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局勢變動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不知不覺間,安德里所擁有的四座封地都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景象,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矚目。這一切自然離不開他前期投入的大量金幣作為堅實的資金後盾。在這段時間裡,作為重要經濟支柱的港口城,其海運貿易在經歷了前期的迅猛發展後,漸漸不再有突破性的進展,轉而步入了穩定發展的階段。
在這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安德里積極致力於軍事力量的擴充。如今,他麾下的整體兵力已達到3000餘人。其中,有一支實力強勁的500人騎兵大隊,他們騎著高大的戰馬,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機動性極強;還有最近新組建的一支800餘人的弓箭手軍團,這些弓箭手訓練有素,箭術精湛,能在遠距離對敵人造成巨大威脅;除此之外,還有近千人民兵以及負責領地日常防衛的部隊,以及一支人數不到700人的標準步兵軍團,以及部分已經編入其他部隊的海軍。各支部隊分工明確,協同作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然而,隨著領地軍事力量的不斷壯大,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領地人口稀缺的矛盾日益凸顯。除了偏遠的火山島,安德里的其他三座騎士嶺,即便將所有人口加起來,總數也不過一萬餘人。這還不算領地內其餘的3000多名奴隸。如此龐大的軍備規模,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維持和運轉,現有的人口數量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使得領地人口的補充迫在眉睫。
安德里起初計劃從伊頓王國內陸遷移領民至自己的領地,以此緩解人口短缺的難題。在與內陸一些貴族展開交易洽談時,他滿懷期待能夠達成合作。然而,事與願違,他遭到了那些貴族的果斷拒絕。也許是安德里近期展現出的實力增長太過明顯,引起了這些貴族的警覺,他們擔心安德里勢力進一步膨脹,從而打破現有的權力平衡,所以並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給予他任何支持。
面對這樣的困境,安德里無奈之下只好再次向自己的大舅哥——柏林國王尋求幫助。就在昨天,國王念及妹妹卡羅琳的情面,最終鬆口答應從王室領地內撥出3000餘名身強力壯的人口給安德里。不過,這並非無償援助,安德里需要支付一筆數額高昂的金幣作為交換。好在雙方很快就各項條款達成了約定,這讓安德里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暫時落了地。
與此同時,艾恩城的決鬥場也已經完成了初步建設。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被零卡俘虜的那些野人,在這段時間裡不僅沒有出現任何傷亡情況,而且頗為意外的是,他們的人口數量竟然還增加了兩個。
就在今日清晨,天際才剛泛起魚肚白,柔和的晨光還未完全驅散夜的陰霾。安德里早早地起了床,心情格外舒暢,腦海里全是下午前往決鬥場參觀的事。
這座決鬥場可是他近期的心血之作,從選址到設計,再到施工監督,他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如今終於落成,他迫不及待想親眼看看成果。
就在他哼著小曲兒,悠然自得地整理衣物時,一陣如暴風驟雨般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這份寧靜。安德里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衣物,心中湧起一絲疑惑:這麼早,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匆忙?
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侍從慌慌張張地衝進房間,連行禮都顧不上,急切地說道:「大人,不好了!有柏林國王的緊急傳信!」
安德里還未開口,緊隨而來的騎士便「噗通」一聲單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一封帶有王室封印的信件,聲音沙啞且帶著一絲顫抖說道:「安德里大人,柏林國王緊急傳信!」
剛剛還在專注收拾行裝的安德里,聽聞騎士到來,即刻停下手中動作,前往接見。
看著盧京跪在面前的騎士,安德里神色從容地走到騎士面前,伸手接過那封信。入手的信封質地厚實,帶著一絲溫熱,想來是被騎士一路緊緊攥在手中。安德里微微點頭示意,隨後便命令身旁的賽恩:「賽恩,帶這位騎士下去好好休息,務必照顧周到。」賽恩領命,帶著騎士離開了大廳。
安德里低頭看向手中的信封,這一看,不禁十分驚訝。只見信封的封口處,原本整齊的蠟封已經破損,紙張邊緣還有些許褶皺,顯然是被人強行打開過。他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這可是來自柏林國王的信件,竟敢有人如此大膽私自拆閱!
安德里立刻大聲下令:「來人!把剛才那名騎士給我扣下!」不多時,士兵們便將騎士帶了回來。騎士一臉茫然與無辜,還未等他開口辯解,安德里便怒目而視,質問道:「這信封為何有被打開的痕跡?你最好如實招來!」
騎士面露驚恐之色,急忙跪地解釋:「大人饒命啊!在來此的途中,我和侍從們遭遇了幾位宮廷貴族。他們不由分說就攔住我們,強行拿走信件拆開查看。侍從們試圖阻攔,卻被他們驅散。等他們看完把信還給我,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深知信件至關重要,一刻也不敢耽誤,馬不停蹄趕來向您呈送,實在是冤枉啊!」
安德里聽後,面色稍緩,但心中的疑慮仍未完全消除。不過看騎士所言誠懇,不像是在說謊,便揮揮手,示意士兵先放開他,心中暗自思索:究竟是哪些宮廷貴族,竟敢做出這等膽大妄為之事?
看著如今已經默不作聲的騎士,安德里的表情瞬間僵硬在那裡。他心中暗自思忖,恐怕劫持信封的那些人應該是王國里一些實權貴族的爪牙。這些貴族平日裡囂張跋扈,仗著手中的權力肆意妄為,這次竟敢公然攔截國王的信件,實在是膽大妄為。
安德里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再次將目光投向騎士,語氣儘量平和地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今日之事辛苦你了。」待騎士告退後,安德里搬來一個木凳,緩緩坐了下去。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手中那封被開封過的信,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掙扎。
在這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安德里積極致力於軍事力量的擴充。如今,他麾下的整體兵力已達到3000餘人。其中,有一支實力強勁的500人騎兵大隊,他們騎著高大的戰馬,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機動性極強;還有最近新組建的一支800餘人的弓箭手軍團,這些弓箭手訓練有素,箭術精湛,能在遠距離對敵人造成巨大威脅;除此之外,還有近千人民兵以及負責領地日常防衛的部隊,以及一支人數不到700人的標準步兵軍團,以及部分已經編入其他部隊的海軍。各支部隊分工明確,協同作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然而,隨著領地軍事力量的不斷壯大,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領地人口稀缺的矛盾日益凸顯。除了偏遠的火山島,安德里的其他三座騎士嶺,即便將所有人口加起來,總數也不過一萬餘人。這還不算領地內其餘的3000多名奴隸。如此龐大的軍備規模,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維持和運轉,現有的人口數量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使得領地人口的補充迫在眉睫。
安德里起初計劃從伊頓王國內陸遷移領民至自己的領地,以此緩解人口短缺的難題。在與內陸一些貴族展開交易洽談時,他滿懷期待能夠達成合作。然而,事與願違,他遭到了那些貴族的果斷拒絕。也許是安德里近期展現出的實力增長太過明顯,引起了這些貴族的警覺,他們擔心安德里勢力進一步膨脹,從而打破現有的權力平衡,所以並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給予他任何支持。
面對這樣的困境,安德里無奈之下只好再次向自己的大舅哥——柏林國王尋求幫助。就在昨天,國王念及妹妹卡羅琳的情面,最終鬆口答應從王室領地內撥出3000餘名身強力壯的人口給安德里。不過,這並非無償援助,安德里需要支付一筆數額高昂的金幣作為交換。好在雙方很快就各項條款達成了約定,這讓安德里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暫時落了地。
與此同時,艾恩城的決鬥場也已經完成了初步建設。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被零卡俘虜的那些野人,在這段時間裡不僅沒有出現任何傷亡情況,而且頗為意外的是,他們的人口數量竟然還增加了兩個。
就在今日清晨,天際才剛泛起魚肚白,柔和的晨光還未完全驅散夜的陰霾。安德里早早地起了床,心情格外舒暢,腦海里全是下午前往決鬥場參觀的事。
這座決鬥場可是他近期的心血之作,從選址到設計,再到施工監督,他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如今終於落成,他迫不及待想親眼看看成果。
就在他哼著小曲兒,悠然自得地整理衣物時,一陣如暴風驟雨般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這份寧靜。安德里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衣物,心中湧起一絲疑惑:這麼早,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匆忙?
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侍從慌慌張張地衝進房間,連行禮都顧不上,急切地說道:「大人,不好了!有柏林國王的緊急傳信!」
安德里還未開口,緊隨而來的騎士便「噗通」一聲單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一封帶有王室封印的信件,聲音沙啞且帶著一絲顫抖說道:「安德里大人,柏林國王緊急傳信!」
剛剛還在專注收拾行裝的安德里,聽聞騎士到來,即刻停下手中動作,前往接見。
看著盧京跪在面前的騎士,安德里神色從容地走到騎士面前,伸手接過那封信。入手的信封質地厚實,帶著一絲溫熱,想來是被騎士一路緊緊攥在手中。安德里微微點頭示意,隨後便命令身旁的賽恩:「賽恩,帶這位騎士下去好好休息,務必照顧周到。」賽恩領命,帶著騎士離開了大廳。
安德里低頭看向手中的信封,這一看,不禁十分驚訝。只見信封的封口處,原本整齊的蠟封已經破損,紙張邊緣還有些許褶皺,顯然是被人強行打開過。他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這可是來自柏林國王的信件,竟敢有人如此大膽私自拆閱!
安德里立刻大聲下令:「來人!把剛才那名騎士給我扣下!」不多時,士兵們便將騎士帶了回來。騎士一臉茫然與無辜,還未等他開口辯解,安德里便怒目而視,質問道:「這信封為何有被打開的痕跡?你最好如實招來!」
騎士面露驚恐之色,急忙跪地解釋:「大人饒命啊!在來此的途中,我和侍從們遭遇了幾位宮廷貴族。他們不由分說就攔住我們,強行拿走信件拆開查看。侍從們試圖阻攔,卻被他們驅散。等他們看完把信還給我,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深知信件至關重要,一刻也不敢耽誤,馬不停蹄趕來向您呈送,實在是冤枉啊!」
安德里聽後,面色稍緩,但心中的疑慮仍未完全消除。不過看騎士所言誠懇,不像是在說謊,便揮揮手,示意士兵先放開他,心中暗自思索:究竟是哪些宮廷貴族,竟敢做出這等膽大妄為之事?
看著如今已經默不作聲的騎士,安德里的表情瞬間僵硬在那裡。他心中暗自思忖,恐怕劫持信封的那些人應該是王國里一些實權貴族的爪牙。這些貴族平日裡囂張跋扈,仗著手中的權力肆意妄為,這次竟敢公然攔截國王的信件,實在是膽大妄為。
安德里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再次將目光投向騎士,語氣儘量平和地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今日之事辛苦你了。」待騎士告退後,安德里搬來一個木凳,緩緩坐了下去。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手中那封被開封過的信,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