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臣願為陛下赴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水電站。

  兩兩一組,將沒電的電池送來,再將充滿電的背回去——五公里越野跑加五公里常規跑,這訓練強度,這也就天天有魚有肉能頂得住,否則都得下去見太奶。

  鄭鴻逵將電池背在背上。

  背著空電池跑來的一邊平復著呼吸,一邊幫助同伴檢查電池的牢固性,還有方向是否偏斜——這電池是有正反的,如果背反了,裡面的液體流出來,濺到身上,那人就廢了。

  「好了,走吧。」

  鄭鴻逵也調整好呼吸,氣沉丹田,一較勁兒,就奔跑了起來。

  在心中鎖定目的地,鄭鴻逵的意識便自由的發散了起來。

  他還記得剛入軍營時的意氣風發,想要一雪前恥,誓要一路立功,重新登頂,成為鄭侯,乃至鄭公。

  然而……來了後他才知道想要在這裡出頭有多難。

  經過他數月的觀察,他已經摸清了這裡的結構。

  這座軍營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據說是三百人的建制,後來被陛下派往各地,只剩一百。

  這些人的建制叫做火箭軍,是最初跟著陛下的老人。

  他們在淮黃河段擊沉了清兵百艘戰船,虜獲火炮無數。

  又先後登陸東三府與天津,可謂是戰功卓著。

  然而,就算這樣,他們也依然只是火箭軍的士兵。

  唯一不同的是,伍長、百夫長、千夫長的前頭多了個神勇的稱號,叫神勇伍長、神勇百夫長、神勇千夫長。

  總結來說就是滿載榮譽,但依然還是兵,沒有貴族頭銜。

  想到自己過去只是押寶押中了,就成了鄭侯,那是何等的幸運。

  這些人,每一個的功勞,都有吊打他的資格。

  他雖然隨軍與王守仁、大侄子一起收復了幾地,可那是陛下的軍隊先打到青州府引的敵軍回援,才有的功勞。

  硬碰硬的結果他也看到了,在徐州城外,他的人被那個豪格砍瓜切菜,直接打穿了。

  是,他們是水師,上岸了施展不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可敗了就是敗了。

  所以啊,和那些人相比,他的功勞比螢火亮不了多少。

  當然,他也知曉了其他的事。

  比如火箭軍為何叫火箭軍,那是可以飛翔的炮,就和煙花似的。

  還有,最新款的火銃——栓動式毛瑟步槍。

  整個新兵營輪流在靶場練槍,他打了好幾次了。

  他至今忘不了第一次摸到那槍時的震撼與興奮。

  他也在那一刻便確信,清兵在陛下的面前已經不算什麼。

  只要陛下想,失地隨時可以收服。

  也從那一刻開始,他心中的驕傲,他所有的鋒芒,全都老實的收攏了回去,不再有自命不凡的狂妄想法。

  同時,也在心裡偷偷告誡自己,永遠不能站在陛下的對立面。

  新兵營的另一部分,是一萬名陛下自天津招來的大小伙子們。

  他們不論出身,都是正值大好年華,年輕、英勇,以追隨陛下為榮的一股精銳。

  同時,他們也有軍功在身,擊敗多鐸圍城的軍隊,更是擒獲了多鐸。

  他?他在這裡算哪根蔥啊。

  想在這裡出頭,難啊,難難難。

  「武進士鄭鴻逵何在!」

  一匹快馬在鄭鴻逵的面前勒停。

  「鄭鴻逵在此,找俺何事!」

  翻身下馬,一身陽剛之氣,虎目含威的少年郎將韁繩遞到鄭鴻逵的手上。

  「陛下宣你,後面的路程我代你跑完,你速速前往,不要讓陛下久等。」

  陛下宣他?

  鄭鴻逵平靜的心湖驟然間捲起層層波瀾。

  他上一次這般按耐不住激動時還是贏得武進士的受封都指揮使的時候。

  「喏!」

  解下身上的電池,鄭鴻逵利落的翻身上馬。

  再看向已經背起電池的那位少年,鄭鴻逵不由的笑了,「若是喜事,回來請你們喝酒。」


  背上電池的士兵已經執行完陛下的任務,那死板的面孔也活泛了起來,不忘為弟兄們順杆兒敲竹槓道:「那可是要去千金樓喝才夠勁兒。」

  「就去千金樓!駕!」

  會是喜事嗎?

  傳喚他的士兵宣他的時候提到了武進士,這也是他比其他士兵唯一出彩的地方。

  來到新兵營後他從未炫耀自己過去的身份。

  有帶兵經驗的他深知有時候比其他人優秀也是一種「罪」,特別是在一個新的環境,是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

  所以,這稱號只能是陛下宣他的時候說的。

  陛下……要啟用他?

  心有期待便生無限的糾結、躊躇與惶恐。

  鄭鴻逵只覺這馬跑的太快,他還沒做好心理準備,便已經到了。

  「罪臣鄭鴻逵叩見陛下!」

  進來時好像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鄭鴻逵想著,目光卻沒有斜視,靜靜的盯著地面,等待著陛下的指令。

  「平身,聽說你在新兵營表現不錯,不驕不躁,靶場射擊更是得過幾次十環?」

  鄭鴻逵心中狂喜,整個人的血液、意識在這一刻都通暢了不少。

  「罪臣惶恐,臣得聞陛下槍槍能命中靶心,與陛下相比,臣實在不值一哂。」

  起身後鄭鴻逵這才看出那道熟悉的身影是誰,黃宗羲。

  此人志大才疏,竟想廢除八股文,那八股文被皇權奉為圭臬,怎可輕易廢除,也難怪屢屢落第,陛下宣他來是作何?問罪嗎?

  此人才學雖有離經叛道之嫌,卻也是個忠心之人,如若陛下問他該如何處置,他當如何?

  「愛卿也不必自謙,昔日的鄭侯,如今的兵中的小卒,地位差距之巨朕還是知曉的,你能寵辱不驚,重新來過,朕心甚慰,朕這裡有個戴罪立功的差事,這差事不是什麼肥差、美差,所行所到將得罪數不盡的人,愛卿可願赴險?」

  機會!

  鄭鴻逵再難掩心中激動。

  叩首道:「臣願為陛下赴死!」

  很好,很有精神。

  要找一個有武力,又讀過書,又懂些軍略,有帶兵經驗的人實在是難。

  朱律健想過讓鄭鴻逵去把小成功換回來,讓小成功主持這件事,但此行多兇險,得罪人不說,事後也有可能被暗害,他可捨不得。

  而鄭鴻逵,就很合適。

  首先他是戴罪之身,其次他還是小成功的四叔,是長輩。

  這樣的身份下,多承擔一些風險,就很合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