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機關銃
朱祁鎮方才聽他們爭吵,稍加思索,大約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為什麼明軍一直都只用鑄鐵火銃,而沒有採用鍛鐵火銃?
是技術問題嗎?顯然不是。
鍛造管狀鐵材雖然費工,但這是十五世紀不是春秋戰國,早就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了。
是成本問題嗎?好像也不是。
明軍在使用鑄鐵火銃的同時,還裝備了大量的鑄銅火銃,銅可比鐵貴多了。
而且,到了嘉靖時期鳥銃傳入中國後,明軍就迅速開始大批量改用鍛造槍管了。
所以,鳥銃的傳入才是關鍵。
朱祁鎮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火銃雖然是現代槍枝的原型,但是在沒有發明擊發裝置之前,火銃的使用方式與現代槍枝是截然不同的。
現代槍枝,主要是遠距離點射,精準擊殺目標。
但火銃的主要用法,是成百上千隻一起發射,通過火力覆蓋來實現片殺傷。
或者是單兵近距離作戰,直接突臉使用,作用類似霰彈槍。發射完之後,還能直接拿來當成近戰兵器上去掄,比如三眼銃就是這麼用的。
既然要拿來當近戰武器用,那鑄鐵顯然還是更有優勢。
在這個年代,沒有人會拿火銃來遠距離瞄準單一目標擊殺,這活兒是弓箭手的。
所以,壓根就不需要更輕便和精確的槍管。
但有了擊發裝置以後,情況便大大不同。
火銃可以單兵瞄準了,其使用方式出現革命性的變化,這時候,才會迫切需求更長更輕的槍管,以實現更遠的射擊距離,更準確的射擊精度和更大的殺傷力。
朱祁鎮也是心情過於急切,恨不得馬上擁有三千火銃兵,這樣心裡才踏實,所以才一直採用傳統的鑄造法來製作。
但既然發明了先進的擊發裝置,再搭配傳統火銃使用,還真就有點不倫不類。
也是這劉堅真的花了心思研究過了,所以才冒死忤逆朱祁鎮,提出了這個建議。
曹鼐雖然聰明,但畢竟不像朱祁鎮是穿越者,開了天眼,所以他一時也沒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過,既然朱祁鎮已經開口了,對於曹鼐來說,那就只有兩個字,照辦。
劉堅也很高興。
大明的手工業場一向都是文官領導內行,太監領導文官,他只是個小小工匠,哪有他說話的份兒。
如今他的話能被太上皇聽進去,而且採納,那真是莫大的榮耀。
所謂千里馬被伯樂賞識,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劉堅製作鍛造槍管的方式,也挺有意思。
要先製作一根直徑兩公分,儘量圓的鋼筋,通過滲碳工藝增加表面硬度,再儘可能打磨光滑,塗抹桐油,作為製作工具。
然後將一塊薄熟鐵皮燒紅,纏在這根鋼筋上,用小鐵錘輕輕鍛打,合圍,形成槍管的雛形。
熟鐵的質地要軟得多,所以只要力道合適,並不會損傷到裡面的鋼筋。
如此纏兩層鐵皮,確保接縫處錯開,便可以極大地增加強度和密閉性。
初步完成後,將槍管固定在架子上,用絞盤轉動裡面的那根圓鋼管,將槍管內壁打磨光滑。
最後再放入焦炭里悶燒,滲碳,將槍管表面硬化,再打磨光滑。
整個過程相當繁瑣。
但好在,功夫沒有白費。
經過二十天沒日沒夜加班加點的辛勞,劉堅終於將一支鍛鐵槍管的機關銃製作完成,交付朱祁鎮。
從外觀上看,已經和後世的短款木柄步槍非常相近了。
朱祁鎮試著打了幾發,果然非常好用,火力猛,射速快,五十步以內準確性很高。
如果能有辦法加工出膛線來,那麼準確度還能更進一步提高,但這就是後話了,現在暫時還達不到這個技術。
而且,整支機關銃重量只有五六斤的樣子,便攜性拉滿。
曹鼐在試射過之後,也是連連稱讚,說這玩意兒甚至都能打鳥。
要不說明朝人思維都很像呢,這玩意兒其實就是鳥銃。但朱祁鎮不喜歡鳥銃這個名字,只叫它「機關銃」。
這東西,哪哪都好。唯一缺點就是製造過程非常漫長。
劉堅和三個助手一起,二十天每天至少工作七個時辰才製造出一支來。
也就是四個人花費了280個小時。
朱祁鎮算了算,哪怕後面效率加快,提高到200個小時,他也不可能全軍都武裝這種武器。
太金貴了。
就算儘可能調動手下幾乎所有人力,一個月做個一百多支,差不多就已經是生產力的極限了。
朱祁鎮想,慢慢做著唄,積少成多。反正他也不急著回去。
就算只有三五百支這種機關銃,那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合理使用的話,足以在戰場上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這玩意兒,就是朱祁鎮最大的底氣。
……
忙起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已是夏末。
礦山上,一切都井井有條,熱火朝天。
如今在倉庫裡面,已經囤積了兩千隻鑄鐵火銃,五百隻機關銃,冷兵器若干。
除了礦山上的五六千人,朱祁鎮在忽蘭忽失溫、和林的兩處醫館,也各安置了兩三百人。
此外,他還接管了伯顏帖木兒的一處牧場,養了許多馬、牛、羊,把剩餘的勞動力都發揮出作用來。
這半年來,伯顏帖木兒幾乎很少回忽蘭忽失溫來。
他一直在漠南和賽罕王、阿剌知院打仗,從春天打到夏天,曠日持久,耗費極大,也沒有徹底分出勝負。
而朱祁鎮的鐵礦幾乎成了伯顏帖木兒的兵工廠,生產了大量的馬刀,馬蹄鐵,弓箭頭,供給伯顏打仗。
要沒了這個鐵礦,伯顏帖木兒估計連箭頭都只能用骨片的了。
而趁著這個機會,朱祁鎮也不停向伯顏帖木兒索要牛羊和各類物資,囤積了大量財富,大發戰爭財。
可以說,如今的朱祁鎮,絕對是草原首富。
與朱祁鎮富得流油相比,草原上幾乎每個牧民家裡,牛羊都大幅減少,生活日漸窘迫。
身為牧民,很多人甚至已經一兩個月都沒有吃過肉了,只靠奶製品度日。
這日。
朱祁鎮收到了伯顏親衛隊長巴圖的消息,請他速速下山。
見巴圖信中的口氣十分緊急,朱祁鎮猜測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便跟曹鼐打了招呼,帶了袁彬等幾名親隨,急忙下了山來。
為什麼明軍一直都只用鑄鐵火銃,而沒有採用鍛鐵火銃?
是技術問題嗎?顯然不是。
鍛造管狀鐵材雖然費工,但這是十五世紀不是春秋戰國,早就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了。
是成本問題嗎?好像也不是。
明軍在使用鑄鐵火銃的同時,還裝備了大量的鑄銅火銃,銅可比鐵貴多了。
而且,到了嘉靖時期鳥銃傳入中國後,明軍就迅速開始大批量改用鍛造槍管了。
所以,鳥銃的傳入才是關鍵。
朱祁鎮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火銃雖然是現代槍枝的原型,但是在沒有發明擊發裝置之前,火銃的使用方式與現代槍枝是截然不同的。
現代槍枝,主要是遠距離點射,精準擊殺目標。
但火銃的主要用法,是成百上千隻一起發射,通過火力覆蓋來實現片殺傷。
或者是單兵近距離作戰,直接突臉使用,作用類似霰彈槍。發射完之後,還能直接拿來當成近戰兵器上去掄,比如三眼銃就是這麼用的。
既然要拿來當近戰武器用,那鑄鐵顯然還是更有優勢。
在這個年代,沒有人會拿火銃來遠距離瞄準單一目標擊殺,這活兒是弓箭手的。
所以,壓根就不需要更輕便和精確的槍管。
但有了擊發裝置以後,情況便大大不同。
火銃可以單兵瞄準了,其使用方式出現革命性的變化,這時候,才會迫切需求更長更輕的槍管,以實現更遠的射擊距離,更準確的射擊精度和更大的殺傷力。
朱祁鎮也是心情過於急切,恨不得馬上擁有三千火銃兵,這樣心裡才踏實,所以才一直採用傳統的鑄造法來製作。
但既然發明了先進的擊發裝置,再搭配傳統火銃使用,還真就有點不倫不類。
也是這劉堅真的花了心思研究過了,所以才冒死忤逆朱祁鎮,提出了這個建議。
曹鼐雖然聰明,但畢竟不像朱祁鎮是穿越者,開了天眼,所以他一時也沒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過,既然朱祁鎮已經開口了,對於曹鼐來說,那就只有兩個字,照辦。
劉堅也很高興。
大明的手工業場一向都是文官領導內行,太監領導文官,他只是個小小工匠,哪有他說話的份兒。
如今他的話能被太上皇聽進去,而且採納,那真是莫大的榮耀。
所謂千里馬被伯樂賞識,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劉堅製作鍛造槍管的方式,也挺有意思。
要先製作一根直徑兩公分,儘量圓的鋼筋,通過滲碳工藝增加表面硬度,再儘可能打磨光滑,塗抹桐油,作為製作工具。
然後將一塊薄熟鐵皮燒紅,纏在這根鋼筋上,用小鐵錘輕輕鍛打,合圍,形成槍管的雛形。
熟鐵的質地要軟得多,所以只要力道合適,並不會損傷到裡面的鋼筋。
如此纏兩層鐵皮,確保接縫處錯開,便可以極大地增加強度和密閉性。
初步完成後,將槍管固定在架子上,用絞盤轉動裡面的那根圓鋼管,將槍管內壁打磨光滑。
最後再放入焦炭里悶燒,滲碳,將槍管表面硬化,再打磨光滑。
整個過程相當繁瑣。
但好在,功夫沒有白費。
經過二十天沒日沒夜加班加點的辛勞,劉堅終於將一支鍛鐵槍管的機關銃製作完成,交付朱祁鎮。
從外觀上看,已經和後世的短款木柄步槍非常相近了。
朱祁鎮試著打了幾發,果然非常好用,火力猛,射速快,五十步以內準確性很高。
如果能有辦法加工出膛線來,那麼準確度還能更進一步提高,但這就是後話了,現在暫時還達不到這個技術。
而且,整支機關銃重量只有五六斤的樣子,便攜性拉滿。
曹鼐在試射過之後,也是連連稱讚,說這玩意兒甚至都能打鳥。
要不說明朝人思維都很像呢,這玩意兒其實就是鳥銃。但朱祁鎮不喜歡鳥銃這個名字,只叫它「機關銃」。
這東西,哪哪都好。唯一缺點就是製造過程非常漫長。
劉堅和三個助手一起,二十天每天至少工作七個時辰才製造出一支來。
也就是四個人花費了280個小時。
朱祁鎮算了算,哪怕後面效率加快,提高到200個小時,他也不可能全軍都武裝這種武器。
太金貴了。
就算儘可能調動手下幾乎所有人力,一個月做個一百多支,差不多就已經是生產力的極限了。
朱祁鎮想,慢慢做著唄,積少成多。反正他也不急著回去。
就算只有三五百支這種機關銃,那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合理使用的話,足以在戰場上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這玩意兒,就是朱祁鎮最大的底氣。
……
忙起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已是夏末。
礦山上,一切都井井有條,熱火朝天。
如今在倉庫裡面,已經囤積了兩千隻鑄鐵火銃,五百隻機關銃,冷兵器若干。
除了礦山上的五六千人,朱祁鎮在忽蘭忽失溫、和林的兩處醫館,也各安置了兩三百人。
此外,他還接管了伯顏帖木兒的一處牧場,養了許多馬、牛、羊,把剩餘的勞動力都發揮出作用來。
這半年來,伯顏帖木兒幾乎很少回忽蘭忽失溫來。
他一直在漠南和賽罕王、阿剌知院打仗,從春天打到夏天,曠日持久,耗費極大,也沒有徹底分出勝負。
而朱祁鎮的鐵礦幾乎成了伯顏帖木兒的兵工廠,生產了大量的馬刀,馬蹄鐵,弓箭頭,供給伯顏打仗。
要沒了這個鐵礦,伯顏帖木兒估計連箭頭都只能用骨片的了。
而趁著這個機會,朱祁鎮也不停向伯顏帖木兒索要牛羊和各類物資,囤積了大量財富,大發戰爭財。
可以說,如今的朱祁鎮,絕對是草原首富。
與朱祁鎮富得流油相比,草原上幾乎每個牧民家裡,牛羊都大幅減少,生活日漸窘迫。
身為牧民,很多人甚至已經一兩個月都沒有吃過肉了,只靠奶製品度日。
這日。
朱祁鎮收到了伯顏親衛隊長巴圖的消息,請他速速下山。
見巴圖信中的口氣十分緊急,朱祁鎮猜測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便跟曹鼐打了招呼,帶了袁彬等幾名親隨,急忙下了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