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抵押與投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來吧,書院的開支是公家一直在管著的。」

  「但自從前幾任知縣上任後,便開始逐步削減開支,書院也是從那時起開始敗落的。」

  破屋內,高老頭給兩人說著書院敗落的原因。

  「不應該,」趙知銓皺眉道:「書院不是有學田嗎?再困難自給自足應該也沒問題吧。」

  「唉,這個怎麼說呢。」高老頭撓了撓頭:「之前是有學田來著,但是被上任山長給質押給了山下的陳員外。」

  「質押?」謝恆插嘴道:「他一個山長質押田地幹嘛?」

  「還債,」高老頭言簡意賅的解釋道:「前任山長酷愛博戲,但奈何時運不濟,欠下了不少銀兩。」

  謝恆心裡嘀咕道:「這不就又菜又愛玩嗎。」

  不過這文化人確實不一樣哈,能把賭鬼說的這麼清麗脫俗那也是沒誰了。

  「不對吧,」趙知銓眉頭緊促道:「我記得前兩年來時,高兄已任書院山長數年,那會沒出事,怎麼這才兩年就出事了?」

  「呃,那是另外一回事了,」高老頭有些尷尬的說道:「前任山長離任後,大夥便推我做了山長。」

  「因為之前的一些原因,我上任後便找到了山下的陳員外,希望他能對咱們伸出援手,幫襯一二。」

  「陳員外也爽快的答應了,但提出了一個要求。」

  「什麼要求?」謝恆開口問道。

  高老頭回道:「也沒什麼要求,只是讓咱們書院幫他隱瞞一些人口和田地罷了。」

  聽到這謝恆心中頓時瞭然,這種事在明朝倒不算什麼新鮮事。

  這種操作,也叫投獻,是明朝一種常見的隱藏田地的方法,屬於特殊政策下的產物。

  眾所周知,明朝有大堆的免稅特權階級,比如舉人之類的,公立書院也在其中。

  不過這個政策倒不是一刀切免稅,畢竟皇帝老爺也得吃飯嗎,都給免了那也是不行的。

  就拿書院來說,免稅政策僅限於學田,後面投獻過來的書院田還是要正常交稅的,只不過要比普通田少一些。

  這麼看來,這個陳員外恐怕早就盯上了書院,故意給前任山長下了套。

  高老頭繼續說道「我想著這不是什麼大事,就答應了陳員外,他也信守承諾的供養著書院。」

  「所以這就是當年你拒絕我和謝幫主的原因。」趙知銓恍然大悟的說道。

  兩年前他和謝勝登門書院想要帶些人回去,本來事都辦的差不多了,準備走的時候這高老頭突然跳出來阻止。

  不管謝勝和他怎麼勸說都不鬆口,無奈之下兩人只好空手而歸。

  這件事趙知銓記了兩年,直到今日才得以知曉答案。

  「倒也不完全是,」高老頭笑了笑:「你們當時要帶著那群孩子去干殺頭的事,那我肯定不能同意的。」

  趙知銓笑著搖了搖頭岔開話題道:「書院有陳財主支持為什麼還是敗落了呢。」

  「世事難料啊,」高老頭嘆了口氣:「當年你們走後沒多久,陳員外就突然暴斃身亡了。」

  「陳員外前腳剛死,後腳五個兒子和三個女婿就為爭奪財產鬧了起來。」

  趙知銓說道「那也不該波及書院才是?」

  「嗨,別提了,」高老頭拍了拍大腿:「先前不是說過學田被抵押出去了嗎。」

  「陳員外的幾個兒子,爭著爭著不知道怎麼把目光放到了學田上。」

  「幾個人找上門來,要我學田和之前放在書院名下的田地一併交還。」

  「你給了?」謝恆問道。

  該說不說,這種古代宅院故事聽著確實挺有意思。

  高老頭回道:「本來就是人家的地,那我能不給嗎?」

  「這學田不是禁止買賣嗎,他們拿過去就不怕官府找麻煩嗎?」謝恆疑惑道。

  明代的書院學田是明令禁止買賣的,這幾個二百五這麼幹是真不怕那天縣府下來找茬啊。

  「官府都自身難保了,哪還有閒心來管這種事。」高老頭搖了搖頭:「要是真能管,也不會現在才來管了。」

  「照你這麼說也只是丟了學田而已?怎麼連書院也丟了呢。」趙知銓開口問道。


  「這也和陳員外的兒子有關,」說起這個高老頭有些無奈:

  「丟了學田也就丟了,畢竟那本來就是人家的,咱們勒緊褲腰帶倒也還能勉強過下來。」

  「但要命的是,陳員外那兩個女婿,不知道從哪弄來一個上任山長的欠條,帶著來上門要債,這我自然是不會認,別說上任山長早就不在了,便是在我也不會認這種欠條」

  「如此一來這兩人便來了勁,天天派人在書院門口堵門要債,弄的老夫不勝其煩,但又實在趕不走。」

  「就這麼鬧了兩個月後,老夫見學生跑的只剩二十來個了,便索性從書院搬到了這裡,以圖清靜。」

  「搬過來的,我說那地方怎麼這麼幹淨。」謝恆說道。

  高老頭解釋道:「那不是咱們弄的,是陳員外的兩個女婿乾的,他見咱們走了,派了一些人過來,把書院剩下值點錢東西全給運走了。」

  「這兩個混蛋,為了錢,甚至把書院大堂內的柱子都給拆賣了,書院內剩下的板凳紙張也都沒放過,為了一些銅臭之物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聽到這,謝恆和趙知銓下意識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睛看出了震驚的意思。

  貪財的他們見過,但貪到這份上的還是少見,這種人不管放在那個時代,那都極為炸裂的。

  高老頭長嘆一聲:「天寧書院建院數百載,沒想到竟然毀在了我的手裡,死後恐怕無顏去見歷代先賢啊。」

  謝恆心裡嘀咕道:這倒是不會,一百年後會有人重修的,順便還會改個名字,再過幾百年後這裡會變成景區,到那時本地人想進來都得花錢買門票才行。【注1】

  趙知銓過去拍了拍高老頭的肩膀:「這世上也沒有什麼亘古不變的東西,書院敗落也不能全怪高兄才是。」

  高老頭搖了搖頭:「老夫只是感慨一下罷了,對了,你們今天來是要幹什麼?」

  「舊事重提,」趙知銓看著高老頭說道:「不知高兄這次可否行個方便。」

  【注1】天寧書院始建於唐代,廢毀年代不詳,於清乾隆十八年桃源縣令屈宜伸主持重建,並更名為桃川書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