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易平行事,但憑本心!(周二求追讀)
甲板上。
四面八方湧現出許多彪形大漢,他們都以為易平是路見不平的俠客,紛紛怒聲斥責。
「哪來的不開眼野道士,敢在我們漕幫頭上動土,簡直是活膩了!」
「這么小,就學人家行俠仗義,怕是嫌命長了吧!」
「趕緊宰掉他,他旁邊的小女孩看上去挺水靈,待會抓起來,填充到底艙。」
話音剛落,易平尚未動手,小迷糊就怒不可遏地縱身上前。
她如同一隻翩躚起舞的蝴蝶,手中的赤金劍化作一道道寒光,迅疾地刺入彪形大漢的喉嚨。
剩下幾個想跑的,也被兩道突然綻放的銀白色光華瞬間划過,紛紛屍橫就地。
「仙師,咳……在下乃漕幫一小堂主,您看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叼著煙槍的中年男子,從頂艙緩緩走出,言語間帶著一絲顫抖。
但是他還能強撐著,因為他見過高高在上的仙師。
「誤會?」易平冷笑一聲,指著從身後緩緩走出的數十名女子,「那你給我解釋解釋。」
中年男子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她們不過是一些沒有背景的婦孺之輩,因欠了我幫債務,才以身抵債,欠債還錢,此乃天經地義。」
「你放屁!」眉心長著紅痣的少女怒斥道,「我們很多人都是被你們偷偷搶來的,再說欠債還不是你們坑蒙拐騙的卑劣手段!」
正當小迷糊準備縱身躍起之際,中年男子急忙喊道:「且慢!我們漕幫亦有供奉的仙師,敢問二位高人出自何門何派?」
難怪這狗屁堂主,竟然沒有被嚇跪,原來心中有所倚仗。
不過我易平行事,但憑本心,管你背後是否有滔天勢力!
「唰——」
銀白光華乍起,中年男子尚未有所動作,便被分作數段,臨死前只聽到一句清冷的話語迴蕩在耳畔。
「我是何門何派,說予你聽,那是污了我的名號!」
易平緩緩抬頭,只見湛藍的天空一碧無際。
……
未幾,舵手將船隻穩穩靠岸,梅安邦和侯縣尉已靜候一旁,身邊還跟著一群捕快與衙役。
易平緩緩開口,向二人吩咐。
「漕幫這些人欺壓百姓,拐賣婦孺,罪不可赦,被我隨手殺了。
「剩下的幾名舵手應該罪不至死,你們仔細盤問,依律處置。
「這些女子皆是可憐之人,幫忙遣送歸家,或妥善安置。」
梅安邦連忙拱手應承:「仙師您放心,我定會妥善處置。」
片刻之後。
侯縣尉與一眾捕快衙役登上船隻,見到屍橫遍野的場景,不禁紛紛嘔吐。
「仙……仙師,我知錯了!」
過了一會,卻見侯縣尉走到易平身前,猛地跪倒在地,聲淚俱下。
他已認出這些漕幫的人,之前還收取了漕幫的賄賂,只是尚未幫忙做事。
易平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轉頭看向梅安邦。
侯縣尉見狀,連忙用哀求的目光看向梅安邦。
「仙師,侯縣尉平日雖然行為有所不端,但尚無大過,還請您高抬貴手,想來他今後必定洗心革面,與我共同好好治理黟縣。」
梅安邦思忖片刻,開口向易平求情。
易平聞言,沉吟了一會。
想到梅安邦在縣衙孤掌難鳴,既然如此……
「唰!」
一道銀白色光華突然閃現,從侯縣尉右耳邊掠過。
「啊——」
侯縣尉頓時發出一聲悽厲的慘叫,半晌後發現自己性命還在,連忙摸了摸項上人頭。
幸好,只是頭髮被削去一縷。
他滿臉羞紅地低下頭,連忙向易平磕頭道謝。
「多謝仙師慈悲!今後我必定洗心革面,盡心盡力輔佐縣丞大人,共同治理好黟縣。」
易平點點頭,繼續說道:「漕幫還有一名副堂主在別處尋歡作樂,我且去看看,你們先處理此處事宜。」
梅安邦和侯縣尉點頭應是,再抬頭已不見易平蹤跡。
人群中,眉心長著紅痣的少女,看向易平離去的方向,目光凝視良久。
……
一炷香功夫後,橫河畔某個小碼頭。
這裡停靠著一艘精美華麗的畫舫,據說是呂公子的畫舫。
漕幫的副堂主應該就在上面,不知道是否會有邪修的線索。
易平拉著小迷糊,緩緩舉步向上走去。
「站住!」一名龜公打扮的人大聲喊話。
易平停下腳步,疑惑地看向他。
「咳……我們這乃是風花雪月的地方,不是來求施捨的場所,小道童,你怕是走錯了。」
龜公嫌棄地看了看易平略顯陳舊的道袍。
「哼——」小迷糊眼看要發作。
易平連忙拉住她,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
「我今兒也是來風花雪月的,有問題?」
龜公看到銀子,頓時喜笑顏開。
「哎喲!道爺,是小的瞎了眼,我就說今早一直聽到岸邊的黃鸝叫,肯定有貴客臨門,原來便是您,快請!」
朱文杰在易平耳邊悄悄說道:「這些龜孫!多是狗眼看人低的,見得銀子就叫爺,我以前見多了。」
易平聞言詫異地看向他。
「咳……逢……逢場作戲,師父,我那都是應酬哈,皇天在上,我真不是好色之徒!」
朱文杰說著激動地撲騰了幾下翅膀,似乎想解釋清楚。
「羞羞羞——」小迷糊在旁邊偷笑,還颳了幾下臉蛋。
易平不禁莞爾。
片刻之後,他們便進得畫舫,只見裡面正鶯歌燕舞,好不熱鬧。
中間有幾個婀娜多姿的女子,正在跳著誘人的舞蹈,還一邊唱著小曲。
座位上已落坐不少人,看穿著打扮,有軍中將領,有富商,有地主,有士紳,還有一些書生。
其中一名與之前那個漕幫堂主穿著類似,一臉絡腮鬍,長相粗獷,應該便是漕幫的高副堂主。
他正笑容滿面地與旁邊的軍中將領說話,言語間很是討好。
看來這名將領便是張校尉手下的包隊正,身邊還跟著兩名手下。
在池國,一名隊正手下有三名伙長,一夥有五什,每什有十個兵丁,所以隊正手下大概有一百五十左右的兵丁,也算頗有權勢。
在龜公的引領下,易平和小迷糊落座到一名黑眼圈書生旁邊。
看到兩名道童來尋花問柳,其中一個還是小女孩,眾人都有些驚訝。
不過以前也有遇到和尚來玩,過了會,便無人再關注易平二人。
大概半炷香後,場中的女子突然停下舞姿。
「各位大官人,花魁準備出題了。」
樓上探出一個中年美婦,朗聲說道。
四面八方湧現出許多彪形大漢,他們都以為易平是路見不平的俠客,紛紛怒聲斥責。
「哪來的不開眼野道士,敢在我們漕幫頭上動土,簡直是活膩了!」
「這么小,就學人家行俠仗義,怕是嫌命長了吧!」
「趕緊宰掉他,他旁邊的小女孩看上去挺水靈,待會抓起來,填充到底艙。」
話音剛落,易平尚未動手,小迷糊就怒不可遏地縱身上前。
她如同一隻翩躚起舞的蝴蝶,手中的赤金劍化作一道道寒光,迅疾地刺入彪形大漢的喉嚨。
剩下幾個想跑的,也被兩道突然綻放的銀白色光華瞬間划過,紛紛屍橫就地。
「仙師,咳……在下乃漕幫一小堂主,您看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叼著煙槍的中年男子,從頂艙緩緩走出,言語間帶著一絲顫抖。
但是他還能強撐著,因為他見過高高在上的仙師。
「誤會?」易平冷笑一聲,指著從身後緩緩走出的數十名女子,「那你給我解釋解釋。」
中年男子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她們不過是一些沒有背景的婦孺之輩,因欠了我幫債務,才以身抵債,欠債還錢,此乃天經地義。」
「你放屁!」眉心長著紅痣的少女怒斥道,「我們很多人都是被你們偷偷搶來的,再說欠債還不是你們坑蒙拐騙的卑劣手段!」
正當小迷糊準備縱身躍起之際,中年男子急忙喊道:「且慢!我們漕幫亦有供奉的仙師,敢問二位高人出自何門何派?」
難怪這狗屁堂主,竟然沒有被嚇跪,原來心中有所倚仗。
不過我易平行事,但憑本心,管你背後是否有滔天勢力!
「唰——」
銀白光華乍起,中年男子尚未有所動作,便被分作數段,臨死前只聽到一句清冷的話語迴蕩在耳畔。
「我是何門何派,說予你聽,那是污了我的名號!」
易平緩緩抬頭,只見湛藍的天空一碧無際。
……
未幾,舵手將船隻穩穩靠岸,梅安邦和侯縣尉已靜候一旁,身邊還跟著一群捕快與衙役。
易平緩緩開口,向二人吩咐。
「漕幫這些人欺壓百姓,拐賣婦孺,罪不可赦,被我隨手殺了。
「剩下的幾名舵手應該罪不至死,你們仔細盤問,依律處置。
「這些女子皆是可憐之人,幫忙遣送歸家,或妥善安置。」
梅安邦連忙拱手應承:「仙師您放心,我定會妥善處置。」
片刻之後。
侯縣尉與一眾捕快衙役登上船隻,見到屍橫遍野的場景,不禁紛紛嘔吐。
「仙……仙師,我知錯了!」
過了一會,卻見侯縣尉走到易平身前,猛地跪倒在地,聲淚俱下。
他已認出這些漕幫的人,之前還收取了漕幫的賄賂,只是尚未幫忙做事。
易平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轉頭看向梅安邦。
侯縣尉見狀,連忙用哀求的目光看向梅安邦。
「仙師,侯縣尉平日雖然行為有所不端,但尚無大過,還請您高抬貴手,想來他今後必定洗心革面,與我共同好好治理黟縣。」
梅安邦思忖片刻,開口向易平求情。
易平聞言,沉吟了一會。
想到梅安邦在縣衙孤掌難鳴,既然如此……
「唰!」
一道銀白色光華突然閃現,從侯縣尉右耳邊掠過。
「啊——」
侯縣尉頓時發出一聲悽厲的慘叫,半晌後發現自己性命還在,連忙摸了摸項上人頭。
幸好,只是頭髮被削去一縷。
他滿臉羞紅地低下頭,連忙向易平磕頭道謝。
「多謝仙師慈悲!今後我必定洗心革面,盡心盡力輔佐縣丞大人,共同治理好黟縣。」
易平點點頭,繼續說道:「漕幫還有一名副堂主在別處尋歡作樂,我且去看看,你們先處理此處事宜。」
梅安邦和侯縣尉點頭應是,再抬頭已不見易平蹤跡。
人群中,眉心長著紅痣的少女,看向易平離去的方向,目光凝視良久。
……
一炷香功夫後,橫河畔某個小碼頭。
這裡停靠著一艘精美華麗的畫舫,據說是呂公子的畫舫。
漕幫的副堂主應該就在上面,不知道是否會有邪修的線索。
易平拉著小迷糊,緩緩舉步向上走去。
「站住!」一名龜公打扮的人大聲喊話。
易平停下腳步,疑惑地看向他。
「咳……我們這乃是風花雪月的地方,不是來求施捨的場所,小道童,你怕是走錯了。」
龜公嫌棄地看了看易平略顯陳舊的道袍。
「哼——」小迷糊眼看要發作。
易平連忙拉住她,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
「我今兒也是來風花雪月的,有問題?」
龜公看到銀子,頓時喜笑顏開。
「哎喲!道爺,是小的瞎了眼,我就說今早一直聽到岸邊的黃鸝叫,肯定有貴客臨門,原來便是您,快請!」
朱文杰在易平耳邊悄悄說道:「這些龜孫!多是狗眼看人低的,見得銀子就叫爺,我以前見多了。」
易平聞言詫異地看向他。
「咳……逢……逢場作戲,師父,我那都是應酬哈,皇天在上,我真不是好色之徒!」
朱文杰說著激動地撲騰了幾下翅膀,似乎想解釋清楚。
「羞羞羞——」小迷糊在旁邊偷笑,還颳了幾下臉蛋。
易平不禁莞爾。
片刻之後,他們便進得畫舫,只見裡面正鶯歌燕舞,好不熱鬧。
中間有幾個婀娜多姿的女子,正在跳著誘人的舞蹈,還一邊唱著小曲。
座位上已落坐不少人,看穿著打扮,有軍中將領,有富商,有地主,有士紳,還有一些書生。
其中一名與之前那個漕幫堂主穿著類似,一臉絡腮鬍,長相粗獷,應該便是漕幫的高副堂主。
他正笑容滿面地與旁邊的軍中將領說話,言語間很是討好。
看來這名將領便是張校尉手下的包隊正,身邊還跟著兩名手下。
在池國,一名隊正手下有三名伙長,一夥有五什,每什有十個兵丁,所以隊正手下大概有一百五十左右的兵丁,也算頗有權勢。
在龜公的引領下,易平和小迷糊落座到一名黑眼圈書生旁邊。
看到兩名道童來尋花問柳,其中一個還是小女孩,眾人都有些驚訝。
不過以前也有遇到和尚來玩,過了會,便無人再關注易平二人。
大概半炷香後,場中的女子突然停下舞姿。
「各位大官人,花魁準備出題了。」
樓上探出一個中年美婦,朗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