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電話線初步實驗成功
「你們的工作質量還是有待提高,上點心,看看是溫度的問題還是其他的,銅絲可以暫時拉粗點,但是以後還是要改回來。」
在技術上,朱橚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劉文茂他們上點心,銅絲斷裂的原因很多,生產時的溫度,銅絲粗細,外力拉扯都是有可能的。
「你們用電燈多試一試,儘量減少試錯的成本。明天上午,本王再來看看,到時候和工部製作的木桿一起試一試。」
聽到朱橚的話,劉文茂心裡鬆了一口氣,如果能做的粗一點,斷裂的風險自然就要小很多。
晚上回去又寫了一會奏章,第二天一早朱橚就來到大明皇家醫院,現在朱橚越來越重視重視電話線路。
無論是大明皇家商會還是大明安全司,亦或是朱橚手下的大明皇家大學都對電話線路有所需求。
大明皇家醫院現場,劉文茂已經指揮器械司和工部的人在立電話杆,安裝電話線。
大明器械司已經連夜製作了五百米雙股電話線,工部也完成了兩百根木桿,只是刷漆還沒有干透,一般木桿最起碼得一天至兩天才能幹透,但是這並不影響朱橚的使用。
「王百戶,你們這個百戶就這幾天就沿著這條線巡邏,確保沒有人來破壞。」
朱橚對著一個安全司的百戶說道,這是朱橚從安全司臨時調來的,要是把守護電話線的工作交給安全司,把安全司所有的人都調來也不夠用,這個重任還是要交給老朱來定奪。
這也就是朱橚,才能輕鬆在金陵城調動一個百戶所的兵力,其他哪怕是五軍都護府也沒有這個權力,想要調動一個百戶所的兵力也得經過兵部核准,最後報到老朱那邊。
「末將遵令!」
王百戶激動的說道,他沒有想到,自己一個百戶,居然能讓朱橚記住姓氏。
安全司的百戶雖然級別高,實權也大,但是很多時候,錦衣衛百戶都是蔭封,還弄個世襲,雖然現在改制成安全司,但是這一點並沒有改變。
錦衣衛也屬於軍隊,大明的軍隊中充斥著各種關係戶,明著暗著的都有,武將或者有功之臣的兒子一出生就被蔭封也是正常的,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屢見不鮮的。
別說朱橚了,就是老朱也改變不了,老朱就靠著這個來得到軍隊的支持。包括朱橚和諸王,他們想要拓展海外,也必然要靠這一點,關係戶就算本領弱一些,往往也只是蛀蟲,但是有本事的人,往往就是要命的,這中間如何取捨,就是作為上位者的管理之道。
朱橚看了看王百戶,他屬於平民出身,能進入安全司,並升到百戶自然是有些本領的,都是拼殺出來。朱橚手下有關係戶,也得有真正有本事的人。
「王爺,劉文茂在兩里外給您請安。」
朱橚拿起電話筒,聽到了話筒里劉文茂的聲音。
「好,回來吧!」
朱橚沒有什麼激動的想法,這玩意甚至沒有辦法為劉文茂他們請功,因為這個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需要苦功,劉文茂他們本來也就是出力的熟練工,得把從南京到北平的電話線鋪成,才真正算是立功。
後續就是要培養大量的技術人員,負責維修電話線,大明器械司的工匠就可以勝任這樣的工作,而且他們的保密等級低,用不著派人跟著。
如果電話機出現了問題,那就得直接更換。大明器械司很難培養出那麼多具備修理電話機的技術人員。
最重要的是器械司這些具備維修電話機的技術人員都是大明器械司的核心人員,這些人想離開器械司都難,每次出行都會有隨機的護衛人員跟著。
下面就是按部就班的做事情,兩天後,器械司和工部的人完成了從大明皇家醫學院到皇宮的電話線鋪設工作。
朱橚本來還以為電話線只是通到皇宮宮門口,想要在皇宮內動工不是一件小事,結果直接把電話線接到了奉天殿老朱的桌案上,不用想,這肯定是老朱的要求,否則誰也不敢這樣做。
「父皇,兒臣在大明皇家醫院向您請安!向母后請安。」
太子標哥在大明皇家醫院的急診室里,和老朱通話,而朱橚則在皇宮奉天殿老朱的身旁。
「好好,好,標兒,為娘居然真的聽到了你的聲音,為娘還以為你父皇逗我呢!」
一旁的馬皇后也聽到了標哥的聲音,搶過了電話筒,笑道。
朱橚一臉無奈,逗馬皇后?你們之間經常逗樂嗎?朱橚不敢相信,老朱會開玩笑。
「橚兒,你要把這個神器通到老二,老三的府里,哎,他們都去就藩了,以後就算是過年,也難得一見了。下次再見,說不得都是來給為娘奔喪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要是能通到你二哥,三哥那邊,也可以經常通信。」
馬皇后一臉嚴肅的說道,話語中還有一絲悲涼。
「母后!」
聽到馬皇后的話,朱橚「唰」的一下跪了下來,言語哽咽的說道。馬皇后這話太狠了,就算是老朱也不敢說這樣的話,這不是在詛咒自己嗎?
馬皇后這話就是在埋怨老朱讓幾個兒子就藩,但是不讓他們回來,無召不得回京。但是老朱的決定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藩王作為藩國之主,自然不能輕易離開。
以大明的交通條件,從藩地到金陵城,一來一回一個月都不一定夠用,即使是在後世藍星,從開封到金陵,坐高鐵也得半天時間。在外打工的人,一般也得半年乃至過年才能回家。
朱橚也不能讓馬皇后慎言,子不言父過,對馬皇后的話,朱橚不能有什麼表示,只能跪伏在馬皇后身邊,眼淚流了下來。
馬皇后一語成讖,原來的時空里,馬皇后就是洪武十五年死的,馬皇后死後,諸王才得以奔喪回到金陵城。其他時候,再回來一般都是犯了大錯,被老朱叫回來訓斥。
「皇后,不要亂說,這些孫子還看不夠嗎?不過皇后說的也對,老五,這電話線不僅要鋪設到各藩國,還要鋪設到大明十五個省。」
老朱一臉難看的說道。
「父皇,這太難了,大明地形多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我們大明器械司自己製造出電話機。這等神物,製作起來殊為不易。」
「何況,母后,這電話機一次只能傳輸七八十里路,想要聯繫四哥,得經歷幾十次的轉接,您也聽不到四哥的聲音。」
朱橚為難的說道,大明現在的水平,器械司基本上不可能量產電話機。等器械司可以量產電話機之後,鋪設電話線也是一個巨大的任務,沒有個兩三年根本不可能做到。
兩三年之後,蒸汽火車朱橚都能搞出來,現在蒸汽機已經弄出來了,蒸汽火車也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朱橚覺得鋪設電話線,價值不大,就算是在後世民國時期,電話也就只能跨越周邊幾個城市,甚至大部分就是在一個城市。
用電話線將大明連接起來,意義不大,尤其是花費那麼大的人力物力,這一條線就得幾千人來保護電話線,否則說不定就直接讓老百姓給弄成銅,給賣掉。
電話機要搞,但是只是用作城市之間的溝通,想要建成溝通大明南北的電話線,說不定得等個幾十年,電話研究真正取得突破後才有可能實現。
「老五,器械司要全力研究這個電話機,一個伯爵,研究出電話機的主要功臣封一個世伯爵位,其他次要人員也可以視功勞而封爵。」
老朱咬了咬牙,說道。
這下輪到朱橚發蒙了,老朱可是一向看不上器械司的工匠的,哪怕是器械司的官員,也是從工匠位置上提上來的。
伯爵聽起來不高,公侯伯子男,伯爵屬於中等爵位。但是爵位,無社稷軍功不得封,哪怕是官做到再大,沒有社稷軍功也不得爵位。
最狠的是,這是有世券的爵位,可以世襲罔替,這一個世襲罔替的伯爵爵位,比等閒的侯爵還要值錢。
大明國初也就五個國公,傅友德現在也只是侯爵,直到打完雲南之戰,才能晉升公爵。由此可見,軍功難得,爵位更是難得。
「父皇,不可啊,爵位不可輕賜,功勞歸功勞,但是這個規定一出,器械司的人怕都是去研究電話機了。」
朱橚苦笑道,這樣一搞,那些研究電燈的,蒸汽機的,燧發槍的怕都是會轉而研究電話機。欒川寧研究了燧發槍,朱橚都沒有給他官升一級,升的太快,後面還怎麼升?
「那你們器械司,什麼時候可以研究出電話機,什麼時候可以鋪設十五個行省的電話線?」
老朱問道。
「父皇,兩年內,應該就可以研究出電話機,至於鋪設電話線,還是等先把金陵城至四哥那邊的電話線路鋪設好再說吧。這中間,器械司和工部也能積攢足夠的經驗。」
想了想,朱橚說道,工部的人也要參與電話線的鋪設工作,工部的工匠手藝和器械司比起來,也差不了太多,器械司入手不夠,工部的人也能頂上。
那些不涉及到核心機密的事情,朱橚準備讓工部的人也逐步參與。
「嗯,先鋪設至北平的電話線吧。老五,你不要懈怠,你在白玉京學了那麼多時間,咱看想要弄出這個電話機,關鍵還是看你。」
說要賜伯爵的話,老朱也是被馬皇后給逼得,衝動說的話,世襲的伯爵確實太離譜了,老朱眼裡,朝廷給器械司這些人俸祿,又給他們那麼高的地位,他們為大明做事也是應該的。
器械司的骨幹人才都是老朱養的人,而不是工部的人,老朱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能網絡那麼多人才。
老朱就是個老摳,連錢財都捨不得輕易賞賜,何況是世襲的伯爵爵位。
「兒臣明白,父皇,這是兒臣關於安全司和市舶司的一些想法。」
朱橚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又把這兩天寫的關於安全司和市舶司的奏章交給老朱。
「市舶司?老五,你是一心想要到海外啊?」
老朱拿起奏章,說道,然後仔細翻看朱橚的奏章,不管朱橚做哪方面的事情,只要是做事,總是好的。
「老五,你總是有一些很獨特的想法,安全司確實應該正規一點,但是想要實現你的想法,需要很長時間,地方上的勢力還是太錯綜複雜了,我們能管的地方很少。」
在兒子面前,老朱沒有說什麼假話,老朱的眼光很獨到,他自然能明白朱橚的想法一旦實現,可以給大明帶來多大的利處,但是他也清楚的明白,想要實現這一點,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老五,國公,丞相,這些人很大,這些人很好就可以打到,但是底下的鄉紳地主,縣衙里的縣吏衙役,這些人打掉還會接著出現,這些人是大明的基石,輕易不能動。」
老朱謹慎的說道,老朱在歷朝歷代的帝王中,手段算是最狠的一個,開局一個碗做到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帝王,他自然明白底層的力量有多可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謂的民,是指有地有房,有正當職業的老百姓,唐太宗李世民重視的是這一批人。這群人一旦亂了,那才容易出事。
那些沒有地,沒有房的人,連人都算不上,就是比奴隸強一點,他們不是民,他們是流,沒有正當職業的人叫氓。
「安全司的事情要慎之再慎,市舶司的事情,咱原則上都同意,可以建造那個船,也可以使用後膛式燧發槍和在船上裝火器,反正錢是你們的,你們願意怎麼弄都可以。」
老朱給兩個事情定了調,大明內的事情老朱比較謹慎,但是海外的事情,老朱已經徹底放手讓朱橚去做了。
朱橚代表的是身後的九大藩王,乃至後續的皇室,對外工作,就算是折騰爛了也無所謂,影響不到大明內的局勢。
老朱知道,朱橚組建的海軍艦隊用了很多白玉京的技術,打些海盜和倭寇還是容易的。
「你弄的那個後膛式燧發槍,咱也聽太子說了,還是要發展,只是確實要注意裝備範圍,給安全司裝備咱同意,另外從京師大營中建一個火器營。」
在技術上,朱橚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劉文茂他們上點心,銅絲斷裂的原因很多,生產時的溫度,銅絲粗細,外力拉扯都是有可能的。
「你們用電燈多試一試,儘量減少試錯的成本。明天上午,本王再來看看,到時候和工部製作的木桿一起試一試。」
聽到朱橚的話,劉文茂心裡鬆了一口氣,如果能做的粗一點,斷裂的風險自然就要小很多。
晚上回去又寫了一會奏章,第二天一早朱橚就來到大明皇家醫院,現在朱橚越來越重視重視電話線路。
無論是大明皇家商會還是大明安全司,亦或是朱橚手下的大明皇家大學都對電話線路有所需求。
大明皇家醫院現場,劉文茂已經指揮器械司和工部的人在立電話杆,安裝電話線。
大明器械司已經連夜製作了五百米雙股電話線,工部也完成了兩百根木桿,只是刷漆還沒有干透,一般木桿最起碼得一天至兩天才能幹透,但是這並不影響朱橚的使用。
「王百戶,你們這個百戶就這幾天就沿著這條線巡邏,確保沒有人來破壞。」
朱橚對著一個安全司的百戶說道,這是朱橚從安全司臨時調來的,要是把守護電話線的工作交給安全司,把安全司所有的人都調來也不夠用,這個重任還是要交給老朱來定奪。
這也就是朱橚,才能輕鬆在金陵城調動一個百戶所的兵力,其他哪怕是五軍都護府也沒有這個權力,想要調動一個百戶所的兵力也得經過兵部核准,最後報到老朱那邊。
「末將遵令!」
王百戶激動的說道,他沒有想到,自己一個百戶,居然能讓朱橚記住姓氏。
安全司的百戶雖然級別高,實權也大,但是很多時候,錦衣衛百戶都是蔭封,還弄個世襲,雖然現在改制成安全司,但是這一點並沒有改變。
錦衣衛也屬於軍隊,大明的軍隊中充斥著各種關係戶,明著暗著的都有,武將或者有功之臣的兒子一出生就被蔭封也是正常的,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屢見不鮮的。
別說朱橚了,就是老朱也改變不了,老朱就靠著這個來得到軍隊的支持。包括朱橚和諸王,他們想要拓展海外,也必然要靠這一點,關係戶就算本領弱一些,往往也只是蛀蟲,但是有本事的人,往往就是要命的,這中間如何取捨,就是作為上位者的管理之道。
朱橚看了看王百戶,他屬於平民出身,能進入安全司,並升到百戶自然是有些本領的,都是拼殺出來。朱橚手下有關係戶,也得有真正有本事的人。
「王爺,劉文茂在兩里外給您請安。」
朱橚拿起電話筒,聽到了話筒里劉文茂的聲音。
「好,回來吧!」
朱橚沒有什麼激動的想法,這玩意甚至沒有辦法為劉文茂他們請功,因為這個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需要苦功,劉文茂他們本來也就是出力的熟練工,得把從南京到北平的電話線鋪成,才真正算是立功。
後續就是要培養大量的技術人員,負責維修電話線,大明器械司的工匠就可以勝任這樣的工作,而且他們的保密等級低,用不著派人跟著。
如果電話機出現了問題,那就得直接更換。大明器械司很難培養出那麼多具備修理電話機的技術人員。
最重要的是器械司這些具備維修電話機的技術人員都是大明器械司的核心人員,這些人想離開器械司都難,每次出行都會有隨機的護衛人員跟著。
下面就是按部就班的做事情,兩天後,器械司和工部的人完成了從大明皇家醫學院到皇宮的電話線鋪設工作。
朱橚本來還以為電話線只是通到皇宮宮門口,想要在皇宮內動工不是一件小事,結果直接把電話線接到了奉天殿老朱的桌案上,不用想,這肯定是老朱的要求,否則誰也不敢這樣做。
「父皇,兒臣在大明皇家醫院向您請安!向母后請安。」
太子標哥在大明皇家醫院的急診室里,和老朱通話,而朱橚則在皇宮奉天殿老朱的身旁。
「好好,好,標兒,為娘居然真的聽到了你的聲音,為娘還以為你父皇逗我呢!」
一旁的馬皇后也聽到了標哥的聲音,搶過了電話筒,笑道。
朱橚一臉無奈,逗馬皇后?你們之間經常逗樂嗎?朱橚不敢相信,老朱會開玩笑。
「橚兒,你要把這個神器通到老二,老三的府里,哎,他們都去就藩了,以後就算是過年,也難得一見了。下次再見,說不得都是來給為娘奔喪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要是能通到你二哥,三哥那邊,也可以經常通信。」
馬皇后一臉嚴肅的說道,話語中還有一絲悲涼。
「母后!」
聽到馬皇后的話,朱橚「唰」的一下跪了下來,言語哽咽的說道。馬皇后這話太狠了,就算是老朱也不敢說這樣的話,這不是在詛咒自己嗎?
馬皇后這話就是在埋怨老朱讓幾個兒子就藩,但是不讓他們回來,無召不得回京。但是老朱的決定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藩王作為藩國之主,自然不能輕易離開。
以大明的交通條件,從藩地到金陵城,一來一回一個月都不一定夠用,即使是在後世藍星,從開封到金陵,坐高鐵也得半天時間。在外打工的人,一般也得半年乃至過年才能回家。
朱橚也不能讓馬皇后慎言,子不言父過,對馬皇后的話,朱橚不能有什麼表示,只能跪伏在馬皇后身邊,眼淚流了下來。
馬皇后一語成讖,原來的時空里,馬皇后就是洪武十五年死的,馬皇后死後,諸王才得以奔喪回到金陵城。其他時候,再回來一般都是犯了大錯,被老朱叫回來訓斥。
「皇后,不要亂說,這些孫子還看不夠嗎?不過皇后說的也對,老五,這電話線不僅要鋪設到各藩國,還要鋪設到大明十五個省。」
老朱一臉難看的說道。
「父皇,這太難了,大明地形多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我們大明器械司自己製造出電話機。這等神物,製作起來殊為不易。」
「何況,母后,這電話機一次只能傳輸七八十里路,想要聯繫四哥,得經歷幾十次的轉接,您也聽不到四哥的聲音。」
朱橚為難的說道,大明現在的水平,器械司基本上不可能量產電話機。等器械司可以量產電話機之後,鋪設電話線也是一個巨大的任務,沒有個兩三年根本不可能做到。
兩三年之後,蒸汽火車朱橚都能搞出來,現在蒸汽機已經弄出來了,蒸汽火車也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朱橚覺得鋪設電話線,價值不大,就算是在後世民國時期,電話也就只能跨越周邊幾個城市,甚至大部分就是在一個城市。
用電話線將大明連接起來,意義不大,尤其是花費那麼大的人力物力,這一條線就得幾千人來保護電話線,否則說不定就直接讓老百姓給弄成銅,給賣掉。
電話機要搞,但是只是用作城市之間的溝通,想要建成溝通大明南北的電話線,說不定得等個幾十年,電話研究真正取得突破後才有可能實現。
「老五,器械司要全力研究這個電話機,一個伯爵,研究出電話機的主要功臣封一個世伯爵位,其他次要人員也可以視功勞而封爵。」
老朱咬了咬牙,說道。
這下輪到朱橚發蒙了,老朱可是一向看不上器械司的工匠的,哪怕是器械司的官員,也是從工匠位置上提上來的。
伯爵聽起來不高,公侯伯子男,伯爵屬於中等爵位。但是爵位,無社稷軍功不得封,哪怕是官做到再大,沒有社稷軍功也不得爵位。
最狠的是,這是有世券的爵位,可以世襲罔替,這一個世襲罔替的伯爵爵位,比等閒的侯爵還要值錢。
大明國初也就五個國公,傅友德現在也只是侯爵,直到打完雲南之戰,才能晉升公爵。由此可見,軍功難得,爵位更是難得。
「父皇,不可啊,爵位不可輕賜,功勞歸功勞,但是這個規定一出,器械司的人怕都是去研究電話機了。」
朱橚苦笑道,這樣一搞,那些研究電燈的,蒸汽機的,燧發槍的怕都是會轉而研究電話機。欒川寧研究了燧發槍,朱橚都沒有給他官升一級,升的太快,後面還怎麼升?
「那你們器械司,什麼時候可以研究出電話機,什麼時候可以鋪設十五個行省的電話線?」
老朱問道。
「父皇,兩年內,應該就可以研究出電話機,至於鋪設電話線,還是等先把金陵城至四哥那邊的電話線路鋪設好再說吧。這中間,器械司和工部也能積攢足夠的經驗。」
想了想,朱橚說道,工部的人也要參與電話線的鋪設工作,工部的工匠手藝和器械司比起來,也差不了太多,器械司入手不夠,工部的人也能頂上。
那些不涉及到核心機密的事情,朱橚準備讓工部的人也逐步參與。
「嗯,先鋪設至北平的電話線吧。老五,你不要懈怠,你在白玉京學了那麼多時間,咱看想要弄出這個電話機,關鍵還是看你。」
說要賜伯爵的話,老朱也是被馬皇后給逼得,衝動說的話,世襲的伯爵確實太離譜了,老朱眼裡,朝廷給器械司這些人俸祿,又給他們那麼高的地位,他們為大明做事也是應該的。
器械司的骨幹人才都是老朱養的人,而不是工部的人,老朱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能網絡那麼多人才。
老朱就是個老摳,連錢財都捨不得輕易賞賜,何況是世襲的伯爵爵位。
「兒臣明白,父皇,這是兒臣關於安全司和市舶司的一些想法。」
朱橚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又把這兩天寫的關於安全司和市舶司的奏章交給老朱。
「市舶司?老五,你是一心想要到海外啊?」
老朱拿起奏章,說道,然後仔細翻看朱橚的奏章,不管朱橚做哪方面的事情,只要是做事,總是好的。
「老五,你總是有一些很獨特的想法,安全司確實應該正規一點,但是想要實現你的想法,需要很長時間,地方上的勢力還是太錯綜複雜了,我們能管的地方很少。」
在兒子面前,老朱沒有說什麼假話,老朱的眼光很獨到,他自然能明白朱橚的想法一旦實現,可以給大明帶來多大的利處,但是他也清楚的明白,想要實現這一點,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老五,國公,丞相,這些人很大,這些人很好就可以打到,但是底下的鄉紳地主,縣衙里的縣吏衙役,這些人打掉還會接著出現,這些人是大明的基石,輕易不能動。」
老朱謹慎的說道,老朱在歷朝歷代的帝王中,手段算是最狠的一個,開局一個碗做到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帝王,他自然明白底層的力量有多可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謂的民,是指有地有房,有正當職業的老百姓,唐太宗李世民重視的是這一批人。這群人一旦亂了,那才容易出事。
那些沒有地,沒有房的人,連人都算不上,就是比奴隸強一點,他們不是民,他們是流,沒有正當職業的人叫氓。
「安全司的事情要慎之再慎,市舶司的事情,咱原則上都同意,可以建造那個船,也可以使用後膛式燧發槍和在船上裝火器,反正錢是你們的,你們願意怎麼弄都可以。」
老朱給兩個事情定了調,大明內的事情老朱比較謹慎,但是海外的事情,老朱已經徹底放手讓朱橚去做了。
朱橚代表的是身後的九大藩王,乃至後續的皇室,對外工作,就算是折騰爛了也無所謂,影響不到大明內的局勢。
老朱知道,朱橚組建的海軍艦隊用了很多白玉京的技術,打些海盜和倭寇還是容易的。
「你弄的那個後膛式燧發槍,咱也聽太子說了,還是要發展,只是確實要注意裝備範圍,給安全司裝備咱同意,另外從京師大營中建一個火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