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少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是一個晨曦。

  塔爾頓少校站在甲板上,雙臂搭上船舷,任憑海風將他的額前短髮吹得不停搖擺。

  遠處,狹長的海岸線在淡淡的霧氣里若隱若現,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彩畫,被晨光暈染出朦朧的輪廓。

  此前他問過聖瑪麗號的領航員兼副官內克,大概再有半天,聖瑪麗號就將抵達此行的終點——位於德拉瓦灣沿岸的某個天然碼頭。那個碼頭藏在茂密的紅樹林深處,只有經驗最豐富的領航員才能找到入口。內克說這話時,正在用一把小刀削著木雕,那是一隻展翅的信天翁,翅膀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經緯度坐標。

  剛被俘的前兩天,塔爾頓少校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注視著海平面。

  他期待著在北美殖民地沿海巡航的英國皇家海軍能夠發現聖瑪麗號的蹤跡,期待著看到那些熟悉的米字旗在晨霧中顯現。

  他甚至已經在腦海中演練過無數次,當皇家海軍的戰艦靠近時,他要如何驕傲地給予勞倫斯准尉以俘虜待遇——就像對方曾經給予他的那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校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期待皇家海軍的出現。

  相反,他渴望繼續留在聖瑪麗號上,繼續觀察這艘船上讓他為之著迷的地方。

  不是那精良的武器,不是那堅固的船體,而是那些鮮活的人。

  晨霧中傳來勞倫斯准尉的笑聲,塔爾頓轉頭望去,看見他正在和一群年少的水兵說些什麼。

  水兵們簇擁在他身邊,臉上展現的笑容,就像是在看待兄長一樣。

  陽光穿過霧氣,在他們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隨著日頭不斷上升,在甲板上操練活動的水兵和自由號船員們也越來越多。

  而他卻像是一座孤島,人流在越過他時,自動分開一條道路。

  不過少校也不以為意。

  本來他就是一個外來者,一個俘虜。

  他被「孤立和無視」,反而更能讓他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這艘獨一無二的戰艦。

  是的,他曾看見六個水手圍坐在主桅杆下,當中站著個滿臉雀斑的年輕人,脖子上繫著褪色的紅領巾。

  「昨夜值更時,詹姆斯把最後半壺淡水讓給了發燒的博德。」

  年輕人舉起個錫壺,壺身在夕陽中泛著鈍鈍的光,「按公約第三章第七條,他該得雙份朗姆酒。「

  掌聲像浪花般漾開,瘸腿的廚子從底艙抱出酒桶時,塔爾頓注意到桶身上用炭筆畫著歪扭的天平圖案。

  更讓他震驚的是午後的懲罰現場。當那個偷懶沒有執勤的大個子被押上甲板時,審判他的不是軍官,而是個獨臂的老水手——他曾是海盜船船長。十二名隨機抽選的水手組成陪審團,其中竟包括幾天前剛入伙的海盜。

  判決結果公布時,受罰者自己走向禁閉室的模樣,讓塔爾頓想起倫敦街頭自願走上囚車的憲章運動者。

  他數過七次潮汐周期,發現聖瑪麗號的軍官會輪流替病員值夜班。

  某次暴雨夜,他親眼看見水手長蹲在底艙,用象牙菸斗柄為一個年輕水手挑出腳底的木刺——這在他服役的輕騎兵團,足以讓士官長挨二十鞭。

  暮色降臨時,他撞見最魔幻的場景:勞倫斯准尉坐在艏樓上,幫少年尤利西斯修補被海風撕裂的畫布。士兵們三三兩兩經過,有人隨手把半個橘子放在准尉腳邊,就像給老朋友捎帶禮物。這個本該象徵權威的男人,此刻袖口沾滿顏料,認真研究著如何用鯨魚膠固定畫框。

  「您似乎很困惑。」

  潘恩的聲音突然在背後響起。

  塔爾頓轉身時,發現這個衣裝筆挺的中年人手裡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可可,杯沿還沾著麵包屑——顯然是從水手食堂弄來的。

  潘恩是在聖瑪麗號上,他唯一能夠與之對話的人。

  他們都來自英國。

  當下,兩人雖身處不同的陣營。

  但並不妨礙他們交流。

  比起船上帶著各地不同口音的法語,他更願意用英語和老鄉交流。

  「他們的紀律...比皇家海軍更高效。「塔爾頓聽見自己乾澀的聲音,「沒有劈頭蓋臉的訓斥,沒有殘忍無情的鞭刑,甚至沒有明顯的上下級之分。「

  「知道為什麼禁閉室從來不鎖嗎?「潘恩抿了口可可,濃郁的香氣混著海風鑽進塔爾頓的鼻腔,「因為他們建立了士兵公約,一個用來約束彼此的合同,規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這讓我想起兩百年前,當五月花號第一次抵達北美的普利茅斯時,他們經過討論,簽署了一份文件《五月花號公約》。」


  塔爾頓點點頭道:「我曾聽說過,但並不知道詳細的內容。」

  「這份契約只有200個單詞,卻是北美第一份成文的契約。」

  潘恩的聲音隨著海浪的節奏起伏,「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強基督教信仰,為了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譽,我們遠渡重洋,在維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

  「而聖瑪麗號上的士兵公約,」潘恩的目光投向遠處正在操練的水手們,「雖然是用粗糙的炭筆寫在橡木板上的,卻有著同樣的精神內核。他們約定:每個水手都有權參與決策,每個非軍事以外的決定都需要多數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因出身或過往而受到歧視;在危難時刻,強者必須優先保護弱者。在此基礎上成立的士兵委員會以平等、自由、互助為準則,共同維護這艘船上的秩序與安寧。」

  塔爾頓若有所思。

  「有意思的是,這兩份公約都誕生於動盪之中。《五月花號公約》簽署時,移民們正面臨嚴冬的威脅;而聖瑪麗號的公約,則是在一場差點顛覆艦船的暴風雨之後,由勞倫斯准尉發起並簽署的。」潘恩說。

  海風突然轉強,吹亂了潘恩的頭髮。

  他望著遠處若隱若現的海岸線,輕聲說道:「或許這就是歷史的奇妙之處——當人們面臨絕境時,往往會迸發出最耀眼的人性光輝。無論是在普利茅斯的荒原上,還是在這艘漂泊的戰艦上。「

  塔爾頓感覺胸口有什麼東西在涌動。

  他想起昨天傍晚,看見一個年輕水手自願替生病的同伴值夜。

  那一刻,月光照在水手胸前的銅製徽章上,折射出的光芒竟與潘恩眼中閃爍的光亮如此相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