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自行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派十個人吧!老王,這電話機一時半會,我大明還真得很難製作出來,想要把聲音傳遞出去,再複製出來,不是一個容易事情。」

  「現在這些電話機都是靠本王從白玉京中帶下來的,就算能製作出來,也只是最初的版本的。同樣,電話機,還有泄密的風險,但是大明迫切的需要信息的快速流通,尤其是軍報。製作出一個可以快速傳遞情報的電力機器,就是你們下一步的工作。」

  朱橚把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交給了王東清為首的墨家。

  墨家已經真正投靠了過來,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只要他們進入了器械司,就得接受器械司的嚴格監管。器械司駐守了一個衛,其中負責實際監管的人,大部分都是老朱派出來的人。

  尤其是在器械司拿出那麼多重要的發明後,老朱更加重視對器械司的監管工作,他雖然不懂技術壟斷的重要性,但是他知道,這些都是他的,這些好東西別人會惦記,他不能讓人偷走了。

  「王爺,我們,恐怕很難勝任這個工作,我們墨家對電的研究很小,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王東清一臉為難的說道,這樣的工作交給墨家自然是對墨家的信任,但是他們也明白,自己沒有這個手藝。

  「本王當然不會讓你們憑空去製作,你選十個人,本王來給你們講講白玉京對電學的研究,如何教你們製作這個機器的大概思路,這個東西在白玉京雖然很低級,但是光靠你們想,想到死也想不出來啊!」

  朱橚一臉無語的說道,這王東清還真敢想,自己帶著墨家的人就要去研究了?哪裡來的勇氣?

  朱橚要給墨家的人開開課,朱橚大學雖然不是學的物理,但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都還可以,高中學的也是理科,蘇省高考的時候,物理高考成績也是全省前百分之五,基本的電學知識還是懂得,平時也喜歡動手。

  「多帶一些年輕人過來,你們墨家人分成三批,一批研究這個電力機器,這批要年輕的人,技術差一點也不要緊,對動手能力要求沒有那麼高。」

  一批和器械司的人一起做油紙電線,另外一批人去嶺南大明皇家商會造船。留在器械司的人,只有得到本王的授權才能離開器械司到大明皇家大學去授課,否則,容易出事。」

  朱橚警告了一番,同時也給墨家的人做了安排,至於具體每批多少個人,這朱橚不管,朱橚對墨家的人不了解,也無法做出詳細的安排。

  來到器械司,朱橚直奔自行車小組,有了橡膠,器械司也把自行車手搓出來,真正的全手工製作,沒有自動化力量的投入。

  「王爺,這車子是真怪異,兩個輪子,根本立不住啊,要是沒有人扶著或者把這個輔助的小棍放下,這車子就得倒下去啊,這能走嗎?」

  高建行疑惑的問道,他負責自行車小組,自行車鏈條是最難弄的,在四個項目中,這是最考驗手藝的。

  但是高建行還是帶著人搓了出來,雖然只有兩輛,鏈條不好用車床加工,製作的速度慢了很多。

  「把自行車輪胎的氣充上,本王來試一試就知道了。」

  朱橚沒有直接回答高建行的問題,而是準備現場試一試。

  這自行車的輪胎是充氣的,一開始的自行車車輪是木質的,後來逐步改進,用上了實心的橡膠輪胎,兩年後一個獸醫改進了自行車輪胎,出現了第一個充氣自行車輪胎。

  朱橚讓器械司製作的自行車輪胎雖然質量沒有後世藍星的好,用下來還是不太方便,但是減震效果也足夠用了,足夠投入使用了。

  當然,朱橚也不會每天騎著這個自行車出行,這只是身份的象徵,就像光緒帝為了騎自行車,直接把故宮的很多門檻都卸掉。

  這自行車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明的工藝水平,後續還會繼續提升,等到橡膠種植收穫後,騎自行車將會成為大明的風尚。

  對於普通百姓和一般的鄉紳小吏來說,騎自行車確實很方便,比起坐轎還要快很多,而馬車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

  「還真是有些生疏了,差點摔一跤。」

  剛剛騎上,自行車歪來歪去,朱橚在心中感慨,有點不太適應,好久沒有騎自行車了,這自行車比起後世藍星的共享自行車還要重。

  「王爺,真是神奇,這車咋不倒呢?若不是全由下官帶人製作出來的,下官還真以為裡面有什麼神力!」

  高建行驚嘆道,這是他帶著人手搓出來,自然知道這裡面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神物。

  「這個問題哪怕在白玉京也無法真正解答出來,總之它就是不倒,這中間應該是有慣性在發揮作用。」

  騎了幾下,朱橚停了下來,說道,朱橚已經沒有再騎的欲望,這玩意比起後世的山地車差太多了,和二八大槓一樣難騎,之前朱橚都是騎山地自行車通勤。

  「本王還需要做四個實心的橡膠輪胎,搞個四輪馬車,然後馬車上再弄個彈簧墊。」

  朱橚又把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詳細的講解了自己的想法,同時還給出了一個四輪馬車的設計圖,四輪馬車上還裝備彈簧墊,最大程度上減少馬車的震動。

  四輪馬車早已經出現,但是一直沒有普及開來,一個是它對路的要求更高,另外一個就是四輪馬車很難轉向,缺少轉向的軸承,和連接前後輪和的車軸,這相當困難,對製作的鋼材要求很高,現在現在的器械司早已經具備了製作四輪馬車的水平。

  實心輪胎需要的橡膠更多,但是更耐用,也不怕被刺破,雖然現在大明缺少橡膠,但是這是身份的象徵。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百姓水深火熱,統治者驕奢淫逸,從秦到清,整個封建王朝都是如此。

  「王爺,這個,我們墨家可以參與嗎?我們墨家對這種器械也很感興趣,先祖曾製作了各種車,滑車,連弩車,還有這種可以自行的車,只是沒有王爺的精緻。」

  一旁的王東清說道,他對朱橚設計的自行車也很感興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