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成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小隊精銳自青州府乘船南下前往揚州。

  另一邊的成都,已經步入正軌。

  大明寶鈔暢通無阻,往來行商雖有擔心,但在離去時,確定能將賺來的寶鈔全部換成貨物,也就安心了。

  在此期間,手頭寬裕的士兵們大肆消費,也是將當地的經濟推上一個小高潮。

  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原本已經歇業、逃亡的各種樓子,又開了起來,茶樓、酒樓、還有有顏色的樓。

  士兵們有錢換新衣、穿新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促成這一切的兩位國姓爺,自然而然的就收穫了人心。

  在兵卒們的眼中,其實沒有太多的大是大非,誰給他們錢,他們就為誰賣命。

  茶樓聽曲的朱成功俯瞰著這座逐漸復甦的城市。

  看著穿行在街道上的兵卒,不由的就想到了唐朝。

  大唐本不該那麼快就滅亡的。

  始作俑者就是出了個蠢皇帝。

  那位皇帝讓各地將領在當地徵收銀錢,發軍餉。

  然後就養出了一堆尾大不掉的反王。

  「陛下聖明啊。」

  這一起手,就將張獻忠徵稅發軍餉的權力給剝奪了。

  至此軍心向明不向西,大西王已然名存實亡。

  「陛下自然是聖明的。」啃了一嘴油的狗蛋在咽下去一口肉後不忘跟著誇讚。

  朱成功收回目光,看著面前這個毫無形象,抓了滿手油,又吃了滿臉油污的傢伙,頓覺頭疼。

  「姑娘,幫打盆水來。」

  在旁侍奉的琵琶女一呆,如果換一桌客人她可能要堅持一下——自己只賣藝不賣力,但她忍住了。

  面前的這位並未點她,是樓主幾乎跪著乞求,才讓這二人允許她來侍奉,以表孝敬。

  放下琵琶,行了個萬福。

  門開了又關,琵琶女化身勞役,去打水去了。

  「你能不能吃有吃相?」

  「吃相?啃豬蹄不用手?難道用筷子夾啊?」

  「那你不能不吃豬蹄?」

  「豬蹄這麼好吃,為何不吃?」

  這道理是講不通了,朱成功選擇閉嘴。

  很快,水打來了。

  琵琶曲繼續。

  待酒足飯飽,朱成功在桌子上留下銀錢,起身離去。

  「軍爺,這錢不能收……」

  「不收這家店就關門吧。」

  琵琶女面色一白,就要嚇哭。

  朱成功繼續道:「這話你轉告給掌柜,掌柜就不會為難你了。」

  琵琶女這下緩了心神。

  狗蛋忍不住埋怨:「你說話能不能別大喘氣,看把仙女姐姐都嚇到了。」

  琵琶女嬌羞。

  朱成功無語。

  離了茶樓,走在大街上。

  假期得閒的士兵們一一上前行禮,或是站崗在一邊,保持行禮,直至兩人消失在視野中。

  開始的時候,朱成功還會勸阻下,不必這樣,假期好好玩兒就行,但士兵們就是想敬禮,就是想表達自己的敬意,就和某隻犟種的狗一般,難以教化,朱成功就閉嘴了。

  儘快叫了輛馬車,如此才沒引發更大的議論聲。

  至於兩人的專屬馬車,那也是不能坐的,因為效果和兩人走在大街上一樣。

  馬車上。

  「陛下來信,問你學習的怎麼樣了,過幾日可能要將你派到西安去,執行同樣的命令。」

  朱成功看著四仰八叉倒在馬車角落裡的某隻漲肚狗,眼中充滿了不信任,還有擔憂。

  「學啥?」

  好傢夥,一句話險些讓朱成功直接掏槍。

  四目相對下,遲緩的某人「哦!」了一聲,無所謂的道:「哎呀,不就是訓練軍隊,讓軍隊心向陛下而不是……西安的是誰?」

  「吳三桂。」

  「對,吳三桂。」狗蛋接著說道:「再就是讓大明寶鈔重新流通,數人頭,收田,放田,都明白著呢,錯不了。」


  真明白嗎?

  這隻狗這麼吊兒郎當的樣子……國姓爺很擔心。

  「你確定?」

  「確定!多大點事啊。」

  「那如果出了岔子呢?」

  「那……我就直接把吳三桂崩了,一了百了。」

  好傢夥,這還真是乾脆直接啊。

  朱成功略思索,點了點頭:「也好,反正陛下沒說不能殺。」

  原本朱成功還打算實在不行就留狗看家,他去西安,有狗蛋這句話,想來事情就是再糟糕,只要吳三桂一死,吳三桂的勢力也就解體了,因此,也不是太糟糕。

  「那我就給陛下回信了,說你可以勝任。」

  「回吧回吧。」

  信鴿自成都飛回青州府。

  朱律健看過國姓爺的信,臉上掛上滿意的笑容。

  信上寫了兩個方案。

  方案一:仿照成都。

  方案二:方案一失敗,直接對吳三桂進行斬首。

  「嗯,不錯,感覺可行。」

  信上還匯報了狗蛋近期完成的課業——讀了什麼書,會寫多少個字。

  進步顯著。

  下一步計劃,朱律健打算在各地開設免費成人學校,對全民進行基礎的掃盲工作。

  等這些人有點文化了,嘗到了文化的甜頭,才能推行成體系,從娃娃抓起的學校。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全民開智,而不是讓世家大族進行知識壟斷。

  再拆開一封信。

  這信裝在信封里,是騎馬的信使帶回來的。

  信上情報:猛火油的來路斷了,因為戰亂,先前找到猛火油的那家人死絕了。

  猛火油,也就是石油。

  要想騎摩托車征戰四方、擴大版圖,就不能沒有油啊。

  朱律健想到陝西榆林的那處易開採的油田。

  吳三桂的地盤他必須儘快拿下來,開採是需要時間的,此事宜早不宜遲。

  擺駕工廠。

  滾燙的鋼水正在澆築蒸汽機需要的各種零件。

  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燒開水。

  煤炭發電廠乃至於高逼格的核電站發電的原理都是燒開水。

  「進度怎麼樣了?有遇到困難嗎?」

  「回陛下,目前一切順利,有失敗的燒熔重鑄下也就好了。」

  朱律健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搞蒸汽機倒不是想開煤炭發電廠,一個水庫發電廠就已經能發出多的用不完的電,還不需要破壞環境,沒有再開煤炭發電廠的道理。

  他想做的是將蒸汽機與紡織廠聯動,這樣女工下班的時候,紡織廠自己也能運作起來。

  到時候白天升級、檢修,晚上工作。

  等技術成熟,女工下崗時,成人學校差不多也要開了,正好無縫銜接,去上學,豐富知識,技工轉型。

  這是有關紡織廠的前期構想,等銅礦、鐵礦產量上來了,就木改鐵(紡織機),汽改電,直接從蒸汽時代跳到電氣時代。

  看著堆放在一邊的蒸汽機的零件,朱律健的思緒也隨著發散了出去。

  如果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搞不到大量的石油,那要不要試試蒸汽動力的車?火車?

  那得把鐵礦的產量搞上去。

  怎麼提高鐵礦的產量呢?

  尋找鐵礦的步驟可以省略,老家那邊有現場的作業可以抄。

  有礦,那就只差人力了。

  或者他可以想辦法將工具也升級下。

  還有就是解決運輸的問題。

  修路、造車?造挖掘機?造鏟車?造電鑽?或者蒸汽鑽?

  工業大明的路,還有很長要走啊。

  朱律健突然發愁。

  另一邊,多爾袞也在犯愁。

  計劃已經執行了,但效果遠沒達到預期啊——無人拜訪,無人投效。

  仿佛,那邊的人根本不在乎弘光帝的即位。

  「報!」

  軍報送來,打開一看。

  東三府的密探匯報,發現大量的棉花種植區域。

  「本王知道了!他想冬天起兵!呵!我滿人出生在白山黑水間,選在冬天決戰,真是愚蠢!」

  多爾袞發誓,他要在這個冬天,拿回屬於他的一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