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電話
朱橚自然要給大家一些福利,這些事情不需要朱橚自己負責,手下的人拿方案,朱橚來審核和修改就可以了,對下面的人,朱橚從來都是很大方的。
財能通神,說再多,都沒有給錢給勢實在,現在的世界有太多地方,太多的利益等待大明去掠奪,航海時代即將開啟,搶到大明嘴裡的才是大明的。
光靠大明皇室,根本無法吃下那麼大的利益,本來就是要妥協的。
「周王殿下,這就是燈泡嗎?我們早就聽說王爺從白玉京為我們帶來神光,我們墨家先祖對光也做了一點研究,光,捉摸不定,沒有想到白玉京居然能夠駕馭光。」
幾個人熟悉後,話也多了起來,王東清看向房間裡的燈泡,驚嘆道。
這是朱橚的個人房間,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布置,也設置了一個燈泡。如果不是覺得太過浪費,朱橚就在富樂院設置一個巨大的吊頂燈了。
墨家確實對光有所研究,墨子是第一個提出光線沿直線傳播的人,這在今天看來是廢話,但是在那個時候,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見解,僅僅是能夠想到對光研究,就足夠讓人稱讚。
《墨經》里還做了小孔成像的實驗,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墨家就是天然的科學家,很具有科研精神。
「這種燈泡大明皇家大學會裝備很多,你們三個人都可以分配到一個燈泡,大明已經在研製自己的燈泡,等徹底研製成功後,會先在大明皇家大學裡使用,爭取每個房間都配置這種燈泡。」
朱橚大手一揮,許諾道,也沒有隱瞞正在研製燈泡的事情,大明器械司四個小組裡有一個小組就是在研究燈泡,想要流水線生產,暫時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少量製作比較簡易的燈泡還是可能的。
按照朱橚的指點,大明器械司採用水銀抽空法,製作出幾個簡易的燈泡,但是這種方法,由於用到了水銀,水銀是劇毒物,還具有揮發性,安全性較低,朱橚就沒有大批量生產。
朱橚只是指示大明器械司先用這種方法製作了一百個燈泡,進行試用,就在皇宮,東宮還有器械司進行了試用,要看一看這一批燈泡的壽命。
歷史上第一個燈泡用的是碳棒,但是這種燈泡功率大,亮度太高,不適合日常使用,朱橚直接跳過碳棒,使用鎢絲作為導線。
製作燈泡最大的難題就是真空或者充入惰性氣體,減緩燈絲氧化。鎢絲在空氣中,通電的瞬間就會被燒斷,完全不可以使用。
歷史上,一共有三種方法,充入惰性氣體,這是後世藍星用的最多的方法,但是朱橚不好實現,不好提取。第二種方法是真空法,只是暫時朱橚不好弄真空機,暫時實現不了。
第三種就是水銀抽空法,也就是現在朱橚使用的方法,儘管朱橚在後世藍星幹過一段時間,稍微有一點點人權意識,但是朱橚依然不是太在意其危害。
其實如果要是圖簡單的話,可以直接弄一個玻璃杯,在玻璃里點燃蠟燭,然後把鎢絲導線放進去密封,蠟燭燃燒就可以做到隔絕氧氣。
但是這種方法,實在是有點不雅觀,這種方法只是在實驗室驗證燈絲的性能而使用,同時製作出來的大部分也是在器械司和皇宮這兩個地方使用,每一個燈泡都要登記。
而賣出去使用的燈泡,朱橚只會出售正常的燈泡,不能拉低大明皇家商會的格調,雖然如果出售這種不雅觀的燈泡也有大批官員購買,但是正常的燈泡反而就賣不出價了。
同時也是出於保密的考慮,燈泡的關鍵就是隔絕氧氣,蠟燭燃燒會隔絕氧氣,但是同時也會留下痕跡,這種燈泡一旦出售,外人一看,就算不能立刻明白,也能抓到點線索。
現在的燈泡,依舊是最頂級的奢侈品,基本上就是官員家庭,基本上都是老朱賞賜和朱橚出售的藍星原裝的燈泡。
「周王殿下,我們墨家可以加入到燈泡的研製工作中嗎?我們墨家的人多,分類齊全,保證不會耽誤海船的製作。」
王東清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內心還是有點忐忑的,畢竟,燈泡算是朱橚的核心基本盤之一,出於保密的需要,朱橚也很難讓別人參與進去,尤其是墨家現在算是剛剛來投靠,其忠誠度還沒有等到驗證。
「這個燈泡,大明器械司那邊已經研製的差不多了,後續會陸續投入使用,當然,也還會繼續研究,精益求精。」
朱橚直接否決了,不管出於什麼考慮,不管墨家是怎麼想的,朱橚都不可能同意的,燈泡是很容易實現技術封鎖的,只要不說,誰也不能看出來燈泡之間的區別,畢竟現在還沒有氧氣這個概念。
但是墨家一旦參與製作,燈泡就毫無保密可言了。
「我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交給你們墨家,也是關於電的,你們墨家手裡的活應該比器械司那些人還要利索,這個任務就是在金陵城,乃至應天府鋪設電話線,在我走之前,要鋪好金陵城的電話線路,你們的時間緊,任務重。」
朱橚把自己的事情布置了出來,電話這個事情,朱橚是一定要做的,同時,他也資本做這個,他手裡有很多電話機,還有橡膠,就算橡膠不夠,還有油浸紙電線。
「電話?鋪設電話線?周王殿下,這是鋪路嗎?我們墨家對道路也有一點心得。」
王東清並沒有因為朱橚的拒絕,而表露出什麼不滿。
「不是的,並不是普通的道路,而是電路,電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鋪設了這條電話線的網,就可以真正做到消息瞬息而至,實現我在富樂院,也可以和在皇宮的父皇聊天。」
朱橚的話讓眾人都站了起來,這可比順風耳千里眼強多了,這可以實時互動通訊。
「你們的任務,就是鋪設這樣的電路,我會指導你們鋪設這樣的電路,同時還要建立一座轉換中心,我準備在金陵城設置五個電話,八個縣各設置一個。」
財能通神,說再多,都沒有給錢給勢實在,現在的世界有太多地方,太多的利益等待大明去掠奪,航海時代即將開啟,搶到大明嘴裡的才是大明的。
光靠大明皇室,根本無法吃下那麼大的利益,本來就是要妥協的。
「周王殿下,這就是燈泡嗎?我們早就聽說王爺從白玉京為我們帶來神光,我們墨家先祖對光也做了一點研究,光,捉摸不定,沒有想到白玉京居然能夠駕馭光。」
幾個人熟悉後,話也多了起來,王東清看向房間裡的燈泡,驚嘆道。
這是朱橚的個人房間,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布置,也設置了一個燈泡。如果不是覺得太過浪費,朱橚就在富樂院設置一個巨大的吊頂燈了。
墨家確實對光有所研究,墨子是第一個提出光線沿直線傳播的人,這在今天看來是廢話,但是在那個時候,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見解,僅僅是能夠想到對光研究,就足夠讓人稱讚。
《墨經》里還做了小孔成像的實驗,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墨家就是天然的科學家,很具有科研精神。
「這種燈泡大明皇家大學會裝備很多,你們三個人都可以分配到一個燈泡,大明已經在研製自己的燈泡,等徹底研製成功後,會先在大明皇家大學裡使用,爭取每個房間都配置這種燈泡。」
朱橚大手一揮,許諾道,也沒有隱瞞正在研製燈泡的事情,大明器械司四個小組裡有一個小組就是在研究燈泡,想要流水線生產,暫時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少量製作比較簡易的燈泡還是可能的。
按照朱橚的指點,大明器械司採用水銀抽空法,製作出幾個簡易的燈泡,但是這種方法,由於用到了水銀,水銀是劇毒物,還具有揮發性,安全性較低,朱橚就沒有大批量生產。
朱橚只是指示大明器械司先用這種方法製作了一百個燈泡,進行試用,就在皇宮,東宮還有器械司進行了試用,要看一看這一批燈泡的壽命。
歷史上第一個燈泡用的是碳棒,但是這種燈泡功率大,亮度太高,不適合日常使用,朱橚直接跳過碳棒,使用鎢絲作為導線。
製作燈泡最大的難題就是真空或者充入惰性氣體,減緩燈絲氧化。鎢絲在空氣中,通電的瞬間就會被燒斷,完全不可以使用。
歷史上,一共有三種方法,充入惰性氣體,這是後世藍星用的最多的方法,但是朱橚不好實現,不好提取。第二種方法是真空法,只是暫時朱橚不好弄真空機,暫時實現不了。
第三種就是水銀抽空法,也就是現在朱橚使用的方法,儘管朱橚在後世藍星幹過一段時間,稍微有一點點人權意識,但是朱橚依然不是太在意其危害。
其實如果要是圖簡單的話,可以直接弄一個玻璃杯,在玻璃里點燃蠟燭,然後把鎢絲導線放進去密封,蠟燭燃燒就可以做到隔絕氧氣。
但是這種方法,實在是有點不雅觀,這種方法只是在實驗室驗證燈絲的性能而使用,同時製作出來的大部分也是在器械司和皇宮這兩個地方使用,每一個燈泡都要登記。
而賣出去使用的燈泡,朱橚只會出售正常的燈泡,不能拉低大明皇家商會的格調,雖然如果出售這種不雅觀的燈泡也有大批官員購買,但是正常的燈泡反而就賣不出價了。
同時也是出於保密的考慮,燈泡的關鍵就是隔絕氧氣,蠟燭燃燒會隔絕氧氣,但是同時也會留下痕跡,這種燈泡一旦出售,外人一看,就算不能立刻明白,也能抓到點線索。
現在的燈泡,依舊是最頂級的奢侈品,基本上就是官員家庭,基本上都是老朱賞賜和朱橚出售的藍星原裝的燈泡。
「周王殿下,我們墨家可以加入到燈泡的研製工作中嗎?我們墨家的人多,分類齊全,保證不會耽誤海船的製作。」
王東清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內心還是有點忐忑的,畢竟,燈泡算是朱橚的核心基本盤之一,出於保密的需要,朱橚也很難讓別人參與進去,尤其是墨家現在算是剛剛來投靠,其忠誠度還沒有等到驗證。
「這個燈泡,大明器械司那邊已經研製的差不多了,後續會陸續投入使用,當然,也還會繼續研究,精益求精。」
朱橚直接否決了,不管出於什麼考慮,不管墨家是怎麼想的,朱橚都不可能同意的,燈泡是很容易實現技術封鎖的,只要不說,誰也不能看出來燈泡之間的區別,畢竟現在還沒有氧氣這個概念。
但是墨家一旦參與製作,燈泡就毫無保密可言了。
「我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交給你們墨家,也是關於電的,你們墨家手裡的活應該比器械司那些人還要利索,這個任務就是在金陵城,乃至應天府鋪設電話線,在我走之前,要鋪好金陵城的電話線路,你們的時間緊,任務重。」
朱橚把自己的事情布置了出來,電話這個事情,朱橚是一定要做的,同時,他也資本做這個,他手裡有很多電話機,還有橡膠,就算橡膠不夠,還有油浸紙電線。
「電話?鋪設電話線?周王殿下,這是鋪路嗎?我們墨家對道路也有一點心得。」
王東清並沒有因為朱橚的拒絕,而表露出什麼不滿。
「不是的,並不是普通的道路,而是電路,電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鋪設了這條電話線的網,就可以真正做到消息瞬息而至,實現我在富樂院,也可以和在皇宮的父皇聊天。」
朱橚的話讓眾人都站了起來,這可比順風耳千里眼強多了,這可以實時互動通訊。
「你們的任務,就是鋪設這樣的電路,我會指導你們鋪設這樣的電路,同時還要建立一座轉換中心,我準備在金陵城設置五個電話,八個縣各設置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