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戰績就是說服力,客戶主動催訂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極熊在阿國許多地方都是有駐軍,所以阿國游擊隊就算是阻擊北極熊的車隊,往往也不敢把時間拖的太長。

  因為時間長了人家的戰鬥機就飛過來支援了,那個時候倒霉的就會變成阿國游擊隊。

  哪怕如此,這一次沒有了武裝直升機護衛,在40火箭筒和地獄大炮的攻擊下,北極熊的車隊也是損失慘重。

  「總司令,我們的車隊在赫拉特西南三十公里處被游擊隊伏擊,兩架米-24被飛彈擊落,十幾輛運輸車和物資損毀,人員傷亡超過100人。」

  蘇拉莫夫收到信息之後,不敢有任何的耽誤,立馬就去給總司令瓦連尼科夫進行了匯報。

  一次性損失一百多人,還有兩架武裝直升機,這算是今年以來單日損失最大的一次。

  最麻煩的是這一次對方出現了飛彈來攻擊武裝直升機,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點。

  阿國游擊隊是什麼樣子的情況,蘇拉莫夫是非常清楚的。

  他們連現代化的槍枝彈藥都無法自己生產,更加不用說先進的防空飛彈。

  這背後肯定是有敵對勢力在幫忙。

  「米-24被飛彈攻擊了?」

  瓦連尼科夫也是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最近兩個月,他們成立了專門的偵查部隊去打擊游擊隊,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武裝直升機和運輸機相互配合,突然襲擊一些游擊隊的駐地。

  亦或是地面部隊出動,武裝直升機掩護,打的對方丟盔棄甲。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直升機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中米-24是絕對的主力,目前有大約200架的米-24活躍在阿國各處,為北極熊穩定阿國局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是今天突然就被打下來了兩架,影響自然不小。

  「是的,我們總共有4架米-24參與了這一次車隊的運輸護航,其中兩架反應及時,避開了飛彈襲擊。」

  「按照返回來的機組成員匯報的信息,游擊隊那邊一開始就發射了8枚防空飛彈。」

  「這些飛彈直接命中了一架米-24,之後又有飛彈快速升空,最終還有一架米-24被擊落。」

  蘇拉莫夫雖然第一時間就過來匯報,但是基本的信息肯定也要確認清楚。

  要不然什麼事情都不知道,那也尷尬。

  「是單兵防空飛彈嗎?」

  阿國的地理情況,瓦連尼科夫是非常清楚的。

  各個主要的交通要點,全部都被政府軍或者北極熊的駐軍把控,不可能從外面把裝甲車等重型武器運輸進來。

  像是大型的防空飛彈,都是需要有專門的運輸車來裝載,要是這種武器都能出現在游擊隊手中,那問題就大條了。

  「是的,我們的飛行員看到了游擊隊有人使用肩扛發射的方式發射飛彈,但是暫時還不清楚對方使用的是什麼型號的產品。」

  蘇拉莫夫這麼一說,瓦連尼科夫的焦慮一點都沒有變少。

  游擊隊手中有了單兵防空飛彈,以後北極熊的直升機就不能那麼輕鬆自在的活動了。

  作為北極熊駐阿總司令,瓦連尼科夫對許多軍種都有裝備的薩姆7以及一些改進型號是比較清楚的,他甚至知道國內已經在開發更加先進的單兵防空飛彈。

  與此同時,世界上主流的幾款單兵防空飛彈的情況,他也有所了解。

  按照他的推測,阿國游擊隊手中的單兵防空飛彈,十有八九就是美利堅現役的毒刺飛彈。

  「讓情報部門想辦法儘快搞清楚游擊隊手中的飛彈是哪裡來的,大概有多少數量。」

  「看看有沒有辦法從輸入的源頭最大程度的削減這種武器進入到游擊隊手中。」

  雖然知道這種可能性不是很高,但是瓦連尼科夫還是想要努力一下。

  借著這個機會,他也要把阿國的最新情況跟國內匯報。

  美利堅要是連現役的毒刺飛彈都拿出來援助阿國,那麼肯定是鐵了心要在阿國跟北極熊過不去。

  這個局面哪怕是出兵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現在真的碰到,瓦連尼科夫還是很頭大。

  美利堅的軍事裝備的技術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要是他知道游擊隊手中使用的其實是華夏仿製的薩姆7,估計就更加鬱悶了。

  ……

  阿國游擊隊伏擊北極熊車隊的這一次行動,動用了首次獲得援助的薩姆7單兵防空飛彈,美利堅那邊專門安排人員全程跟進,更是有路透社的記者冒險跟著拍攝。

  相關的信息自然非常快就傳了出來,並且通過路透社給報導了出來。

  這個新聞出來之後,路透社當天的報紙都賣脫銷了。

  美利堅國內對於從華夏大量採購薩姆7的項目,也再也沒有誰有任何的意見。

  「江廠長,我們第二批的薩姆7,希望能夠儘快的交付給阿國游擊隊使用。」

  「第一批的100枚在訓練的時候消耗掉了幾枚,在最近幾次的行動之中又用掉了一批。」

  「再加上一部分被北極熊給轟炸毀掉的,已經剩下不到一半了。」

  史密斯今天一大早就受到了恆安石的誇獎,美利堅國內對他們在華夏的成績也是非常的滿意。

  所以他上午直接就過來找江向陽和胡銀剛敦促第一批交貨的事情。

  「我們已經跟所有的配套廠溝通,讓他們加班加點的去把薩姆7的零件保質保量的生產出來。」

  「第二批的100套產品,我們下周就可以進行交付。」

  「後面批次的數量預計也可以提前交付。」

  不用史密斯催,胡銀剛自己就會拼命的去找各個配套廠。

  成本幾千塊,賣價一萬美元。

  不說出口創匯的效果,單單是這裡面的利潤就值得他努力。

  「太好了,路透社上面的新聞你們看到了嗎?薩姆7在阿國游擊隊手中第一次使用就擊落了兩架北極熊的米-24武裝直升機,為一次重要的行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今後有更多的薩姆7,一定可以為阿國游擊隊打擊北極熊的力量做出重要的貢獻。」

  聽史密斯這麼一說,江向陽和胡銀剛算是明白對方為什麼今天那麼積極的過來敦促交貨。

  原來薩姆7已經取得了實戰成績了啊。

  這個消息,還是很值得跟五機部好好的匯報一下。

  有些武器,你說的再好,也沒有戰場上的實際使用效果來的有說服力。

章節目錄