要繼續幹活呢,可不能讓他們一下就發現了,晚發現幾天,李兵也能早些找到地主老財的密室,大不了把地主家的院子地下給挖空,當然真的挖空不至於,但是大體的地方還可以找一下的。
李兵雖然不滿意,可是民兵們確是滿意的不得了,王安鎮的故事真實的擺在了他們面前,不用戰鬥,就是地道就收穫了這麼多東西,絕對可以了。
至於李兵私藏東西,別開玩笑了,李兵身上一點也不鼓囊,能藏多少東西?再說了就是藏點,民兵們也不介意,李兵的本事這麼大,民兵很還是很心服的,至少現在這幫子民兵隊李兵死心塌地了。
忙活完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李兵帶著兩個民兵先出了院子,然後探查著路徑,這裡離偽軍軍營雖然近,但是也沒有巡邏的人,偽軍麼,要是那麼勤奮還干偽軍?
一路沒有人影,招呼馬車出來,嗯這個馬車不是帶車廂的那種,就是板車,這是為了預防東西太多沒人運才想法子弄來的,也是花了錢的。
在鎮子裡繞了一圈,才到了鎮子口,那裡還有偽軍的哨站,不過沒人站崗,路口被路障堵上了。偽軍都休息了,李兵一人貓上去,一共是十一個人,應該是一個班,查看了一下沒有活著的以後,李兵對民兵們學了聲鳥叫,民兵們跟上來,李兵讓兩個民兵把這裡的武器裝備都拿走,剩下的民兵去搬開路障。
離開鎮子,整個隊伍都放鬆了許多,聲音也大了些,高興的議論著這次的收穫,還有民兵問李兵那庫房中還有什麼?李兵如實的說了出來,民兵們都很可惜還有那麼多東西沒弄到。
(~ ̄▽ ̄)~一幫不知足的傢伙...李兵排腹著,也沒想過可不就是因為他這個隊長麼?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民讓他給訓成了真「土八路」
回去的路上格外順利,中午的時候區小隊放哨的民兵就發現了李兵他們,然後就有人來高興的迎接。
到了馬各莊,組織上的人也來了,看到滿滿輛大車的收穫也很高興,有了棉布就可以做軍服了,可以讓隊伍更加具備凝聚力,雖然不是棉襖之類,但是多穿一件也暖和許多啊。
還有那麼多槍枝,也可以武裝別的地方的民兵,建立縣大隊了。要知道和李兵一塊來的有十幾個人呢,也就是李兵特殊才能弄到這麼多的槍械,別的地方民兵連區小隊都沒能成立呢。
因為李兵的訓練方式特殊,成型早,所以他這個區小隊是沒有老戰士的,都是本地的民兵,別的區小隊至少兩三名老戰士帶隊,
把槍給別的區民兵,可以啊,李兵集合了區小隊換裝,嗯,把武器統一一下,都換成中正式吧,彈藥也不少(彈藥箱沒有全搬出來),把那些繳獲的雜牌槍什麼的都送給別的民兵。
組織上的人也沒說什麼,畢竟是人家「繳獲」的,給最先成立的這個區小隊換裝也情有可願,還提高了戰鬥力,除了沒有機槍等重火力,這個區小隊裝備不必主力連差了。
這次李兵找組織要了三名老兵過來,還把區小隊分成班排,一名老兵擔任副隊長,再有兩名擔任排長,其餘的班長由表現出色的民兵擔任,反正他們這也不是主力,不會擔任大的作戰任務,這樣分配就可以了。
這樣分編是為了讓民兵們習慣這樣的編制,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各個村子自成一夥,不利於團結和戰鬥。而老兵擔任排長是因為這些新兵還弄不明白這個編制到底是什麼?
組織上對李兵的這個要求很滿意,這也是李兵成熟的一種表現。不過組織上要是知道李兵要來副隊長主要是為了自己單獨行動方便不知道會如何想了。
老兵很快來了,是跟李兵一起來的那批,李兵高興的跟三個老戰友握手,把區小隊的情況講訴了一番。
李兵這個區小隊一共有112人(含李兵四人),附近7個村子的民兵,有的村子小也就沒有那麼多青壯,按12個人一般個班可以分成9個班,由表現出色的民兵戰士擔任班長,三個班為一個排,由三位老戰友為排長,這樣的編制就很合理了。
老兵張連順擔任區小隊副隊長和1排排長,老兵王虎擔任2排排長,老兵王柱擔任3排排長。
班長的人選就由三人一起訓練民兵看著選,李兵還有心頭的一件事要處理呢,快兩天了,李兵心裡跟貓抓似的。
在馬各莊,李兵借了一個院子當作區小隊的倉庫,把麵粉糧食布匹還有剩下的彈藥都對方在這裡了,空間裝備裡面從第一個偏房收取的絲綢還有那些箱子,李兵沒有放這裡,再等等,沒時間看呢.....
李兵帶著三人參觀了一下區小隊的倉庫,三人都直愣愣的,好傢夥,直呼好傢夥「我知道咱們區小隊富裕,沒想到這麼富裕,隊長,這是怎麼弄來的?」張連順看著李兵那眼睛就跟盯著美女似的,兩位老王也看著李兵,詢問的意思很明顯。
「咳咳,山人自有妙計...」李兵裝起了清高讓三人摸不清頭緒,「反正老張你們就使勁的訓練這些新兵蛋子們,不要怕浪費,雖然咱們不是主力,可是以後要比主力還能打,機槍會有的,炮也會有的,跟著我就準備吃香的喝辣的吧...」
「說你胖,你還喘上了...」王虎笑著說道,這都是一起來的戰友,十幾天的長途跋涉都很熟悉對方了,還有這三位都是原獨立團出來的老兵,跟李兵認識,一塊到平西工作更加的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