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天河
第147章 天河
此刻李青松向太空之中運送水源的方式大致和其餘貨物的運輸差不多,都是一台台的半環形纜車順著太空電梯的這一側上行,另一側下行。
至於水從哪兒來,也很簡單。
有許多太空電梯是建在海島上的,直接與大海連通,便會有海水源源不斷的流過來。
沒靠著海的,也建在河流附近,可以方便的取水。
於是,總計1000條太空電梯,在1000座對應的大容量核電站的供電之下,第一批纜車便同時裝滿了水。
這些纜車的內部總空間約為2400立方米。由此,一台纜車一次便能運行2400
噸的水。
而經過了技術優化,李青松此刻已經可以做到一分鐘發車一趟。於是,一個小時就是60趟,可以運送水源14.4萬噸此刻,總計1000輛纜車分布在1000條太空電梯的底部,已經做好了發車準備。
發送!
剎那間,沉悶高頻的噪音之中,滿載著海水或者河水、湖水的沉重纜車,便以高達幾十米每平方秒的強大加速度從地面基地沖了出去。
僅僅幾秒鐘而已,它們便爆發出了巨大的音爆,速度直接突破音速。
但這只是一個起點而已。僅僅只是音速,速度還完全不夠。
因為這條太空電梯的總長度約為五方公里。就算是以音速飛行,從這一端飛到末端,也需要差不多41個小時的時間。
太慢了。
它們的速度將會達到約六倍音速,也即每秒鐘兩公里的速度。如此一來,算上加減速的時間,它們只需要約七個小時時間就能到達太空電梯末端。
一分鐘時間後,這1000輛纜車便已經行駛出了100公里的距離,大約來到了卡門線的位置。
卡門線是傳統意義上,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的分界線,
越過這條線,這些纜車便算是來到了太空。
而此刻,第二批的1000輛纜車同步發車。
同樣經過一分鐘的飛行,它們越過了卡門線,繼續奔赴更深遠的太空,然後是第三批,第四批.—·
建造在地球赤道上的1000條太空電梯如同1000條擎天巨柱。
每一分鐘便會出現在地球各處的1000聲音爆,如同滾滾天雷。
大量的水源滾滾而來,又滾滾而去。在這如同天翻地覆一般的巨大動靜之中,不知道多少動物和植物受到波及,就此死去。
但李青松暫時顧不得他們了。
反正自己早已經採集了所有動物的基因和胚胎,就算現在火絕,大不了未來修復了地球環境後,再把它們培育出來就是。
一切以此刻的戰爭為先。輸了戰爭,自己擁有的也會全部失去。
贏了戰爭,自己失去的也會回來!
太空電梯末端,等了幾個小時時間,第一批纜車終於到來。
遠方太空之中星星點點,萬千星辰閃耀。這其中哪些是真正的星辰,哪些是藍圖克人的間諜衛星,李青松不知道,也懶得去管。
反正也清掃不乾淨,也根本沒辦法保密,乾脆任由他們去看。
就像自己布設在金星周邊的間諜衛星,藍圖克人也懶得去管那樣。
第一批纜車來到了末端處理車間,
太空電梯末端的線速度已經超過了這個位置的地球環繞速度,所以這裡離心力才是主導。
它營造出了類似重力的效果,只不過方向與地球相反。
在這重力的作用之下,第一輛纜車的水嘩啦啦的從漏洞之中流出,留到了一個巨大的球形塑料容器之中。
這是李青松特意製造的,用於在太空中將這些水束縛住,不讓其因為真空環境而散開,平白多出許多損耗。
一個塑料容器灌滿水,便是8.3米左右的半徑,正好容納一輛纜車約2400立方米的水。
完成了灌注,塑料容器封口,纜車直接順著下行通道返回地表。
然後是第二輛纜車,第三輛,第四輛這些巨大的水球暫時沒有投放出去,而是臨時轉移到了一處巨大的可移動貨倉之中,繼續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這太空電梯的末端同樣是24小時自轉一周。
當末端旋轉到最為接近前往金星軌道的時候,那滿載著巨大水球的巨大貨倉,便無需任何加速,直接就被甩進了最為接近前往金星的軌道之上,開始以約12公里每秒的速度飛行。
這些貨倉根本不是正經的飛船。
除了一個巨大的貨倉之外,它僅有一些推進器而已,十分簡陋。
但就這一些推進器而已,已經足以為這貨倉進行軌道修正,讓它能真正飛向金星。
當然,貨倉是不會真的飛到金星去的。
在完成軌道修正之後,貨倉的艙門便即打開,同時自身開始減速。於是那些一顆顆的巨大水球,便如同翻斗車傾倒貨物一般,自行翻滾著飛了出來,翻滾著向著金星飛去。
貨倉飛船便返航,繼續等待下一批水球。
1000條太空電梯,便如此重複著。
僅僅一天時間而已,從地球飛往金星的軌道上便多了144萬顆半徑為8.3米,
單個質量為2400噸的水球。
它們的容器是透明的。於是,來自太陽的熱量瞬間開始加熱其中的水,大量水蒸氣生成,立刻將這些容器撐的鼓鼓脹脹。
內部具備了足夠的壓力,這些水便仍舊維持著液態,而沒有直接擴散開來,
變成分子雲團。
第二天時候,飛行在太空中的水球變成了288萬顆,然後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無數顆水球如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一般。
它們大致均勻的分布在這一條航道上,如同用珍珠鋪就了一條璀璨的道路,
又像是一條真正的天河一般,從地球蔓延向金星方向。
依據金星和地球相對位置的不同,它們需要飛行最短37天,最長200天時間,
便可以到達金星,然後和金星融為一體,為極度乾燥的金星大氣層帶來充足的水分。
開始投送之後沒多久,李青松便看到藍圖克人做出了反應。
無數電磁炮彈丸和雷射束掃射之下,一顆又一顆巨大的珍珠破碎,內部的水立刻流淌了出來。
藍圖克人的攔截,來了。
此刻李青松向太空之中運送水源的方式大致和其餘貨物的運輸差不多,都是一台台的半環形纜車順著太空電梯的這一側上行,另一側下行。
至於水從哪兒來,也很簡單。
有許多太空電梯是建在海島上的,直接與大海連通,便會有海水源源不斷的流過來。
沒靠著海的,也建在河流附近,可以方便的取水。
於是,總計1000條太空電梯,在1000座對應的大容量核電站的供電之下,第一批纜車便同時裝滿了水。
這些纜車的內部總空間約為2400立方米。由此,一台纜車一次便能運行2400
噸的水。
而經過了技術優化,李青松此刻已經可以做到一分鐘發車一趟。於是,一個小時就是60趟,可以運送水源14.4萬噸此刻,總計1000輛纜車分布在1000條太空電梯的底部,已經做好了發車準備。
發送!
剎那間,沉悶高頻的噪音之中,滿載著海水或者河水、湖水的沉重纜車,便以高達幾十米每平方秒的強大加速度從地面基地沖了出去。
僅僅幾秒鐘而已,它們便爆發出了巨大的音爆,速度直接突破音速。
但這只是一個起點而已。僅僅只是音速,速度還完全不夠。
因為這條太空電梯的總長度約為五方公里。就算是以音速飛行,從這一端飛到末端,也需要差不多41個小時的時間。
太慢了。
它們的速度將會達到約六倍音速,也即每秒鐘兩公里的速度。如此一來,算上加減速的時間,它們只需要約七個小時時間就能到達太空電梯末端。
一分鐘時間後,這1000輛纜車便已經行駛出了100公里的距離,大約來到了卡門線的位置。
卡門線是傳統意義上,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的分界線,
越過這條線,這些纜車便算是來到了太空。
而此刻,第二批的1000輛纜車同步發車。
同樣經過一分鐘的飛行,它們越過了卡門線,繼續奔赴更深遠的太空,然後是第三批,第四批.—·
建造在地球赤道上的1000條太空電梯如同1000條擎天巨柱。
每一分鐘便會出現在地球各處的1000聲音爆,如同滾滾天雷。
大量的水源滾滾而來,又滾滾而去。在這如同天翻地覆一般的巨大動靜之中,不知道多少動物和植物受到波及,就此死去。
但李青松暫時顧不得他們了。
反正自己早已經採集了所有動物的基因和胚胎,就算現在火絕,大不了未來修復了地球環境後,再把它們培育出來就是。
一切以此刻的戰爭為先。輸了戰爭,自己擁有的也會全部失去。
贏了戰爭,自己失去的也會回來!
太空電梯末端,等了幾個小時時間,第一批纜車終於到來。
遠方太空之中星星點點,萬千星辰閃耀。這其中哪些是真正的星辰,哪些是藍圖克人的間諜衛星,李青松不知道,也懶得去管。
反正也清掃不乾淨,也根本沒辦法保密,乾脆任由他們去看。
就像自己布設在金星周邊的間諜衛星,藍圖克人也懶得去管那樣。
第一批纜車來到了末端處理車間,
太空電梯末端的線速度已經超過了這個位置的地球環繞速度,所以這裡離心力才是主導。
它營造出了類似重力的效果,只不過方向與地球相反。
在這重力的作用之下,第一輛纜車的水嘩啦啦的從漏洞之中流出,留到了一個巨大的球形塑料容器之中。
這是李青松特意製造的,用於在太空中將這些水束縛住,不讓其因為真空環境而散開,平白多出許多損耗。
一個塑料容器灌滿水,便是8.3米左右的半徑,正好容納一輛纜車約2400立方米的水。
完成了灌注,塑料容器封口,纜車直接順著下行通道返回地表。
然後是第二輛纜車,第三輛,第四輛這些巨大的水球暫時沒有投放出去,而是臨時轉移到了一處巨大的可移動貨倉之中,繼續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這太空電梯的末端同樣是24小時自轉一周。
當末端旋轉到最為接近前往金星軌道的時候,那滿載著巨大水球的巨大貨倉,便無需任何加速,直接就被甩進了最為接近前往金星的軌道之上,開始以約12公里每秒的速度飛行。
這些貨倉根本不是正經的飛船。
除了一個巨大的貨倉之外,它僅有一些推進器而已,十分簡陋。
但就這一些推進器而已,已經足以為這貨倉進行軌道修正,讓它能真正飛向金星。
當然,貨倉是不會真的飛到金星去的。
在完成軌道修正之後,貨倉的艙門便即打開,同時自身開始減速。於是那些一顆顆的巨大水球,便如同翻斗車傾倒貨物一般,自行翻滾著飛了出來,翻滾著向著金星飛去。
貨倉飛船便返航,繼續等待下一批水球。
1000條太空電梯,便如此重複著。
僅僅一天時間而已,從地球飛往金星的軌道上便多了144萬顆半徑為8.3米,
單個質量為2400噸的水球。
它們的容器是透明的。於是,來自太陽的熱量瞬間開始加熱其中的水,大量水蒸氣生成,立刻將這些容器撐的鼓鼓脹脹。
內部具備了足夠的壓力,這些水便仍舊維持著液態,而沒有直接擴散開來,
變成分子雲團。
第二天時候,飛行在太空中的水球變成了288萬顆,然後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無數顆水球如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一般。
它們大致均勻的分布在這一條航道上,如同用珍珠鋪就了一條璀璨的道路,
又像是一條真正的天河一般,從地球蔓延向金星方向。
依據金星和地球相對位置的不同,它們需要飛行最短37天,最長200天時間,
便可以到達金星,然後和金星融為一體,為極度乾燥的金星大氣層帶來充足的水分。
開始投送之後沒多久,李青松便看到藍圖克人做出了反應。
無數電磁炮彈丸和雷射束掃射之下,一顆又一顆巨大的珍珠破碎,內部的水立刻流淌了出來。
藍圖克人的攔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