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這便反了?
翌日清早,高歡緩緩醒來睜開雙眼,窗外的曦光灑在床榻之上,形成一片片柔和的光斑。他伸了伸懶腰,只覺神清氣爽,一瞬間昨夜的疲憊與荒唐都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說不出的輕鬆與愉悅。坐起身來,環顧四周,見房內依舊保持著昨夜的溫馨與寧靜,紅燭雖已燃盡,但淡淡的余香仍在空氣中縈繞,聞之讓人心曠神怡。
閉眼享受了會兒溫馨氣氛,高歡不想驚擾仍在熟睡中的婁昭君,於是披上外袍,緩步走到窗前,小心推開窗戶,一股清新的晨風迎面撲來,帶著一絲涼意和泥土的芬芳,讓他精神為之一振。回過頭來,望向床榻,見婁昭君依舊睡得香甜,他便又關上了窗子,走到床前替婁昭君重新蓋了蓋被子便往前廳去了。
按照段長的說法,高歡他們出征遇到祥瑞的事情不日便會被上報至洛陽。這祥瑞之事,用的好了,皇帝龍顏大悅,加封賞賜,高歡等人此次擊退柔然的功績必會加上一筆;可若是用的不好,那便不好說了。
再加上,在六鎮經營一輩子的老鎮將也即將被野心勃勃的葛榮代替。葛榮豈是甘居人下之人,他一旦領命來到懷朔,隨時都可能會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與高歡等人起衝突。換言之,懷朔馬上就要變天了……
佳人在側確實溫馨,可高歡還是需要好好準備一番,以應對懷朔可能出現的變化局面。
收回思緒,高歡決定還是先去鎮城一趟,再詳細與段長等人商議一下應該怎樣操作來「架空」未來的懷朔一把手了。要知道,人家葛榮須不是個憨的,再怎麼說那也是能夠憑一己之力拉起幾十萬大軍的強人,別人想不花一番心思就從他手裡奪權,那簡直就是墳頭拉二胡——淨鬼扯。
高歡剛剛踏入懷朔鎮城,便看到段長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清晨練劍強身,而是站在一棵歪脖子梅樹下,身形一動不動,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些什麼,又好像是在回憶。
高歡默默站在一旁,也不打擾。許久,段長仿佛感受到身旁目光,一轉身便看到了高歡。高歡正要上前寒暄兩句,就聽到對方悠悠嘆了一聲:
「傳聞東晉時期,桓溫北征途經金城時,看到自己年輕時種下的柳樹都已長到十圍粗細,感慨說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我向來不喜此人做派,但今日早晨忽見這鎮城中梅樹寒風搖落,卻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桓溫昔年悽愴之感。人生之多艱,譬如林木乎?」
高歡見對方神情黯然,臉上滿是滄桑之色,似乎從決定上書致仕的那一刻便急速衰老了很多。有心想要勸些什麼,但實在是無從開口,沉默半晌,勉力道:
「領軍所言不差,萬物皆有衰老之時,然『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領軍又何必如此執著於一棵老樹呢?須知人生不過短短百年,可青史留名卻厚逾千年吶!」
「賀六渾說笑啦!我段長何德何能,青史上儘是大才大能之人,我雖在懷朔還算有點名頭,可要說留名青史,卻是不敢有此妄想!」
「段領軍定能留名青史。」
「既賀六渾如此篤信,那我還有何話說?」段長哈哈一笑:
「且待後人評說罷!」
見高歡欲言又止,段長接著道:
「我又不是你丈人那等人,不在乎這個。」
高歡不禁失笑:
「領軍與我丈人,一人師漢之武風,一人學漢之文略,實是我懷朔文武雙壁啊!」
段長聞言斜著眼睛覷了高歡一眼:
「這等馬屁留著給你老丈人便是,老夫行伍之人,用不上這般!」
高歡做輯笑道:
「實是有求於領軍,故此才……」
還未說完,段長便揮手打斷了他的話,看著高歡目光炯炯道:
「應當是我有求於你啊!」
高歡心中一驚,連忙道:
「可是六鎮有了什麼變故?」
「沃野鎮的破六韓拔陵反了……」段長語氣平淡,但聽在高歡耳朵里卻宛如石破天驚,未及細細思索,高歡脫口而出:
「怎的如此之早!」
段長似乎沒注意到高歡奇怪的語氣,繼續凝聲道:
「非只如此,破六韓拔陵此人是匈奴單于後裔,在沃野鎮空有武力,但不僅不被鎮將重用,反而屢受排擠,本就與沃野鎮將不和,起兵之時更是直接將其斬殺,現下已然斷了沃野鎮與外界道路,沃野已經淪陷了。」
高歡聞言沉思不語,他本以為自己還有幾年時間去緩緩發展,但誰知道不知哪裡出了問題,六鎮起義竟這麼令人措手不及的提前發生了。他原本計劃在這幾年裡,逐步鞏固自己的勢力,招攬人才,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奮起。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提前起義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前的局勢。
沉默片刻,高歡緩緩開口:
「聽說懷荒被柔然攻破時,沃野曾遣此人前往懷荒幫助守城?」
段長捋了捋自己的鬍子:
「此人在沃野時是這般說的,但他去沃野只帶了寥寥數人,自然是起不到什麼作用。也不知在懷荒時那守財奴於景是如何對待他的,只知道他在你領兵前往懷荒之前便憤憤而走。回到沃野不久,他便襲殺鎮將,豎旗反了。」
高歡輕嘆一聲:
「六鎮作為邊地,土地貧瘠,本來就無法自給自足。鎮民們此前一直都需要大魏中樞提供糧食、物資才能存活。可這幾年,災害不斷,連大魏洛陽周邊都出現了許多饑民,我六鎮就更不用說了。
兵士吃不飽飯,鎮民求一活命而不可得,若是不開倉賑濟,對他們來說反不反都是一死啊!」
「便是這個道理了。」段長也是喟嘆一聲:
「我六鎮情形都是一樣的,如果前一段日子不是你賀六渾領軍前去援救,只怕懷荒此刻也如沃野一般了。若當真到了那等境地,兩鎮一併發作起來,我懷朔哪裡還能獨善其身。」
閉眼享受了會兒溫馨氣氛,高歡不想驚擾仍在熟睡中的婁昭君,於是披上外袍,緩步走到窗前,小心推開窗戶,一股清新的晨風迎面撲來,帶著一絲涼意和泥土的芬芳,讓他精神為之一振。回過頭來,望向床榻,見婁昭君依舊睡得香甜,他便又關上了窗子,走到床前替婁昭君重新蓋了蓋被子便往前廳去了。
按照段長的說法,高歡他們出征遇到祥瑞的事情不日便會被上報至洛陽。這祥瑞之事,用的好了,皇帝龍顏大悅,加封賞賜,高歡等人此次擊退柔然的功績必會加上一筆;可若是用的不好,那便不好說了。
再加上,在六鎮經營一輩子的老鎮將也即將被野心勃勃的葛榮代替。葛榮豈是甘居人下之人,他一旦領命來到懷朔,隨時都可能會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與高歡等人起衝突。換言之,懷朔馬上就要變天了……
佳人在側確實溫馨,可高歡還是需要好好準備一番,以應對懷朔可能出現的變化局面。
收回思緒,高歡決定還是先去鎮城一趟,再詳細與段長等人商議一下應該怎樣操作來「架空」未來的懷朔一把手了。要知道,人家葛榮須不是個憨的,再怎麼說那也是能夠憑一己之力拉起幾十萬大軍的強人,別人想不花一番心思就從他手裡奪權,那簡直就是墳頭拉二胡——淨鬼扯。
高歡剛剛踏入懷朔鎮城,便看到段長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清晨練劍強身,而是站在一棵歪脖子梅樹下,身形一動不動,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些什麼,又好像是在回憶。
高歡默默站在一旁,也不打擾。許久,段長仿佛感受到身旁目光,一轉身便看到了高歡。高歡正要上前寒暄兩句,就聽到對方悠悠嘆了一聲:
「傳聞東晉時期,桓溫北征途經金城時,看到自己年輕時種下的柳樹都已長到十圍粗細,感慨說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我向來不喜此人做派,但今日早晨忽見這鎮城中梅樹寒風搖落,卻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桓溫昔年悽愴之感。人生之多艱,譬如林木乎?」
高歡見對方神情黯然,臉上滿是滄桑之色,似乎從決定上書致仕的那一刻便急速衰老了很多。有心想要勸些什麼,但實在是無從開口,沉默半晌,勉力道:
「領軍所言不差,萬物皆有衰老之時,然『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領軍又何必如此執著於一棵老樹呢?須知人生不過短短百年,可青史留名卻厚逾千年吶!」
「賀六渾說笑啦!我段長何德何能,青史上儘是大才大能之人,我雖在懷朔還算有點名頭,可要說留名青史,卻是不敢有此妄想!」
「段領軍定能留名青史。」
「既賀六渾如此篤信,那我還有何話說?」段長哈哈一笑:
「且待後人評說罷!」
見高歡欲言又止,段長接著道:
「我又不是你丈人那等人,不在乎這個。」
高歡不禁失笑:
「領軍與我丈人,一人師漢之武風,一人學漢之文略,實是我懷朔文武雙壁啊!」
段長聞言斜著眼睛覷了高歡一眼:
「這等馬屁留著給你老丈人便是,老夫行伍之人,用不上這般!」
高歡做輯笑道:
「實是有求於領軍,故此才……」
還未說完,段長便揮手打斷了他的話,看著高歡目光炯炯道:
「應當是我有求於你啊!」
高歡心中一驚,連忙道:
「可是六鎮有了什麼變故?」
「沃野鎮的破六韓拔陵反了……」段長語氣平淡,但聽在高歡耳朵里卻宛如石破天驚,未及細細思索,高歡脫口而出:
「怎的如此之早!」
段長似乎沒注意到高歡奇怪的語氣,繼續凝聲道:
「非只如此,破六韓拔陵此人是匈奴單于後裔,在沃野鎮空有武力,但不僅不被鎮將重用,反而屢受排擠,本就與沃野鎮將不和,起兵之時更是直接將其斬殺,現下已然斷了沃野鎮與外界道路,沃野已經淪陷了。」
高歡聞言沉思不語,他本以為自己還有幾年時間去緩緩發展,但誰知道不知哪裡出了問題,六鎮起義竟這麼令人措手不及的提前發生了。他原本計劃在這幾年裡,逐步鞏固自己的勢力,招攬人才,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奮起。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提前起義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前的局勢。
沉默片刻,高歡緩緩開口:
「聽說懷荒被柔然攻破時,沃野曾遣此人前往懷荒幫助守城?」
段長捋了捋自己的鬍子:
「此人在沃野時是這般說的,但他去沃野只帶了寥寥數人,自然是起不到什麼作用。也不知在懷荒時那守財奴於景是如何對待他的,只知道他在你領兵前往懷荒之前便憤憤而走。回到沃野不久,他便襲殺鎮將,豎旗反了。」
高歡輕嘆一聲:
「六鎮作為邊地,土地貧瘠,本來就無法自給自足。鎮民們此前一直都需要大魏中樞提供糧食、物資才能存活。可這幾年,災害不斷,連大魏洛陽周邊都出現了許多饑民,我六鎮就更不用說了。
兵士吃不飽飯,鎮民求一活命而不可得,若是不開倉賑濟,對他們來說反不反都是一死啊!」
「便是這個道理了。」段長也是喟嘆一聲:
「我六鎮情形都是一樣的,如果前一段日子不是你賀六渾領軍前去援救,只怕懷荒此刻也如沃野一般了。若當真到了那等境地,兩鎮一併發作起來,我懷朔哪裡還能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