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決意入朝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探馬追了姜文煥足足三日,可以確定他真的退兵了!」

  魯雄急沖沖地跑進李府,那叫一個歡天喜地。背後的孫兒都快追不上他,跑得氣喘吁吁。

  李靖正坐廳堂看著一本小冊,身旁擺著帥印。

  魯雄見此腳步一頓,心中有種不妙的猜測。

  見魯雄來了,李靖默默合上冊子塞進懷裡,神色中有種難以言喻的驚詫。

  之前他聽魯雄說起過朝歌內風雲變遷,殷壽暴虐無道慘絕人寰,但畢竟是魯雄一面之詞。

  他既然答應姜文煥去弒君,那就必須找出一個足夠正面的理由。

  可他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讓人找朝歌來的游商們打聽一番後,他們說起殷壽種種離譜事跡時簡直滔滔不絕。

  好好的女媧宮進香,他要寫艷詩侮辱女媧娘娘,說什麼要讓女媧娘娘侍寢的混帳話。

  冀州侯蘇護被他要求獻女,若不是西伯侯好言相勸,冀州已經反叛殷商。

  哪怕冀州侯蘇護勉強同意進獻蘇妲己入朝歌,殷壽居然還要將他問罪梟首。

  如此這般也就罷了,結果這昏君見到蘇妲己人間絕色,又對蘇護大肆讚揚,封賞無數。

  司天台杜元銑從星象看出妖氣籠罩金闕,殷壽就把杜元銑斬首。

  一同去勸諫的梅伯怒不可遏,大罵殷壽昏庸,殷壽在妖妃妲己的提議下打造炮烙銅柱,將梅伯施以極刑,以此威懾百官。

  首相商容因此心灰意冷,辭官而去。而他這一去,聞太師又在外征討袁福通等叛軍,終是徹底無人能阻止殷壽。

  據說姜皇后不喜殷壽整日沉迷後宮,殷壽不喜就想廢后,污衊姜皇后要弒君,才弄出姜家慘案。

  姜皇后被剜目,被炮烙雙手,誓死不願放棄清白。

  太子殷郊和二殿下殷洪為母鳴冤,殷壽居然讓人去取二人人頭,楊妃僅僅只是庇佑二位殿下片刻,生怕自己也會和姜皇后一個下場,送走二位殿下後果斷自縊。

  首相商容為此事重入朝歌,進諫殷壽,最後一頭撞死在盤龍柱上,殷壽就讓人將其曝屍野外,直至今日。

  之後殷壽立刻宣四大諸侯朝見,東伯侯姜桓楚以弒君謀逆之名被碎屍萬段,南伯侯鄂崇禹因為和姜桓楚一起上書被斬首,西伯侯姬昌被牽連遭到囚禁。

  唯有北伯侯崇侯虎安然無恙。

  據魯雄本人的說法,是因為崇侯虎和費仲尤渾兩個狗東西私交甚好,這兩人替崇侯虎說了不少好話。

  而崇侯虎本人反倒是四大諸侯中惡名最深者,尤好奢靡享受,欺壓剝削百姓無度。北境百姓無一不是恨他入骨。

  此人居然還能在人皇之位上作威作福,李靖算是理解魯雄提起殷壽時咬牙切齒的心情了。

  他請魯雄到身邊坐下,然後將擱在案台上的帥印推向他:「按照我們約定好的,陳塘關的帥印。」

  魯雄蹙眉片刻,揮揮手讓孫兒去外面等候,然後把帥印推回去,哈哈一笑:「李總兵說笑了,既然陳塘關一切安好,老夫自然也就該回朝歌去稟報武成王咯。」

  李靖緩慢但堅定地將帥印推向他:「我並沒有在開玩笑,武成王之令是讓你接替我總管陳塘關。而且我也有不得不去朝歌的理由。除了你,我不放心把陳塘關交給任何人。」

  魯雄難以置信地盯著李靖看了好一會兒,略帶些遲疑地問道:「李總兵不會不帶家眷吧?」

  「不帶。」

  李靖的回答鏗鏘有力。

  哪吒已經回來了,似乎和太乙真人鬧了些矛盾,但替李靖復活的恩情大過天,哪吒也只能自己跟自己賭氣。

  李靖連哄帶騙,希望讓哪吒相信自己去朝歌不會有危險,還讓他帶上殷娘隱居起來。

  但哪吒無論如何都不同意,還說當初答應了百姓,要接替阿爹好好照顧百姓們,絕對不能一走了之。

  不過他也答應了,一旦出事,不論大小馬上就帶著娘親去找太乙真人求救。

  雖然不是按照預想中來的,但處理好後事之後,現在的他強的可怕。

  弒君之事他干定了。

  無論是保殷商的,還是要滅殷商的,我就不信你們能無動於衷。

  有種就殺了我啊!


  聽到李靖說不帶,魯雄氣得狠狠砸了自己大腿一拳。

  李靖一挑眉:「魯大人何至於此。」

  「都怪老夫口風不密,讓李總兵得知陛下惡劣行跡。若不是我這張臭嘴,不然也不會害得李總兵義憤填膺啊!這一去,若是李總兵再無歸期,我無言面對陳塘關父老啊……」

  見小老頭又開始眼中帶淚,李靖帶著苦笑連連安慰。

  「就算你不說,陛下的事還能永遠瞞下去不成?早晚有一天我都會知道。而且長歪的老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令其變直,初生的樹苗只用幾節竹竿就能扶正。你是幫了我啊。」

  「沒有用的,沒人能讓陛下回心轉意。商大人的白骨還在朝歌城外被蟲蟻啃噬,武成王尚且明哲保身,李大人你去只會白白犧牲,讓九間殿裡多一縷怨魂啊!」

  「但我不是你,不是商容,不是武成王,更不是朝臣百官。在此之前,你見誰能兵不血刃退敵二十萬。」

  「不曾見過。」

  「你可曾見過另一處百姓像陳塘關百姓安居樂業。」

  「不曾見過。」

  「你可見過其他人起死回生?」

  「不曾見過。」

  李靖的聲音緩和下來,輕輕拍拍魯雄的肩頭。

  「有很多事,不去做就永遠不知道能不能做成。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只是這天太暗,需要有人出來舉一把火。杜元銑、梅伯、商容倒下了,就由我接著舉,舉到所有人都願意跟上我們的那一天,到時候即便是陛下,也休想滅掉燒紅天的火海。」

  魯雄含淚將帥印摟在懷裡,起身對李靖連拜八拜。

  「老夫替天下百姓,謝過李總兵。」

  「不用你替他們謝。」李靖站起身,視線穿過屋檐游遍陳塘關內外。

  末了微微一笑。

  「我所生活的一切當中,都是他們的感謝。」

  說罷,他轉過頭看向魯雄,眼裡閃過一絲金光。

  「待我入朝歌,我會懇請武成王將你家小送來陳塘關。日後陳塘關百姓,就拜託魯總兵多多善待。無論他們是否是殷商百姓。」

  魯雄渾身一顫:「李總兵,你可是預見了什麼?」

  李靖沒有回答他,只是嘆息一聲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來皆如此,但古來皆如此就對嗎?你我身處此位,有一個問題不得不想。」

  李靖凝視著魯雄,一字一句。

  「你更在乎他,還是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